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高校后勤绿色发展研究

2024-05-07 12:46崔恩凯
高校后勤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降碳高校后勤垃圾

崔恩凯

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高校后勤绿色发展研究

崔恩凯

[沈阳师范大学]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后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应从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角度,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本文将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探讨高校后勤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生态文明;高校后勤;绿色发展;节能降碳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高校后勤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和“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日益深入人心,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3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9所(含独立学院164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高职(专科)学校1489所,成人高等学校253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4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655万人,高等教育专任教师197.78万人。普通、职业高等学校共有校舍建筑面积113080.55万平方米。[1]如此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组织是我国重要的教育阵地,也是推进国家综合改革的重要阵地。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说,

“绿色大学”建设是当代大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高校后勤绿色发展是高校“绿色大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勤服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形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后勤社会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创新,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生态文化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后勤发展的方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节能型后勤的重要前提。高校后勤建设是全校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保障,涉及到餐饮、住宿、交通等多个方面。完善的后勤服务保障,能让师生在校园里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与此同时,高校后勤建设水平也能展示出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校后勤绿色发展成为提升学校形象和声誉的重要手段。“绿色校园”建设,需要依靠后勤建设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节能降碳、节水型校园建设、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物业管理、反对餐饮浪费、垃圾分类与排放、校园绿化与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高校后勤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统筹构建“绿色大学”的主要力量。

二、目前高校后勤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园林绿化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校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任务。随着高校规模的增长,校园作为师生活动的公共场所,校园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多。由于资金有限,很多高校更倾向于把资金投入到专业、学科建设等有利于学校内涵发展或能立竿见影的工作上,而在后勤建设上投入资金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园林绿化上,有些高校的资金投入只能维持基本层面绿化的要求,因缺乏整体设计和规划,缺乏专业人员养护、缺乏科学指导和专业技术支持等原因,校园的绿化建设无法满足师生对绿色校园、美丽校园的需求。

(二)环境污染问题

校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包括师生员工、食堂、商超等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气废水等;随地乱扔的烟头和白色垃圾,成为美丽校园的伤疤,校园内出现随手扔垃圾、烟头等杂物的不文明现象,特别是宿舍区从楼上向楼下扔烟头垃圾现象、大型活动后产生的垃圾不清理、白色垃圾在草丛中泛滥,造成了严重的校园环境污染。此外,越来越多的汽车尾气、快递包装、生活污水等也成了影响校园环境的难题。

(三)垃圾处理问题

校园内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怎样有效制订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不断提升师生垃圾分类参与意识,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以辽宁省某大学为例,在校师生员工约3万人左右,按照每人每天产生1KG垃圾进行估算,每天需处理的生活垃圾约30吨,箱体容积12立方的压缩式垃圾车每天大概需要压缩并清运垃圾3车左右。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从小的方面来说,关乎每个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关系到学校绿色校园建设;从大的方面说,与环保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需要每个人的热情投入和积极参与。

(四)节能降碳问题

以辽宁省某高校为例,一年内共消耗各种能源按当量值折合标准煤11101.34吨。其中,消耗电力1225.6319万千瓦时,折合标准煤1506.30吨;采暖热力275387.10吉焦,折合标准煤9396.21吨;汽油6000升,折合标准煤6.44吨;燃油48075千克,折合标准煤37.26吨;天然气111514立方米,折合标准煤135.41吨;液化石油气11500千克,折合标准煤19.71吨;水消耗量585000吨。经能源审计机构审计,认为该学校在节能降碳工作上,存在目标责任制的执行力不够、设备基础管理工作不够完善、能源计量基础管理工作尚不完善等问题。[3]

(五)餐饮浪费问题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仅城市餐饮每年浪费粮食约360亿斤,可供1亿人口吃1年。其中,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4]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升,餐饮浪费现象随处可见,在校园里,也经常可以看到大量剩下的饭菜被倒进垃圾桶。随着外卖平台的飞速发展,校园外卖在方便学生就餐的同时,造成了大量的白色垃圾,产生了很多的剩菜剩饭,形成严重的餐饮浪费。经调研发现,有时因单次点餐量过大,导致剩餐过多;有时因为饭菜不可口,导致餐食被倒掉;有时因点餐排队时间过长,就餐时间不足,导致剩菜剩饭过多等。

三、建设高校后勤绿色发展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以辽宁省某高校为例,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建议相关高校可采取以下方式开展后勤绿色发展工作。

(一)加强园林绿化整体规划设计

自校园搬迁20多年来,该校根据本地气候特征,相继种植小叶黄杨、酸枣、四季丁香、华山松、水杉、灯台树、榆叶梅、稠李、忍冬、新疆杨、银杏、榆树、梓树、白桦、垂柳、槐树、圆柏、火炬树、白梨、水曲柳、杏树、京桃、元宝槭、北美海棠、花楸树、菩提等上百种花草树木,品类繁多,与校园环境搭配相得益彰,春季的迎春、夏季的荷花、秋季的银杏、冬季的雪松,做到了全年皆景。校内共有乔木12422棵、灌木6163墩、绿篱5116㎡,绿化面积55万㎡,绿地率45.3%,绿化覆盖率高达54.6%。

