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单元整体?落实语文要素

2024-05-06 20:45侯金河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关键词:整本书语文教师

侯金河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教育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彰显了人文价值。在语文教学中设置学习任务群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文學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属于发展型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属于拓展型任务群,这两个任务群都是以阅读为基础,以写作为目的,都需要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将这两个学习任务群相互融合能够驱动阅读、促进表达。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探究小学语文双任务群教学实践策略,如借助助学系统创设任务情境,紧扣单元主题设置学习任务,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落实语文要素;探究单元结构,凸显人文主题,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创意表达。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有别于“实用阅读与交流”,旨在引导学生在文学体验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提升个性化的表达能力,而“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一脉相承,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深度阅读,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设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拓展口语交际与习作表达方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置学习任务群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置学习任务群能够帮助学生整合课程资源。任务群分为基础型、发展型和拓展型,发展型任务群包括“实用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其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写作学习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促进审美鉴赏和创意表达能力的提升。引领学生了解不同文学作品体裁的特点,明确读写之间的联系,形成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任务群教学所选的作品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作品,学生能够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从而激发创作与表达的兴趣。

拓展型任务群包括“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其中,“整本书阅读”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为价值导向,“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设计“导读”“推进”“分享”这些学习任务,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任务设置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整本书的内涵,加深对作品的感悟。通过导读课引导学生概括整本书的主旨情节,通过推进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分享课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或写作卡片的方式记录阅读体验。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文学作品仔细品读,设计多元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实现学习目标。双任务群教学突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单一模式,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创新阅读教学方法,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能力。

二、小学语文双任务群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助学系统应运而生,开展双任务群教学时借助助学系统创设任务情境,能够增强任务群之间的联结。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品的情感美和意境美,通过朗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获得审美体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教师引领学生阅读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在名著中寻找创作灵感,提升创意表达能力。

在“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学习写作,通过想象创编故事,学会换位思考。任务群教学是动态的过程,由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首先,教师要结合学情进行设置,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课文在结构和内容上的特点,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其次,为学生播放与课文有关的电影片段,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任务情境中进行阅读与表达,激发学生的热情。再次,指导学生借助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绘制框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为学生提供阅读支架,促进学生深度阅读,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各种情境中感知故事,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这三篇课文都节选自外国文学名著,设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思维导图,一目了然地展现作品梗概,用小标题概述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在别人的故事里发现自己的影子。开展“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来这些节选作品所对应的原著,或者从电子阅览室下载原著,借助在线课程资源包创设任务情境,引领学生借助表格梳理思路,描述人物的立体形象,学习连贯表达。

(二)紧扣单元主题,落实语文要素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呈现双线的复式结构,明线以口语交际及习作等语文要素为主,隐线以人文主题为主,开展双任务教学时,教师要紧扣每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引领学生在阅读与表达活动中弘扬革命文化,传承民族气节。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讨论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故事的情节脉络及人物关系,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同时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封面和目录摘要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梳理内容要点,用主题探究的方法在阅读中深入理解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手法。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籍,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不断积累知识。再次,指导学生了解写作特色及创作背景,利用阅读笔记及时记录读书心得,养成随时总结和反思的习惯。最后,引导学生设计学习活动,先通读再精读,了解作者生平和主要人物形象。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这几篇课文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历史的声音回荡在璀璨的星空。在设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录活动场面,学习借助有说服力的材料论证观点,提高表现力。在设置“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野火春风斗古城》和《敌后武工队》等革命文学作品,一边默读一边做批注,找出文中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文本传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景仰之情。

开展任务群教学要采用适合的方法,阅读方法主要有精读及略读,阅读方式分为自主阅读及合作探究。教师要精选阅读书目,选择一些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的书籍,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阅读目标,将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并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相关人物。以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人物形象,从而深入了解故事情节,通过比较掌握阅读方法。根据学情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借助思维导图和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总结,通过集体研读、合作探究的方式提升阅读能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创意表达

在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与“整本书阅读”双任务群教学时,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发展需要作为出发点,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阅读交流活动,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快速通读全书,把握内容要点和重要的思想观点,组织开展小组阅读交流活动,分享阅读收获。其次,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读书活动,指导高年级的学生撰写论文,制作绘本,拓展学习空间;开展辩论比赛和演讲比赛,通过现场表演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读书活动的热情;开展实践阅读活动,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交流阅读感受;举办读书交流会,鼓励学生分享读书心得,互相推荐好书,让学生爱上阅读;开展讲故事活动,引导学生编故事、演故事,在表演中提升阅读能力。最后,教师要利用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特点及行为,鼓励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合理规划阅读时间,设计读写结合活动。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更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这几篇课文都选自充满奇思妙想的童话,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指导学生创编童话或续写童话,为童话改编结局,并配上插图。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看到的美好景象,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启迪,认识到成长在红旗下的我们是何其幸运,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教師设置“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引领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认识淳朴的拇指姑娘,重温丑小鸭的蝶变,再一次为海的女儿感动不已,指导学生代入角色,漫游在童话的世界,用心演绎真善美。组织学生阅读《格林童话》,发现灰姑娘的光芒,见识小裁缝的勇敢与智慧。

又如,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把书比作文明的“长生果”)都是以读书为主题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引领学生梳理文本信息,了解内容要点,分段表述课文大意,要求详略得当。然后设置“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讨论选择图书的方式;组织好书推荐活动,写清推荐缘由,评价书的新奇之处;组织评比活动,看看哪位同学推荐的书传阅量更大。

双任务群教学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展开阅读,与作者进行跨时空的思维碰撞。任务群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基础,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使学生在分享中进步,并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开阔学生视野。

(四)建立反馈机制,优化教学方法

在开展双任务群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策略,在每一个学习环节结束时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首先,开展读书汇报活动,组织好书分享会,引导学生将读过的好书介绍给同学;开展读书达人评选活动,对当选为读书达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特别表扬,鼓励其在班级群分享阅读感悟。其次,采用评价激励的方式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表现纳入课堂评价中,并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评价是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信心的重要手段,在评价时,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予学生一些积极的评价语言,给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帮助学生进步。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反馈,帮助其发现不足之处,并给予其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引领其利用通读了解作品的大概内容,通过细读分析故事情节,通过研读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都节选自我国古代名著,“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在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在阅读古典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及所运用的方法进行评价,详细批改学生写的读后感,指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链接”,用表演的方式讲述小说中的精彩情节。在学生表演课本剧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的分配是否得当,观察学生的表情及动作,评价学生改编的对话是否忠于原著。在“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这些章回体小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当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猜测出来回目的含义时,教师要给予其认可,当学生能够结合影视作品阐述文章大意时,教师要给予其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在开展双任务群教学时,教师要扩大课外阅读量,拓展阅读空间,促进读写结合,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在低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主要以童话寓言故事及神话故事为主,教材精选的文学作品片段往往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很适合第一学段的小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可以积累许多优美的词语和生动的语句,有助于丰富语言资源库,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名著,通过朗读背诵的方式积累词汇,提高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领其对文学作品进行续写或改编,以写促读。教师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写作意图,捕捉写作线索,鼓励其大胆尝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三、结语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和“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相互融合,能够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促进文化传承。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托双任务群构建立体化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创意表达,丰富课程资源,实现读写结合。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新课标导向下小学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研究”(项目编号:FJJKZX-20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整本书语文教师
《论语》整本书阅读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教师如何说课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