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法在食用油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024-05-08 02:10钟晓琴
现代食品 2024年2期
关键词:食用油油品油脂

◎ 陈 佳,钟晓琴

(1.张掖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甘肃 张掖 734000;2.山丹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 山丹 734100)

“地沟油”是指劣质食用油脂,包含烹饪废弃油脂与劣质猪肉及猪内脏炼制而成的油。“地沟油”的原材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等都无法满足卫生安全标准,长时间食用“地沟油”会导致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等,甚至产生癌症,严重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受利益的影响,大量不安全的食用油出现在人们的餐桌,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预防“地沟油”流向餐桌,应加大对食用油质量检测的力度。

1 “地沟油”的危害

“地沟油”是食用油检测工作的重要内容,食用“地沟油”会对消费者产生严重危害。在生活中,当食用腐败变质食物后,会出现腹泻等情况[1]。在“地沟油”制作时,生产商以获得更多利益为目标,将变质动物肝脏、剩菜剩饭油脂等作为食用油的制作原料,甚至在原料出现腐败变质后依旧继续提炼,长期食用此类“地沟油”,会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后果。此外,在“地沟油”生产时,仅使用简易设备,工作人员并无相应从业证明,无正规厂家的仪器设备,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细菌。基于此,对食用油进行质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2 食用油质量检测的技术指标

在食用油质量检测工作中,主要目标是分析食用油的质量是否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保证消费者安全。通常情况下,在食用油质量判断中,基本方法是感官检测[2]。在感官检测中,主要是发挥人体具有的感官功能,结合食用油颜色、气味等判断其质量,实现对油品质量的初步分析。在检测工作中,检测者感官的灵敏度会影响检测结果。同时,随着掺假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发展,采取感官检测这一方式已经较难达到对食用油质量的正确判断。因此,在食用油质量检测中,应选择更具科学性、可靠性的方法。目前,在检测工作中,技术指标主要为水分、酸度、过氧化值、重金属碘值、钠离子含量和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等。

3 影响食用油质量的主要因素

3.1 含毒物质未清除

在一些小榨油作坊中,产品未经年检,没有完整的操作流程,油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杂质,也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3]。部分消费者喜爱食用有着浓郁香气的土菜油。但是,在食用此类食用油后,身体健康水平会受到影响。此外,还有一些从棉花中榨出的毛油,其中含有棉酚,会对身体机能产生严重危害。

3.2 油脂氧化及酸败

无论是植物油脂,还是动物油脂,均具有一定的储存时长。若油脂的实际保存时间过长,受到脂肪酸催化作用的影响,会导致油出现酸败表现。植物油具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在受到光照、热量等有关因素的作用后,会出现氧化反应,形成挥发性物质。在此情况下,植物油具有的营养价值不断降低,口感也随之改变。在油脂之中,当形成氧化产物时,其酶活性也随之下降,食用此类食用油的消费者会出现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3.3 溶剂残留物超标

对于以溶剂浸出的食用油进行分析,在采取此项操作后,会具有一定溶剂残留,可能出现留下的溶剂与标准要求不符的情况。当前,国家规定植物油的溶剂残留物不能超出50 mg·kg-1[4]。对于食用油,常运用的溶剂是6 号抽提溶剂油,其中含有甲苯等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如果长期食用与标准不符的食用油,会使人体的中枢神经受到影响,相应机能发生紊乱,产生疾病。

4 食用油质量检测的常用方法

4.1 色谱法

色谱法是食用油质量检测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在室温环境中,利用液相色谱检测,可以分析食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依据检测结果确定食用油的具体质量。色谱柱以乙醇等为流动相,利用液相色谱进行质量检测[5],当流动相为异丙醇等,可以检测食用油的实际污染情况。与液相色谱法对比,色谱法会使用通过高温处理的气相检测油品,掌握其中的脂肪酸含量,并完成对不同种类油品脂肪酸的检测,明确相应油品之间存在的不同。在检测工作中,运用薄层色谱,能够对“地沟油”中存在的醛、酮类等进行分离检测。色谱法具有简单、快捷等优点。

