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山西地域文化融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4-05-07 17:50张雯蓉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晋商产品设计文创

张雯蓉

摘  要:文章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为例,探索将山西地域文化融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意义和特色实施途径。将山西地域文化融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进行探索,可以加深学生对本土地域文化的了解,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提升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授课项目可以本地的旅游景点、历史典故、民俗文化为案例,让学生进行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了解了家乡的文化,从而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激发更浓烈的家乡情。

关键词:地域文化;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08-0123-04

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文创设计能力、创意思维的专业课程。课程学习内容包括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基础知识、设计与创新、方法与原则、设计的基本流程等,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将山西地域文化中的晋商文化、历史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分别融入各个章节之中,让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对山西地域本土文化形式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将山西地域文化融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意义

(一)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

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需要更深入和全面。在课程中融入山西的古建文化、饮食文化、方言文化、礼仪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等,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完成地域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1]比如将山西的历史文化融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让学生通过了解典故和历史名人更深入地了解山西的三晋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山西简称“晋”,有着独特的三晋文化,在五千年的岁月中,流传下来很多著名的历史典故,比如晋文公的“楚才晋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寒食节的介子推、赵氏孤儿、满门忠烈杨家将、苏三起解、走西口等,历史名人有“后圣”荀子、“龙城飞将”卫青、“封狼居胥”霍去病、“武圣”关羽、一代女皇武则天、大唐宰相狄仁杰、“七绝圣手”王昌龄、南宗山水画之祖王维、文学家司马光等。把山西的歷史典故和名人作为地域旅游文创设计的主题,让学生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山西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不仅仅知道“五千年文化看山西”“地上文物看山西”这两句流传已久的话,更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山西的历史文化,继承和弘扬晋商精神,守护好我们的宝贵财富。

(二)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山西历史文化悠久,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有“表里山河”的美誉,晋南临汾是尧舜的故里,晋北大同是北魏的皇都,晋中的太原是李唐的龙城,整个山西就是一个历史发展的熔炉。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仅限于知道一些名词,这些名词背后的典故、历史、来历、文化价值都知之甚少,对家乡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2]家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记忆里最温暖的地方,将家乡情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自发地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文化、民俗文化、晋商文化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家乡了解日渐全面,认识愈发深入,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强烈的家乡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毕业成才后能够继续留在山西,为山西的转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基于山西地域文化研究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体系

(一)旅游文创产品的基础知识

本章节以平遥古城文创设计为例,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观看山西百年前的老照片,让学生感受沧海桑田的变化,感叹祖国崛起的速度,体验民族自豪感。以为平遥古城设计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为例,首先要了解平遥,平遥是山西一座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平遥是一座龟背城,寓意为固若金汤,永保太平之意。通过讲解平遥古城的前世今生,让学生了解了一座城,爱上了一座城,能够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家国情怀。以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创产品设计为例,通过讲解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概述、基本特征、分类方式以及如何选取文创的主题元素和设计元素,让学生通过案例,更直观地学习旅游文创产品的基础知识。

(二)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创新

本章节以山西晋商文化为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创意思维的基本模式与手段,了解文创产品开发的典型范式。[3]创新思维是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在此章节可融入晋商文化。晋商精神是山西人在不断实践诚信、笃实不欺、开拓进取的过程中沉淀传承下来的。晋商的发源地是祁县、太谷、平遥,结合祁县乔家大院文创产品案例分析,把晋商精神融入案例教学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晋商文化,学习晋商开拓创新精神。在此章节学习时,让学生以晋商大院为主题,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的调研,包括网络调研、文献调研、实地调研,然后制作出思维导图分类,以家具用品、办公文具、服装饰品、数码产品、创意美食5个方面进行整理,最后形成完整的调研报告,以便后期选取设计的主题。学生在前期调研和设计中,为了能做好晋商大院的文创设计,会了解晋商的历史、晋商的理念、晋商的爱国。可以在课程中融入“晋商精神”的讲解,从货通天下到汇通天下,包含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激励学生传承和发扬晋商精神,重振山西的辉煌。

(三)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和原则

本章节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文创产品设计原则、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文化体现。以山西传统非遗为例,课程结合校内非遗大师工作室,给学生展示非遗工作室大师制作的旅游产品,讲述非遗传承的制作工艺和非遗大师的工匠精神。选取了山西的面塑、推光漆、剪纸,刺绣,皮影五个非遗项目,让学生跟着非遗传承人一步步地了解、学习、制作,按照传承的方法和工序完成一项非遗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非遗项目的不易,如复杂工序和数次的打磨。用榜样的力量和大师的成长历程,激励学生坚持、自律、保持对专业的热爱。通过学习、体验非遗项目,让学生了解非遗的传承和非遗大师“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工匠精神,从而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选择一种非遗文化,结合五种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中的一种,设计非遗文创产品。跳脱出传统非遗产品的固化模式,以一种年轻的、有新鲜感的文创产品形式,让传统手工艺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让大众认可并发现传统非遗的美,这样才是对非遗文化最好的保护和传承。学生在此过程中,既学习了解了非遗文化、非遗大师的故事和精神,又实践了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将非遗文化设计成文创旅游产品,也有利于非遗文化的宣传推广。

