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防治

2024-05-08 08:45贾玉榕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2期
关键词:牛舍病毒性疫苗

贾玉榕

(倪家营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73420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一种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牛科动物,特别是黄牛、水牛和牦牛。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能够引起胃肠道损伤,导致腹泻、脱水、营养不良、生长受阻等。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传播潜力,对畜牧业造成严重损失。本文将重点介绍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防治措施以及相关研究。

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1.1 病原体特征和传播途径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小RNA病毒,它属于家畜病毒性腹泻病毒科。该病毒有两个基因型:BVDV-1 和BVDV-2,其中BVDV-1 是全球最常见的菌株。该病毒有很强的变异性,因此即使感染过一次,牛也不一定能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其一,直接接触传播:患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牛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给其他健康牛,如共用饮水设施、饲料、牛舍等。其二,间接接触传播:患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牛排泄物中的病毒可以通过各种介质(空气、车辆、人员、工具等)进行传播,从而污染其他牛舍、饮水设施、饲料等。其三,垂直传播:已感染牛的胎儿可以通过胎盘、胎衣、胎儿产物等传播病毒,从而使新生牛也感染上该病毒。因此,为了预防和控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疫苗接种、实施隔离、改善饲养管理、提高卫生水平等。

1.2 流行病学特点及高发季节

1.2.1 流行病学特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普遍存在于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的感染率差异较大。感染该病毒的牛只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仍可以通过排泄物或分泌物传播给其他动物。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而且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疾病,从轻微的呼吸道感染到严重的泌乳障碍以及死亡。

1.2.2 高发季节: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季节因地区而异,但通常是在春季和秋季。这是因为在这两个季节,气温和湿度的变化会导致牛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易于感染病毒。此外,在冬季,经常室内饲养的牛也更容易感染该病毒,因为空气循环不畅,牛舍内湿度较高,有利于病毒的传播。

2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

2.1 病因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又名黏膜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可通过牛的呼吸道、消化道、粪便等途径传播,引起感染。黏膜病病毒主要通过污染的饮水、饲料、牛棚、车辆等途径传播。另外,牛和牛之间密切接触、经常进行生产交往等也是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黏膜病病毒感染后,会引起消化系统的炎症反应,导致牛出现腹泻、食欲不振、呕吐、胃肠道痉挛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牛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体重下降、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甚至死亡。因此,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因主要为某些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粪便等。对于该病的防治工作,应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包括加强牛场环境的卫生管理、保障饮水卫生、强化牛群的免疫力等。同时,在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防治中,疫苗的使用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2.2 临床表现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症状:发热、食欲不振、腹泻、呼吸急促、日渐消瘦等。该病发病初期牛只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不振、体温轻度升高等症状,之后出现腹泻,进食减少,体重下降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牛只的腹泻加重,腹部胀满,并伴有腹痛和肠鸣音增强。在生病的后期,牛只呼吸急促,口唇苍白,大量腹泻导致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也会引起病情的加重,甚至出现死亡。不同年龄阶段的牛只在病情表现上也有所不同,成年牛的症状通常比年幼的牛轻,但发病率更高,且病程更长。因此,对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和治疗应考虑不同年龄群体的差异。

2.3 严重程度分级

对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严重程度可以分为4 个不同的等级:一是无症状感染:该状态下的牛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仍然能够排放病毒并传播给其他健康牛。二是轻度感染:轻度感染的牛可能有一些呼吸道症状,例如流涕、咳嗽和发热。在这种情况下,牛的食欲和生产力可能会受到些许影响。三是中度感染:中度感染的牛通常会出现腹泻、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并可能面部肿胀、眼睛红肿。此时,牛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益将显著降低,并且有可能死亡。四是重度感染:重度感染的牛的症状更加严重,例如高烧、昏迷等,牛的喉头和口腔也会严重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牛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益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并且有很高的死亡率。

3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

在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方法方面,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其中,病毒学检查是诊断该疾病最为专业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和检测病毒的抗原、核酸等来确定感染情况。血清学检查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和对病情评估,可通过检测血中特定的抗体来对病情作出初步判断。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对牛群的死亡病例进行病理解剖和组织学检查,来明确病变类型和程度,并协助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综合诊断。

除了以上常规的检查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逐渐被应用于该疾病的诊断中,如PCR 技术、ELISA 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等。这些技术检测敏感度高、特异性好,能够大大加快诊断速度和准确度,促进该疾病的防治工作。

