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引领下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024-05-07 04:32王洪华
辽宁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盘锦市辅导双减

王洪华

(盘锦市双台子区实验中学)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通称“双减”)及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盘锦市双台子区实验中学(以下通称“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与设计质量,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推进学校“双减”工作以及育人方式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课后服务,构建教育良好生态,让教育新活力回归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规章制度

学校坚持以“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双减”工作高质量开展。学校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并传达“双减”工作精神,协调“双减”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将“减负”进行到底。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了《盘锦市双台子区实验中学作业管理方案》《盘锦市双台子区实验中学课后服务方案》等规章制度,并在教师大会、教研例会上反复强调与指导实施“双减”政策,确保教师吃透精神、立足课堂、减负提质。

二、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主力军。学校通过“青蓝工程”“双培养工程”“三名工程”,多举措激发教师教学的内驱动力。学校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常规检查、教研组活动、基本功训练等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倾力打造精业、敬业、乐业的教师队伍。

学校规范教师正确行使教育管理权和适度惩戒权,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禁止在职教师违规办班、违规补课和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课。学校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全方位构建师德师风教育体系,通过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将教师的师德涵养与教育教学工作、立德树人实践结合,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从而达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目标。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还通过教学基本功大赛,“实验杯”教学大赛、“课程思政”教学大赛、“资深教师引领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画知识树说教材”、“六步两环”教案设计大赛、导学案设计大赛及有效作业编写大赛等活动,营造出大教研的良好氛围。

三、优化课堂教学

“双减”工作的难点是在减负的前提下不减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减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减学校的教学质量。为实现减负不减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校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一)创新教学模式,打造精品课堂

学校把着眼点落在课堂,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校在“六步教学法”和“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出“先用再学后教”教学法,与正在实施的“六步两环”教学模式相通,切实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学校狠抓教研,开展组内集中备课、听课、评课,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全组帮扶的方式,强化训练、精心打磨,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充分准备进课堂、高质量上好课,强化集体备课,落实“六步两环”模式。学校开展七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展示活动,率先垂范供全校教师借鉴学习。学校提倡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不断打造教师精品课,开展好小组活动,优化活动评价,提高课堂效率。

(二)科学精准布置作业,减轻过重课业负担

学校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工作。学校制定了《盘锦市双台子区实验中学作业管理机制》《盘锦市双台子区实验中学作业管理专班》《盘锦市双台子区实验中学优秀作业评选公示制度》等相关制度,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一是控制作业总量。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统筹布置,班主任、科任教师协调控制,确保学生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90 分钟,双休日和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二是提高作业质量。根据学情科学分析,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教师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落实盘锦市的“有效作业”题库建设工作。三是认真批改、及时反馈和讲评作业,做到有布置必批改。教师对所布置的作业必须做到全批全改并及时反馈讲评,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结合习惯养成活动,开展优秀作业、日记、小楷、错题集展示活动。

科学精准布置作业,不仅减轻了学生负担,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机,达到了作业“巩固当日所学”的价值,同时促进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实现有效“减负”。

四、创新课后服务

“五育并举”是学校课后服务的核心定位。学校开发多样课程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助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一)德育为首,厚植家国情怀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坚持贯彻全员、全方位、全时段德育,课后服务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例如,在经典咏唱兴趣小组中,语文教师利用校本教材《古诗文经典诵读读本》,开展“读经典、长知识”活动,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学习古代圣贤的优秀品质,丰富思想内涵,提升人文底蕴;在手工兴趣小组中,教师让学生把作品带回家中与家长互动,增进亲子关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文学名著兴趣小组中,教师利用读书、观影、演讲、故事会、辩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关注实时动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分层辅导,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在课后辅导答疑环节,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大化地开发和利用教师资源。学校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全员参与课后服务,真正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学校的答疑辅导主要分为基础性答疑辅导和拓展性答疑辅导。基础性答疑辅导主要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及时进行点拨引导并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和巩固知识。同时,教师特别关注潜能生,找到这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其学业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提升。拓展性答疑辅导主要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由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干部组成答疑辅导团队,打破班级、年级界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学科、优秀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调整结构,提升艺术素养

综合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学校除了通过自然班内辅导与走班分层辅导的模式分学科进行辅导答疑外,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可以参加体育锻炼、综合素质拓展活动、美育实践等,增强审美感悟能力。兴趣小组活动采用统一时间,打破班级界限,实行菜单式服务等方法,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学校统筹调整,尽可能满足每一名学生的需求。

学校目前开设的课后兴趣小组有24 个,分为阅读活动类、文化素养类、体质提升类、艺术修养类、思维训练类。每一类设置若干活动,例如:阅读活动类下设有读书沙龙、演讲与诵读;文化素养类下设有中华礼仪;体质提升类下设有篮球、足球;艺术修养类下设有书法、绘画、手工、舞蹈、唱歌、器乐;思维训练类下设有动画、机器人。同时,开展经典阅读吟诵比赛、乐器演奏比赛、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学在其中、玩在其中、乐在其中、收获在其中。

五、创新评价形式

学生作业负担重,实质上是不科学的考试评价导致的。只有科学地利用好考试评价手段,才能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学校以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为指导,综合考虑学生的学科成绩及其他表现,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采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课堂表现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评价内容由“常规考试”变为“综合考试”,以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为主。

学校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鼓励实践性评价。一是通过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即时性评价;二是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述评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三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六、加强家校协同

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班级、年级、学校管理,学校、家庭齐发力,共建和谐有序的教育生态。通过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建立健全家校协同机制,保障家校之间得到良好沟通,让家长参与学校“双减”工作的实施与规划。学校通过向家长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设置家长开放日、开展家校大讲堂活动等方式,宣传“双减”政策,引导家长理性对待校外培训机构,遵循教育规律,增强风险意识,自觉抵制有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外培训项目。学校将阳光分班、毕业典礼、校运会等大型活动作为家校互动的契机,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融洽。家校协同,既为学生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又为家庭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更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未来,学校将继续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立足点上,在推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地踔厉奋进,笃行不怠。

猜你喜欢
盘锦市辅导双减
书香不怕巷子深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Theshiningblackpearl
劳动力量 美丽盘锦
盘锦市多年水资源状况分析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