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军士大学数学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探索

2024-05-07 12:45胡道楠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OBE理念

胡道楠

摘  要:数学作为军士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将OBE理念与军队院校的数学课程思政体系相结合,不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更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为了解决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时的两个主要问题——硬思政和碎片化思政问题,文章从OBE教育理念出发,结合大学数学学科特性和军士学员学习情况,设计符合知识结构内在逻辑、分阶段的课程思政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合理安排教学,在以科学能力素养培养为主的大学数学课堂上做好价值引领。此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也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OBE理念;军士大学数学;课程思政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08-0078-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自此,全国各地高校踊跃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研究工作。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该方针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的号召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军校教育指明了方向,凸显了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要求。

一、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建设问题与研究现状

随着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针对“硬思政”和“碎片化思政”两大核心问题,文章以大一全体军士学员为调研对象,通过电子调查问卷的方式深入挖掘其成因。文章对当前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发现针对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起步也较晚,这进一步凸显了本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

在“大思政”背景下,随着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日益深入,各种问题随之凸显,除了教师层面——教师思政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内容层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其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生硬融入思政元素(即硬思政)”和“一门课只进行几节课思政(即碎片化思政)”,本研究以大一全体军士学员为调研对象,通过发放电子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研究资料。

针对“对于数学课堂中随意加入思政元素,您的态度?”这一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5.69%的学员感觉很有兴趣,有高达54.31%的学员并不觉得很有兴趣,其中更有37.07%表示会有别扭感,有17%表示不感兴趣(见图1)。而对“整个学期进行几节课的课堂思政对您的科学素养、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提升?”的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非常大”“较大”“一般及以下”等选项分别约占1/3左右,其中“一般及以下”的选项更是占比高达38.79%,大于“较大”(34.48%)和“非常大(26.72%)(见图2)。

从调查结果来看,军士学员这一群体对思政元素接纳程度较高,即使是在课堂中生硬融入思政元素,也有接近一半的人接受,但也有一半以上的学员则表现出别扭的态度。由此可见,生硬融入思政元素——“硬思政“问题不容忽视。此外,从第二个问题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即使是高接受度的军士学员,在通过几节课的课程思政后,也表示未能达到80%以上的思政预想效果, “几节课的课堂思政”中体现的“思政碎片化”问题同样不容小觑。

(二)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现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回归既有文献成果,发现大学数学作为一门理工类的公共基础课,相比人文类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融入难度大,研究起步晚,其中针对军队院校的数学课程思政研究数量更为稀少。在中国知网(CNKI)搜索关键词“课程思政”,并从中选取以课程思政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术论文,该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共计23138篇。但同期有关“数学课程思政”的主题的文章仅有498篇,仅占2%,且这2%中包含地方大学数学课程思政和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的研究。

在已有的地方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文献研究中,2019年前的多数文献主要围绕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意义、探索途径和相关教学案例展开讨论,如郑奕的《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1]、苗丽安的《高校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案设计探讨》[2]、段珍兰的《数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3]等。随着数学课程思政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提到硬思政和思政碎片化这两个问题,并尝试探索解决路径。如裴铎在《高等数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究》[4]中提到应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解决“硬思政”问题、李织兰在《课程思政下数学教学体现哲学思想的探索》[5]提及应该根据微积分所含的哲学思想进行思政教育、李艳午在《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重构》中提出了从课程内容等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实现思政目标。[6]

以上研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思路借鉴,但军士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不同,需要特殊考虑,而涉及军队高等教育、军士教育的大学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文献较少,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是张敏、肖峰的《军士职业技术教育〈应用数学〉“课程思政” 的思考》[7]和毛自森、王保华等的《军队院校“课程军政”创新探索——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等研究,[8]但这些研究主要针对课程思政建设初期的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等问题。

二、基于OBE理念的创新思路

OBE是Outcome Based Education的缩写。它是一种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方式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先进教学理念。对于“硬思政”和“思政教学内容碎片化”这两个问题,究其根本都是没有从OBE理念出发建立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体系。

OBE理念要求以目标为导向,“硬思政”并没有从大学数学最终培养的素质能力情怀等学习目标的角度出发,也没有从大学数学知识内容里挖掘相对应的思政点,而是将课程思政与大学数学看作两个截然不同的内容,强硬结合在一起。此外,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达成“三全育人、立德树人”教学任务,而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未形成系统的思政体系,从而导致了思政内容碎片化问题,在教学中未考虑大学数学学科和教育目标内在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三、基于OBE理念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体系设计的构建

要构建符合大学数学特性的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体系,需要在OBE理念下分析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确定体系框架,基于军士学员的学习情况与情感基础分析对应思政目标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一)在OBE理念下构建大学数学课程思政体系框架

由于OBE理念强调以目标为导向,故建立框架时,首先明确军队院校数学的教育目标。军队院校数学相关的思政目标要求可总结如下:学员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等。

针对军士的大学数学主要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代数和解析几何两大模块,其中主体内容为一元函数微积分。一元函数微积分有清晰的主线,内容上为集合与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积分的顺序,在逻辑上,微积分研究的对象是函数,微积分建立的地基是集合论,极限是连续,导数、微分和积分能成立的逻辑基础,五者之间层层推进,建立起逻辑严密的一元函数微积分的体系,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体现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有天然的联系,而数学方法的培养恰巧与马克思主义中科学的方法论相契合。[9-10]在教学中要引导学员建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科学素养为主线,以事例为引穿插辅线,培养学员综合素质,铸牢军人理想信念,树立民族自豪感等(见图3)。

