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酒曲语言特点研究

2024-05-07 02:09郑巧婕杨伟刘慧
雨露风 2024年3期
关键词:酒曲神木例句

郑巧婕 杨伟 刘慧

陕北,是指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陕北方言属于晋语,延安、延长、甘泉从中原官话中分出,与志丹等县组成晋语志延片。陕北地理封闭、民风淳朴、语言极富特色,历史上曾经多元文化并存。陕北拥有诸多特色的民俗文化,在陕西榆林,除了大众喜闻乐见的陕北民歌、靖边信天游、榆林小曲、定边道情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外,还有一种风俗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那就是“神木酒曲”。

神木酒曲是陕北地区广大群众喜闻乐唱的一种传统民间歌曲,流传广泛,影响深远。酒曲和广大群众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酒就有曲,无曲不饮酒,无曲不成宴,已形成这里的饮酒习俗和一种文化特色。从歌词内容来看,酒曲可分为敬酒曲和对酒曲两种,广泛应用在亲朋聚会或喜庆酒宴上。神木曲词具有叠词多用、句式多变、内容即兴、方言词丰富等特征,形象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神木方言魅力,这对陕北方言研究而言,无疑是不可多得的资源。饮酒是中国的传统,酒文化源远流长。陕北地区地处西北,气候较寒冷,盛产高粱等作物,而这些作物也是酿酒的原材料。饮酒有利于抵御寒冷,于是“酒”就成了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曲是音乐的一种,是用唱的方式表达情感。神木人唱酒曲在陕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他们在喝酒时用当地方言唱歌以表达情感,这也成为陕北地区的一道亮丽的方言风景线。

陕西方言形态丰富,选择典型的方言口头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区域方言的研究,尤其是对其语言特点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方言口头文化大多拥有唱、说、念的特征[1],可以通过听觉、视觉甚至触觉等多重感官领略其语义和韵味,观察其语言特点。神木方言属于汉语的晋语五台片,方言词汇表达非常传神,地道的语言能够丰富生动地表达出神木人的热情与朴素。通过神木酒曲,可以感受到神木方言的独特性,例如,曲词中叠词复沓、数字多用、衬词形象生动、修辞多变等,由此造就了神木酒曲生动质朴、古色古香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神木酒曲作为研究对象,所收集地道的神木酒曲曲词,语料主要来源于马政川的《神府山曲·酒曲》以及纪录片《神木酒曲》。同时前期着重整理朱广亮老先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最地道的神木酒曲进行语言特点研究。

一、神木酒曲的来源及其发展现状

(一)神木酒曲的来源

陕西神木从古至今便有喝酒的风俗,这是由神木本身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环境所形成的。神木属于北地边关,气候寒冷,人们常用酒来抵御寒冷,喝酒的风俗便流传开来了。[2]所以当家里来客或是亲友相聚,必然少不了喝几盅。追溯历史,神木地属边塞军事重镇,唐末五代时期一直是西北地区争夺的焦点,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为了抵御敌人,神木籍抗辽英雄杨家将带领当地百姓展开了英勇战斗,人们为了壮胆鼓劲,就借着酒劲陷阵冲锋消灭外敌。因此喝酒之风遍及神木各地。此外,神木地处晋陕蒙三省交界之处,迫于生存,各地群众常常到神木进行农副产品的贸易往来,在交往过程中各地风俗习惯相互传播。人们除了用语言交流以外,还衍生出了吟唱的风俗,边饮酒边唱酒曲,并把想要表达的感情通过酒曲表达出来,这也是酒曲能够源源不断地流传和发展的原因。酒曲的形式和内容如今越来越多,饮酒吟酒曲,变成了文化特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往来客商的不断增多,饮酒唱曲成了当地的一种文化风尚。

(二)神木酒曲的发展现状

目前,神木酒曲已经登上了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也逐渐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野,朱光亮等酒曲能手也被列为这一项目的省级传承人。酒曲传承已从最初的即兴创作,随意记歌词到现在有组织地收录歌曲。神木酒曲已逐步发展为陕北地区有代表性的风俗文化。

