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酒糟利用率对出酒率及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4-05-08 02:10龚志勇
现代食品 2024年2期
关键词:酒率酒糟副产物

◎ 袁 霞,龚志勇

(崇州市兴祥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崇州 610000)

白酒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酿造产业,也是我国的特色产品之一。近年,随着白酒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白酒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传统白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糟等副产物利用率较低,导致白酒生产过程中酒糟等副产物的大量浪费,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

酒糟是酿酒生产中的副产物,一般用来做饲料和肥料。酒糟的质量会影响白酒的出酒率和质量,酒糟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等物质。在白酒生产过程中,由于各个环节的操作不当,会导致酒糟等副产物产生,如粉碎不均匀、浸泡时间过短、蒸煮不彻底等,导致酒糟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粗纤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用于生产,会造成浪费。目前,我国酿酒行业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白酒生产过程中酒糟利用率较低、白酒质量不高等[1]。因此,为了提高白酒生产效率及酒的出酒率和质量,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提高酒糟的利用率。

1 酒糟的定义

酒糟又叫糟子,是指酿酒发酵后剩余的残渣。酒糟是高粱白酒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副产物,其主要成分是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纤维,其中粗蛋白含量在4%~6%之间,粗脂肪含量在0.5%~1.0%之间。酒糟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其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含有较多的单宁物质。酒糟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芳香物质,可作为酿酒配料及增加出酒率和提高酒质的原料。但由于酒糟中含有较多的单宁、色素和维生素等物质,不宜直接食用或酿酒,若将其充分利用起来,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为生产提供丰富的优质原料。

2 酒糟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2.1 原料不清洁

酒糟的原料是指在酿酒过程中产生的全部糟渣,包括酒糟、糟渣和酒糟水。但如果原料不清洁或者没有经过有效处理就进入酿酒生产环节,会直接影响酒糟利用率。由于酒糟表面附着有大量的杂菌和灰尘等杂质,不仅会对酿酒生产造成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酿酒生产成本[2]。

2.2 工艺流程不合理

由于各个酿酒企业所采用的发酵工艺不同,导致酒糟中营养物质和其他杂质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酿酒生产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混蒸混烧、混烧2 种工艺,将原料和辅料混合后,才能进行发酵。在混合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杂菌和灰尘等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发酵工序后,会直接影响发酵效果和酒糟利用率[3]。

2.3 设备不配套

混蒸混烧同时使用2 种设备,能够有效提高酒糟利用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对2 种设备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就会导致设备之间产生一定的干扰,影响酒糟利用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合理配置设备类型,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4]。

2.4 酒糟水分不合理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通过水分完成酒品发酵过程。如果水分含量过高,会造成酒精浓度偏低、出酒率低、酒质差等问题;如果水分含量过低,则会造成酒精浓度偏高、出酒率高、酒质差等问题。酿酒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混蒸混烧工艺进行发酵,即将2 种或2 种以上的原料混合在一起进行发酵,同时,在发酵过程中,需添加大量的辅料和燃料等物质完成发酵任务,在此过程中,如果工艺流程不合理,会对酒糟利用率造成影响。例如,在添加辅料和燃料等物质时,添加量过多,就会导致酒糟利用率降低[5]。

3 实验

3.1 实验目的

提高酒糟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酒质量。

3.2 实验材料

酒糟、酿酒酵母、玉米粉、酵母菌液、活性炭溶液。

3.3 实验过程

将玉米分别进行粉碎处理,得到不同粉碎程度的玉米粉;将酵母分别进行液体培养,得到不同液体培养基,分别用于酵母的培养;将酒糟分别进行粉碎处理,得到不同粉碎程度的酒糟;将活性炭溶液分别进行处理,得到不同浓度的活性炭溶液,用于提高酒糟利用率;将活性炭溶液与酒糟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粉,然后进行混合发酵。

3.4 实验方法

选取2 种不同工艺条件(A:传统发酵工艺;B:液体发酵工艺)的酒糟(A:酒糟用量为60%;B:酒糟用量为30%)作为实验材料,在相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对这2 种酒糟进行发酵处理。当发酵时间为3 d时,对2 种酒糟进行称重,并对其出酒率以及质量等进行分析。

3.5 实验结果

传统发酵工艺A 和液体发酵工艺B 在相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的出酒情况如下:在第3 d 时,A 组的出酒率为47.78%,B 组的出酒率为52.17%;3 d 后,A组的出酒率为57.42%,B 组的出酒率为58.25%。