对于向量代数与解析几何模,该模块在一元函数微积分的模块之后,属于独立的模块,且只有4个简单的知识点,向量—向量的运算—平面方程—直线方程,向量和向量的运算是基础,平面方程与直线方程可以看作是向量的应用,主要体现和培养的是学员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能力、逻辑运算能力,其体现的方法论和哲学原理与微积分模块类似,但相比前一模块,该模块多以几何图形的方式呈现,更加直观可见,与军事、生活更加贴近,可适当加入辅线作为补充(见图3)。

(二)OBE理念下划分大学数学课程思政体系的层次

OBE理念在强调目标导向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学员的情况,故建立军士大学数学思政体系时,还应以军士学员的情感基础为主要因素进行考虑。根据电子问卷调查结果,约有76%左右的军士学员对大学数学普遍存在畏难情绪,这不利于开展大学数学课程思政。

根据凯尔曼态度改变程序理论,态度由情感、行为、认知三者构成,三者互相影响,态度的改变过程按照顺从—认同—内化展开。[11]考虑到军士学员对大学数学的情感基础薄弱,故应在进行课程思政的前期,即顺从阶段,先打开情感开关,侧重家国人文情怀;而在中期的认同阶段,可巧妙利用军队院校数学的课程内容,创设认知冲突,培养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后期内化阶段可多为学员提供展现的机会,利用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促进学员行为和价值体系的一致性建构。

四、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体系应用

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体系应用旨在培养军士学员的数学素养与思政素质。该体系通过深入挖掘大学数学中的思政元素,将数学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循序渐进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并建立了相应的测评体系,以实现科学能力素养培养为主的大学数学课堂上的价值引领。这一创新性的教育实践将为军士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一)挖掘课程思政内容

将思政思想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突出专业思想,有主线和辅线之分,主线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方法论等科学精神,与知识点相辅相成。辅线可穿插军人理想信念、学术道德与数学人文历史等。主线辅线搭配挖掘,解决“硬思政”的问题,教师在深入挖掘或者补充思政元素时,对于难以适配思政元素的主线课程内容可以采用挖掘辅线的方法,比如在洛必达法则这节课中,可讲授洛必达与伯努利的数学历史故事,教育学员遵守学术规范,诚信做人做事,而不必硬挖哲学;又比如在复合函数的运算法则中,可以用2016年朱日和演习坦克爬坡时发生险情真实事件为案例,引发对坦克爬坡的山坡最高坡度角的计算讨论,并让学员猜测最后结果是否转危为安,再顺势进行军人职业观的引导等。

(二)循序渐进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由于思政体系考虑了学员本身的接受程度和情感态度,故军队院校数学思政体系,能够以学员为中心,根据学员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教学前期重人文,重兴趣培养,多用浅显的事例或新闻、史学故事等作为基础,提升学员兴趣;后期重在科学观的培养,在教学策略方法上以教师主导,示范引领正确价值观,提升科学素质,以学员为主导,采用对分课堂,在考查知识能力的同时设计任务考查学员家国情怀和事物看法,提升学员的军人思想、家国情怀、哲学思想,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建立数学课程思政体系测评体系

由于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体系中关于育人的目标具有阶段性,可以根据其体系设定好阶段性的具体德育目标,在学期开始前设置学生档案卡、班级档案卡,预计提升转化期,后期可以作为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参考,渐变层次明显,方便效果评测。同时也能让学生有前后对比,产生收获感,作为全方位育人的一环,对思政专业课程的学习、人才品德的培养具有辅助效果。

五、结论与反思

本研究针对大学数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硬思政”和“思政碎片化”问题,根据军队院校数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解决办法——建立军队院校数学课程思政体系,让“在整个数学教学系统中整理出一套可行、可操作、可借鉴的课程思政”成为可能。但该体系之下,还有许多细节有待挖掘补充,另外本研究重点突出了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仅为补充,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郑奕.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01):59-61.

[2] 苗丽安. 高校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案设计探讨[J]. 山東教育:高教,2019(12):36-37.

[3] 段珍兰. 数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5):90-91.

[4] 裴铎,李泊宁,王丹妹,等. 高等数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09):224-226.

[5] 李织兰,蒋晓云. 课程思政下数学教学体现哲学思想的探索[J]. 数学之友,2021(04):5-10.

[6] 李艳午. 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重构[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1):1-3.

[7] 张敏,肖峰.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应用数学》“课程思政”的思考[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2(05):84-86.

[8] 毛自森,王保华,周雷. 军队院校“课程军政”的创新探索: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1,44(01):90-97.

[9] 董玲玲. 高数育人的价值指向及实施路径——以《经济数学—微积分》为例[J]. 科技风,2021(06):24-25.

[10] 胡先富.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与实践路径[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2):78-81.

[11] 吴新平,徐艳. 态度转变三阶段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云梦学刊,2011,32(05):118-122.

(荐稿人:丁原祖,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黄文波)

猜你喜欢
OBE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卓越土木工程师毕业要求的研究
OBE教育理念下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于OBE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浅谈
OBE理念下专业学习成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数字媒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OBE理念下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OBE的软件类课程混合教学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