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湿地保护管理 努力建设美丽兴安

2024-05-07 23:23李书杨杨美灵
内蒙古林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全盟兴安盟自然保护区

李书杨 杨美灵

内蒙古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大兴安岭南麓中段,是大兴安岭向科尔沁沙地和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嫩江、辽河两大水系发源地,湿地资源丰富,也是东北亚的水禽繁殖中心和西伯利亚水禽南迁的必经之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三调”数据显示,兴安盟湿地总面积172835.95 公顷。其中,森林沼泽17492.48 公顷,占10.12%;灌丛沼泽3934.25 公顷,占2.28%;沼泽草地120831.24 公顷,占69.91%;内陆滩涂30122.50 公顷,占17.43%;沼泽地455.48 公顷,占0.26%。湿地主要分布在兴安盟西北部林区、牧区河谷地带以及东南部平原低洼地带。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湿地面积较大,占全盟湿地面积的95%。

兴安盟具有特殊的生态区位和丰富多样的湿地自然资源,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湿地保护和建设的重点。保护和建设好兴安盟的湿地生态系统,直接关系到下游地区水资源供应和生态安全,对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意义重大。

完善管理制度。根据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不同,将全盟湿地分为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自治区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含盟级重要湿地)。积极组织湿地管理责任单位申报国家级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自治区级重要湿地,分期分批发布盟级重要湿地名录,及时向社会公布重要湿地面积、类型、主要保护物种、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等信息。

制定出台了《兴安盟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0 年)》,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湿地保护的主要工作任务。建立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体系,落实湿地资源分级管理制度,实施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提升基层湿地管理保护能力,大力开展湿地科普宣传。新增国际、国家重要湿地2 处,自治区级重要湿地10 处,盟级重要湿地20 处。全盟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初步建立,湿地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提升基层管理能力。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提升基层单位湿地保护管理装备水平。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十三五”期间,兴安盟共实施湿地保护补助、补偿等项目16 个,资金总量达到5900 余万元,采购各种管理管护设备400 余台(套),维修管护站点30 余个,支持科尔沁、图牧吉自然保护区初步搭建起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减轻一线巡护人员工作压力。同时,做好湿地保护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全盟湿地保护管理能力。

构建分级管护体系。截至2023 年底,全盟共有6 个自治区级重要湿地,分别为科尔沁、图牧吉、乌兰浩特洮儿河、白狼洮儿河、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力呼舒、扎赉特绰尔托欣河自治区级重要湿地。科尔沁自治区级重要湿地和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力呼舒自治区级重要湿地启动了国家级重要湿地申报工作。制定发布了两批盟级重要湿地名录,已确定盟级重要湿地30 处,湿地保护率达到40%以上。逐步形成国家重要湿地、自治区级重要湿地和盟级重要湿地分级管理体系,进一步明晰各级湿地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确保湿地资源永续利用。目前,全盟已建立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 处、湿地类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3 处、国家湿地公园4 处,初步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体系。

实施保护修复工程。通过对图牧吉、科尔沁等湿地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有效提升了湿地生态功能。采取自然恢复、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中连片、功能退化的湿地进行修复,重点在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采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河湖水系连通、自然湿地岸线维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植被恢复、人工补水等手段,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增强湿地碳汇功能,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继续落实湿地生态补水机制,将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保护紧密结合,统筹协调区域或流域内的水资源平衡,满足湿地的生态用水需求。

加大巡护执法力度。建立巡护工作队伍,增强保护区常态化管控能力,在重要交通要道、人畜活动频繁地区,实施24 小时有效监管,严防采砂、取土、建房、开荒、毁林、渔猎等一切破坏湿地、影响生态的行为。提高技防工作水平,全盟建成湿地保护区视频监控系统8 套,设置前端监控点位65 处,总投资达2500 余万元。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近5 年来,累计查处开荒案件9 起,恢复湿地面积100 余亩,5 名违法人员被公安机关处理。严格开展林草湿综合监测疑似图斑核查工作,2023 年,全盟共核查图斑64 个,未发现违法破坏湿地问题。

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月”等时间节点,开展宣传工作,印发《湿地保护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以及爱鸟护鸟卡通图片等宣传单10 万余份。制作了《兴安盟湿地》和《内蒙古兴安盟自然保护区》专题片,系统介绍了兴安盟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相关情况。通过悬挂条幅、发放传单、组织摄影比赛等宣教活动,进一步增强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推动湿地保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抓好中、小学生湿地保护科普教育工作,拓宽宣传渠道,普及湿地科学知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湿地、重视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兴安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全面保护湿地和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为目标,以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实施重大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湿地保护法》,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总量管控、分级分类管理、系统修复、科学利用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全盟兴安盟自然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锡林郭勒盟重点民生指标对比分析
兴安盟大米插上“地标”翅膀
2018年锡林郭勒盟草地生产力大幅提升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原副市长薛培明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兴安盟人民医院简介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观摩考察感受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兴安盟地区企业职工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