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古运河幸福河湖创建思考

2024-05-08 08:29张新星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古运河淮安市大运河

张新星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淮安分局,江苏 淮安 223005)

河湖是最重要的地表水体,是最重要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空间形态,幸福河湖是指能够维持河流湖泊自身健康,支撑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现人水和谐,让流域内人民具有高度安全感、获得感与满意度的河流湖泊[1]。幸福河湖是永宁水安澜、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先进水文化相统一的河湖,是安澜之河、富民之河、宜居之河、生态之河、文化之河的集合与统称[2-3]。

幸福河湖建设,是对河湖治理保护方式的深刻变革,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实践,是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福祉的内在要求[4-5]。2021 年以来,淮安市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进程,统筹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整体谋划、综合治理,全面加强空间管控、资源管护和功能管理,突出抓好河湖水系连通、黑臭水体整治、雨污排口整治、面源污染治理、断面水质达标、船舶污染防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等重点工作[6]。着力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幸福河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7]。本文总结了淮安市古运河幸福河湖打造过程中的创新举措,并凝练了幸福河湖打造经验,以期为其他城市幸福河湖建设提供借鉴。

1 淮安市古运河基本情况

淮安市古运河是原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在淮阴船闸闸下与里运河分岔,在淮安市区大闸口处向南流向淮安区,在运东闸上游与里运河汇合,全长24.3km,其水位与里运河基本一致。古运河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的通道,也是淮安市区工业、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地[8-9]。近年来,淮安市加强对古运河沿线的污染整治,依托绿化景观带建设,在河道沿线大力推进绿化造林,打造古运河文化长廊,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建设美丽幸福运河。

1.1 古运河近三年水质情况

古运河水质监测断面有淮阴(里)、板闸桥(里),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进行评价,每月监测一次,评价指标包括pH 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硫化物、氰化物、总磷、氟化物、六价铬、汞、铜、铅、镉、锌、砷、硒、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0 项指标。通过分析古运河2020—2022 年度逐月水质监测数据(水质资料数据均来自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对各项水质指标质量浓度或项目值进行逐月均值计算,近三年总体水质以Ⅲ类水为主。

1.2 古运河2022 年水生态状况

根据2022 年古运河浮游植物在淮阴(里)、板闸桥(里)夏、秋季两次监测结果,共检定出5 门26 种,其中绿藻门12 种、硅藻门9 种、蓝藻门3 种、黄藻门1 种、隐藻门1 种。夏季共检定出21 种藻类,上游板闸桥(里)站共检定出17 种藻类,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小球藻,以及硅藻门的湖泊伪鱼腥藻;下游淮阴(里)站共检定出20 种藻类,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小球藻,以及硅藻门的湖泊伪鱼腥藻。秋季共检定出26 种藻类,上游板闸桥(里)站共检定出20 种藻类,优势种为硅藻门的尖针秆藻、双头针秆藻;下游淮阴(里)站共检定出25 种藻类,优势种为硅藻门的尖针秆藻、双头针秆藻。秋季生物多样性高于夏季,群落结构差异较明显。

1.3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情况

河道管理范围确权划界是依法管理河道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按照水利部、江苏省水利厅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工作部署以及开展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淮安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古运河已基本完成确权划界工作。管理范围划定标准为:有堤段堤脚外50m;无堤段河口外80m;文渠河等顺堤河段,以顺堤河内河口为界。

2 淮安市古运河幸福河湖建设举措

2.1 创新管护模式

淮安市明确大运河实行河湖长、断面长、网格长“三长一体”管护机制,创新开展大运河周边区、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跨界河道联防共治精准管护工作试点,形成清江浦区、淮安区、淮阴区3 个大运河岸线行政区“三区共治”格局,并依托河湖长制平台组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跨地区会商小组、部门联席会议以及跨区域实施“河湖联防联控,多方共治共享”等多层面的保护管理协调机制,注重把握规律,运用系统思维,整体谋划推进,统筹做好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工作,落实全社会、多方面、各要素的保障,共同打造幸福运河新品牌。

2.2 靶向发力建设生态运河

淮安市以持续保护和改善古运河水生态为目标,以河湖长制为平台,针对关键问题靶向发力,梳理排查运河沿线违法圈圩、违法建设、违法排放等问题,聚焦问题清单,重抓问题销号,推动问题解决。强力推进运河沿线生态修复、水质提升、长效管护等工作,高标准完成京杭运河生态修复项目;推进运河污水治理工程,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 提标改造;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新建、改造、修复城乡污水管网等,将“清净运河水”“做美河两岸”作为建设生态运河的首要任务,服务一江清水北送,让老百姓用上清洁干净的水,共享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

