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价值、原则及路径

2024-05-07 12:45杨鹏王芳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价值意义红色资源形势与政策

杨鹏 王芳

摘  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精神印记和文化载体,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提供了鲜活教材、有效载体和学习平台。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将红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实现思政课对大学生价值观引领作用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坚持政治性、必要性、辩证性、论从史出的四项原则,通过挖掘红色资源教学内容,创新学习方式,丰富第二课堂等方式更好地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红色资源;形势与政策;价值意义;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08-0086-0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富矿”,红色资源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专题教学提供了便利的鲜活教材,激活了红色基因,浸入学生心扉,也更好地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新形势下,高校以及教师团队要坚持创新引领,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优势,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传统教育。

一、红色资源的内涵及其特征

红色资源是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留下的历史遗存和精神印记。红色资源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方面。物质形态涉及遗址、故居、遗迹、文本、图像、声音等;精神形态则涵盖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精神财富。红色资源的物质形态以精神形态为内核,精神形态以物质形态为载体。红色资源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时代性

红色资源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的产物,具有與时俱进、价值永恒的特征。任何资源的形态、内容和特点都存在于具体的时代之中,红色资源也是在具体的时代被创造出来的。从革命时代红色文化遗存、再到建设时期红色文化遗存、最后到改革时期红色文化遗存,红色资源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反映了党带领全国人民的奋斗历史。[1]因此,红色资源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连,体现出真正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出当代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

(二)丰富性

红色资源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资源类型异常丰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红色革命,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从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到革命圣地延安,从革命的历史转折地遵义到解放战争指挥中心西柏坡,从红都瑞金到共和国首都北京……处处留下了人民大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红色足迹。以山东省为例,作为红色资源大省,共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4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1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3个。正是因为红色资源的丰富性特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可利用性较高。

(三)示范性

红色资源是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其所蕴含的红色精神,对于新时代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唱响正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真实的革命人物形象、鲜活的革命英雄事迹、革命人物的精神对于新时代的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塑造具有励志和示范作用。因此,在高校“形势与政策”的课堂上邀请革命老红军、优秀学生报告团成员等为学生做报告是进一步弘扬正气,培养青年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最基本、最生动、最有效的方法。[2]

(四)思想性

红色资源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资源。革命遗址、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誓死捍卫理想信念的鲜活见证,红色资源作为思想宝库,是反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动素材,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和深刻的思想,依然能给当下带来思想启迪和精神滋养。红色资源具有深刻思想性,通过红色资源这一载体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在教育中情感受到冲击、灵魂得到触动,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意蕴与魅力。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文化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坚定理想信念、校正价值追求、铸牢精神支柱的生动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传统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是共产党人最好的营养剂与清醒剂。红色资源因其“活化石”的特性,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学习平台。

二、红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价值

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资源为支撑,否则这一实践活动将难以为继,“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用发挥的过程,其效果的大小、好坏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用发挥的程度密切相关,一方面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断增强,其普遍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教育者也希望将优质教育资源与自身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进而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而红色资源满足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其资源价值成为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现实条件。

(一)红色资源的融入是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完整性,实现立德树人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

具有革命性、先进性、时代性、人民性的红色文化是我党带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所形成的蕴含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勇无畏的精神等一系列精神要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将红色资源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融入教材和教学内容,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具体、生动的体现,可以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课程价值。[3]

(二)红色资源的融入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逻辑说服力,坚定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要求

红色资源记载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不屈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革命信念,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生动鲜活的教材。将红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并不是单纯地对历史知识的再学习,而是要通过厘清历史的基本脉络,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进而增强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容的深刻领会,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明确其历史担当和现实使命。

(三)红色资源的融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兴趣是调动学生发挥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单纯的理论学习难免让人感觉枯燥乏味。红色资源的融入不仅为“形势与政策”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以通过大量充满情感且生动的历史事实打动学生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重要作用,讲好红色革命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促使学生主动探知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险历程。学生一旦对“形势与政策”课学习产生兴趣,就能感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红色资源融入是实现“形势与政策”课对大学生价值观引领作用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4]历史观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很多学生由于历史知识匮乏或者一知半解,很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历史观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通过红色资源的融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把握现代中国的发展脉络,建立对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政治认同。红色资源的融入可以发挥伟大人格育人的作用,用伟人为真理而献身的人格力量感化学生,让抽象的理论走近学生并与学生的内心情感联结起来,正确引导青年学子坚定政治信仰。

