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的诊疗及防控对策

2024-05-08 08:45王飞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2期
关键词:染病雏鸡鸡舍

王飞

(芜湖市湾沚区畜牧水产管理服务中心241100)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的条件性传染病。在鸡养殖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存在着养殖管理粗放、滥用药物的问题,导致不断产生大肠杆菌耐药菌株,使大肠杆菌的抗药性明显增强,传播途径增加,包括消化道、呼吸道、蛋穿透等,使大肠杆菌病成为鸡养殖业中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鸡大肠杆菌病发病范围广,在任何日龄的菌群中都有可能发生,致死率较高,急性败血型鸡大肠杆菌病的致死率超过30%,会给鸡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剖检等方式确诊鸡大肠杆菌病,根据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与流行特征做好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与防控,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 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与病因

1.1 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条件性传染病,多继发或并发于其他疾病。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畜禽肠道内正常的栖居菌。大部分大肠杆菌菌株无致病性,并且能够对许多病原菌起到抑制作用,是生物体内的有益菌。但少部分大肠杆菌菌株具有致病性,当鸡只应激、抵抗力降低、机体健康状况下降时,便会表现出致病性。鸡大肠杆菌病在任何日龄的鸡群中都有可能发生,以四月龄以内的鸡群易感染性最高。鸡大肠杆菌病属于无季节性发病,任何季节都可能感染,以夏季、冬季发病率最高。

鸡大肠杆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母源性种蛋传播,直接感染胚胎,雏鸡未孵出前可能死亡,未死亡雏鸡直接感染该病;二是经蛋传播,即蛋壳上所沾染的污染物带菌,在种蛋保存与孵化期间会穿透蛋壳;三是接触传播,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创伤等侵入鸡只体内。

鸡大肠杆菌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气囊炎、骨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输卵管炎、卵黄炎与脐炎、卵黄性腹膜炎、肠炎、眼炎、脑炎、关节炎。鸡大肠杆菌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以是继发性感染,会与多种鸡疾病合并发生[1]。

1.2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

鸡大肠杆菌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致病因素:一是饲养因素,鸡舍通风透光条件不佳、卫生条件较差、密度过大、阴暗潮湿、闷热等较为恶劣的饲养环境,会导致大肠杆菌等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大量滋生,这种恶劣的环境条件,对鸡群也是十分严重的应激因素,鸡群长期处于此种恶劣环境之中,机体健康状态下降、抗病力减弱,会导致鸡群感染大肠杆菌病。同时,粗放式饲养管理,不科学的饲料配比,会导致鸡群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不足,也会降低鸡群的抗病能力。此外,饲养密度过大时,致病菌会更容易在空气中传播,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进入鸡只呼吸道,当鸡只抵抗力降低时便会发病。二是原发性大肠杆菌,原发性大肠杆菌侵入后,会在鸡只体内潜伏最长3 d 左右,急性型染病鸡只在数小时后体温上升,无其他明显症状,鸡只会突然死亡;经卵感染或在孵化后感染的鸡胚,在雏鸡出壳后几天内大批量突然死亡。慢性型会引发染病鸡只腹泻等症状,病程较长,会出现眼球炎、关节炎、滑膜炎等。三是其他病因,大肠杆菌引起鸡发病后,在发病初期会出现腹泻、喷鼻等症状,但无其他特殊症状,所以诊断难度较高,并经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若诊断不对症,治疗不及时,便会导致鸡大肠杆菌病在短时间内大范围传播。同时,在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若用药剂量不正确、药物对病原的敏感性较低,会导致病情延误,加重大肠杆菌感染。

2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疗方法

2.1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方法

鸡大肠杆菌病通过临床病症与剖检变化诊断。鸡只感染鸡大肠杆菌病后常见的症状为:一是粪便表现:水泻,粪便呈黄、白、绿色,也有褐色、泥土色粪便;二是肿头、肿脸:染病鸡只眼睑肿胀,有脓性分泌物,肿胀会延伸到颈部、头部,表现出眼球炎的症状;三是呼吸道症状:湿啰音、咳嗽、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型大肠杆菌病,会引发气囊炎、气管炎;四是偏瘫或脖颈伸长:染病鸡只伏地、扭曲,脖颈藏于体下;五是产蛋表现:母鸡染病后产蛋量明显下降,蛋壳颜色发白且薄,有沙壳蛋。有输卵管炎症的病鸡,蛋壳颜色变浅,蛋壳上出现黑色出血点并沾染污染物;六是腹部肿胀膨大,触摸时感觉腹部明显变硬,多表现为凝固性卵黄腹膜炎;七是腹腔内积水,触摸时可感觉到腹部松软并有波动感;八是染病鸡只可能出现关节炎,腿部关节肿胀,关节周围呈竹节状肥大;九是肉鸡染病后腹部肿胀膨大,肚皮呈青紫色或明显发黑,为急性型大肠杆菌病;十是鸡只染病后体温上升,精神萎靡,消瘦死亡。

