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间的智慧”拼贴式趣味剪纸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4-05-07 05:21丁鱼燕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4年3期
关键词:剪纸小学美术

丁鱼燕

摘要 儿童对剪纸拼贴有着浓厚的兴趣,拼贴的艺术表现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审美偏爱。我们由此出发,结合优秀的国内外拼贴画作品,选取儿童喜爱的、贴近生活的趣味性素材,提出“拼贴式趣味剪纸”教学研究,进行创新性的剪纸教学,将剪纸活动发展为一种创新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关键词 拼贴 剪纸 小学美术

在学校开展的“剪纸艺术进校园”的特色教学活动中,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传统的剪纸技法过于精细复杂,加上小学生的持久力不够,课堂容易枯燥乏味,学生的创造力难以进一步发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开创了更适合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心理偏好的拼贴式趣味剪纸系列课程“纸间的智慧”(表1)。

这一系列课程的总目标是以“拼贴式趣味剪纸”创新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材质、色彩的纸张进行套贴、拼贴、重叠贴等手法进行剪纸艺术造型活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出发,寻找适合他们的独特的剪纸教学方式,弘扬传统剪纸文化,激发孩子们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我们在对“拼贴式趣味剪纸”创新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从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的剪贴作品中继承传统剪纸技法(图1),另一方面也吸取了以法国艺术家马蒂斯为代表的、夸张而大胆的现代性剪纸风格(图2)。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究并尝试了多种创作手段,不断寻找更适合儿童的剪纸创作方式,帮助孩子们创作出富有稚拙感与幽默感的、具有儿童独特灵性的剪纸作品。

一、探究适合儿童的拼贴式趣味剪纸

(一)采用拼贴技法进行造型

拼贴剪纸教学是指,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材质和色彩的纸张,以套贴、拼贴、重叠贴等手法进行剪纸艺术造型活动。拼贴剪纸作品具有色彩鲜明强烈、构图饱满充实、造型简洁奇特等特点,充满张力与活力,既传统又大方,既朴素又艳丽。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的风格与线条特点是线线相连、万剪不断,是一门精细化的艺术。然而,以儿童实际的动手能力,恰恰不容易达到这一点。以技巧精细为评价标准,也容易限制儿童的自由创造。于是,我们利用剪纸拼贴的多元化,不仅仅在纸张材料的颜色、肌理和质感上创造变化,更积极鼓励儿童创作剪纸作品时,追求夸张的图像表现、质朴动人的造型、绚丽而又统一的色彩运用,鼓励学生信手剪来,随手贴上,可以进行组合拼贴、套色拼贴、层层拼贴、穿插拼贴等,只要是孩子们想得到的,想要怎么贴都行。

(二)强调拼贴形式的趣味性

拼贴式趣味剪紙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创作表现坚持以人为本,富有趣味性,从“童心出发”追求“童趣表达”,让学生形成持久的兴趣,研究更加有趣味的表现方法,是我们进行剪纸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

强调拼贴形式的趣味性,重点在于不追随模拟自然形象,而以儿童绘画造型的方式,形象稚拙而又鲜明,构图饱满而又单纯明快,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协调适度。用各种形象拼贴组合起来烘托场景,整体感、节律感很强,使人透过活泼且富有趣味性的画面,看到儿童纯真善良的心灵和惊人的艺术心智。

《追风少年》(图3)中,虽没有强烈的色彩,但画面富有趣味性,十几个不同动态的人物变形夸张,刻画了开汽车的与骑自行车的人物动态及个性表现,特别是夸张的自行车表达了儿童自身的想法,背景上代表马路的粗细不同的直线条与表现车轮的曲线条,共同营造出一种空间感。

二、实践中创新拼贴式剪纸的教学方法

我们提出“拼贴式趣味剪纸”创新,意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兴趣出发,寻找适合小学生的独特的剪纸教学,解放剪纸技法,选取孩子们喜爱的、贴近生活的趣味性素材,让儿童对学习内容有更强烈的兴趣,用儿童喜欢的拼贴形式来激发创作欲望,我们研究了七种教学方法。

(一)元素异构法

剪纸的基本元素是学生学习剪纸的第一步,刚开始我们利用学生对剪纸基本语言的认识,让学生试着在红纸上剪出水滴纹、月牙纹、柳叶纹、小圆点、锯齿纹等,启发学生进行拼贴组合,创作《美丽的盘子》,那些剪下的小红纸成了手中的小精灵,通过想象,组合成了有灵性的小鸟、房屋、孩童、太阳等(图4至图6),白盘变成了一件精美的作品。在降低了剪纸创作的表现难度后,学生们的创作欲得以释放。

(二)同题异创法

利用剪纸艺术教学,带动学生独立地认识美、感悟美、创造美。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取孩子们喜爱的、贴近生活的实践性素材,让儿童对学习内容有强烈的兴趣,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我们的剪纸课程走出了只传授技艺的误区,重点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并在教学中以“同题异创法”创作不同形式的剪纸作品。