建议各学校结合自身所在地理位置的气候条件,长远统筹规划,合理投入经费,让景观设计、花草树木布局与配置、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使校园绿树成林,移步异景,让校园绿色发展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二)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引导

通过组织环保教育、开展白色垃圾清理、倡导绿色出行等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校园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同时,做好宣传教育,进一步要求校内食堂、各经营业主依法依规经营,采取绿色环保的方式排污排烟,严禁将餐饮油烟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如食堂可以使用油烟净化器等产品,把绿色低碳理念深深植入每位师生员工和经营业主的心中。采用节能技术,低能耗运行,净化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为广大师生营造干净、舒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分类垃圾回收和处理

积极推进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大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升师生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提倡节约资源、保护校园环境,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和美丽家乡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在楼宇、校园绿化公共区域等地点分布设置四分类垃圾箱。购置或建造可回收垃圾环保屋,实现自助分类投放垃圾、个人积分查询、兑换礼品等服务,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环保屋的普及推进既符合国家垃圾分类政策、国家生态环保政策,也符合广大师生的日常需求,能有效改善校园环境、推进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校园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节能降碳

1.加强节能基础管理工作。设置专职人员,负责能源统计工作,统计每月能耗情况。认真分析高能耗或异常情况原因,改进管理措施。分类汇总并建立设备台账,制定相应的保养和检修计划。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减少设备故障率,确保设备处于高效运转状态,降低能源消耗。进一步提升能源计量配备率,对信息机房等高能耗区域单独安装计量仪表,加强用能管控。

2.加强节能减排考核制度体系建设。采用专人、专职管理的办法,责任到人、目标到人。建立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制度,每年定期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严肃查处向虚拟货币“挖矿”项目违法供电等行为。开设节能环保违法行为和事件举报电话,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作用。层层落实责任,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单位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各单位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制订具体的评价考核实施办法。

3.加强节能宣传活动。加强节能宣传活动,推进节约型校园创建工作,强化师生员工生态保护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努力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全力打好节能降碳攻坚仗。立足实效,利用校园广播、宣传展报、展馆等校园文化载体和活动阵地,以“节能降碳”系列宣传展画、主持人宣讲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包括“节约用水”“随手关灯”“绿色购物”“健康出行”“低碳生活”等节能降碳知识宣传,营造节能低碳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环保的责任和义务,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

(五)反对餐饮浪费

1.加大宣传力度。高校应把勤俭节约内容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宣讲等教育环节之中,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等契机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把勤俭节约教育内容融入到丰富多彩的学生教育中。同时,可充分运用网站、微博、视频平台、校园广播等多种媒体以及师生喜闻乐见的展板、招贴画、宣传材料等现场宣传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着力营造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让节约教育在学校随处可见,营造浓厚氛围。[5]

2.深入推进光盘行动。高校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食堂“光盘行动”等活动,鼓励、激励师生按需购买并吃完所购食物、不留剩饭剩菜,坚决抵制餐饮浪费。引导师生关注和参与学校餐饮节约,推动光盘常态化。倡导按需就餐,不浪费一粒米,适量取食,不随意倒掉剩饭剩菜。避免随意丢弃食品包装,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食堂是高校后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就餐的重要场所。高校后勤绿色发展应该注重加强食堂卫生管理,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同时,大力倡导节约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学校应鼓励食堂和餐饮档口推出“半份餐”“小份餐”等新型供餐形式,不断优化菜品结构与品质,努力满足师生消费需求和偏好,坚决遏制浪费现象发生。[6]

学校后勤工作的相关管理者和执行者也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从一餐食、一张纸、一度电等“细枝末节”抓起,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引导师生积极建设绿色校园,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质量,提高后勤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7-05)[2023-07-05].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307/t20230705_1067278.html.

[2]张彦军,苏雅洁.高校后勤“硬发展”下的“软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23(Z1):58-60.

[3]张永耀,高俊峰等.2022年沈阳师范大学能源审计报告,AWGL202307023[R].辽宁:辽宁爱沃格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2023年.

[4]戴春.大食物观的内涵辨析、生成逻辑与践行路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 17(06):146-151.

[5]武维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关于珍惜粮食、反对浪费情况的调研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1(01):194-202.

[6]钟钰,崔奇峰.从粮食安全到大食物观:困境与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22(06):102-109

(责任编辑:赵相华)

猜你喜欢
降碳高校后勤垃圾
通过节能诊断对钢管热浸镀锌企业节能降碳研究
节能降碳倡议书
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垃圾去哪了
节能降碳 绿色发展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倒垃圾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