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检测中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4-05-08 02:10吴传立
现代食品 2024年2期
关键词:粮油食品食用油仪器

◎ 吴传立,卢 娜

(临沂市检验检测中心,山东 临沂,276004)

就目前的粮油食品检测来看,气相色谱技术在其中的主要应用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多种有机物与同分异构体检测中都非常适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对多种混合形式的有机物进行分析,且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在食品、药品、生物、化工等多个领域中都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凭借这些优势,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在当前很多领域的检测工作中都得到了良好应用。尤其是在粮油食品质量检测工作中,此项技术更是发挥了显著的应用优势。

1 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基本概述

气相色谱技术是一种以被测物质热稳定性与吸附性特征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在易挥发、不易散失的物质检测中适用。具体检测时,检测人员需要先将被测样品放到进样器里,加热使其变成挥发成分,再通过不活泼气体将其导入气相色谱柱,通过气相色谱柱上的固定相对其中的被测物质进行分离与提纯处理,最终通过电子探测器将分离后被测物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非电能形式,并通过色谱图来呈现其和被测物质浓度的线性关系,从而达到科学、精准的定量分析效果[1]。

2 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在现代粮油食品检测中的主要应用方向

2.1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

随着当今社会对绿色食品关注度的提升,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也开始备受关注。研究发现,如果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会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在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时,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可显著提升检测速度,获得精准的检测结果。具体检测时,该技术可从添加了除水剂和净化剂的样品中去除杂质和多余水分,再通过离心净化处理之后,直接对其种类和含量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及时有效获取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2.2 食品重金属含量检测

由于重金属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极长,且不能通过人体的正常代谢排出体外,在长期食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食品之后,人体健康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不良影响,癌症的患病几率显著增加。基于此,在当今的工业化时代中,重金属污染成为食品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食品重金属检测中,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为快速、精准地获取检测结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2]。为获得更高的检测效率,工作人员可以将气相色谱检测技术与质谱检测技术联合应用,并注重检测仪器的合理选择与化学物质的妥善处理,以免二次污染问题的产生。

2.3 食用油脂肪成分检测

脂肪成分检测是当前食用油检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项检测中,气相色谱检测技术是最为常见的技术形式。通过此项技术的合理应用,可对食用油中的30 多种脂肪酸含量作出科学检测。在具体检测中,检测单位主要通过该技术检测食用油中的芥酸含量,过量的芥酸会对人体营养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人体出现甲状腺肥大等各种副作用。基于此,在食用油芥酸含量检测中,检测单位与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加以合理应用,以此检测其中的芥酸含量。同时,通过气相色谱与其他检测技术的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升芥酸检测的效率与精度,从而有效确保食用油检测质量。

2.4 食用油抗氧化剂含量检测

在食用油存储过程中,由于受到水、氧气、微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氧化、水解等情况,导致食用油变质,并产生醇、醛等低分子物质。这些物质在聚合作用下,将会形成一些有毒有害的聚合物,从而对食用油的品质及其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为避免此种情况,食用油生产企业通常会在食用油中添加一些抗氧化剂,以此阻碍氧化反应,延长食用油保质期[3]。然而,如果抗氧化剂添加量超标,会对食用油的质量及其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危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基于此,在现代食用油质量安全检测中,抗氧化剂含量成为一项重点检测内容。通过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应用,可对其中的抗氧化剂作出高效、精准的定量分析。

3 气相色谱技术在粮油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要点

3.1 标准溶液制备

在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检测粮油食品质量与安全时,标准溶液制备是一个首要环节。在此过程中,检测工作人员需要合理控制溶液配比,并保障溶液清洁。为达到这一目标,工作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对于盛放溶液的玻璃器皿和用具等,应提前做好消毒处理,并仔细检查其瓶口位置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液损失情况的发生;在干燥环节,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控制高温加热时间,避免加热过久所导致的容器腐蚀情况;如果溶液需要在低温状态下储存,取出后一定要预留足够的时间来缓和,在其温度达到室温之后才可以使用;选择试剂时,考虑到后续的吸光度对比需求,工作人员应尽量选择优级纯或分析纯试剂,以免试剂中杂质含量过多对检测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对于移液管的应用方式,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通常情况下,移液管的量程应尽量大一些。移液时,可一次性吸取到最大量程,然后再按实际需求放液,这样便可有效避免移液管更换所导致的其他因素干扰。