总的来说,针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方法需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和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诊断,以便更精准地判断病情和做出合理治疗方案。

4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防治

4.1 疫苗预防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防治措施中,疫苗预防是很重要的一项措施。目前已经研制出多种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疫苗,包括活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类型:一是活毒疫苗:通过注射活病毒,让牛产生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该种疫苗对病毒变异敏感,因此需要不断更新,同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二是灭活疫苗:通过对病毒进行灭活处理,失去致病能力而能够引起免疫反应,预防感染。该种疫苗相对安全,但免疫效果不如活毒疫苗。

配种前应对育成母牛和种公牛加强免疫1 次,为防止母牛流产,一般不对妊娠母牛进行免疫接种,而对于高危地区的牛群,首次免疫后每3~5 年应加强免疫1 次【1】。在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适当的疫苗类型和品种,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确定疫苗接种时间和方法,避免接种过早或过晚;进行疫苗接种前,应保证牛舍环境卫生,确保牛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及时更新疫苗并保持免疫周期,以确保牛一直处于免疫状态;同时采取卫生防控措施,如加强消毒、环境清洁等,以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4.2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是预防和控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可以在牛舍中存活数天至数周,通过牛舍内的污染物、空气、饮用水、饲料等途径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对预防和控制疾病非常重要。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的措施包括:

其一,牛舍清洁:对牛舍进行定期清洁消毒,每天清理牛粪、泥土和湿气,将过去的床垫和污物及时清理。可使用丙酮、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加强消毒。

其二,消毒饮水:给牛提供足够干净的饮用水,保证喝水设备干燥并经常消毒,使用含氯漂白粉等消毒饮水设备。

其三,饲料与贮存:饲料宜密闭储存,避免霉变、感染细菌,另外,使用药物饲料应符合规定,严格控制使用量。

其四,防止交叉感染:对病牛实施隔离治疗,避免与健康牛接触;在处理病牛粪便、屠宰等操作时,应采取严格卫生措施,避免扩散感染。强化环境卫生管理要求兽医人员和牧场人员在工作中较高的卫生规范,从而减少病原物的传播。这种环境卫生管理方法可以防止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发生,也可以预防其他牛病的发生。

4.3 全面加强养殖管理

每天清理牛舍内牛粪、污物,及时更换床垫和饲料,保持牛舍内干燥、通风、无臭味。对患病牛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与健康牛接触,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对牧场内的牛群进行定期检疫,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疾病。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采取预防措施,如注意防止冷热性疾病的发生,预防食源性疾病等。同时,加强对牛只在运输和屠宰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牛只的安全和卫生。通过全面加强养殖管理,可以提高牛的免疫力、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预防牛病毒性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同时,这也是提高牧场经济效益、促进牛肉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4.4 加强动物检疫和监测

对所有牛群实行定期检查,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疾病。对新到场的牛只进行隔离检疫,确保身体健康,避免引入新的病原体。建立由兽医师、畜牧专家等组成的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导和管理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工作。同时,及时收集、记录和上报已发现的牛病毒性腹泻病例,对疫情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和分析。对牛栏环境、饮用水源等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病原体污染。此外,根据兽医专家的建议,对高风险地区或高危牛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牛只的免疫力。通过加强动物检疫和监测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置可能存在的疾病和疫情,防止病原体的传播,从而有效预防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等疾病的发生。同时,这也是保障畜牧业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4.5 增强公共卫生意识

4.5.1 宣传科普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对畜牧业从业人员、消费者等群体进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宣传科普教育,增强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4.5.2 制定管理规定:建立和完善畜牧业管理规定,明确养殖场的职责和义务,规范养殖行为,保障养殖场生产经营的安全和卫生。

4.5.3 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加强对牛肉及其加工产品的监督,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5.4 加强交流合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借鉴国内外经验,共同推动畜牧业卫生安全工作。

4.5.5 促进资源共享:通过建设和完善畜牧业信息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预防和控制牛病毒性腹泻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增强公共卫生意识,可以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畜牧业的安全和卫生标准,有效预防牛病毒性腹泻等疾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5 结语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一种常见的畜牧业疾病,严重影响着畜牧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预防和控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需要加强动物检疫和监测、增强公共卫生意识、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工作。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猜你喜欢
牛舍病毒性疫苗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