如今,神木酒曲的传承人也越来越年轻,甚至将神木酒曲带到了央视星光大道和地方春晚的舞台,神木酒曲已经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不再仅仅只是酒曲传承人会唱,神木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来两嗓子。佳节欢聚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白酒,就着饭菜,吟着酒曲,其乐无穷,陕北民俗也为更多的人所熟知。

二、神木酒曲的语言特点

神木方言属于晋语五台片,它的方言词汇跟普通话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邢向东认为方言和普通话词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音节、构词、意义、价值和来源。赵红梅指出在普通话与方言的长期共存中,方言词显示出强大无比的生命力。神木酒曲是以曲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曲词中体现了神木酒曲的语言特点。通过研究神木酒曲的语言特点,可以促进神木方言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挖掘神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联系。

(一)神木酒曲的词汇特点

1.词汇多用叠词

(1)量词叠用

例1:大红公鸡绿呀绿尾尾,这杯杯烧酒我先敬给你。——《敬酒曲(三)》[3]44

例句中将“这杯烧酒”唱作“这杯杯烧酒”。其中“杯”为量词,这里将量词叠用。

例2:拧开了电灯满窑明,满盅盅的烧酒敬给你这有福的人。——《敬酒曲(四)》

例句中将“满盅烧酒”唱作“满盅盅烧酒”。其中“盅”为量词,这里将量词叠用。

例3:四瓶烧酒五碟碟菜,我把哥哥来招待。——《酒曲(二)》[3]48

例句中将“五碟菜”唱作“五碟碟菜”。其中“碟”为量词,这里将量词叠用。

例4:双扇扇门换成单扇扇,这杯烧酒你要全干。——《敬酒曲(三)》[3]44

例句中将“双扇门”唱作“双扇扇门”,“单扇门”唱作“单扇扇门”。“扇”有名词、动词、量词的词性,这里的“扇”為量词,属于量词叠用现象。

(2)重叠式形容词

例1:高高的山上一蒲蒿,什么人担水什么人浇水。——《酒曲(八)》[3]53

例句中“高高”为形容词,修饰“山上”。将“高的山”唱作“高高的山”,为重叠式形容词。

例2:清清的白酒香香的菜,我把大婶请起来。——《酒曲(十)》[3]55

例句中的“清清”为形容词,修饰“白酒”,“香香”为形容词,修饰“菜”。原表达为“清的白酒香的菜”,这里将形容词叠用。

(3)重叠式名词

例1:东园园西瓜西园园梨,想念不过我那二妹妹。——《敬酒曲(二)》[3]44

例句中把“东园”唱作“东园园”,“西园”唱作“西园园”,为重叠式名词表述。

例2:大红公鸡绿呀绿尾尾,这杯杯烧酒我先敬给你。——《敬酒曲(三)》 [3]44

例句中把名词“绿尾”唱作“绿尾尾”,为重叠式名词表述。

例3:羊羔羔吃奶双膝膝跪,这盅酒双手敬给你。——《敬酒曲(四)》 [3]45

例句中把名词“羊羔”唱作“羊羔羔”,“双膝”唱作“双膝膝”,属于重叠式名词表述。

例4:瓶瓶里倒出了辣水水,我双手端起那敬给你。——《敬酒曲(四)》

例句中把名词“瓶”唱作“瓶瓶”,“水”唱作“水水”,为重叠式名词表述。

例5:桌桌大来酒盅盅小,盘盘放上正好好。——《酒曲(三)》 [3]48

例句中把名词“桌”唱作“桌桌”,“酒盅”唱作“酒盅盅”,“盘”唱作“盘盘”,为重叠式名词表述。

总之,唱词中出现的叠词,虽然重复,但并无乏味之感。相反,配上复沓的叠词,酒曲的节奏变得更加轻快,在亲切的旋律中使人不由得手舞足蹈,乐在其中。由于神木酒曲大都为即兴创作,故叠词的演唱更容易带入至现场的演唱情境中。

