讲好开封籍航天员的家国情怀故事
——记开封日报报业集团对“神十七”飞天报道

2024-05-06 16:54张海洋金少凌
中国地市报人 2024年2期
关键词:神舟航天员

张海洋 金少凌

神舟十七号飞天航天员简历于2023 年10 月25 日11时14分公布,河南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编辑发现其中一位航天员江新林籍贯为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家非常激动。11月26日11时14分就是神舟十七号发射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作为江新林老家的官媒,怎样做好报道,采集第一手素材,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一、主动出击,精心谋划

2023 年10 月25 日12 时33 分,开封网微信刊发《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江新林是咱开封人!》,这篇稿件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展现了江新林的成长历程,形象生动;之后,开封网视频号制作了小视频《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江新林是咱开封人》。这两个内容一经推出,就在朋友圈刷屏,网友纷纷留言,有人赞美江新林:“昔日杞人忧天倾,今日杞人游太空。太空漫步见杞人,你是最亮那颗星!”有人留言:“古代杞人忧天倾,今日才俊飞太空。家国情怀志凌云,环球遨游九霄宫。”与此同时,小视频的点击量也迅速攀升,达到112.9万。

机会来了!我们知道,要实现报道的全面性,必须深入江家进行现场采访。随即,我们与开封日报社杞县驻地记者王少冲传来消息: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已经在江新林家对其父母进行采访,要进行直播。央媒、省媒的动作好快!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又该如何做好此次报道?我们迅速成立报道小组,派出四位经验丰富的记者。大家第一时间进行多手准备,通过观看其他媒体的平台直播,了解江新林家里情况;同时,综合新华社、人民网、河南日报、河南广电、河南省教育厅等平台刊发的与江新林相关的多篇全媒体报道,熟悉情况、梳理思路。由于现场有太多不确定因素,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报道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题。反复斟酌后,我们决定以短视频为主,捕捉令人感动的镜头,同时根据现场情况看能否进行直播。

二、随机应变,分工明确

2023年10月26日上午7时,报道小组从开封市城区出发前往江新林的老家——开封市杞县于镇镇乔庙村。8时30分下高速后,沿途经过一所学校时,我们发现学校门口挂起了与江新林相关的横幅。“这应该是江新林的母校!”我们几乎异口同声。我们立即下车,走进校园,学生们正拿着国旗聚集在一起等待直播。我们与其中一位老师沟通后得知,这所于镇初中正是江新林曾经的母校,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里,学校组织学生一起观看神舟十七号发射直播,激励他们以江新林为榜样,不负韶华,好好学习,报效国家。“采这个,马上就发!这是独家素材!”报道小组记者杨洁斩钉截铁地说。说干就干,我们立马在现场抓拍了一些生动的镜头,作为报道素材。

9时,我们到达江新林家,和驻地记者会合。来到江新林的老家,只见偌大的农家小院里,早已是人山人海,除了聚集的父老乡亲外,现场采访的媒体从央视到县级融媒体中心有七八家,电视机摆在院子里,好的位置早已架上了摄像机,主角江新林的父母分别被媒体围着采访。

我们在江新林家里转了一圈熟悉情况后,大家商量决定仍然采取直播和短视频相结合的报道方式。这种新闻大事件,只要具备现场直播的条件,是一定要进行直播的。短视频我们决定刊发四到五个,分别是:江新林少年时代做的航天员元素的风筝、江新林老家的现场热闹场面、神舟十七号发射时的江新林父母、对江新林老师的采访。考虑到神舟十七号点火时间及两位老人身体情况,直播不能太早,经过慎重考虑后我们决定将直播时间定在10时,并通过开封网视频号和抖音号平台进行直播。

10时,直播开始,我们五位同志分工如下:一位主播、三位摄像(抖音和视频号两个平台以及一位同志负责抓拍现场鲜活视频素材)、一位摄影(抓拍现场最有冲击力的照片)。在直播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突发情况,但由于我们做了充分准备,问题都一一化解。比如,我们在对江新林父亲进行专访的时候有媒体或者其他人上前打断。再比如我们希望江新林父亲给网友介绍一下全家福的时候,发现全家福在另一位媒体记者的手中,而她也正在进行视频直播……好在我们提前做了功课,预想到了会有这样的情况,于是在江新林父亲被打断之时我们就会礼貌地告诉对方我们正在做直播。在照片、风筝这些关键物品没法及时呈现的时候,就按照预设对物品进行描述,或者是直接转移话题对采访对象进行询问,或者是和对方的直播记者现场沟通,询问其是否愿意让江新林父亲或母亲对网友进行物品背后故事的讲述。

10时30分左右,我们在完成对所有采访对象的采访后,镜头开始对准正在观看神舟十七号发射现场的江新林父母。此时,抖音直播间的粉丝量逐渐上升,接近十万。江新林父母被省台和央视的记者围着,我们的主播再上前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在现场找到了一个不是特别好但是可以拍到江新林父母的位置,举着手机将镜头对准了正在观看直播的他们。为了提高直播的观看率,主播此时在旁边拿着手机对网友的评论进行实时回复。短短半个小时,直播间观看量迅速上升至40多万。到神舟十七号点火时,直播间观众是55万左右。

