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分析

2024-05-06 23:14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文学民族

刘 浪

(西北大学 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一、中国文学理论的根本任务

中国文学理论体系在推动中国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在理论体系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是体现民族文化特征。从实践角度分析,中国文学理论的根本任务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

1.聚焦文学理论

早在封建社会,就已经开始了如何在现有知识框架下对文学理论进行聚焦和设想的研究,这一点在论语中有着较为直观的体现,但是受当时认知水平的影响,如果单纯地从《论语》角度来对文学的功能和意义进行研究,并不能真正确定文学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在现代社会,应打破古代思维的束缚,以新的视角审视和分析文学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比如理论、宗教等)探索、认知并改造世界。文学理论的主要使命是对艺术认知、改造世界的方法、价值进行论述与分析,换言之,从文学视角出发,是探讨民族文化记忆及其缔造的各种审美现象。此处所讲的文化记忆是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基础而作出的虚构叙述。它与历史真相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别,它可以充实文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原因在于从审美历史意义层面进行阐释。

2.阐释审美意义

文学理论既要论述审美发展历程及其形成机制,也要厘清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比如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审美是推动时代进步、社会变迁的强大驱动力,审美本身存在着反抗的意味,牵涉到深层次意识形态。尽管此看法并未受到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和深度研究,但依旧在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能够为文学理论阐释历史表述价值夯实基础。纵观近现代文学理论研究,它们都高度展示了文学蕴含的改造价值,而从研究的角度来讲,有助于细化审美,进一步分析审美的内涵,以此选取更合适的方式表达审美想象力。审美想象力发展带来的是符号体系的完善以及文学形式的创新,符号体系日臻成熟,文学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与此同时,日臻成熟的符号体系也可以推动审美想象力的发展,深化主体与符号之间的关联。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审美符号的表达形式日趋多元,类别也更加丰富,切实影响了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

3.探究文学批判

文学批判推动了新的文学阐释的诞生与发展,作为现代阐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阐释包含了多个学派,比如符号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等。传统阐释方式具备多元化的特征,可以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对文学价值进行阐述,简单来讲,就是不同研究人员在解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因视角不同、个人感受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纵然是同一名研究人员,也会因分析视角不同而得出差别显著的结论。[1]若从悲观视角出发反复解读某语篇,或许会造成人类沟通机制的坍塌;若解读的视角单一或者解读的次数比较少,虽然可以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供便利,但是存在着全面性不足的问题。基于此,从现代文学阐释的层面来讲,应着力构建一套严谨合理的框架体系,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解读文学内容,明确其基本内容及深层次思想表达,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是一个文学再生产的过程。

基于以上论述可知,中国文学理论的使命是:一方面论述“艺术主导世界”的机理,分析文学的历史表述;另一方面论述审美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形式。以上都要以现代阐释学为引领进行探索分析。[2]

二、文学理论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1.艺术观点及文学理论体系

国内外研究人员形成了统一的认知,在针对文学理论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时,需要同时做好文学理论与艺术观点之间关系的研究,因为其对于文学本质以及文学属性的研究非常重要,能够提供引导作用。艺术本身也是文学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能够将民族文化的核心特征充分展示出来。[3]艺术体系本身充满了复杂性,在使其与文学理论融合发展时,应善于把握文学理论的主流观点,并以此为引导分析艺术面临的各种环境,立足于当前所在时代的发展潮流及发展趋势,分析民族文化蕴含的特点,基于此对艺术作品进行精准定位,然后围绕该定位,对文学理论形式进行反推,针对文学艺术领域已经发生的行为进行归纳总结,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做好文学理论体系的调整及优化。[4]

2.古代文学理论体系

“道”既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民族文化特征的客观反映,可以比较准确全面地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精髓。通过对古代民族文化结构的论述与研究能够了解到,无论是在社会变迁中还是在时代发展中,民族文化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工艺制作方面抑或在文学艺术领域,不会保持完全的理性,也不会保持完全的感性,相反,是感性与理性兼而有之,呈现出彼此包容、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特征。以上特征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为人们探讨和分析中国文学理论提供了重要启示及重要支持,有利于人们开展泛美文化、诗歌文化等课题的研究,确定最佳路线,保障未来规划的合理性。

3.近代文学理论体系

在研究近代文学理论体系和民族文化的关系时,可以继续沿用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和民族文化关系的研究方法。[5]从当时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实际情况分析,虽然的确是通过民族文化来主导理论体系,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形成固定完善的理论体系,其始终处于不断修复和重建的过程中。分析原因,主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旧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带动了文化重构及发展,对于质疑或者产生不同观点的文学流派或者学者来讲,他们都希望通过其所在学派或者个人坚持的观点引领、推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而如果从事实发展的角度分析,结果显然并不理想。多样化的流派非但没有能够促进文学理论的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文学理论发展的模糊性。近代文学理论体系能够为政治提供载体,但是尚且没有确定好有效的民族文化基础,没有实现对于中国文化体系的弘扬。[6]

三、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

文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其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被注入新的内涵,其表达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现代语境下,全球化和现代化构筑起十分宏大的历史平台,相关学者在对文学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基本无法绕过这一特定平台,因为如果文学理论的研究没有能够融入平台,而是一味地强调虚无,就会直接丧失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7]而在进入平台后,需要明确平台基于文学理论研究设置的具体问题,合理预测平台在全世界引发的竞争性,以此为人们深入研究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提供更多支持。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即便将其放在世界民族文化语境下,依然可以体现出鲜明的个性。

