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专业支撑

2024-05-07 04:32王冬凌陈振国
辽宁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研训教研区域

王冬凌 陈振国

(大连教育学院,大连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2022 年4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对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作出安排和部署。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高位均衡、内涵发展、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亟须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良师。由此,支撑区域教师队伍建设的教师专业发展机构面临着新的使命与挑战。

一、善育大国良师,筑牢教育根基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批又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下教育事业的根基所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育一批又一批服务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国良师,是教师专业发展机构的核心价值与使命担当。

何谓“良师”?2023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教育家精神的全面深刻的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既是引领广大教师躬耕教坛的行动指南,又是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发挥专业支撑作用的基本遵循。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教育家精神的坚定信仰者与模范践行者,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支撑与智力支持,这是研训工作的核心目标。

二、培育教师的核心素养

当下,教师专业发展机构有必要对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进行思考与定位,应重点关注并培育教师以下四个方面的素养。

(一)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具体表现为家国情怀和敬业奉献。政治素养是新时代教师素养的核心内容。中小学教师的政治素养包含政治方向、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对于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的意义重大。教师应始终将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将家国情怀贯穿于敬业奉献、教书育人的职业生涯。

(二)知识素养

知识素养具体表现为专业知识和人文底蕴。中小学教师应当成为学科专家,深谙学科本质,理解学科知识的产生与来源、关联与结构、作用与价值,以及学科的思想与方法。教师是否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宽广的专业视野以及厚重的文化底蕴,决定着育人的高度。因此,教师应不断涵养人文底蕴,培育科学精神,把人文素养融入教育教学实践。

(三)教育素养

教育素养具体表现为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故君子之教,喻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对教育规律有其深刻阐释。新时代的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多种教育素养,善于开发课程、善于设计教学、善于选择教法,且应珍视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名学生,长善救失,循循善诱。这既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教师的职业幸福。

(四)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具体表现为信息理解和技术应用。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学习资源发达的时代,高效获取和使用教育资源,主动适应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智慧教育变革,成为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必备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应适时、适当地应用AI 等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作用,以便改进教学,提升效能,促进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结合,提升学生多方面能力。

三、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区域研训工作策略

近年来,大连教育学院的研训工作坚持以服务区域为使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一流业绩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支撑,聚焦课改落地、素养培育、“双新”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双减”落实等,以扎实且富有创新性的工作培育了区域研训工作品牌与经验。

(一)研究驱动,理念引领

在教研与培训工作中,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应尤其关注教师的全面发展,在唤醒教师主体意识的同时,着力提升教师学习的动机与意愿、情绪与情感等因素,增强其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职业使命感。大连教育学院基于多向度理论研究分析与多年研训工作实践,创新性提出“燃情教育”区域教师教育理念,整合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相关知识,融合教师成长所需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影响,将对教师情绪、情感、情怀的关照纳入教研、培训工作设计与实施,以“整全性”目标、“生成性”内容、“主体性”实施、“人文性”评价引领区域教师教育专业实践。

(二)标准先行,文本指导

对研训工作而言,在“现场引领”之外的“文本指导”,影响更为深远持久。基于此,制定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相关的标准规范,运用评估认证工具,为各地、各校规划实施教研培训、设计开发教育资源、开展专业项目评估等提供依据,是区域教师发展机构专业化的路径。近年来,大连教育学院不断推动教师专业标准的体系完善与理念践行,制定了《大连市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细则》,引领教师专业精进;深化学业质量标准的解读与指导,研发了《大连市小学初中作业设计指南》,引领学习评价改革;坚持以终为始、结果导向,制定了《大连市教师培训项目绩效评估标准》,引领教师培训创新升级;坚持一区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制定了《大连市校本研修指导方案》,引领校本研修内涵生长。

(三)制度规范,流程创新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构建研训工作的制度与规范,深入研究制度的价值目标、组织结构、功能耦合,洞悉制度运行机理,把握制度建设规律,为教师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是高质量开展研训工作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大连教育学院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制定或更新了系列专业制度,旨在以全过程管理、项目化运行、校本化实施等举措,引领研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例如,出台了《大连市教研工作规程》,规范教研的职责、内容、流程与标准等,推动教研工作转型;出台了《大连市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的设计、运行与评估等,推动培训工作升级;出台了《大连市校本研修工作规程》,规范研修的主体责任、主题选择、工作流程等,推动基于校本的教师发展。

(四)体系建设,资源整合

教师的专业学习发生在复杂的教育系统之中。建立健全目标统一、职责清晰、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研训工作体系,是高质量开展研训工作的保障。近年来,大连教育学院在市、区两级教师进修院校协同发展方面,通过整合工作项目、互鉴工作模式、共享工作资源,推动教研指导、师训干训、教育科研、评估监测等一体化发展,形成系统集成、重点突出、各具特色、互促共进的业务功能体系和创新发展模式。在辽宁教育学院的示范与引领下,大连教育学院整合区域内优质学科资源、人才资源以及科研资源,积极融入省域研训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上联国家、省,下挂区(市)县、学校的“五位一体”研训工作新格局。

(五)典型引路,全域联动

面对丰富多样的教师发展需求,常态化开展以点带面,以强带弱,最终实现全域联动,是区域研训工作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关注优质、倾斜薄弱、以校为本”成为大连教育学院研训工作的基本路径。创新开展普通高中“双新”国家级示范区建设,聚焦课程变革与课堂创新,探索新时期教研新机制新路径;基于行为改进理念,持续更新迭代“领雁工程——培训者培训项目”,不断彰显其在教师培训方面的示范与引领作用;组织实施大连市“十四五”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以名优校长、名优教师工作室为阵地,建立辐射全域的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助力系统;加强“百千万”工程人才培养指导,以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力为抓手,发挥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乡村教师“耘梦”工程,线上线下结合,“输血”“造血”并举,向农村学校发展倾斜;积极落实“一区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校本研修工作要求,补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层支持力量。

(六)成果导向,辐射影响

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应坚持追求一流业绩,在贯通教研、培训、科研领域,推动先进理论向具体实践转化的过程中,瞄准教师教育发展前沿,产出多项在区域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一流的研究成果,并依托各类成果展示、研讨交流,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与推广。近年来,大连市有大量的课例入选部级精品课例;区域多次在国培、省培项目中交流递进式培训项目设计模式、进阶式培训课程设计模式、基于行为改进的教师培训项目绩效评估等经验;大连教育学院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实践单位;大连研训工作经验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

今后,大连教育学院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为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专业支撑、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为价值导向,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研训教研区域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2018 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在京举办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分区域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