鸡感染不同类型大肠杆菌病后,主要剖检变化有所不同。鸡感染败血症型大肠杆菌病后,解剖病死鸡后会发现其肌肉瘀血,呈黑红色,心包有黄色积液,心外膜浑浊增厚;腹膜炎型大肠杆菌病,解剖病死鸡后会发现肠黏连,肠浆膜,腹膜出血;输卵管炎型大肠杆菌病,病死鸡解剖后会发现输卵管壁明显增厚,有半液状或固体分泌物、输卵管黏膜充血、出血[2]。

2.2 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

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首先要了解鸡群感染的疾病为原发性疾病还是继发性疾病,是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在此基础上通过细菌培养、药物试敏,选择高敏型大肠杆菌防治药物。其次,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要恰当选择药物并交替使用药物。最后,要采用中西药综合防治方法。在西药治疗方面,若条件允许,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以实验结果为依据,选择抗生素、磺胺类药物。若无条件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可以选用氟哌酸、氯霉素等药物,将药物按照一定比例拌入饲料内,集中一顿饲喂,连续饲喂4 d。针对病症严重的鸡只,可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每日注射1 次,连续注射3 d。同时,选用壮观霉素等敏感药物治疗,每升水内添加药物1~2 g,连续混饮3~5 d。按照病鸡体重肌肉注射丁胺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注射药物5~7.5 mg,连续注射3~5 d。在中药治疗方面,将白术、茯苓、桑皮、泽泻、大腹皮、龙胆草、白芍、木瓜、姜皮、甘草等药物煎汁服用,将药渣捣碎后拌入饲料中。也可用连翘30 g、杨树花30 g、大青叶20 g、生石膏20 g、柴胡20 g、苦参30 g、穿心莲20 g、鱼腥草30 g 等药物,将药物捣碎后拌入饲料中,用量为6~10 g/kg 饲料。

3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控对策

3.1 加强鸡群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加强鸡群营养,增强鸡群机体健康水平,可以显著提高鸡群抵抗大肠杆菌病的能力。在28~36℃的炎热季节,为鸡群提供适宜的日粮,可以满足鸡群生长的营养需求。对于此,应当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增加饲料内蛋白质与氨基酸的供给。同时,监测鸡群的饲料采食量。鸡群采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饲料转化率降低,因此要监测好鸡群的饲料采食量,在饲料内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钙、B 族维生素,以保证营养供给。适当增加喂料次数,为鸡群提供清洁充足的饮用水,并尽量使用颗粒料以提高鸡群的采食量。在梅雨季节要注意防止饲料受潮,每日拌和的饲料不可过多,将配和好的饲料放在高处,避免饲料被污染或发生霉变。除了根据季节变化加强鸡群营养之外,要通过多种方式保证鸡群的营养摄入量。一是要做好饲料的水含量管理。饲料内水分过高,会稀释饲料中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并且容易滋生有害微生物。因此需要评估饲料的水分含量、饲料成分,根据鸡群营养需求确定适宜的含水量。二是添加青储饲料,如在日常配和饲料内添加15% 的青储饲料,可以增强鸡群的抗病能力[3]。