(四)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

传统文化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筛选后保存流传下来的精华。山西比较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有:三晋文化、黄河文化、后土文化、山西民俗文化、传统戏剧、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建筑。其中民俗文化又包含地方方言、饮食文化、传统服饰、婚丧嫁娶等等。[4]教师可引导学生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学习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VR实景感受山西的国宝,如梁思成眼中的“中国第一国宝”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古建、中国现存最高的全木结构榫卯搭建的应县木塔、中国现存古建中唯一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太原晋祠圣母殿和鱼沼飞梁、晋商故里乔家大院、“真容巨壮,世法所希”的大同云冈石窟等,感受传统文化中的装饰之道、雕梁画栋、户牖之艺、千门之美、砖雕石刻。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挖掘山西地域旅游的闪光点,进而开展设计与创作。设计旅游文创产品时不只浮于表面,要更多地展现文化,教师应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中,让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在学生心中激荡,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五)山西地域旅游产品设计

本章节让学生将之前所学的知识内容融会贯通,完成家乡地域文创产品设计,选取自己家乡有特色的文化点进行文创产品设计。[5]比如有一组学生选择的是“山西面食”为主题,山西的面食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之称,著名的面食有:莜面栲栳栳、锅贴、高粱面鱼、麻花、烧麦、刀削面、包皮面、拉面、煮饼、饸饹、龙须面、剔尖、揪片、猫耳朵、锅魁、太谷饼等等,学生根据面食文化提取元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头脑风暴,共同协作,确定设计的面食主题,核心的文化价值是什么,文创产品的载体是什么,带来什么样的用户体验,如何定价,并完成设计稿。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注重科学创新,杜绝照搬和临摹,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是缺乏想法,不会表现;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有想法,但是设计效果的表现不理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带领学生多看优秀案例,仔细分析其构图、配色、设计手法、表现方式、软件绘图方法、字体设计等等,多分析,让学生在模仿借鉴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在后期的作品完成后,也需要不断地去完善,要让学生明白,创新不是一句话,而是要反复完善打磨。经过这样反复地设计练习,学生能够逐渐培养出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基于山西地域文化研究的旅游產品课程改革实践成果

学生在完成第五章“山西地域旅游产品设计”的任务时,结合自己家乡地域文化,以三种方式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景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城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主题文化创意产品设计。[6]

(一)景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景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是指以景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等为元素,通过创意设计的手段,将这些元素融入产品中,从而打造出具有景区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产品。《汾河之上》文创产品设计是学生设计的景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汾河是太原的母亲河,但是市面上汾河景区的文创产品基本没有,学生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了汾河景区的文创产品设计,希望能提升汾河景区的文化氛围。学生选取太原市汾河景观为主题,从汾河之上的23座桥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0座桥作为设计元素,收集了每座桥的建立时间、设计理念、命名由来、材料选择等资料,对每座桥进行元素的简化提炼,突出了每座桥的特点,并重新配色,完成了《汾河之上》平面图稿的设计。设计小组认为应当结合景区水的元素,设计出了茶壶、茶包、手提袋等相关的文创产品设计。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挖掘了地域文化,不仅对汾河,更对太原的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是浮于表面的图形提炼,而是有意识地将每座桥的设计特点与历史文脉相融合,通过设计展示太原汾河的历史和太原城的前世今生。

(二)城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城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是指以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等为元素,通过创意设计的手段,将这些元素融入产品中,从而打造出具有城市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产品。城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是要以城市有代表性的文化,来体现城市的形象和文化价值。《印象太原》文创产品设计是一组太原的同学设计的城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他们选取了太原的别称“并州”“龙城”“晋阳”;太原的代表景点“双塔寺”“晋祠”“蒙山大佛”;太原的美食“老陈醋”“刀削面”等元素,进行了设计,整体配色大胆夸张,颜色沉稳中透着一股年轻的活力,就像太原是一座即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又迸发出新的活力。学生以床品四件套和卫衣为载体,打破了常见的文创产品形式,最终完成了《印象太原》的城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三)主题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主题文化创意设计是选取一种有地域代表性的文化,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以《太原方言那些事儿》文创设计为例,这组学生作品选取了太原的方言为主题,设计了一个主题IP形象,并拟人化地用表情将太原的方言形象地表达了出来。方言是在一个地方广泛流传的语言文化,极具代表性,学生从众多太原独具代表的词汇中选取了九个,结合IP形象表情,完成了设计。把这些设计应用在旅行箱和背包之上,让人们在旅途中潜移默化地宣传的太原方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山西地域文化融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学生在课程中掌握了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相关知识及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设计,学生设计的山西文创作品,在相关设计比赛中均得奖,并且有一些已经投放到景点售卖,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山西地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了教学效果。将地域文化融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传承意识的设计人才,为旅游业的发展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席蕊. 高校挖掘和传承山西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耦合[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3):55-59.

[2] 谷娟. 地域文化助推地方高职院校专创全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3(05):225-227.

[3] 王丽娜,张晓芳,麻佳欢. 地域文化视域下太原钟楼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 上海包装,2023(06):121-123.

[4] 闫格. 地域文化特色下的晋东南地区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探究[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06):48-50.

[5] 王志超. 山西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导向[J]. 史志学刊,2015(06):53-61.

[6] 邹志娟.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J]. 工业设计,2017(03):72-74.

(荐稿人:丁原祖,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邵秋露)

猜你喜欢
晋商产品设计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荣欣堂:传承晋商饮食文化
传承晋商精神 再创时代品牌
晋商自主品牌|晋善晋美酒业
《冷·暖》
《教堂之夜》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