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策略探究

2024-05-07 04:32马晓帅
辽宁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马晓帅

(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迎来历史性机遇。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指导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这一大背景下,中职教育不仅要注重技能培养,更要关注思想品德教育。《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品质,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中职体育教学如何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已成为学者和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深入研究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探索如何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很有必要。

一、中职体育教学特点及现状

(一)中职体育教学特点

中职体育教学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点,它紧密连接着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15 至18 岁之间,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身体素质。中职体育教学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形势,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身心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表现更加出色。

中职体育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即积极的健康态度、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通过体育锻炼,学生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体育教育通过各类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身体健康,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体育学科强调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通过集体体育活动和团队竞技,学生学会协调与合作、尊重队友、分担责任。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才能和集体荣誉感。这些团队合作的经验在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二)中职体育教学现状

首先,体育学科受重视程度不够和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许多中职学校偏重技术专业课程,忽略了体育类课程的合理安排,导致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严重下降。同时,有限的教育经费被优先投入其他学科,体育场地和器材严重不足,限制了体育教学的质量提升。

其次,教学思想相对滞后,倾向于应试教育。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轻思想,重比赛、轻普及的教学倾向。这使得体育教学片面强调体育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

最后,教学方式相对滞后,仍以传统填鸭式教学为主。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其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身心需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其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中职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首先,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体育锻炼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认识到体育锻炼不仅关乎自身健康,更涉及团队协作、自我超越等精神层面,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注重锻炼心理素质。良好的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合作意识,有助于其更好地吸收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理解并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身体锻炼,更是一种培养健康人格的途径。通过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在竞技、合作、挫折等过程中体验成长,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这种积极的精神品质恰好是思想品德教育所倡导的,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也为体育教育提供了精神动力。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引导下,会认识到体育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手段,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

三、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融合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师资结构,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成功将中职体育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融合起来,必须从教师队伍的优化角度出发。优化师资结构意味着调整中职体育教师的结构,提高中职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中职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体育技能,还需要拥有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知识。因此,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专业培训、跨学科研讨和其他形式活动,使体育教师深刻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理念,熟练掌握融合教育的实施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同时,为了支持中职体育教学融合思想品德教育,中职学校应着力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创造良好教学环境的保障。中职学校应注重对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管理与完善,确保学生能够在适宜的场地有足够的体育器材进行体育锻炼。中职学校还可建设多样化的体育设施,如多功能运动场、健身器材区等,并丰富体育教学形式,使学生有更多选择。体育教学过程中,先进的科技手段也应该得到应用,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交互式体育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趣味性和互动性。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中职体育教育融合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改变教学理念,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中职学校应转变教学理念,从仅仅追求技能和成绩的提高向更全面的素质教育过渡。鼓励体育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体育教学不再局限于应试教育范畴。教师应建立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包括技能表现、思想道德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价,使学生不仅在体育技能方面取得成绩,同时在品德素质和综合素质方面也能有所进步、实现突破。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促进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引入应与体育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道德观念的价值。例如,在团队合作项目中,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责任感和公平意识,引导他们在比赛中遵守规则,尊重对手。

此外,创造积极的教学氛围也是关键。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竞赛观念,教师强调比赛精神与道德意识的结合。在评价体系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也要重视学生的道德表现。鼓励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团队协作、友善竞争和公平竞技的价值观。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体验式学习

设计综合性体育课程应明确教学目标。在培养体育技能的同时,教师应做到明确思想教育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责任感、公平意识等。将体育技能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课程可以分为不同的模块,包括基础体能训练、团队合作项目等。每个模块都要明确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如团队合作中的互助精神、比赛中的公平竞争观念等。

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开展合作,将体育课程与文学作品、道德教育、社会学等内容相融合。例如,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冲突引发与体育活动相关的讨论,从而使学生在跨学科背景下更深入地思考道德问题。在课程结束时设置反思与总结环节,学生可以分享在体育活动中的体验,从中感受到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和反思引导学生将体育锻炼所涉及的道德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对于个性塑造特别重要。而在校园中受到的教育则成为学生塑造个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体育锻炼紧密结合,实现双重效益的提升。在推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其素质的全面提升。

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体育锻炼的附加内容,而是体育活动的内在价值。教师将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融合,不仅能够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个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素养,使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