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2024-05-06 19:00沈奇生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关键词:珍珠鸟思辨性思维能力

沈奇生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东海蔡亭小学

思辨性阅读是一种强调思考、分析和判断的阅读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辨性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教材为例,探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的价值

(一)培养良好的思辨能力和习惯

基于任务群视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辨性阅读”任务群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表达个人看法的机会,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教授学生运用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法,帮助他们独立思考、理性分析文本中的人物表现、事件发展,并学会用辩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深度学习,还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二)发展具有思辨性的阅读能力

通过“思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可以通过思辨思维深入挖掘文本中的人物关系,辨析语言思维方式的精妙之处,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定律和处理方法。这样的阅读可以有效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他们的思辨阅读能力。

(三)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

“思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價值不仅体现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上,更重要的是承担了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对历史、文学、科技、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资料进行思辨阅读,在思辨性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阅读材料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比较、质疑、辨析、验证、推理等,进一步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而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思辨性阅读特点

(一)思辨性

思辨性阅读是一种强调思辨能力的阅读方式,通过观察、推理、质疑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观点、事实、材料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中要不断地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接收信息,更重要的是深入思考、理解和分析。

(二)连续性

连续性是思辨性阅读的主要特点。思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建立起连续的学习过程。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表达观点,最终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质疑、发现和思考。

(三)批判性

批判性是思辨性阅读的独有特点,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反思性思维策略。在阅读中,批判性思维体现为解释与分析、质疑与推理、比较与评价等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以批判的眼光和逻辑思维进行思考,以平等的视角看待问题,并形成独特的理解和观点。

三、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教师在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任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有效触动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思考动机,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追随问题任务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有效提高思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讲解《珍珠鸟》一课时,教师提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问题:“珍珠鸟为什么会信赖人类?”学生脑海中立刻浮现各种联想,有的学生认为,珍珠鸟之所以信赖人类,是因为人类对待它们非常友好,给予了它们足够的食物和保护。这些学生想象着珍珠鸟在人类的庇护下安全地生活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有的学生则认为,珍珠鸟信赖人类是因为人类对它们进行了培养和训练,使它们能够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务。这些学生幻想着珍珠鸟在人类的指导下,能够像信鸽一样传递信息、承担重要的使命。还有的学生从珍珠鸟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珍珠鸟信赖人类是因为人类与它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珍珠鸟懂得与人类合作,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和资源,珍珠鸟与人类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一同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着自己的观点,彼此启发和借鉴,不仅可以在阅读课文中找到答案,更在思考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在听取学生的不同观点后,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要明确指出每个人对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答案,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和经历,珍珠鸟信赖人类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正是这种多样性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有趣。如此,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任务,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中珍珠鸟的形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了问题引导思考的力量。

(二)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方法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指导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同时要注意落实任务群教学理念,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水平,让学生真正成为独立思考者。

例如,在讲解《刷子李》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任务群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掌握跳读、扫读等阅读方法,在阅读文章时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并进行深入思考,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意图。如学生第一次阅读文章时,先采用略读方法,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整个故事的大体内容,以建立整体框架,理解文本结构,同时关注文章标题、开头和结尾部分,抓住文章重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度阅读,仔细阅读每一段文字,更好地分析文章细节和情感描写,从而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如此,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任务群的方式讲解阅读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其阅读能力和素养水平。

(三)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任务群设置小组讨论任务,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从彼此的观点中学到新的见解,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講解《桂花雨》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问题,并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教师提出相对开放的问题:“为什么作者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通过这样的问题任务引发学生讨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作者从外地回家时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这一举动代表了作者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还有的学生说:“母亲的话强调了家乡的桂花在她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以及母亲对家乡的情感是无法替代的。”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文章内容,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他人的声音,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行为和母亲的话语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这样的小组讨论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四)巧设任务,启发思辨

立足学习任务群视角,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思辨性阅读时应注重任务情境的打造,通过布置适宜的学习任务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辨,达到思辨性阅读效果,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阅读内容,实现知识的内化。

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课时,首先,结合学生学情,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由表达对《草船借箭》中人物命运的思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增强与文本人物的情感连接,启发思辨能力。其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人物的言行举止推测他们的动机,逐步解析文本细节,构建立体的人物形象。如此学生将不再被动地了解故事情节,而是主动思考,寻找故事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再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选择文本的一个情节进行改写,为文本故事写一个新的结局,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改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角色的行为动机以及对情节的影响,让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与本文相关的故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阅读不同版本的故事,学生可以发现不同版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比较分析能力,同时拓宽阅读视野。如此,通过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教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真正投入到阅读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内化。

(五)开展思辨性实践活动,嵌入过程评价

基于学习任务群视角,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任务群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以单元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得到切实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有效衔接。同时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评价,采用以评促学、以评测学的教学方式,并根据义务教育新课标的教学建议,在“思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思辨活动的过程性表现,从而嵌入过程评价。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中,本单元是思维能力专项训练单元,因此,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本单元选编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等经典文本,以及习作训练“神奇的探险之旅”。通过文本的阅读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思维对生活的巨大影响,并深入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同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还要求教师进一步细化思维训练,让学生根据情境编写故事,将故事发展变化的过程具体化。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有效提升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阅读《自相矛盾》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自相矛盾的情况出现?”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思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在阅读《田忌赛马》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事件和人物进行比较,了解在竞争中运用策略和智慧的重要性。

除了阅读和思考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习作训练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通过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描述自己在一个神秘岛屿上的探险经历,充分展示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和思考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此,通过开展思辨性实践任务活动,并嵌入过程评价,学生的思辨思维和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同步发展和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实际开展阅读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注重阅读方法指导、组织小组讨论、巧设任务、开展思辨性实践活动、嵌入过程评价等任务群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珍珠鸟思辨性思维能力
可爱的珍珠鸟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思维能力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培养思维能力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说谎的珍珠鸟
《珍珠鸟》文本解读
高考作文突出思辨性是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