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4-05-07 21:14刘怡
关键词:胎膜早破相关因素妊娠结局

作者简介:刘怡,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产科相关疾病诊疗。

【摘要】目的 探讨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制定对应预防策略,以期为临床预防疾病、改善妊娠结局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发生胎膜早破的240例孕妇的孕检资料,根据其是否足月分为足月早破组(180例,孕周≥ 37周)与未足月早破组(60例,孕周<37周)。分析两组孕妇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统计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与足月早破组比,未足月早破组孕妇未婚/离异、有流产或引产史、存在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占比均升高,而血清Cu、Zn水平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流产或引产史、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血清Cu、Zn水平降低均为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OR=1.081、1.089、1.079、1.077、1.080、1.092、1.069);与足月胎膜早破组比,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中新生儿体质量低下、新生儿肺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升高(均P<0.05)。

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对妊娠结局造成不利影响,且有流产或引产史、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血清Cu、Zn水平降低均为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采取对应预防策略,从而降低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胎膜早破 ; 病原体感染 ; 妊娠结局 ; 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4.06.0016.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6.006

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临产前所发生的自发性破裂,根据其破裂孕周可分为足月胎膜早破与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指孕周<37周出现的胎膜破裂,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也是早产的主要原因,且胎膜早破孕周越小,则围产儿预后越差,如未能得到及时妥当的处理,甚至会对孕妇及新生儿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1]。目前,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仍无明确的治疗方法,只有通过提早筛查来预防疾病发生,因此,探究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对于预防其发生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发生胎膜早破的240例孕妇的孕检资料,根据其是否足月分为足月早破组(180例,孕周≥37周)与未足月早破组(60例,孕周<37周)。诊断标准:所有孕妇均符合《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 [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⑴与上述诊断标准相符;⑵单胎妊娠;⑶胎位正常。排除标准: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阳性;⑵子痫或胎儿畸形;⑶合并感染性疾病;⑷多胎妊娠。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的实施。

1.2 研究和检测方法 收集孕妇资料,包括年龄、BMI、婚姻状况(未婚/离异、已婚)、既往有无流产或引产史、是否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5次)、是否B族链球菌感染、是否解脲支原体感染[孕妇呈膀胱截石位,B族链球菌取材: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拭子(江苏康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械注准 20152220034,规格:A1-1C),通过直肠括约肌在直肠内取样,将窥阴器(南昌市康洁医用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赣械注准20152180130,型号:A型轴转式/中号)缓慢置入阴道暴露宫颈,对阴道分泌物形状加以观察,并以拭子对宫颈处进行擦拭,同时置入宫颈管内,将旋转5圈后停留10 s。解脲支原体取材:不使用阴窥器,再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拭子在阴道下1/3处取样。将两个样本立即送至检验科由专业人员经培养鉴定是否B族链球菌、解脲支原体感染];血清Cu、Zn水平(取孕妇空腹静脉血3 mL,以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u水平,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Zn水平)。

1.3 觀察指标 ⑴单因素分析。对孕妇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其中存在差异的单因素指标进行筛选。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将孕妇是否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设置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⑶妊娠结局。统计两组孕妇新生儿体质量低下、新生儿肺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经S-W法检测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单因素分析 与足月早破组比,未足月早破组孕妇未婚/离异、有流产或引产史、存在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占比均升高,而血清Cu、Zn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将孕妇是否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设置为因变量,进行赋值,见表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流产或引产史、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血清Cu、Zn水平降低均为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81、1.089、1.079、1.077、1.080、1.092、1.069),效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3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 与足月胎膜早破组比,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中新生儿体质量低下、新生儿肺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胎膜早破指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其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晰,尤其是未足月胎膜早破可对母婴健康与生命安全形成严重威胁。因此,确定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对应预防策略,或能够对母婴生命健康安全形成有力保障。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流产或引产史、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血清Cu、Zn水平降低均为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分娩或人流可能会造成宫颈损伤,导致宫颈内口括约肌功能丧失,宫颈表现为病理性扩张与松弛,而随着胎儿的发育,子宫越来越大,羊水也会逐渐增多,羊膜腔压力也会增加,此时宫颈会受到压迫,促使宫颈扩张,一旦宫颈机能不全,则会导致羊膜囊向宫颈管突出,进而引发胎膜早破[3-4];腹压增加会提高宫腔内压力,进而导致位于宫颈口部位的羊胎膜薄弱,且易诱发宫缩,进而引发胎膜早破[5];产检次数过少意味着产妇并未按时产检,这就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存在有生殖道炎症的孕妇,同时也无法及时给予充分治疗,对于可能危及胎膜自身状况与胎儿的异常也无及时发现,进而增加胎膜早破发生风险[6]。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后可分泌毒性代谢物,导致阴道内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加重炎症反应,损伤胎膜组织,在引发胎膜早破的同时,亦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7-8]。维生素与矿物质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及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而临床研究表明,胎膜早破孕妇胎膜较薄,其构成胎膜的各种细胞均存在老化或发育不良等表现,而Cu与人体造血功能密切相关,在铁吸收环节中具有促进作用,而Zn则与蛋白质合成及氨基酸代谢等密切相关,在胚胎生长发育过程的营养支持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一旦上述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不足,水平降低则会致使胎膜中胶原蛋白水平降低,更易引发胎膜早破[9]。