3.2 强化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反应

良好的鸡舍环境可以减少鸡群应激,增强鸡群的抗病性。首先,鸡为恒温动物,在气温变化幅度较大的环境下很容易诱发鸡群疾病。因此需要加强对鸡舍温度的控制,根据鸡只不同的生长阶段、季节变化等灵活调节鸡舍温度。雏鸡对温度要求较高,需要将鸡舍温度控制在35℃左右。温度会影响鸡只产蛋量,蛋鸡圈舍温度需要控制在20℃以上。在冬季要做好保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鸡舍内安装暖通系统、温度传感器,自动化调节鸡舍温度,保持鸡舍内温度恒定。在夏季要对鸡舍进行遮荫,增强鸡舍内通风。其次,鸡舍湿度不当,会加大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几率。因此,需要注重鸡舍的湿度管理。鸡舍适宜的湿度范围为50%~70%。干燥时节,可以在鸡舍内加设水帘设施以提高鸡舍中的空气相对湿度。在冬季,鸡舍一般较为封闭,鸡舍内、外部空气交换效果较差,需要根据天气对鸡舍进行通风,通过撒石灰等方式控制好鸡舍湿度。最后,根据鸡的生长阶段确定最佳的饲养密度。雏鸡饲养密度以30 只/m2为宜。随着雏鸡的生长,对活动空间的需求增加,当生长到40日龄时,饲养密度以10~15 只/m2为宜。

3.3 做好环境卫生,严格进行消毒

鸡舍卫生条件差、环境恶劣,会导致微生物超标,进而引发鸡大肠杆菌病。因此要做好环境卫生工作,严格对鸡舍进行消毒。一是舍内卫生保持。每日清扫鸡舍内的地面、墙壁、设备,擦拭饮水管等饲喂器具,减少鸡舍内的微生物,降低鸡舍环境内病原的含量,为鸡舍消毒工作做好准备;二是带鸡消毒。在各类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的活跃时期,可以选择带鸡消毒方法以提高消毒效果。消毒前清除鸡舍内粪便等污染物,在消毒前12 h,在饲料中多添加一倍量的多维素,适度提高鸡舍温度,以减少鸡群应激。在药物选择上,要选择高效、低毒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百毒杀、菌毒敌等,多种药物交替使用,一般每隔3~4 周更换一次药物。于11:00-14:00,气温较高的时间段进行带鸡消毒。按照由后向前、由上向下的顺序,对鸡舍环境、笼具、墙壁、地面等进行消毒,喷雾消毒时,要保证雾粒大小在80~120 μm 范围内。若选择水线消毒法,需要在晚上进行,将鸡舍灯光熄灭,用消毒剂浸泡水线管道。在天亮前冲洗管道并排出其中污物;三是鸡舍门口与场区内环境消毒。在鸡舍门口设置消毒设施,经常更换设施内的消毒药水,饲养员或外来人员进入鸡舍前要经过消毒。在场区环境消毒中,对生产场区环境每周消毒2 次,清粪车辆离场后消毒一次[4]。

3.4 定期预防免疫,降低发生几率

在饲养过程中,虽然鸡群无发病症状,但当环境变化,或受应激因素影响后,便可能导致鸡群发病。因此需要注重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一是定期投药预防。结合饲养条件,每月或每两个月投药一次,在降低饲养成本的同时可以预防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在药物选择上,可以在每100 kg 饲料内拌入土霉素100~500 g,也可在每100 kg 饲料内拌入诺氟沙星20~40 g。在药物预防中要遵循适度、适量的基本原则,根据鸡只的不同日龄、不同体重恰当选择预防性药物,控制好药物的用量,避免耐药性的发生;二是定期接种疫苗。选择适宜的疫苗进行接种,并且要注意不同疫苗的使用方法。禽大肠杆菌灭活疫苗在2℃~8℃保存,有效期为12 个月,只对健康鸡群进行免疫接种,雏鸡接种后要隔离饲养。疫苗使用前摇晃均匀,等待疫苗温度达到室温后进行免疫接种。采用侧颈皮下注射方法,1 月龄以上鸡只,每只注射0.5 mL,免疫期为4 个月。禽霍乱-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二联灭活疫苗在-10℃保存,有效期为24个月,在4℃~8℃保存,有效期为18 个月,在20℃保存,有效期为6 个月。20 日龄以内的鸡只,采用侧颈皮下注射方式,每只注射0.3 mL。30~60 日龄的蛋鸡、种鸡,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只注射0.3~0.5 mL。开产前二次免疫接种,采用肌肉注射方法,每只注射0.5~1 mL,免疫期为12 个月。

4 结语

鸡大肠杆菌病是鸡养殖中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具有发病快、发病率高、症状不明显、容易误诊的特点。在了解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特点与发病原因的基础上,要根据临床病症与剖检变化进行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在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上,可以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同时要高度重视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避免疾病蔓延。

猜你喜欢
染病雏鸡鸡舍
偶感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鸡舍
优选雏鸡四法
爱 情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