三、红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红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要遵循政治性、必要性、辩证性和论从史出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色资源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的价值与功能,实现红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有机统一性。

(一)政治性原则

政治性强是思政课教师的闪亮名片。思政课教师在将红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时,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既要给学生传递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与精神,又要引导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二)必要性原则

思政课同专业课在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等方面有着显著区别,思政课教学直接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同样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讲授红色历史故事,也有别于一般的专业课教学,它是为了贯彻实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因此,依据“形势与政策”课的整体安排和课程目标,有必要选择有价值、与新时代结合紧密的红色资源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以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张力,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三)辩证性原则

思政课教学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体系和问题辩证法意识。对红色资源内容的选择和分析要坚持全面系统辩证的原则,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和考察红色历史资源,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防止断章取义的片面化简单化解读。同时也要注重用好红色历史资源创新思政课教学实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展开历史叙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启迪教育功能,达到红色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四)论从史出的原则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开展思政课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红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要坚持从第一手历史资料着手,在充分地占有、分析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出、论证出正确的政治观点。应注重讲好红色资源蕴含的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讲透红色资源映射出的百年党史发展脉络,进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断,做到对党的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四、红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要立足于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逻辑,构建“教学主体——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的教育模式,从教师主体、学习方式和第二课堂为切入点寻求红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路径,以实现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

(一)发挥“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主体作用,重视红色资源教学内容的挖掘

组建精干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落实主体责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资源使用以及红色旅游开发等相关讲话精神为指导,积极开展红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改课题研究,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整理与加工,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意蕴与价值内涵,为弘扬革命精神,开展课程教学提供权威素材。此外,提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会,通过磨课等形式加强教师之间交流与讨论,不断拓展红色资源共享平台。同时,鼓励教师开发与红色历史相关的“形势与政策”专题课,专题课用历史逻辑和历史事实说话,以有深度、有温度的方式教学,引导学生循着革命先辈足迹,探寻红色精神真谛,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激发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5]

(二)创新红色资源学习方式,推动红色资源有效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实现红色资源和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以此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传唱红色歌曲、红色演艺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红色歌曲旋律激昂人心、歌词激动人心、红色演艺感染人心,学生通过学唱红歌、演艺红色故事,了解感悟百年党史,激发爱国爱党斗志与热情。此外,在“形式与政策”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优质的相关网络、媒体资源及数字平台,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带领学生参观网上红色博物馆、红色云展厅、网上红色文物,加强对党史知识的形象认知。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引入沉浸式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和现实场景,增加学生对四史及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体验感。

(三)不断整合教学资源,丰富第二课堂,夯实“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育人功能

开展多样化的红色社會实践活动是夯实“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育人功能实践之源,而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也为发挥“形势与政策”的育人功能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场地。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举办讲座,邀请身边的优秀党员、战斗英雄、抗疫英雄等,以身作则,以身说教,与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让学生以身边的优秀人物为榜样,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其次,鼓励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区位情况,利用红色旅游景区和相关的红色旅游生态文化圈,因地制宜开展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既重视校内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又注重依托地域性红色资源开发红色研学活动,构建“校内+校外”的课程学习教育模式。

在红色资源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精彩讲授,还是引人入胜的精湛演艺,抑或是打动人心的故事演讲,都是外化的形式,是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与氛围的营造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内化于心,真正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这些内化于心的精髓将转化为无穷的内驱力,将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续写强国奋斗的新华章。

参考文献:

[1] 王小卫. 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04):81-84.

[2] 范小青. 网络时代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6):51-52.

[3] 邓艳君. 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三重路向[J]. 思想教育研究,2021(02):111-115.

[4]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再访西柏坡侧记[EB/OL]. (2013-07-13)[2018-04-20]. https://www.gov.cn/lhd/2013-07/ 13/content_2447186.htm.

[5] 王子莲. 地方红色文化在大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大理:大理大学,2021.

(责任编辑:牛雪璐)

猜你喜欢
价值意义红色资源形势与政策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论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浅析苏州园林的造景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