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综合实践课程建设

2024-05-06 10:00丁士军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关键词:素养课程教师

丁士军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实验中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师的主要责任慢慢趋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并主动为社会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加强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有效发展综合能力。教师要特别针对综合实践课程建设进行大量探索,改进具体的活动策略,为学生创设更加适用的学习环境,改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多元能力稳步发展。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目的、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和原则。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综合实践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会为学生创设更多独立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实践能力,为学生提升更多方面的素养增添助益,有利于预期培养目标顺利达成。第二,综合实践课程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加强实践课程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有助于学生实地探究,亲身体验生活,从而有效锻炼实践能力。第三,鉴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开放性,在相关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个性实践,从而拓展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第四,综合实践课程具有整合性,课程内容涉及科学、自然、生活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学生系统思考,参与综合锻炼,从而有效拓展学习思维,提高综合素养。第五,综合实践课程具有持续性,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培养良好的习惯,在持续的实践中形成自信心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基于此,在初中阶段,教师需要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投入大量精力,借助科学的措施切实给予学生有效引导,促进学生进步。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现状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取得了积极进展,收获了可喜的成果。首先,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认可,认识到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得到了更多的资源支持。如平阴县联系社会资源开发六处研学基地,涵盖工业、农业、旅游、艺术、医疗等领域,提供了专门的场地、设备和人员,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素养技能和教学水平。最后,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涵盖诸多领域,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方方面面,许多教师都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素养显著提升。

但是综合实践课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而这些问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课程教学效果,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从教学结果来看,具体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的教师更加重视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而缺乏对教學形式的研究,因此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很多时候都呈现枯燥性的特点,甚至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能力水平,欠缺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进而难以获取学生的充分配合,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化。其次,有的教师在综合实践评价时更重视批评教育,会重点指出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引导他们更科学地进行学习实践,但是这样会在无形中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影响他们实践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持续发展。最后,有的教师为学生预留的自主时间与空间不足,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然无法顺利施行既定的课程教学计划,因而影响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发展。

基于此,实际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在延续优点的同时,针对性地改进不足,提高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效果,从学生视角大力研究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策略,推动学生多元能力的大幅提升。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策略

(一)采用趣味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综合实践参与热情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一样,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没有很好地配合教师,通常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甚至决定学生最终能力达到何种水平。所以,初中阶段综合实践课程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主体的重视,积极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为高效教学做好准备。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特产调研活动,尽可能全面了解当地特点有哪些,以及发展现状和未来的方向,探究如何进行创新发扬。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将他们划分成两个小组,即“闻名特产组”和“乡镇特产组”,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合作调查,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手段,尽可能多地获取平阴县当地闻名的玫瑰制品、阿胶、梨丸子以及自己了解的乡镇特产:东阿豆腐制品、洪范苹果等相关信息,并据此制作实践报告。在此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教师要采取系列趣味形式加以促进,鼓励各小组代表趣味性地阐述本组的报告总结,采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调研成果,发表观点。在汇报环节,“乡镇特产组”自编小话剧“豆腐老西施”,并特地带来自家特产给大家品尝。“乡镇特产组”滑稽的表演、详实的课件展示以及产品的美味打动了教师评审团、学生评审团以及全体学生。各异的趣味形式激发了学生综合实践的热情,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采用的形式必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尽可能将探究和体验形式趣味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综合实践的参与热情,突出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二)重视积极鼓励,增强学生坚持综合实践的动力

在初中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是主体,在实际教学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所以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就显得非常重要。从实践课程特点来看,学生要想通过相关学习活动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就需要长时间的实践,通常无法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另外,从以往教学经验来看,批评指正非常重要,但是正面激励更加重要,如果不加强相关工作,则可能对学生学习实践态度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的高效进行。因此,带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重视积极情绪的作用,给予学生鼓励,增强学生坚持综合实践的动力,为其最终取得预想成果增添助益。常永才教授指出:“由于积极情绪的作用,他们的智力资源(注意力﹑创造力和知觉的范围)增加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如使用或分享他人的观点﹑合作和亲社会态度)提高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个环节,如教学情景的创设、问题的提出、活动探究体验方式、教学课件的开发、报告的撰写等。例如,有个学生接触到果蔬农药残留排行榜材料,教师便以这一学生为主成立探究组,布置自制绿色果蔬洗涤剂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先后搜集我国农药使用量、屠呦呦如何发现青蒿素,探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深受启发,又查询中国古代和现代自制洗涤剂的原理、含有洗涤成分的植物等资料,自主考察千年古村落贤子峪,并采集与课题相关的皂荚实物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利用含有皂苷的大豆制作绿色果蔬洗涤剂,并与教师一起确定制取方法。任务完成后,几个学生兴奋地说:“我们相当于站在科学家肩上摘星星,也是小学者”。

