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单元教学策略

2024-05-06 10:00原牡丹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关键词:重难点新课程生物

原牡丹

在新一轮课改的推动下,我国教育体系逐步走向完善。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以提高教学质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调整,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实施有效教学,对新课程概念有一个准确认知,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有效的教学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通过一个合适的教学设定,使教育效果不会落后于一个地区的平均值。生物在高中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课程,除了高考要求以外,学习生物学课程,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使他们用科学的观点去观察世界。因此,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要想提高生物学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不断反思,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解决现存的问题,并吸收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流程。本文总结了目前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理念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学有效教学的启示

在新课改背景下,国务院提出“深化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需要一种转变,即改变以往靠死记硬背、靠做大量习题来提高学业水平的模式,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前提,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效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尊重学科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的基础上,改变教师、学生、环境等教学因素,使教学更有效。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正面作用,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也就是教育成效。所以,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一条必经之路。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单元有效教学的难点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手段不灵活

事物总是在前进的,生物教育也不例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传统的生物教学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而有些生物教师尚未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仍然固守以往以讲授法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教学方式来传授学科知识,这给生物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另外,教师在讲授生物学知识时,习惯采用一种教学方式,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验教学功能被忽略,课堂效果不佳

许多生物教师还停留在以讲解为主、练习为辅的教学模式上,认为生物实验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这就导致许多教师对生物实验课的重视程度较低,以演示为主。许多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前连生物实验室都没有去过,造成生物这一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师对教学材料的利用程度不高

调查数据表明,很多生物教师没有将教科书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地按照课本内容讲解,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单元教学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生本课堂”,改变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讲为辅的陈旧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上,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换,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指点,只有当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或者瓶颈的时候,才给予其及时点拨,让他們突破重难点,顺利地进行合作学习。

(二)从教科书到学材的转变

教科书是教师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只将课本当作一种教学手段,并没有充分地运用教科书,许多知识的设计都是照本宣科。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化材料为学材,这一过程并不是单纯地依赖教科书,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改变教科书的内容和结构,将教科书中的知识变成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材料,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

(三)从“教”到“学”

以“教”为导向,以“学”为目标,教学既包括“教”也包括“学”,在教学法研究中常常包含对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探索,寻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

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讨

(一)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新型教育体制

高中生物教师只有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才能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目前的生物教学效率低下,陈旧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改革教学思想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高中生物课堂上,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授“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合作探究。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本课内容设计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索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重难点,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完成小组活动之后,教师再提出一些问题,以了解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二)在多媒体辅助下,突破教学重难点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我国普及开来。高中生物学中有很多比较抽象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如果仅依靠板书和小组讨论,学生是难以完全掌握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在网上搜索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视频或图片,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例如,在教学“细胞的癌变”一课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数字癌症”这一影片来加深学生对癌症的认识。当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起来以后,教师就可以根据相关照片和视频,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对癌症形成正确认知,弄清癌症的发生机制,从而突破重难点。

(三)实施多元评估,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评估多以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为依据,以测试的形式进行,这种方法对基础不好的学生是不利的,甚至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测验性评估、非测验性评估、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等评估方法,全面、立体地评估学生的发展状况。在评估过程中,除了教师的评估之外,也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例如,在讲解完“细胞的增殖”一课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估,对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鼓励。接着,教师就本课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既可以是基本概念知识,也可以是重难点内容。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看看学生是否能够解答。然后请各组组长对各组成员进行评估,指出组员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以实践为基础,进行研究性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并进行有效探索,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应认识到研究性实验教学区别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其过程依赖学生的自主探索。实验开始之前,学生对实验结果是一无所知的,必须从问题出发,然后设计一个可以用来研究、检验、猜想的实验,以达到实验探索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例如,“植物细胞的水分吸收与水分流失”实验,在学生初步实验步骤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实验问题:“哪些因素影响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分离速率?”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程序,并协助他们优化实验设备,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五)对概念进行整理,使知识有系统地排列

根据新课标要求,确定大单元设计范畴。本文以生物核心素养为核心,以核心概念为基础,以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概念和次要概念为依据,构建单元概念体系,将教材和生物实际相结合,注重概念教学的系统性。一个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才能形成一个新的理念。以“免疫系统的构成”为例,刚开始,学生仅能根据图形上的位置分布来记住一个简单的免疫系统构成,而在后三節课的学习中,学生会对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更好地了解记忆免疫系统中各个成分的性质和作用。例如,学生会通过体液免疫历程掌握B淋巴和辅助性T细胞的差别,以及各种免疫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

(六)二次抓住学生的实际情况,保持学生的持续学习动力

在生物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调查学生的初步学习情况,主要包括对学习成绩的客观观察、对学生差异的考虑等。另外,采用书写资料、与有代表性的学生座谈等方法,获得不能直接观测到的信息,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正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是其持续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发掘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以唤起他们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价值观,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创造性地挖掘他们的兴趣,这就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培养学生正确的心态:将自己认识的动力作为次要的动力,将学生的兴趣从对物质的追求转向对知识的追求。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弱化学生学习行为与成绩之间的联系,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理解如何利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学习了免疫调控相关知识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体液免疫中了解了疫苗的原理。

要想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感觉,增强成就感,教师必须认真研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把握好每一部分的核心要求,探究教科书内容之间的关联与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应逐步构建新的知识。内部动力是创新的根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其自身的成就感而产生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其进行有效培养。另外,突出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的“过程与实践”是提高学生对生物学兴趣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七)以目标为中心,整合生物素养

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教师要注意培养目标与生物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制定目标时,教师要明确生物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目标体系不能仅与教学法的目标体系相一致,更应该反映生物学的核心素养特征。单元目标的制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通常都是先制定单元教学目标,然后与教科书相结合,将其细化到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再进行局部调整,确保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相互统一。

在单元课程教学目标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理清层级之间的关系,并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特征,突出细节、综合、整体。制定教学目标前,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调研,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偏好与特征,为制定教学目标奠定基础,从而确保课程教学目标涵盖所有学生。在同一单元的每一节课中,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在总体目标上要有适度的灵活性。此处“有所侧重”并非某一维度指标,而是针对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

五、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新课程改革,实施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探索性的实验,并采取有效的评估手段,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重难点新课程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第12话 完美生物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