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互动模式探究

2024-05-07 12:45胡立诚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互动模式运动训练

胡立诚

摘  要:文章旨在通过探究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互动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明确了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互动模式以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整合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方式,能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无缝衔接;通过整合教育与训练资源,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和教育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发展,可以为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通过强调制订综合的学术和运动计划,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可以实现教育目标与运动目标的平衡。使用好这些措施,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能够实现良性互动,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互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08-0115-04

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互动模式是当今教育和体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议题。在过去,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常常被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和方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演变,人们逐渐认识到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互动关系。高校体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运动训练则侧重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技能。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互动模式催生了一系列创新和改革方法,为学生和运动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会,也为高等教育和体育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互动模式

(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互动模式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其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是核心要素,这两方面的创新和协调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至关重要。

1. 课程设置整合

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互动模式的核心在于整合课程设置,确保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相互支持和协调。

首先,高校需要明确教育目标和运动目标,并将其纳入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领导力、团队合作和公民意识等综合素质,而运动目标则包括提高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明确这些目标和价值观后,高校可以在教育和运动之间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确保二者相互支持。[1]其次,高校应整合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的课程内容,以确保学生在不同领域之间建立联系。例如体育课程内容包括运动生理学、营养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知识,这些知识可以直接应用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课程包括体育伦理学、领导力培养和团队协作等内容,将两者融会贯通,可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 教学方式优化

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互动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学生在学术和体育方面都能够取得成功。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体育项目和运动训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例如在学习体育训练理论时,学生可以参与实际的训练计划制订和执行,从而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在运动领域的实际能力。

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是一项重要举措。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因此,为了确保学生在学术和体育方面都能够达到最佳水平,需要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包括根据学生的学术水平和体育兴趣调整课程安排。在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下,学生可以制订个性化的目标和计划,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劣势,实现全面发展。

提供技术支持是现代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技术,例如在线学习平台和数据分析工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访问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学习。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运动进度,及时获取反馈和建议,这种技术支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育与训练资源的整合

教育与训练资源的整合是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互动模式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旨在优化资源利用,提高教育和训练的效果,这一整合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体育设施、教育资源等,目标是为学生和运动员提供更全面、更高质量的培训和教育体验。

1. 体育设施的共享性与多功能性

教育与训练资源整合的关键是体育设施的共享性与多功能性。以前高校的体育设施通常分为学生体育和竞技体育两个独立运营的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这两者整合在一起,最大可能发挥设施资源最大权益。

共享体育设施意味着学生和运动员可以共享同一场馆、场地和设备,从而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设施的利用率。例如学生可以在校内体育馆进行锻炼,运动队也可以在同一场馆进行训练,这种共享模式不仅节省了成本,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锻炼的机会,促进了校园体育的发展。多功能性的体育设施也成为趋势。体育场馆和场地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程、比赛和特殊训练,这种灵活性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也为体育赛事和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场地。

2. 教育资源的整合

教育资源的整合对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互动模式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还可以提高教学和训练的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建设教育资源库是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高校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的教育资源库,包括与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相关的各种资源,如教材、教学课件、视频教程、实验室设备和体育场馆等,对这些资源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教师和学生轻松地找到所需资源。通过建设资源库,高校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教学和训练的效率。

其次,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在线化是实现整合的关键。将教材、教学资料和课程内容数字化,并将其放置在在线平台上,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随时随地访问这些资源,这种在线化教育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表和学习需求访问这些资源,更好地适应现代学习的趋势。

最后,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合作也是整合的关键要素。高校可以鼓励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甚至是国际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教材、教学经验和最佳实践,促进教育发展。学校之间可以合作开展教育项目,共同利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国际的合作可以带来跨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实现教育资源的多样性。

(三)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发展

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是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互动模式中的关键因素。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因此,培养和发展合格的教练和教育人员至关重要。

1. 教练和教育人员的培训与认证

为了提高教练和教育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认证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教练和教育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以获取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体育科学、运动心理学、教学方法等。教练和教育人员还需要了解运动训练的最新发展和趋势,保持专业水平。[3]

教练和教育人员的认证也至关重要。认证是对其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验证,通常由相关的体育机构或协会颁发。拥有认证的教练和教育者由于已经通过严格的评估和考核,通常更受信任。例如体育教练可以获得国际教练员教育委员会(ICCE)颁发的认证,而教育人员可以获得国家教育机构的认证。

2. 职业发展和继续教育

教练和教育人员的职业发展和继续教育是师资队伍培养和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教练和教育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和训练模式。教练和教育人员可以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包括研讨会、课程和研究项目。

此外,职业发展也需要考虑在内。教练和教育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职业路径,如教育、管理、研究等。教练和教育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职业发展途径,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个人发展。例如教育人员可以选择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将自己的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教练可以选择担任运动队的主教练,带领运动员参加比赛。