在其他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挖掘周围的资源,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组织学生到当地伊利集团参观研学的时了解到,有几个学生的父母在企业工作,于是教师委托这几位同学做企业文化、工作制度、厂区参观导游和解说等工作,这项任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结合工厂当时进行产品创意的具体任务,向教师建议让所有同学从产品种类、功能、包装、广告等方面进行创意比赛,活动效果受到企业领导的赞扬。

(三)引入留白艺术,给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

综合实践课程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所以要想真正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相关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否则效果可能大打折扣,难以达到基本目标。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留白艺术手段逐渐显露出很大的价值与作用,并逐渐在教育领域广泛渗透,得到了诸多教师的认可。综合以上所述,在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留白艺术,给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有效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实现学习目标。

例如,组织学生到绿泽画院研学的时候,教师的责任不仅是引导学生了解丰富的绘画知识,还要鼓励他们切实参与相关实践,有效锻炼绘画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应用留白艺术手段,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在具体实践中,学习油画、水彩画等相关绘画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在合适的时候留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所了解到的内容,切实理解其精髓,丰富知识积累。另外,组织学生绘画实践的时候,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相应的绘画工具,同时为其留出充分的自主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行绘画,运用所学绘画知识将自己的想象呈现于画纸上,进行充分锻炼。除了以上所述,教师还可以进行更多留白,鼓励学生自主反思与评价,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实践的机会,切实提高相应的能力与素养。

(四)鼓励小组合作,拓展学生综合实践探索思维

在综合实践中,良好思维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基于良好的探索思维,学生才能更科学有效地参与实践,获得预期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实践的优势,积极拓展学生的探索思维。

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教师科学划分小组、及时跟进指导,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效果。

例如,组织学生到平阴黄河湿地公园(玛钢公园)游玩时,教师根据学生兴趣成立了植物考察组、赏石组、建筑考察组、公园开发创意组、公园水域生物调查组,并引导学生制定安全条约和行动计划,各组学生自行确定每个组员的职责,比如,有的负责观察、有的负责记录,然后选定重点观察的对象,开始观察实践,并全面记录观察对象的外形、特点等。在活动过程中,各小组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科学知识与生活积累就观察所得进行讨论,拓展科学思维,丰富科学认知,遇到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流。在小组合作的助力下,学生通常可以认识到更多思考角度,逐渐拓展综合实践探索思维,有助于更优质地完成实践任务,提高综合锻炼效果。

教师必须提前制定评价方案,评价方案要兼顾小组整体评价和个体评价,强调过程性和发展性,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在实践活动中形成探索精神。

(五)融合生活实际,强化学生综合实践锻炼效果

从现实来看,综合实践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绝大多数课程内容都来源于生活,而课程学习成果只有应用于生活实际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鉴于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只有充分融合生活元素,才能更顺利地推行既定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效果,真正达到预期育人目标,否则不仅难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还会阻碍其基础能力的提升。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融合生活实际,强化学生综合实践效果,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大幅提升。

综合实践课的开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发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讨论、交流确定活动主题。例如,秋天校园里的落叶引起打扫卫生同学的反感,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思考落叶是否有可利用的价值。学生经过研究发现,不同颜色的树叶经过搭配、裁剪,可以制作出优美的图画;有的学生提出落叶可以用来堆肥,肥沃班级仅有的几平方土地;有的学生提出用落叶来做一场时装秀。当提议出来后,班级学生课余时间一有空就开始捡落叶。

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兴趣和学生需求,发现利于学生实践的点。例如,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责任奉献等各方面能力素养的时候,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如到当地的蔬菜种植农户家采摘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然后用这些蔬菜自己做一顿饭,充分进行生活实践。在一次活动中,一組学生在烈日下帮助瓜农卖西瓜,深深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及劳动的艰辛。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理念显露出一定的弊端,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在教育领域广泛渗透,发挥指导作用,教师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大幅提升,所担负的责任更加艰巨。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广泛推行的背景下,学生培养任务日趋综合,初中教师要加强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尽力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实践条件,促进学生高效参与实践活动,最终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素养课程教师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最美教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师如何说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