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协同视域下“三段四维六步”参与式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4-05-07 12:45崔海燕秦海丽李婧玉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创新与实践

崔海燕 秦海丽 李婧玉

摘  要:参与式教学法体现的是现代教学的理念,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法能有效解决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问题,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参与式教学法,从线上线下、显性隐性、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四个维度展开,通过创新课前参与教学准备、课中“播—导—展—讲—动—引”六步参与教学实施、课后参与教学实践,形成师生协同发展的“三段四维六步”教学模式。该教学法的实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师生协同发展;参与式教学法;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08-0111-04

参与式教学法是在智慧教学背景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育理念,以师生协同发展为目标,以智慧教学平台为载体,拓展隐性教育渠道,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评价方式,从线上线下、显性隐性、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四个维度,开展课前参与教学设计、课中参与教学实施、课后参与教学评价的“播—导—展—讲—动—引”六步体验式的“三段四维六步”教学法。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优势

第一,提升学习主动性,解决“乐学”问题。创新“播—导—讲—动—引—评”六步参与式教学法,打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乐学课堂”;构建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让“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第二,提高学生参与性,解决“会学”问题。构建学生课前参与教学准备,课中参与教学实施,课后参与教学实践的“三段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第三,促进学生知行统一,解决“学会”问題。构建实践教学、赛事参与、思政平台于一体的多维度立体化实践体系,创设学生由知向行转化的情境,做到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创新性

(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

全员参与是指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固定分组、团队轮流参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团队为单位讨论、做任务、成果展示,课后全员参与教学实践。全过程参与破除了教学设计只能由教师完成的思想藩篱,学生可以课前参与教学设计,课中参与教学实施,课后参与教学实践。全方位参与是指理论课与实践课、线上学习和线下互动、校内课程和校外实践的全方位参与。

(二)机制建设与情感激励并举

制订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评价反馈等制度,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使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竞争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相结合,倒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参与中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强团队意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第一,协同理论。协同理论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研究主要包含诸多子系统的非平衡开放系统,通过自身子系统的协同作用,最终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运动过程。[1]从系统角度看,教学是包含目标制订、内容设计、主体间及主客体配合等要素的复杂开放系统。每个要素的发展变化都可能对其他要素以及整个系统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该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实践等复杂教学流程中通过交流、讨论、监督、评价、反馈的协同配合,最终实现教学过程协调有序,实现师生协同发展。

第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与个人相关且能主动参与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情感因素、人际关系都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主张学习应由学生自我评价。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法要求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教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参与者,也是监督者、评价者,能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参与过程中,学生加强了与各主体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建立深厚的情感,形成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的人际关系;教学法注重创新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相结合,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有利于推动实现真正有意义的有效学习。

四、参与式教学法实施路径

(一)课前参与教学准备

课前参与教学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参与教师备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参与拓展资料搜集、参与教学案例搜集、参与学习任务设计和参与课程思政相关建设。二是参与课前任务,学生参与线上学习、讨论、自测,完成对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

课前参与教学准备要坚持持续追踪原则。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全盘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好哪些任务可由学生完成、哪些环节可让学生参与。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做出是否采纳、为何不采纳的及时反馈。

课前参与教学准备还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拓展和运用,又指导学生在二级学院、教研室甚至教师的公众平台,校报校刊等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发表论文、艺术作品等,引导学生将所思所想倾注笔端、融入作品,将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政治意识提升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二)课中参与教学实施

落实“播—导—展—讲—动—引”六步参与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法依据事物认知的基本思维逻辑,按照“学生自学建立初步认知—教师引导激发兴趣—学生展示成果提出困惑—教师精讲解疑释惑—师生互动活学活用—教师总结引领升华”进行设计。

1. 播——热点播报

坚持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灵活性首先是指运用场景灵活,适应性强,播报可以适用于各学段、各门课程。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可以设置“数学家的故事”播报,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设置“时政热点”播报,文学课程中设置“作家与作品”播报、工程类课程设置“建筑背后”播报等等。其次是指表达形式灵活,依据各学段学生的能力不同,对是否做课件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以要求高学段学生做PPT,低学段学生不做PPT只要求其进行播报;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课件的质量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课件制作中要有动画、FLASH等高技术含量的体现,在艺术类专业中要强调课件的艺术性、美观性等。原则性是指播报内容上与教学内容具有相关性,播报主题或为教师指定,或为学生自己选定,但都要和教学内容相关;播报内容在价值取向上要求传播正能量,催人奋发。

