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自我认同感提升途径研究

2024-05-07 20:03高尚白钟男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提升途径自媒体大学生

高尚 白钟男

摘  要: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在信息传播和社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媒体的普及也给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带来了挑战。文章旨在探讨在自媒体大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如何提升自我认同感的途径,并通过对代表性案例的分析,提出具体的建议。通过研究,得出在此背景下,应通过积极利用自媒体平台、增强社交交流、培养个人兴趣爱好等途径来提升大学生自我认同感。该研究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性,并为他们提供实用的指导。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自我认同感;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08-0171-04

自媒体的快速崛起和普及为大学生带来了广阔的信息传播和社交交流空间。但是,自媒体的普及也给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带来了新的考验。在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来自个体认同感、社交认同感和身份认同感等多个方面的挑战。[1]本研究在自媒体背景下,探究大学生如何提升自我认同感的途径,并通过对代表性案例的分析,提出具体的建议,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性,并为他们提供实用的指导。

一、自媒体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影响

(一)自媒体对个体认同感的塑造

自媒体作为一种强大的信息传播工具,通过呈现各种个体的声音和观点,对大学生的个体认同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自媒体平台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舞台,让大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独特思想和个人特点,从而塑造自己独特的个体认同。其次,自媒体平台上的成功案例和榜样形象也会对大学生的个体认同感产生影响,激发他们积极追求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动力。最后,自媒体平台上的粉丝互动和评论反馈也会对大学生的个体认同感产生积极影响,增强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和肯定。

自媒体在个体认同感的塑造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自媒体平台上存在大量的信息噪声和虚假内容,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认同困惑和焦虑。其次,自媒体平台上的社交关系虚拟化和匿名性可能会降低大学生对他人认同的真实性和深度。因此,大学生在积极利用自媒体平台的同时,也需要保持理性和批判的态度,从中筛选有价值和可信的信息,避免盲目追随和认同错误的观点。

(二)自媒体对大学生社交认同感的影响

自媒体平台提供了广泛的社交交流渠道,对大学生的社交认同感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自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联系和互动的机会,促进了社交认同感的形成和加强。通过加入自媒体社群、关注感兴趣的话题并参与讨论,大学生可以找到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增进对于彼此的认同感。其次,自媒体平台上的社交互动和用户评价也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社交认同感。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大学生可以得到来自他人的支持和认同,从而增强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认同感。

自媒体对大学生社交认同感的影响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首先,自媒体平台上存在着网络暴力、负面评价和群体排斥等问题,可能对大学生的社交认同感造成负面影响。其次,自媒体平台上的社交关系虚拟化和网络虚拟身份可能导致大学生对社交关系的真实性和深度产生疑虑,降低社交认同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因此,大学生在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社交交流时,需要保持理性、积极的态度,主动选择有益和健康的社交关系,避免陷入虚假的社交认同。

(三)自媒体对大学生身份认同感的挑战

自媒体的普及给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身份认同构建主要依赖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自媒体作为新兴的身份认同来源,给大学生带来了身份选择和认同定位的多样性。自媒体平台上的成功案例和榜样形象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感产生冲击和不确定性。此外,自媒体平台上的社交关系虚拟化和个人形象塑造也可能使大学生陷入身份认同的困惑和迷失。

为应对自媒体对大学生身份认同感的挑战,有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身份认同。首先,大学生应该建立健康和理性的自我认知,认识到自媒体只是身份认同的一种补充,而非全部。其次,大学生需要培养多元的身份认同,不仅依赖于自媒体平台,还要关注家庭、学校、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角色和认同。大学生还应该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多方面的社交关系获得更全面和稳定的身份认同支持。

總之,自媒体在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了解自媒体对个体认同感、社交认同感和身份认同感的影响机制,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自媒体带来的挑战,并通过积极利用自媒体平台、增强社交交流和培养个人兴趣爱好等途径提升自我认同感。大学生在利用自媒体时也要保持理性和批判的态度,避免陷入虚假和负面的认同陷阱。