比如拓展性课程“剪纸手帕”,围绕孩子们熟悉的一块小手帕,从手帕的花边设计,到手帕的纹样设计,在传统剪纸纹样的传承中进行了创新。

当学生掌握剪纸的花边技法和基本剪纸元素后,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寻找创作素材,包括日常生活用品中的装饰图案,其他学科中的数字、几何图形、英文字母、音符形状,传统剪纸作品中的小水滴、小花瓣、小柳叶等;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法拼贴出有想象力的剪纸纹饰,并设计出美丽的剪纸手帕(图7至图10)。此时,学生的个性完全释放了,这样生活化的趣味课堂让学生自由创作,并加入孩子们自己的思想意识,我们还发挥轻纺城的优势,将剪纸制作成真手帕。孩子们拿到自己设计的手帕,那是何等开心,剪纸教学也给他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乐趣。

(三)特征夸张法

儿童绘画语言不喜欢受形的拘束,喜欢夸张变形,为了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放手让孩子去剪,“独创性”比“画得像”重要得多。

于是,针对孩子们的这一绘画语言特性,在二年级设计了“我喜欢的动物”一课,请孩子们观察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并要求抓住动物整体形象,再分析其头部、耳、鼻、嘴等的主要特征;请学生创作一组有趣的动物情节,可先用单色纸剪一剪喜欢的动物整体造型,再贴上有特征的五官(图11)。这一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了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比起“剪得像”,这些天然充满想象力的、似像非像的动物更为可贵。

(四)多色造型法

我们传统的剪纸原本大多是单色的,但要从儿童角度出发,多种色彩的纸更能吸引与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在现当代很多绘本作品中,不乏彩色拼贴剪纸技法的佳作。

根据儿童对绘本的爱好,我们将绘本与多色剪纸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绘本故事说剪纸”一课,讲授的是孩子们所喜欢的绘本故事,进行中西结合的剪纸创作。孩子们对熟悉的树、鸟、人物、汽车等,进行组合拼贴,创设一种新的场景,如“手拉手的小动物”这一课,孩子们以自己对小动物的认识,剪贴出惟妙惟肖的动物,并创作符合不同的动物特点的多色形象,再进行集体故事创作。

(五)叠加组合法

重叠式拼贴不仅仅在创作的颜色、肌理和质感上有变化,还解放了剪纸艺术中单纯的“剪”这一手法。使拼贴更生动、更灵活。

“我喜歡的美食”这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我们先在二年级进行了教学尝试,发现低年级学生更喜欢在圆盘上重叠拼贴美丽又美味的大蛋糕(图12、图13),而在五年级的教学中,学生在黑纸底面上创作场景式的《美食大卖场》(图14、图15)。作品构思奇巧、造型独特、色彩艳丽,洋溢着童趣、稚气与喜庆。

(六)联想接龙法

联想接龙法,首先由一名学生随意选定一个图形贴在纸上,然后大家以这个图形激发出新的联想,再由激发出的联想进行下一步创意拼贴,组合成一个新的画面,像条长龙一样无限地往下联想拼贴,集体创作出最终作品。以《快乐的狂欢夜》(图16)为例,孩子们的思维随着一个弯弯的月牙纹无穷无尽地流淌出来,一开始有学生由月亮联想到了与之相对的太阳,可接龙的下一位同学把橙色的圆形联想成了人的头部,于是贴上了仿佛在跳舞的身体,另一学生给人物加上了一顶蓝帽,又有学生贴上了一只小狗,接着给小狗的背后贴了一个站立的小孩子,远处增添了一只仰头的小鹿,随着思维的发散,学生们不停地联想拼贴接龙,画面逐渐热闹起来,出现了舞动的人、小鸟、猎狗,最后孩子们给这幅画取名《快乐的狂欢夜》,这幅作品完全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是一种创新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的产物。

(七)以用促创法

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我们将剪纸艺术与纸扇工艺结合(图17),拓展出一个充满着智慧的艺术创造活动。我们地处柯桥,这里有亚洲最大的轻纺城市场,许多学生家长都工作于中国轻纺市场。结合市场上的轻纺元素,我们逐步开发拓展性精品课程,以走进轻纺城、学生生活的时代、生活及乡情为主线,创生出生活化、经典化、趣味化的剪纸内容,学以致用,以用促创,如将靠垫和手帕设计图真实制作为成品,是生活在轻纺城的孩子们十分喜欢的(图18、图19)。

由于降低了表现难度,学生就更加敢于表现。拼贴式趣味剪纸创新课程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学生更加喜欢探索与创造,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持久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晓红.中国剪纸艺术欣赏与创作[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蔡元培.美育与人生[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剪纸小学美术
剪纸欣赏
剪纸
美妙的剪纸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