1.悠久的历史传统

现阶段,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通常都是以西方文学的形成背景及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中国文学史的形成背景及发展历程。比如,在对“史诗”进行阐释分析时,会以古希腊的长篇史诗为参照,当然也有研究人员提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玄鸟》等诗歌比较成熟,涵盖了史诗的各种核心构成要素,可将其归类为古代史诗。在西方古代时期,《荷马史诗》的知名度比较高,其篇幅较短,内容也不够丰富,但是如果单纯以此为基准,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不成熟、不先进、不发达是不合理的。有些学者倾向于沿用西方文学的判断体系,其思维和认知完全被禁锢在西方文化之中,深受西学中心论的影响。[8]应该明确,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形成背景、发展环境存在明显差别,在阐释和分析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文化特征时,应立足于中国国情,深入分析中国文化传统的内涵与精髓,基于此探索适合中国且合理可行的发展路径。古代史诗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描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历史变革,既可将其作为民族文化特色,也可将其看作一种新的文学表达形式。相比而言,尽管中国古代并未铸就如同西方一般闻名于世的长篇史诗,不过博大精深的历史传统依旧能够引导人们放眼全球,以开放的思维、多元的视角,全面挖掘并深入分析中国文学理论的内涵及特色。

2.独特的研究范畴

中国文学理论与民族文学传统之间表现出较强的关联,可将其视为对民族文学内涵及特色的全面汇总及精准凝练。详细而言,中国文学理论一向注重以民族文化为着眼点,探讨中国文化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以文学与史学之间的联系为纽带,全面深入探究民族文化,揭示中国文化的内涵、特点及表达形式。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以时间为主线的诞生背景、发展过程是关键内容,以此在融入历史文学特质的基础上梳理中国文学理论的内涵、精髓,明确中国文学与文学体裁演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可以将很多著作归入传统文学的范畴,如《晏子春秋》《山海经》等,进一步完善中国文学理论的范畴,作出更加精准的定位。[9]

3.深厚的艺术土壤

中国文学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了文学和历史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借助文学作品来对历史进行记录,另一方面也能够以历史人物及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作为原型进行文学创作。其实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就已采用了这种文学形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学理论早在先秦时期就已融入民族文化。在夏商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中国慢慢进入理性社会,带有玄幻色彩的神话故事、鬼怪故事逐步退出文学舞台。在史官文化的熏染下,人们将更多目光投放于历史史实方面,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先秦时期的中国文学作品多以历史著作为主了。史官文化的日渐浓厚为后期朝代的文学作品革新、演变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学样式。研究者可以此为基准,从多个视角审视和分析文学理论,深度探讨中国历史文学理论的本质,从新的角度分析并揭示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特点,让各国民众了解到,中国文学理论具有丰富且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使其在世界文学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10]

4.丰富的理论著作

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其与历史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文学内容及文学形式与史学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著作既可以是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历史文献,如《春秋》被定义为历史散文及史传文学,《诗经》也被视为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依据。从汉代开始,中国文学分化现象日益加剧,使得正统史学与文学之间的差别更加显著,不过即便如此,对当时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历史相关的内容依然随处可见。而从历史角度分析,不管是先秦时期的杂史杂传,抑或汉代的文学样式等,都在对历史内容进行呈示,而其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始终没有脱离文学的范畴,可以看作历史与文学的交融。

四、中国文学理论民族文化特征的研究策略

1.引入现代技术手段

新的发展环境下,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探讨中国文学理论民族文化特征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是带动了研究环境整体的改变。大量研究人员提出,在针对中国文学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互联网技术,利用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推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例如,可以通过网络电影、网络电视、网络视频平台等方式,利用网络对中国文学理论进行推广,确保更多的民众能够欣赏中国文学理论,感受其在不同时期体现出的民族文化特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民众对于中国文学理论的热情,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奠定坚实基础,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文学进行再生产的过程。通过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反复展示和研究,可以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其内涵和性质。

2.重建二者相互关系

在信息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很多人不再热衷于文学研究,学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信息、金融等领域,文学类学科逐渐被边缘化,这样显然并不利于中国文学理论学科的持续性、多元化发展,并且会制约民族文化特征载体作用的展示。近年来,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且提出了复兴传统文化的理念,为此也付出了诸多努力。若想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实现广泛传播和广泛认同,应鼓励学者将目光瞄准中国文学理论与民族文化,引导他们从多维视角深层次、全方位地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构建稳定合理的体系框架,确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的价值导向,从而赢得民众的广泛认同。另外,在现阶段,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变得更加严重,并且在冲突中实现了彼此融合,这样的大环境使得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并没有建立起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融洽关系,需要研究人员做出更多努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文学理论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征并非对古代文论的复现,所以无须从此视角出发进行阐释和分析。应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方式探讨和处理问题,充分彰显中国文学理论的思想性和智慧性,彰显民族文化特征。基于此,在进行文学理论研究时,应该立足中国与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发展框架,明确文学发展带来的价值,确保研究人员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工作,确保中国文学理论可以被有效应用到其他学科,赋予文学理论研究全新的价值意蕴。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文学民族
我们的民族
我们需要文学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
地域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有益尝试——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