二、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自我认同感面临的危机

在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可能会面临一些危机。首先,自媒体平台提供了一个获取认同和赞同的途径。人们可以通过发布个人观点、照片、视频等来吸引关注和获得社交媒体上的赞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过度依赖他人的认同,将自我价值与社交媒体上的反馈挂钩。这种过度依赖可能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感受到波动。如果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赞同,可能会感到失落和不被重视,可能会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觉得自己不够出色或与他人有所不同。这种自我怀疑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评价。

其次,社交比较和不安全感也是大学生在自媒体背景下面临的危机之一。在自媒体平台上,人们往往会展示出最好的一面,精心编辑和策划发布的内容。这种表象可能使大学生重视与他人的比较,并产生不安全感。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和成就不如他人,从而降低了自我认同感。当大学生在自媒体上看到别人的成功、旅行照片、社交活动等精彩内容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压力和焦虑。开始怀疑自己的生活是否丰富多彩,是否达到了他们认为应该达到的标准。这种比较往往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背景都不同,但自媒体往往只呈现了最好的一面,忽略了现实生活的琐碎和挑战。这种社交比较和不安全感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自我认同造成负面影响。

虚假的身份建构也会对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造成影响。在自媒体平台上,一些人可能会刻意制造虚假的形象和身份来吸引关注。他们可能会通过编造故事来呈现一个与现实相距甚远的形象。这样的行为可能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使他们感到自己需要改变或隐藏真实的自我来迎合社交媒体上的期望和标准。为了追求社交媒体上的认可和关注,他们可能会试图塑造一个虚假的自我形象,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困惑和矛盾。这种不真实的身份建构最终可能会削弱他们对自己真实自我的认同感。虚假身份建构对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大学生可能会陷入一个矛盾的境地,感到自己的真实自我与社交媒体上呈现的形象之间存在差距。这种不一致可能导致内心的不安和自我认同的混乱。

最后,精神压力和焦虑也是大学生在自媒体背景下面临的危机之一。在自媒体中,追求瞬时的关注和粉丝数量成为一种价值追求。大学生为了在社交媒体上获得认同而感到精神压力,并且对自己的表現感到焦虑。大学生可能会觉得自己需要不断地发布内容和保持在线的存在感,以满足他人的期望和要求。这种持续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对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产生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提升途径

(一)积极利用自媒体平台

自媒体平台作为信息传播和社交交流的重要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积极利用自媒体平台可以帮助大学生扩展影响力、表达个人观点和塑造自我形象,提升自我认同。

1. 创作个人内容

创作个人内容是积极利用自媒体平台的一种重要方式。大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摄影、绘画、视频制作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见解。通过创作个人内容,大学生能够表达自我,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并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同。例如,某大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开设了个人摄影博客,定期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和摄影心得。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精美的构图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和赞赏。[3]这种创作个人内容的方式不仅帮助他提升了摄影技巧,还增加了他在摄影领域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2. 参与有意义的讨论

积极参与自媒体平台上有意义的讨论是另一种提升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途径。在自媒体平台上,有许多关于社会问题、学术研究、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讨论话题,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参与讨论,并与他人交流观点和经验。通过参与有意义的讨论,大学生能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与他人交流互动的过程也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联系,培养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某大学生对环保问题非常关注,在自媒体平台上积极参与了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讨论群组。在群组中,他与志同道合的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环保经验和观点,也从他人那里获得了新的启发和见解。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讨论的经历让他感到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自我认同感。

通过积极利用自媒体平台、创作个人内容和参与有意义的讨论,大学生可以增强自我认同感,展现个人特色和才华,拓展社交网络,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支持。大学生在利用自媒体平台时也要注意保持理性和健康的态度,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自媒体认同和虚假的社交关系。