锚定综合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的目的。一是要助力知识学习。做播报的目的是加深对知识的深层次认知、更好地了解理论产生的背景。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做“丰碑人物”播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一代伟人的成长经历、卓越成就,为学生学习理论奠定情感基础、认知基础,促使其更加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二是要助力能力提高。首先,做播报的学生需要自学PPT制作,视频剪辑、图片编辑等软件,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办公软件使用能力。其次,学生需要根据主题搜集材料、整理材料,熟悉材料获取渠道、方法,提高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再次,学生做播报需要和团队其他成员就主题的表现形式、心得体会等问题进行沟通,这对自我观念表达、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起到锻炼作用。最后,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播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渲染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三是要助力素质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查阅正能量的材料,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价值观的熏陶。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单,布置关键词,提出要求。学生整理近一周的热点并选取1—2个热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梳理并总结心得体会,做成PPT在课堂播报。[2]教师制订规则,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从梳理到选择再到制作,整个流程自主完成。

2. 导——新课导入

坚持关联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实施原则。课程导入的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所授课内容的感知,继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态度。[3]这就要求课程导入所采用的案例、视频、图片等导入素材要与所授课程内容具有相关性和针对性;启发性是指教师通过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意在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探知欲望。

3. 展——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也叫温故知新,包括学生展示课前任务,教师展示课前线上任务的预习、讨论、测验的结果,以及学生在课堂提出问题。通过课堂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有了全面了解,有利于适时调整教学规划;通过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以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及时调整自己的精讲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坚持效益性原则,即质量性和数量性兼顾原则。课堂展示要注重质量,这就要求教师一是明确要求,让学生明白该怎么做;二是明确奖惩规则,让学生明白敷衍了事的后果;三是加强监督指导,课前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质量做到心中有数。课堂展示要在数量上把握好度,做到统筹兼顾、突出典型。

4. 讲——教师精讲

要严格按照“三讲三不讲”原则,讲重点、讲难点、讲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讲已经会的、不讲自学就能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精讲要少讲,针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讲清讲透;要注重启发,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助力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

5. 动——师生互动

适量性与适当性相结合。师生互动的形式包括讨论、问卷、投票、成果展示等。在课堂上,要注意互动的频率适中,形式选择适量,过多的互动形式和频次,反而给人华而不实、流于形式之感;在形式选择上要注意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协调、相适应。

质量性与评价性相结合。质量性是指师生互动要有深度,不是简单的师问生答,而要在互动过程中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提高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课程的实效性。评价性是指学生在发挥主体作用时,教师要及时评价、引导、升华,达到课程的高阶性目标。

6. 引——价值引领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个人品质。这就要求教师要不遗余力、见缝插针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在价值引领的方式上,可以选择显性方式。即设置一个固定版块,例如“理论前沿”等。该方式的优点是将价值引领常态化。隐性方式即盐溶于水式的引领,在案例、活动和学生发言之后,教师要及时做出正确引导,做好思想意识升华,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课后参与教学实践

一是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设计,在教师引导下,参与实践形式选定、实践方案的设计等;二是参与教学实践,参与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基地参观等实践活动,通过提交实践报告、开展宣讲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化践行;三是参与各类竞赛,将课堂延伸至赛事参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竞赛,将理论付诸实践,提升教学效能。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在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结合资源有效利用,对接实践基地(公司、团体组织),搭建学院和实践基地沟通合作的桥梁;拜访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先进代表,邀请他们走进课堂。[4]在实践项目的选择方面,学生可以在教师列出的实践项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来完成,列出选择理由、完成实践报告,以兴趣为指引,在高质量完成实践项目的同时,充分挖掘实践项目的内涵外延。在实践教学的设计方面,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拓展实践的形式、内容等。总之,教师的任务就是创造一切条件,促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5]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原则。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智慧教学时代已经来临。实践教学要顺应时代,构建多维空间融合的新型学习空间,突破传统学习的时空局限[6-8],要拓实践教学的深度,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并将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拓展实践教学的广度,做到范围广,基地、公司、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等都可以作为实践场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参加比赛、实训实习、参观学习等;拓展实践教学的宽度,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如觀看电子展览、VR沉浸式体验、数字平台建设等。

总之,参与式教学法力求激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的积极因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春燕,何淑贞. 协同理论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2):49-51.

[2] 崔海燕. 课程思政视域下播报教学法应用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4):70-72.

[3] 苏蜨兰,王超. 激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课导入[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S1):157-158.

[4] 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 (2022-08-1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2208/t20220818_653672.html?eqid=b23d72a7000c8945000000066454fc0d.

[5] 黄先开,杨艳萍. 数字化变革引领创新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J]. 中国高等教育,2022(Z3):15-17.

[6] 张舒,邹铠同. 参与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中的实践探索研究——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投资与创业,2018(05):210-211+216.

[7] 苏文平. 参与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3):74-77.

[8] 徐晓虎,徐竹昕. 案例教学法的创新路径研究——基于中英高校教学实践调查和参与式观察的实证研究[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21,30(02):95-100.

(责任编辑:黄文波)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法创新与实践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计划实训》课程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
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激情飞扬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论高中历史教学创新与实践
“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高校大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