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塑造师生健康人格

2024-05-07 04:32唐玉萍
辽宁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抚顺市雷锋辅导

唐玉萍

(抚顺市雷锋中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对此,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既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园,也是促进广大师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平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抚顺市雷锋中学在60 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青少年时期是健康人格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塑造师生健康的人格、价值观念正需要像雷锋这样的理想风范和旗帜向导。

一、雷锋精神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

抚顺市雷锋中学于1960 年建校,原名本溪路小学,1961年聘任雷锋同志担任大队辅导员,同时兼任“五四”中队校外辅导员,1976 年被市政府更名为抚顺市雷锋中学(以下通称“学校”)。雷锋精神闪耀着无限的光辉,雷锋精神就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精髓,这样的机缘和历史资源,给予学校独特的发展优势。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每位学生提供值得一生回忆的优质教育;为每位教师搭建成就一生幸福的梦想舞台”,关注学校每一位师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相契合。新时代,如何用雷锋精神塑造师生健康人格,促进师生快乐成长,成为学校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二、雷锋精神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一)特色引领、积极导向促发展

1.以“3·5”教育为引领

学校用“3·5”教育引领学生的言行。“3”就是“承载雷锋的好思想,践行雷锋的好作风,铸就雷锋的好品德”;“5”就是“学雷锋五字箴言”,即想、仿、比、学、做”,具体内容为“一事之前想雷锋、一事之中仿雷锋、一事之后比雷锋、一年四季学雷锋、一生一世做雷锋”。“3·5”教育培养了一批批雷锋式的好教师、雷锋式的好学生,他们在践行雷锋精神的过程中发挥潜能,体验快乐,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2.打造少年雷锋团

学校创建了全国第一家中学少年雷锋团。学生从升入中学起,就成了少年雷锋团的一员,接受雷锋精神的熏陶。学校在现有的雷锋文化基础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标准要求,提出了少年雷锋团的培养目标:以学校雷锋精神为主线培养学生有灵魂;以创新能力为抓手培养学生有本事;以国防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有血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学生有品德。少年雷锋团配备了100 多位经历丰富的校外辅导员,如“当代雷锋”郭明义,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龙凡将军等。校外辅导员经常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写信、做报告,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来引导、感染少年雷锋团团员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

积极心理学注重培养人的积极人格品质,积极人格品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少年雷锋团注重引导学生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表现能力。学校积极探索“军味”建设,利用课间操的时间,在《咱当兵的人》的音乐伴奏下,全体团员在课间操时间每天坚持站一分钟军姿。长期坚持站军姿,既强健了学生的体魄,又磨炼了学生的意志。表现突出的学生将被评选为“军姿少年”。学校通过“军姿少年讲军知”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军人在边防站岗的赤胆忠诚,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形成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充满自信的积极人格品质。

3.编写《雷锋12月》校本教材

学校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培养时代新人,编写了校本教材《雷锋12月》。《雷锋12月》教材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为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而编写。《雷锋12 月》教材是学生打好中国底色、厚植雷锋基因的有效载体,是培养拥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

《雷锋12 月》教材体系条理科学、逻辑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雷锋12 月》教材通过“习近平总书记金句、关键词解读、雷锋故事会、雷锋名言录、名人懿言堂、拓展报告厅、我是追梦人、校长如是说、扫码上网吧、本月思考题”十个栏目,让学生了解雷锋,浸润在雷锋文化的氛围中,将雷锋的价值观念植入学生的灵魂深处,让学生像雷锋那样向善向上、积极乐观、砥砺奋进。学生具备了这些优秀的品质,就能促进自我认识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学校每个月实施一次心理校本课程,授课教师由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家长和校外辅导员担任。授课内容遵循《雷锋12 月》教材。上篇为“四有四做”:1 月,像雷锋那样有灵魂,做爱党爱国的学生;2 月,像雷锋那样有本事,做锐意创新的学生;3月,像雷锋那样有血性,做责任担当的学生;4月,像雷锋那样有品德,做感恩孝顺的学生。中篇为“四爱四做”:5月,像雷锋那样爱劳动,做身体力行的学生;6月,像雷锋那样爱学习,做刻苦钻研的学生;7月,像雷锋那样爱集体,做团结友爱的学生;8 月,像雷锋那样爱节俭,做勤俭节约的学生。下篇为“四讲四做”:9 月,像雷锋那样讲诚信,做言行一致的学生;10 月,像雷锋那样讲奉献,做助人为乐的学生;11 月,像雷锋那样讲自律,做遵纪守法的学生;12月,像雷锋那样讲理想,做志存高远的学生。

(二)细抓常规工作保质量

1.开展心理健康测试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文件精神,充分了解学生心理情况,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抚顺市望花区教育局组织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学校十分重视这次心理测评,安排学校心理教师负责,计算机组成员指导学生操作。心理教师对全校学生的数据进行统计管理,建立档案,了解了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比例和严重程度,与班主任沟通合作,与家长建立联系,为后续具体的个案疏导工作做好准备。

2.加强团体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

学校重视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在团体人际交互过程中,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班级是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有计划地分年级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如七年级辅导的主题以学习适应环境适应为主;八年级辅导的主题以亲子关系辅导为主,并邀请学生家长一起参与活动,积极促进亲子关系;九年级辅导的主题以调整心态、智慧迎考团体辅导为主,同时为九年级学生家长开展助考的相关知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感染力强、辅导效率高,形成了完整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为学生的心理成长保驾护航。

对于问题学生的辅导,主要是通过个体心理辅导。学校成立了全天开放的“心灵氧吧”。心理教师每学期都会建立异常学生心理档案和对应的心理辅导案例。每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德育校长开展初步辅导,心理教师开展专业辅导,班主任开展持续辅导,为学生提供了多方位的心理支持。

3.支持教师参加心理专业培训

学校十分重视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走出去开拓视野,通过心理专业教师的引领来带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前发展。近年来,学校多次派教师参加专项培训。一是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支持、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调适等。二是组织德育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与处置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学校始终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学习和培训,并对参加培训的教师严格管理,培训以后校长会跟参训教师进行交流,引导教师进行总结、反思。

三、雷锋精神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的“3·5”教育特色引领了师生的言行,提高了师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少年雷锋团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精神,也增强了学生的体魄,磨炼了学生的意志,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雷锋12月》教材的编写,既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又推进了雷锋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异常心理现象以及掌握心理保健常识等,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基础。学校的特色引领和细抓常规两者齐头并进,为师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抚顺市教育局评为“雷锋精神种子示范校”“抚顺市第十届百姓雷锋团队”;班主任团队完成心理健康的科研课题“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研究与策略”;心理健康教师多次获评市区级评优课、心理健康观摩课,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指导的心理剧《沟通的力量》在省级比赛中获奖。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强的工作,要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服务,学校必须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需要建立一个更为科学、更为人性化的教育机制,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指向性、更具实效性。

猜你喜欢
抚顺市雷锋辅导
抚顺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抚顺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抚顺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
抚顺市亦杰机器有限公司
写给雷锋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