神舟十七号点火瞬间,为了捕捉精彩的画面。两位摄像的女同志踮起脚尖,尽最大努力在不太好的位置给大家呈现宝贵的新闻画面,主播此刻也停止了互动,在人堆里将镜头放到了别人的裤脚下,勉强捕捉到了宝贵的新闻画面。负责摄像的同志在最偏远的位置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拍摄角度:把自己的手机倒放在了江家电视柜的桌角下,也捕捉到了点火瞬间珍贵的素材。另外一位同志则直接在最后方捕捉全景,并实时带动现场气氛,拍到了现场鼓掌欢呼声。

三、通力合作,分秒必争

考虑到时间极其有限,我们很难抓到独家内容,同样的内容比什么?比效率!我们当即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刊发短视频新闻。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在前一天就对报道需要添加的关键词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加上“#”号生成了文字。只要报道制作完成,我们在前边加上题目即可发送。

在对江新林母校采访时,由于属于临时增加的采访,我们争分夺秒,最终在赶到江新林家里之前,将这个21秒的视频编辑完成,传到后端进行审核。审核的同志又根据当时神舟十七号发射现场的情况,对视频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处理:视频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神舟十七号航天员领命出征的画面,下部分是我们采集的江新林母校的现场画面,这样处理以后,视频又有了深度。快9时的时候,我们的第一个视频《开封市杞县于镇江新林母校 孩子们为学长欢呼呐喊:学长加油!》已经发布。紧接着,反映江新林老家大院现场情况的短视频《江新林加油,父老乡亲为你自豪!》制作推出。随后,短视频报道《只要风筝能上天,江新林就能考上航天员!》在9时30分发布。

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完成点火后,我们的直播也很快结束。至此,抖音直播观看量近64万。直播结束后,我们第一时间对采访的现场素材进行了汇总,由其中两位同志负责剪辑。很快,《神舟十七号点火瞬间 江新林父母脸上充满自豪》《神舟十七号发射升空 江新林父亲激动落泪》在12时之前全部刊发,评论区里满是网友的深情留言:“平凡的人成就了伟大的祖国”“这场面没有语言能形容,太感人肺腑了”。

在这次报道中,我们后方的团队也非常给力。从负责审核的同事到负责视频刊发的同事,对我们传递回去的报道几乎是秒回。他们的高效也为我们的视频刊发争取到了时间。同时,视频发出后,各平台的负责人更是第一时间将视频发到了我们集团群,在群里先进行一波热度加推。

之后,短视频《神舟十七号点火瞬间 江新林父母脸上充满自豪》和《神舟十七号发射升空 江新林父亲激动落泪》点击量爆棚,热度持续不断,每一分钟几乎就有二百多条留言。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点火瞬间 江新林父母脸上充满自豪》在开封网视频号的点击量突破218万,《神舟十七号点火瞬间 江新林父母脸上充满自豪》在开封网视频号的点击量已经突破了400万,所有平台阅读量近1500万。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回顾这次的报道,我们在极其有限的条件内圆满完成了报道任务。但是对比同行的一些报道,我们仍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第一,准备工作还可以做得再充分一些。我们了解到,参与该事件报道的媒体中,我们到江新林家算是比较晚的。不少媒体提前一天就在江新林家进行新闻线索的挖掘。如果我们能提前一天赶往现场,争取到和江新林父母聊天的机会,一定也会挖掘到更加宝贵的独家新闻。

第二,现场素材还可以更加充分地挖掘。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把目光都放在了江新林家人身上,其实现场可以挖掘的素材还有很多。比如:可以从父老乡亲的角度侧面了解他们眼中的江新林。再比如在采访江新林侄女时,由于时间紧张,聊天聊得还是不够深入,挖掘到的都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我看到有其他媒体就问到了一些这样的话题:江新林侄女很开心地告诉记者,小叔叔每次回来,都会带着她和弟弟去地里认一认家里种的庄稼……类似这样的,其实是很接地气、很好的采访内容。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没能挖掘到,留下些许遗憾。

第三,直播中有一些不错的采访片段,没有以短视频的形式记录出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江新林的父亲进行了直播采访,那一段我们聊得特别开心,江新林父亲的回答又接地气又自然,这些宝贵的素材其实可以用短视频的方式进行推送。但是因为人手有限,现场的情况达不到预想。我们回来后也进行了反思,其实是可以在后台安排一个人实时观看直播,然后对这些精彩的片段进行截屏,进行二次剪辑,推出融媒体作品。

第四,没有争取到全媒体平台推送,未实现“百花齐放”。虽然在视频号和抖音平台上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但是微博的话题没有及时推送,没能送上热搜。像这样的大事件,是完全可以通过微博进行推送上热搜的。

猜你喜欢
神舟航天员
天外归来,航天员邓清明这样说
如何修炼成为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神舟十三号安全着陆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神舟飞船要进化
我要当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