胎膜早破对于母婴健康均具有极大威胁,因此更需加强对其的针对性防控,针对上述导致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现制定防控措施如下:⑴加强宣传教育,针对育龄期女性做好生殖健康教育工作,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科普宣传,并向其讲解流产与引产所可能造成的危害,尽量降低人工流产风险;⑵向孕妇提供完善的卫生指导及检查,同时对其加强围生期保健知识的宣教,对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及恶化加以严密防范;⑶督促孕妇定时产检,随时掌握孕妇及胎儿的身体状况,并可进行一对一面谈,使其知晓定时产检对母婴健康的重要性,以提前预防并及时处理问题,避免发展至不可逆的程度;⑷向孕妇提供完善的孕期营养食谱,提醒孕妇孕期应科学合理地加强营养,从而为胎儿发育提供充足的微量元素,增强母婴机体免疫,尽可能降低感染与未足月胎膜早破风险,且对于病原体感染孕妇,应尽早使用抗生素预防新生儿

感染。

胎膜是保护胎儿的天然屏障,一旦早期被破坏,会使病原菌进入胎盘内,引发肺部感染,增加新生儿肺部感染发生率;同时胎膜早破也会减少羊水量,减弱子宫壁对外界的缓冲作用,促使脐带脱垂,使胎盘中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易影响胎儿正常分娩,甚至会导致其短时间内死亡[10]。因此,本研究结果还发现,与足月胎膜早破组比,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中新生儿体质量低下、新生儿肺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升高,说明未足月胎膜早破引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较高。

综上,未足月胎膜早破会对妊娠结局造成不利影响,且有流产或引产史、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血清Cu、Zn水平降低均为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采取上述对应预防策略,从而降低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

风险。

参考文献

林晓妍, 易媛媛. 未足月胎膜早破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刊, 2019, 21(2): 72-75.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5, 50(1): 3-8.

张勤建, 颜建英. 未足月胎膜早破病因及预防和处理[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2, 38(2): 149-153.

刘娟. 宿迁地区产妇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J]. 中国医师杂志, 2020, 22(3): 434-436.

李秋红. 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高危影响因素[J]. 中国性科学, 2019, 28(9): 81-85.

王永芹, 李淑红, 袁新燕, 等. 影响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高危因素分析[J]. 河北医药, 2017, 39(10): 1493-1495.

张秋鸿, 徐小紅, 金彩娥. 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孕晚期胎膜早破的影响[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0, 26(11): 1217-1220.

张晓静, 李海娇, 丁峰. 孕妇UU、CT、GBS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病案, 2020, 21(7): 91-95.

李玉霞, 刘丽平, 宋晓婕, 等. 妊娠期维生素C、E及微量元素铜锌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研究[J]. 重庆医学, 2018, 47(19): 2568-2570, 2575.

孙雅琳.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3): 99-102.

猜你喜欢
胎膜早破相关因素妊娠结局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部分城市居民抗日战争了解度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运动损伤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盐酸利托君对112例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间引产的效果观察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92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