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及实现路径

2024-05-06 19:44叶学平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产业链现代化体系

叶学平 李 旭

(1.2.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

现代化产业体系蕴含于中国式现代化之中[1],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战略部署,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国经济发展总量大,但从人均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任重道远。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也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2]

一、构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一)我国产业体系发展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三大产业协同发展,逐步建立起行业齐全、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产业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国产业体系的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内部分工更加合理。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粮食产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318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68653万吨,大国粮仓根基稳固;内部结构转型升级,由单一种植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繁荣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例不断降低,由1978年的80%下降至2022年的54.1%。工业实力持续增强,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成为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逐步建立建成完整、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服务业加速崛起,发展优质高效,近十年来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9倍,进口服务累计超过4万亿美元。同时,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总体呈现出由“二一三”到“二三一”再向“三二一”的演变趋势[3],以第二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服务业主导的发展趋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并趋于平稳,2022年为10.5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震荡中下降,由1978年的61.8%下降至2022年的47.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上升,由1978年的28.4%上升至2021年的54.9%,2022年有所降低。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我国产业在规模提升的同时,实现了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的转变,进一步夯实了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近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从2012年的1.02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2%;2022年我国R&D经费与GDP之比再创新高,达到2.54%;根据全球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我国在创新方面2022年上升至11位;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专利申请数量2022年达到536万件,是2012年的2.6倍;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2022年达635.4万人,是2012年的1.96倍。此外,十年来,我国市场主体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8月,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4]

数字经济成为新引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从2012年11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50.2万亿元,增长了3.6倍,数字经济占GDP比重2022年达到41.5%,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结构有效提升,数字产业化规模不断壮大,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占比基本维持在2∶8。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2016年至2022年,数字经济在三大产业中的渗透率持续增加,其中,2022年一二三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10.5%、24.0%和44.7%,农业数实融合程度较低且增速较慢,服务业和工业数字化水平持续稳中有进。

(二)构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新调整、新机遇、新要求。从我国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业链控制能力不强、产业协同发展不足等问题。[5]同时,近年来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逆全球化倾向抬头,我国面临的外部挑战和产业竞争持续增大,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时代主题。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产业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孕育于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二者不可分割。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振兴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推进供给侧改革、壮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产业体系提出了更详细的要求,从要素结构配置的角度提出要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国家“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要构建什么样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概念,从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发展制造业、构建经济增长新引擎、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部署。从现代产业体系到现代化产业体系,表明我们更加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产业完整性、安全性、先进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三)构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意义

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立足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我国经济安全与增长。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驱动,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融合。为此,需要加快建设安全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6]。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更高效率、可持续性等特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动力来源。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时代发展、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产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具备优质的科技、人才、数据要素,实现要素之间协同创新,优化要素配置。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发展壮大的土壤,在产业基础设施、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赋予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三是赢得战略主动、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举措。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出现复杂变化,产业竞争成为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现代化产业体系水平决定着我国能否在竞争中获得战略主动权。我国虽然具有齐全的工业门类,但仍存在产业链大而不强、宽而不深的问题,在关键核心技术、高级人才储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存在堵点痛点。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固底板、补短板、增长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战略竞争制高点。要打造更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维护国家安全发展。

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支撑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牢牢抓住产业现代化这个抓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当前,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蓬勃发展,传统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

二、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从八个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2023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明确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3]。

第一,产业体系的智能化,关键在于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期,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核心共性技术正在渗透各个传统行业,传统农业、工业、服务业加速转型升级,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推动人类社会的变革。数智化革命的主导权之争同时也是现代化模式的竞争,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抢抓数智化转型的机遇,占据战略制高点。

第二,产业体系的绿色化,就是要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发展是全球经济、产业、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应有之义,必须把握全面建设绿色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机遇,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用生态环境约束产业体系,依靠创新科技实现绿色变革,同时,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特色生态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第三,产业体系的融合化,就是要建设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若干独立个体组成的整体,而是环环相扣、相互联系、互通互补的有机生态体系。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的态势,产业体系的融合化也成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基本特征。要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大型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发挥支撑作用,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水平。