2.善用数字

例1:西京城里三十八道街,三道圪柳三道歪,三道长来三道短,三道通到泸州城嘛咿呦咳。——《酒曲(三)》[3]48

以上例句中出现了“三十八”“三”,均为数字且出现次多,属于善用数字现象。

例2:二月里来哟龙抬头,王三姐女孩上绣(哎嗨)楼,绣球单打薛平贵,王侯公子结冤仇,三月里来哟三月三,桃园结义弟兄(哎嗨)三,北门楼上打吕布,鞭打吕布的紫(哎嗨)金冠,四月里来哟四月八,梨山老母把山(哎嗨)下,下山不为别的事,单为搭救樊梨(哎嗨)花,五月里来哟午(了)端阳,青白二蛇闹雄(哎嗨)黄,三杯药酒现真相,吓坏许仙一命(哎嗨)亡,六月里来哟日难当,镇守三关的杨六(哎嗨)郎,北国盗宝是焦赞,杀人放火是孟(哎嗨)良。——《珍珠倒卷帘》

以上酒曲中出现了“一、二、三、四、五、六、八”的数字,数字词较多,主要是以月份为顺序叙述历史典故。

例3:一个蛤蟆一张嘴,两个眼窝四条腿呀么呼咳,扑通 你扑通跳下水,二人好呀跳下水呀么呼咳!两个蛤蟆两张嘴,四个眼窝八条腿呀么呼咳,扑通扑通跳下水,三桃园呀跳下水呀么呼咳!三个蛤蟆三张嘴,六个眼窝十二条腿呀么呼咳,扑通扑通跳下水,六六大顺跳下水呀么呼咳!四个蛤蟆四张嘴,八个眼窝十六条腿呀么呼咳,扑通扑通跳下水,七七巧呀跳下水呀么呼咳!——《酒曲(一)》 [3]47

这首酒曲中出现了“一、两、二、三、四、六、八、十二、十六”的数字,唱起来朗朗上口、趣味无穷。

总之,酒曲歌词中包含数字其实是为了渲染当时喝酒中互动的氛围。喊数字和我们中华民族另外一种酒文化“行酒令”有关。酒令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两千多年前便出现了,并且出现在了黄河流域,神木由于地理的原因,深受这一文化影响。

陕北人生性豪爽,在聚会桌上喜欢就着酒乘兴划两拳,以示对客人的热情。划拳时人们总喜欢高声喊出一些数字,如“六六大顺”“四喜发财”“一心敬你”“十全十美”等,这些词都是在表达自己对对方最衷心的祝福。神木酒曲受到划拳的影响,创作时在歌词中加入许多数字,为了演唱时朗朗上口,也是为了传递祝福。随着数字的增减,酒曲更加生动活泼。

3.惯用衬词

在民歌里,衬词是由语气词、谐音词、形声词或者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语,大多无意可解。大多衬词为语气词,放在酒曲末尾处,虽不具有实在意义,但却增强了酒曲的表达效果,演唱时更加押韵,朗朗上口。例如:

(1)一个蛤蟆一张嘴,两个眼窝四条腿呀么呼咳,扑通扑通跳下水,二人好呀跳下水呀么呼咳!——《酒曲(三)》

(2)筷子短不了用五爪,烧酒喝在口中不用牙咬嘛咿呦咳。——《酒曲(三)》 [3]48

除此之外,酒曲语气词中部分词是神木特色方言词,例如:“人家(干)都说是咱们两个好”“咱慢(呀)慢慢(介)交(哎嗨)”“我端起了(那)饭碗(呵)想起了(那个)你”,划线词都是神木特色方言词,大多无实意,去掉不影响句子结构。唱词中的几个特色方言词:“干”为副词,“确实”义;“介”为结构助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地”,用在词或词组之后,修饰后面的谓语;“那”为指示代词,“那个”义,多數表上文已经提及的人或物。[4]这些特色方言词虽无实义,但可以增强语气,演唱时更加押韵,还能够使演唱者的情绪更加投入。演唱者更加贴切地唱出了在酒桌上想要表达的情感,聆听者也从中真切地感受到酒曲文化的热情,可谓“唱者有义,听者有情”。