(四)教育目标与运动目标的平衡

在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互动模式中,平衡教育目标与运动目标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还培养其综合素质,而运动训练则着眼于竞技表现和比赛成绩。如何在教育和运动之间找到平衡,确保学生在学术和体育方面都能够取得成功,这也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任务。

1. 制订综合的学术和运动计划

高校可以制订综合的学术和运动计划,帮助学生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包括提供在线课程,让学生可以更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还可以安排夜间课程或周末课程,以便学生能够在白天参与体育训练,晚上或周末专注于学术课程,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平衡学术和体育,确保学生不会因运动训练而忽视学业,也能够在竞技领域取得成功。[4]高校应该精心规划学术与训练计划,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并在两个领域都取得进步。通过这种方式,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全面发展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体育目标与运动目标的平衡,这也将有助于吸引更多有潜力的学生投身体育事业。

2. 建立协同合作机制

教育人员和教练之间需要建立协同合作的机制,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学术和体育之间取得平衡,这种协同合作需要定期的沟通和信息共享,以便了解学生的学术进展和运动需求。教育人员和教练可以共同制订学生的学业和训练计划,确保二者相互支持。例如,如果学生需要参加远程比赛或训练营,教育人员可以灵活调整课程安排,以便学生能够参与。这种协同合作机制还可以帮助教育人员和教练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通过教育人员和教练之间的协同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与运动目标的平衡,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互动模式效果

(一)学生综合发展和表现

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互动模式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和表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模式强调学术和训练的结合,通過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使学生在不同领域都能表现出色。

1. 学术成绩的提高

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互动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培养了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这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分配时间,专注于学习。体育训练也有助于提高大脑的认知功能,提高学习效率。[5]研究表明,参与体育活动与运动训练的学生通常表现出更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在学术方面表现更好。

2. 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体育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参与运动训练,学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领导潜力,积累团队协作经验,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社交生活具有重要价值。

领导力的培养:在运动训练中,部分学生常常会担任领袖,如队长或副队长,这些职位不仅要求学生在比赛和训练中表现出色,还需要学生在团队内部起到领导作用。这部分学生必须激励队友、制订战术、解决问题、在压力下做出决策。这些领导经验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非常有帮助,无论是在领导团队、管理项目还是处理工作挑战时。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运动训练中,没有个人能够取得成功,胜利往往依赖于整个团队的协作。学生必须学会与队友协调行动,遵循战术,相互支持。学生需要培养沟通技巧,解决内部矛盾,确保团队和谐运转,这些团队协作经验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未来的职业团队。

例如大学田径队的学生每天早上进行体育训练,下午参加课程学习,晚上进行自习和作业。在这过程中,田径队的学生学会了高效地利用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这些运动员不仅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还在学术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的领导力、团队协作和自律性使其成为校园的榜样,这对于其他学生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运动队伍竞技水平的提高

1. 训练质量的提高

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互动模式注重训练质量的提高。通过专业教练和科学支持团队的协作,确保学生接受更加系统和个性化的训练,这种注重训练质量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使学生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色。通过更高水平的训练,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在特定体育项目中的表现,并有机会参与国内外高水平的比赛。

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互动模式还强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全面提升。通过科学的体能训练,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和灵活性都得到了提高,这对学生的体育表现和综合健康至关重要。心理训练也成為互动模式中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竞技心态和抗压能力。

2. 社会影响力的扩大

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互动模式的成功实践将不仅有助于学校内部发展,还能够在社会中扩大其影响力。学校的竞技成绩和运动项目的成功将吸引更多的媒体关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树立积极的形象;学校的体育活动也有望吸引社会赞助和合作伙伴的关注,进一步增加学校的资源和影响力,促进高校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6]

例如一所高校的篮球队,通过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互动模式的实施,篮球队竞技水平得到提高。队伍拥有专业的教练团队,提供高强度的技术和体能训练。学校为队伍提供了先进的训练设备和设施,以确保训练质量。在一系列的比赛中,篮球队不断获得胜利,甚至取得了全国大学生篮球锦标赛的冠军,这一成绩提高了学校在篮球领域的声誉,吸引了更多有篮球梦想的学生前来报考该校。篮球队的成功也为学校增加了社会合作伙伴,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互动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和学校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这一模式,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为高校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高校在这一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为培养优秀的学生运动员和提升学校体育水平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冠球. 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互动模式[J]. 新体育,2023(06):49-51.

[2] 陆锦华. 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互动发展分析[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4):65-66.

[3] 孙梦瑶. 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4):155-157.

[4] 王体刚. 浅论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互动模式[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6):119-121.

[5] 吴雪瑜. 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互动模式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8,8(22):41-42.

[6] 张国俊. 简述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6):1-2.

(荐稿人:王俪燕,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邵秋露)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育互动模式运动训练
情境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场域中的性别透视现象思考
基于“平面镜”为例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模式的构思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建构及相关问题阐述
基于网络环境的互动英语教学分析
浅谈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在篮球运动中是否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浅谈田径短跑项目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方法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