此外,在定容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做好细节把控工作,在溶液释放到与定容面相距1 cm 时,应及时停止放液,只有等待一定时间并确认瓶壁上的液体已经完全流下之后,才可以继续操作。当放液量与目标值接近时,应更换滴定管实施精准滴加,直到滴加至定容液面为止。同时,完成定容之后,工作人员需将溶液摇匀,再按具体的检测规程将配制好的溶液移到棕色瓶内做好密封处理,避免阳光直射或密封效果不佳对溶液质量产生不良影响[4]。

3.2 检测样本处理

在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检测样本是最为重要的检测对象。基于此,为有效确保此项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检测结果的精准、高效获取,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检测样本的处理做到足够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样本处理。①在处理检测样本之前,工作人员需对其来源做到详细了解,并以此为依据,合理确定其抽样方式与抽样过程等,使其与相关的检测规定相符。通常情况下,粮油产品的检测样本都应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其代表性与典型性。②粮油产品具有较为特殊的性质,储存环境和储存时间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其中的组分含量产生影响,从而对其质量与安全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在完成粮油产品检测样品的抽样之后,工作人员应尽快开展气相色谱检测工作,以此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因客观条件而无法立即实施检测,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要求控制检测样品的储存环境,尽最大可能避免无关因素对其质量产生不良影响。③对于颗粒状和粉末状的产品,在对检测样本进行气相色谱检测之前,工作人员一定要将其混合均匀,之后再进行分组处理。同时,在称量检测样品时,工作人员应选择高精度天平,以此尽最大可能降低检测误差。④为避免检测样品中的组分污染或组分丢失等问题出现,工作人员在气相色谱检测时一定要做好细节把控,使应用在检测中的所有样本都完全溶解。⑤在处理检测样本时,为避免气压上升所导致的活塞顶出问题,工作人员应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进行放气处理,以免上述问题所导致的检测样本浪费和检测结果不准确等现象。⑥如果检测样本需要进行多次洗涤处理,洗涤操作时,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规定进行,不可将洗涤次数随意增加或减少。

一些检测样品在处理时,通常需要实施水浴操作,以此来消除其中的乙醚等物质。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在保障此类物质被完全消除之后才可以停止水浴操作,并将检测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此外,由于不同物质组分分离时间存在差异,因此,在气相色谱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预留充分的分液时间,从而为后续的气相色谱检测创造有利条件。

3.3 检测仪器操作

在气相色谱检测中,检测仪器的合理应用至关重要。基于此,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设备,并全面掌握其操作技巧。通常情况下,对于气相色谱仪器设备的操作,工作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选择气相色谱检测仪器时,工作人员需根据检测对象的具体性质来合理选择[5]。比如,在检测有机磷等农药残留时,需将火焰光度检测器作为首选仪器;在检测浸出油溶剂残留量时,需将氢火焰原子化检测器作为首选仪器;在检测菊酯类物质时,需将电子捕获检测器作为首选仪器。②在气相色谱检测中,色谱柱会对检测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具体检测时,工作人员需要按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色谱柱。比如,在检测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或浸出油溶剂残留时,可将填充柱作为首选。③在气相色谱检测仪器操作之前,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检查其管道和载气系统性能,使其密闭性保持良好,以此充分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必要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更换此类系统或设备的硅橡胶垫,以免出现气体泄漏问题。④在气相色谱检测器的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规定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并做好仪器内部的气流速度监测工作,使其气流速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同时,在完成进样操作之后,工作人员需要清洗微量注射器,通过多次清洁处理的方式避免注射器堵塞。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充分发挥气相色谱检测仪器的应用优势,从而精准获取粮油食品检测结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粮油食品质量及其安全性在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在检测工作中,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应用优势。基于此,检测单位与工作人员一定要明确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优势,通过标准溶液制备、检测样本处理、检测仪器操作等环节,有效确保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为粮油食品的质量及其安全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粮油食品食用油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废食用油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开封后的食用油应该怎么存放
2019上海食用油展、食用油包装展览会
2019上海食用油展、食用油包装展览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努力打造粮油食品行业人才培养高地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欢迎订阅2019年《粮油食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