在3 d 时,B 组的出酒率比A 组高出了4.39%,此时B 组与A 组的出酒率相差较大。通过实验数据可知,2 种不同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酒糟利用率并没有太大区别。为了进一步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所在,本研究通过实验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在传统发酵工艺中采用液体发酵时,由于需要将酵母与酒糟充分混合才能进行发酵处理,导致发酵过程中有大量的酵母流失到酒糟中。而传统发酵工艺是将酵母直接加入酒糟中进行发酵处理的方式,没有将酒糟中的酵母分离出来单独处理,因此导致酵母流失到酒中。同时由于没有对酵母进行分离处理便直接进行发酵处理,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乙醇。总之,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在液体发酵过程中,使用液体发酵方式,不仅可以减少酵母流失到酒中的数量,还可以提高出酒率。

4 提高酒糟利用率的工艺措施

①对酒糟等副产物的成分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酒糟等副产物的最佳处理方法,以便对酒糟等副产物进行更好地利用。②对酒糟等副产物进行预处理,如对其进行粉碎、浸泡、蒸煮等操作,提高酒糟等副产物的利用率。③对发酵工艺进行改进,提高酒糟利用率。在发酵过程中,一些白酒生产企业发现,如果发酵温度过高或者发酵时间过长,会导致酒糟中的淀粉和粗纤维被大量消耗,影响出酒率。在传统发酵过程中,采用大曲发酵的方式,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以及含糖分高的糖化菌,使酒糟中淀粉和粗纤维被大量消耗,因而可尝试将大曲改为小曲、调整其用量、适当延长发酵时间等。

4.1 进行工艺改革和创新

通过酒糟粉碎、糖化和发酵工艺的改革和创新,利用酒糟提高出酒率。首先,可以先将酒槽充分粉碎,进行粉碎后的酒糟,可以作为发酵原料,酒糟粉碎度在20~30 目之间。与粮食相比,酒糟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氧气和更高的温度,如果酒糟粉碎太细,会导致发酵池的温度升高,发酵效果差。由于酒槽中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等成分,如果将其粉碎过细,就会导致发酵池中的水分和淀粉含量过高。因此,为了提高酒糟利用率和出酒率,应根据酒糟的粉碎程度确定合理的粉碎粒度。其次,为了提高出酒率和出酒质量,要对不同品质的白酒进行分级利用。一些白酒要求出酒率在80%以上、酒精度在50°以上、酸度不低于3%、糖化力不低于20 g/100 g。因此在进行白酒生产时,必须对酒糟进行分级利用,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茅台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高端白酒就必须将酒槽分级利用。

4.2 更换澄清剂和品质改良剂

对于酒糟利用率低的情况,可以考虑更换澄清剂和品质改良剂。酒糟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糟酸、酒等会影响白酒的口味和质量,酒糟酸、酒等是由多糖、氨基酸、有机酸、蛋白质和脂肪等组成,其中多糖含量占整个酒糟的60%以上,因此酒糟中的酸、酒等物质是影响白酒品质的重要因素。澄清剂在白酒生产中广泛使用,常用的澄清剂有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铜等,其中硫酸钙澄清剂最常用,其溶解速度快,对原料有良好的适应性。但使用硫酸钙时,容易产生沉淀物影响出酒率,酒糟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使用硫酸镁和硫酸铜澄清剂时容易产生沉淀物而影响出酒率,因此可以考虑在使用上述澄清剂时加入一定量的酒糟品质改良剂,其目的是既能保证出酒率又能保证出酒率的稳定性。这两种澄清剂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加入量的控制。

5 结语

提高酒糟利用率是提高粮食出酒率的一个重要方法,从理论上来说,提高酒糟利用率可以降低粮食的损耗、节约粮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酒糟利用率的方法有以下几点:①选择合适的发酵方法。采用固态发酵工艺,能够更好地控制发酵室温度,使发酵室保持恒温、恒湿的状态,减少酒在发酵过程中的损耗。②在发酵过程中,合理控制加曲量。③对酒糟进行二次利用。可以把酒糟打散后用来生产酒糟粉、酒糟球、酒糟粥等产品,这样不仅能提高粮食的利用率,而且还能提高白酒的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酒率酒糟副产物
TIPS 2十斤粮出一斤酒,是真的吗?
猪酒糟中毒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白酒糟在毛驴养殖中的运用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自动化生产线酒醅发酵温度与原酒产量关联性研究
活性干酵母在浓香型大曲酒生产中的应用
多粮生料酿酒工艺的研究
金银花及其副产物的营养研究进展
酒糟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