第四,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就是要保持并强化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完整的产业链既包括纵向一体化,也包括横向完整的产业链。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总量连续十二年居世界第一,其原因之一为我国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生产能力涵盖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全部产业类型。但我国在部分高端产业链尚有缺项,要固底板、补短板,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提高产业体系的完整性。

第五,产业体系的先进性,就是要具有高技术创新能力、聚集全球创新要素。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支点,产业链发展创新链,创新链依托产业链,全面提升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激发企业创新动力。

第六,产业体系的安全性,就是要在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等重点产业领域充分布局,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势头明显上升,“断链”“卡链”事故频出,意在阻碍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补齐短板,不断提高我国产业链韧性。

三、构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路径分析

(一)坚持制造业主攻方向不动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任务。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体,是综合实力的根基,其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之中的站位决定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此,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避免产业空心化,防止经济脱实向虚。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保障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发展,攻克一批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促进产融结合。要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先进产能所占的比重,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增加高质量供给,促进制造业迈向价值链的更高端。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贯彻全周期绿色理念,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化改造升级,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制造业高效、清洁、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促进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发展,实现资源与能源综合利用。

(二)进一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大的市场潜力、更好的经济效益,代表着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未来产业立足于新兴产业的基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更前沿、尚未发展成熟且具有颠覆性变革希望的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动力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重要载体。要培育新的发展引擎,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制造、5G、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新产品新产业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重大领域形成新突破,加快自主创新,超前布局未来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全面推进量子信息、元宇宙、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领域研发。通过形成新质生产力,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的位次。要营造良好产业生态,进一步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促进要素聚集于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发展,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三)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进入新发展阶段,为顺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要加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提高产业链核心技术,增强产业链基础能力;针对关键技术薄弱环节,实施补短板工程;着力促进产业安全,锻造新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要聚焦建链、补链、长链,应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加大创新投入,实施人才战略,发挥政产学研用作用,全力攻克关系安全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整的优势,加固产业链稳定性,推动优势产业延链,积极构建全产业链生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竞争力。要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加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转变,壮大“专精特新”队伍,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挥强劲支撑作用。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由点及面,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引导市场和政府根据本地情况通盘考虑,与建立特色城市群、经济开发区、自贸区等相结合,精准施策,共建创新平台。

(四)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数实融合

数据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巩固扩大5G、光纤、IPv6等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支撑作用;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的扩容提质,针对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完善区域数字合作共享机制,提高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加快建设区域数字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机制。要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着力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纵深发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赋能,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推动企业向行业中高端迈进。要着力提升数字产业集群竞争力,扩大数字产业规模,探索数字应用新场景,基于5G创新数字发展新业态,在重点领域开展先行试点,鼓励企业开放数据共享,促进平台型经济发展。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强化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的数字化渗透,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推进产品研发、生产、经营等全周期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共享经济,驱动线上服务新业态,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五)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物流水平决定着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速度与质量,为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关键支撑,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枢纽资源整合,持续推进重大物流枢纽、物流设施工程,以数字化技术赋能现代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补齐区域、城乡间发展不均以及冷链物流、应急物流等短板,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智慧物流体系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现代物流智能化发展,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在储存、运输等环节实现环保低碳,推动环境友好的智慧物流体系建设。发挥现代物流先导作用,创造适配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低成本、高效率、环境友好型物流条件,助力产业布局分工调整、发展模式创新,促进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六)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科技发展使产业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伴随而来的是不同产业或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重组、融合。产业融合催生新的产业、业态、商业模式,刺激产业链的分化重组与优化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业附加值。为此,要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模式、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创新。要围绕服务共性需求,推动部分制造企业向“制造+设计、服务、管理、知识产权保护”转型发展,加强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的融合,将产品绿色、智能的理念根植于设计之中。要推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引入先进生产要素,优化传统农业资源配置,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完善并优化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增加产业附加值,降低环境污染,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要补足农村产业融合短板,鼓励农业与大健康、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结合,发展医疗康养、文化旅游、农业研学等特色产业。

猜你喜欢
产业链现代化体系
边疆治理现代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