神木酒曲的词汇中多用叠词、善用叠词、惯用衬词的特点,使得神木酒曲更为生动活泼与妙趣横生。

(二)神木酒曲的修辞特点

神木酒曲中运用了诸多修辞手法,例如比兴、夸张、反复、顶真、对偶等。下面将分析神木酒曲中起兴、顶真、对偶三种修辞手法。

1.神木酒曲中的起兴手法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传统的两种表现手法,朱熹的《诗集传》中记载道:“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5]神木酒曲中多使用起兴的修辞手法,即将其他事物作为开端,以引起所需要歌咏的内容。例如:

(1)圪梁梁个地里丹红马,悄悄给你打呀么打电话。一对对花猫锅台上趴,好不容易遇在一搭搭。

例句中先唱到“圪梁梁地里丹红马”,接着引出唱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悄悄给你打电话”。后半句也是先言“一对对花猫”,然后引出“我们俩好不容易遇在一起”。

(2)天上太阳红又红,院子里的茶碗桌凳光又明,主家今日办喜事,打发我小子来呀请人。 [3]37

例句中先唱到“太阳红、茶碗桌亮”,然后引出内容“主家今日办喜事,打发我小子来呀请人”。

(3)黄灿灿菊花就盆盆开,唱酒曲儿要有那好口才。 [3]38

例句中用菊花开作为酒曲的开端,接着引出唱酒曲要有好口才这件事。

(4)树顶顶红枣得用“挠钩”钩,头一回回唱酒曲儿有点儿羞。 [3]38

例句中先谈起“树顶顶红枣得用‘挠钩钩”那件事,再接着引入想要表达的“头一回回唱酒曲儿有点儿羞”这件事。

2.神木酒曲中的顶真手法

男:天下黄河里有几十几道湾,几十几道湾里有几十几条船,几十幾条船上有几十几根杆,几十几个艄公把船来扳。

女:天下黄河里有九十九道湾,九十九道湾里有九十九条船,九十九条船上有九十九根杆,九十九个艄公把船来扳。

——《酒曲(三)》 [3]48

这首神木酒曲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每一短句的结尾词用作下一句开头的词,唱起来朗朗上口,也有修饰句子声韵的作用。

3.神木酒曲中的对偶手法

(1)一个蛤蟆一张嘴,两个眼窝四条腿呀么呼咳。 [3]47

上句中描写了蛤蟆的外貌特点。其中“一个”对“两个”,“蛤蟆”对“眼窝”,“一张”对“四条”,“嘴”对“腿”,为对偶的修辞手法。

(2)天上蟠桃树是王母娘娘栽,地下黄河水大禹王爷开。 [3]49

例句中引用了中国古代故事,“王母娘娘栽蟠桃树”为传说故事,大禹治水为历史故事。其中“天上”对“地下”,“蟠桃树”对“黄河水”,“王母娘娘”对“大禹王爷”,“栽”对“开”,运用了对偶手法。

(3)孔融四岁把梨让,王谦六岁气和尚,曹冲七岁称大象,周瑜七岁领兵将嘛呀咿呦咳。[3]49

以上酒曲中引用了经典的历史故事,妙趣横生。其中“孔融”对“王谦”对“曹冲”对“周瑜”,“四岁”对“六岁”对“七岁”对“七岁”,“把梨让”对“气和尚”对“称大象”对“领兵将”,都为对偶的手法。