(二)增强社交交流

1. 线上社交网络

随着自媒体的普及和发展,线上社交网络成为大学生广泛参与的社交平台。积极参与线上社交网络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扩展社交圈子,增进社交认同感。在线上社交网络上,大学生可以加入各种兴趣群组、社区或论坛,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观点和兴趣,大学生可以找到与自己相似或共同兴趣的人,建立联系和互动。这种线上社交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增加自我认同感。[4]例如某大学生对视频制作有浓厚的兴趣,在视频制作社区中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技巧。通过与其他视频制作爱好者的交流,他不仅学到了更多关于视频制作的知识,还建立起与其他视频制作爱好者的联系,并逐渐获得了在视频制作领域的认同和尊重。

2. 线下实体社交

尽管线上社交网络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渠道,但线下实体社交仍然是建立真实连接和深入交流的重要途径。积极参与线下实体社交活动可以加强面对面交流和真实互动,促进大学生的社交认同感。大学生可以参加校内或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聚会、讲座等。这些活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还可以扩展社交圈子,结识不同背景和兴趣的人。通过与他人的实际互动,大学生可以建立更加真实和深入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支持、认同和友谊。例如某大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与其他志愿者一起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在这个活动中,他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合作、交流,共同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这种线下实体社交的经历,他不仅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还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和社交网络。

(三)自媒体背景下培养个人兴趣爱好

在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的便利性和广泛影响力,更好地培养和展示个人兴趣爱好,增强自我认同感。

1. 参与社团组织

自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拓展社团组织影响力和展示个人兴趣爱好的机会。大学生可以选择参与与自己兴趣相关的社团组织,并结合自媒体的传播渠道,更好地展示社团组织的活动和成果。通过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社团活动信息、分享相关主题的文章或视频等方式,大学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进一步扩大社团的影响力。通过社团组织的互动和合作,大学生能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升自我认同感。例如某大学生对环保事业充满热情,加入了校内的环保社团,并通过社团的自媒体账号发布了一系列有关环保的信息和倡议。通过在自媒体平台上分享社团的活动、环保知识以及实际行动的成果,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支持,进一步推动了环保事业的发展。这样的参与不仅让他对环保事业产生了更深的认同感,也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出了积极的环保理念,影响到更多人。

2. 进行个人创作或实践

在自媒体盛行的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进行个人创作或实践活动来展示自我才华、表达个性,并获得自我认同感。自媒体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泛传播和展示作品的渠道,使个人创作或实践能够更好地被他人发现和认可。大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个人创作。他们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文章、摄影作品、音乐作品、短视频等,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5]这样的展示不仅能够让大学生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赏,也有助于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一步加深自我认同感。例如某大学生对绘画很感兴趣,通过在自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吸引了一批粉丝和喜爱绘画的人。他经常在平台上发布关于绘画技巧、文章和图片,与其他绘画爱好者进行交流和分享。这样的个人创作活动不仅帮助他不断提升绘画技巧,还让他在自媒体平台上建立了一个专属的绘画圈子,进一步巩固个人对绘画的认同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自媒体背景下研究大学生自我认同感提升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发现,在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来提升自我认同感,其中包括积极参与线上社交网络、参与社团组织、进行个人创作或实践活动,以及在自媒体社区中建立身份认同和参与群体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应保持真实性、独立思考,并关注内心需求。这些途径和原则的应用将有助于大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认同感,推动个人成长和发展。希望文章的研究能对大学生在自媒體背景下提升自我认同感的探索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谭春芸. 农村初中“边缘学生”自我认同感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 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2.

[2] 张媛芬. 团体辅导对提升中职生自我认同感的有效性研究[D]. 太原:山西大学,2022.

[3] 毛升,毛帅飞,陈星瑜,等. 大学生失眠在手机成瘾、攻击性行为、自我认同感间的中介效应[J]. 预防医学,2022,34(10):978-983.

[4] 杨天宇,黄博雄,吕国勇,等.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基于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研究[J]. 文化产业,2020,148(03):71-73.

[5] 王婷. 基于自我认同感的大学生背包客定制旅游APP设计[D]. 湘潭:湘潭大学,2018.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提升途径自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