4.2 光谱法

检测工作中的荧光吸度法,主要是通过食用油表面活性剂对于不同荧光反应而形成的结果,对其采取荧光光谱分析。在使用近红外光谱时,需要观察食用油有机化合物的吸光状况,进而依据获得的结果分析油品含量、成分。在检测时,应注意食用油光谱强度大约为885~897 nm。如果光谱的强度范围高,植物油的峰值就会较为显著。此外,在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时,会对蒸馏的食用油采取蒸气检测,吸收待测元素,其结果精准度较高,也较为灵敏。

4.3 质谱法

质谱法是让检测的食用油成为带电气态离子碎片,探究质荷比,实现定性、定量分析,灵敏度高。但质谱法也存在不足,如在使用该方法时,处理食用油的步骤较复杂。当前,常用的联用方法包含气相色谱-质谱等多种方法,在食用油的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4 快速检测法

在运用便携仪器快速检测法时,“地沟油”与符合标准的植物油在极化因子含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一般来说,“地沟油”极化因子含量相对较高。因此,利用该方式检测“地沟油”的电容量时,需要依据获得的结果和标准油的参数进行对比,明确油品的具体质量。在特定波长下,“地沟油”在光吸收等方面有着明显不同,若植物油酸败,会与溴甲酚绿指示剂产生反应。因此,结合所产生的颜色改变,可以快速辨别食用油是否出现变质。

5 电导法在食用油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5.1 仪器与试剂

在食用油质量检测中,使用电导率仪、氧化还原电位仪、新鲜豆油及甘油一酯。同时,模拟“地沟油”取污水,通过蒸馏水定容为不同浓度,将不同浓度的污水和食用油充分搅拌,获得全面融合。在静置后,取上层油。

5.2 实验操作

在电导率测定中,取食用油与蒸馏水各10 mL,以及10 mL 食用油、相同剂量不同浓度的NaCl 溶液、10 mL“地沟油”及10 mL 蒸馏水混合后加入甘油一酯,将其加热,对其充分搅拌,使其互溶冷却,测定电导率。

在油样氧化还原电位测定中,配置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使其和K4[Fe(CN)6]混合,将其滴入油溶液中,测定氧化还原电位。

5.3 实验结果

在不同浓度NaCl 溶液和食用油混合后,随着融合中NaCl 浓度的不断提高,电导率也随之升高,电导率与NaCl 具有线性关系。由此可知,对食用油采取电导率测定,可呈现其中的金属离子浓度。

相关研究显示,油样氧化还原电位测定中,在K4[Fe(CN)6]的滴定中,氧化还原电位随之变小。在不断滴定过程中,其减小趋势出现不断变慢情况,在即将达到终点时,电位渐渐获得稳定。出现该情况是由于油样中过氧化物不断减少,氧化还原电位随之变小。

相关研究发现,随着烘烤时间的不断改变,电位也会出现相应变化。在初期阶段,其电位迅速提高;在中期阶段,增长速度减慢;在后期阶段,当深度氧化后电位降低。出现这一情况是由于油品受氧化时间增加,过氧化物含量变多,电位随之增长。在发生深度氧化时,转变为丙二醛,过氧化物变少,电位也出现改变。

6 结语

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相关部门应保持高度重视,及时落实相应措施,确保市场中的食用油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若想避免食用“地沟油”,满足消费者需求,应基于食用油介电性质,合理利用电导法检测食用油质量,准确区分食用油与“地沟油”。通过电导法这一具有便捷性、可靠性的检测方式,能够快速检测食用油质量,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食用油油品油脂
《中国油脂》征订启事
高端油品怎么卖
油品运输市场一年走势图
SP/GF-6规格分析及油品性能要求
A taste of Peking duck
废食用油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开封后的食用油应该怎么存放
2019上海食用油展、食用油包装展览会
2019上海食用油展、食用油包装展览
中国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