(4)刘秀十二走南阳,甘罗十二称宰相。[3]49

例句中演唱了刘秀和甘罗的故事。其中“刘秀”对“甘罗”,“十二”对“十二”,“走”对“称”,“南阳”对“宰相”,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以上均使用了修辞中的对偶手法,每组相对的词词性相同、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配上对偶的修辞后,演唱起来音节整齐且匀称,增强了节奏感,使人听觉上感受到愉悦感。

神木酒曲中使用的修辞丰富,善用起兴、顶真、对偶等修辞。其中起兴的修辞手法出现得最多,先唱他物,再唱想唱之物是神木酒曲曲词的一大特点。借用其他事物来作为酒曲的开端,演唱不会显得突兀,又增加了语言的丰富性。顶真的修辞手法使得演唱时朗朗上口,增强了节奏感,同时也能够让人快速记住酒曲的曲词。酒曲中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神木酒曲增加了一份形式之美,对仗工整的曲词让人在演唱的过程中欢快轻松,其乐无穷。

三、不同地区酒曲文化的比较

(一)比较思路

酒的意义是多样的,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酒是挥洒志气的媒介;在劳动人民的口中,酒是消愁解忧的载体;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酒是璀璨辉煌的文化记忆。可以说,酒文化已渗透到千家万户,它不仅仅是饮品,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一种承载精神文化价值的载体。酒文化之所以能够盛行,不是简单就饮酒而饮酒,更多的是在品酒中的文化。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十分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酒文化之所以得以传承,得益于诸多的文化载体来承载酒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酒曲就是酒文化的典型代表。酒曲历史悠久、意义深远,在传承中生动地表现出酒文化的丰富性。不同地域的酒曲文化也是不同的,在风格各异的酒曲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地方的方言特色。神木酒曲作为神木当地文化现象,彰显了神木的文化韵味。

(二)文化的比较

以下围绕表现形式、表演情境、方言词特色三个方面,对四个地区的酒曲文化进行比较,如下表1。

对照看出,四地酒曲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1)都善用叠词;(2)曲词都是当地的地方方言;(3)都在聚会饮酒时演唱;(4)多为即兴演唱;(5)表现形式大多为敬酒式。四地酒曲文化的个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神木酒曲:歌词通俗、讲究押韵。多使用量词、名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形式。(2)兰州酒曲:曲词中颜色连缀复沓。(3)土族酒曲(甘肃高原土著民族)曲调婉转、柔美、平稳。(4)青海酒曲文化中蕴含着强烈的竞技性。

四种酒曲总体来说存在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表现形式、表演情境、方言词特色三个方面能够体会到四种酒曲的魅力。酒曲对于地方方言具有补充和参考作用,不同地区酒曲代表不同地域的语言特点,通过酒曲我们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也为地方方言研究提供了丰富、有价值的语料。

四、结语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也与日俱增。神木酒曲文化也将不断进步,持续向好发展。就目前神木酒曲的发展现状而言,应继续响应国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加强方言文化保护,不断提升文化价值与文化影响力。神木酒曲中质朴生动的方言、悠扬雄厚的曲调、舒缓自由的节奏,都是酒文化的艺术瑰宝。

作者简介:郑巧婕(1999—),女,湖北襄阳人,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杨伟(1976—),男,四川乐山人,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化。刘慧(1998—),女,陕西榆林人,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本科毕业生,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化。

注释:

〔1〕汪如东.汉语方言修辞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

〔2〕崔帅.神木酒曲文化中的语言现象分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4(5):72-75.

〔3〕马政川.神府山曲·酒曲[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

〔4〕熊贞.陕西方言大词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

〔5〕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猜你喜欢
酒曲神木例句
项苗
神木有石峁
对外文化交流之窗
——神木大剧院
神木:脱贫实效诠释党建力量
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3 种酒曲中微生物多样性
两种酒曲制备米酒品质对比研究
纯手工酒曲与机械酒曲的米香型白酒品质对比分析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