2.3 因水制宜建设文化运河

运河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是运河的灵魂,运河因文化而生生不息。近年来,淮安市系统化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按照文旅融合发展思路,推动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串联起大运河的全新景观。开展马拉松、龙舟赛、非遗展等特色活动,促进购物消费、体育休闲、淮扬美食、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集聚升级;与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交流合作,借力提升“运河之都·百里画廊”文化品牌影响力;申办“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策划举办中国大运河智库论坛、全国著名作家运河采风、“百里画廊文旅同行”等主题活动,协力推进淮安大运河·清江浦省级旅游度假区、省市传统村落和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等工作,打造“百里画廊”精品旅游线路。树立以水为媒、以水定产、以水兴业的理念,将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为高颜值的绿色生态带、高品位的璀璨文化带、高水平的全域旅游带,全面凸显运河水韵之美、文旅之美、精神之美。

2.4 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传承

古运河保留着古老的运河航道、古代水利工程遗存,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水利工程博物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运河工程史的缩影。保护和传承水利遗产,促进水工程、水景观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唤醒人们的运河文化记忆,坚定运河文化自信,是建设幸福运河的底气所在。

突出上善若水、以水育人、以文化人,始终是文化运河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淮安市高度重视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大力推进水情教育基地、节水科普基地、河长制主题公园、水利风景区、亲水乐水载体建设,其中板闸遗址公园即将开放运营,中国水工科技馆将再现“‘运河之都’千舟出闸,运河扬帆”盛景,推进河下古镇和老西门大街改造、都天庙和石塔湖片区更新、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等一批项目。围绕“五园三带十点”大运河淮安段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推动清口枢纽、清江大闸等核心展示园及里运河、高家堰等集中展示带建设,聚焦钵池山公园等特色展示点提档升级,串联起大运河淮安段的全新景观。

3 幸福河湖建设启示

3.1 安澜之河是基本保障

防治水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提高沿河沿岸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幸福河湖的基本保障[10]。建设幸福河湖应把水安全保障作为根本要求,构建标准高、协调配套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推进河道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枢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增强抵御洪涝灾害能力;建立健全城区水系、排水管网与周边河湖、水库等“联排联调”运行管理模式,加强跨区域河库水雨工情信息共享,健全流域联防联控机制,组合完善防洪、排涝、调水、内河整治功能。

3.2 强化水环境治理

建设宜居水环境,保护和改善自然河流湖泊的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城乡水体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幸福河湖建设的根本意义[11]。建设幸福河湖应强化水环境治理,一是加强对河湖水系自然形态保护,避免盲目裁弯取直,禁止明河改暗渠、填湖造地、非法取砂等破坏行为,因地制宜改造渠化河道,恢复自然岸线,推进水体清淤,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自然连通和流动性。二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三是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四是全面加强农村河道水环境长效管护,打好水面漂浮物剿灭战,专项整治河道水葫芦、水花生和水浮萍等。五是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结合水质日常监测,深入开展城市建成区水体排查,对出现返黑返臭的,加强溯源分析,落实整治措施,实施动态治理;编制畅源活水方案,科学引水活水,控制河道流速,促进泥沙沉降,降低水体浊度;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加强日常巡河,强化长效管理,切实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六是建设河长制公园、湿地公园、雨水花园,积极拓展河滨公园、河滨广场等滨水公共空间,满足居民健身休闲和公共活动需要。

3.3 维护河湖健康水生态

维护河湖生态系统的健康,提升河湖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幸福河湖的最佳状态[12]。 实施水系连通,加快水网建设,通过理顺原有河湖水系脉络,在遵循自然河流水系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形成层级清晰、互连互通、循环通畅,集水资源调配、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水网体系; 实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通过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空间治理、绿化植草等措施,不断提升农村河道生态环境; 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整治,有序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廊道治理,通过开展河道驳岸生态化改造、暗涵整治、水位控制,以及生物控制、水土流失治理等措施,推进生态脆弱河湖和地区的水生态修复; 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持续巩固岸线环境整治成果,建立健全水域岸线资源总量管控、节约集约利用和违规退出机制,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岸线结构,打造临水、阅水、忆水宜居家园。

3.4 推进先进水文化建设

推进先进水文化建设,尊重河湖、保护河湖,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传承好历史水文化并丰富现代水文化内涵,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幸福河湖的最高境界[13]。

a.系统调查梳理水文化遗产、水系变迁和治理历史脉络,将水文化作为河湖治理、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营造水岸共生、文景共荣的城市河湖,普遍呈现生态自然、留住乡愁记忆的农村河道,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b.依托水利枢纽和河湖水域,大力推进水情教育基地、节水科普基地、河长制主题公园、水利风景区、亲水乐水载体建设,丰富水文化展示方式。常态化开放水利水运工程非核心区域场所,建立水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河湖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提高文化自信。

e.拓宽水文化宣传教育渠道,积极开展水文化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基层等活动,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间节点,面向社会公众广泛传播水文化,多渠道创新传播模式,综合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大力传播水文化。

3.5 强化幸福河湖建设宣传引导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河长办做好幸福河湖建设宣传引导工作,落实幸福河湖建设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梳理、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及时总结、凝练先进经验、典型做法和创新举措,注重宣传推广优秀、特色幸福河湖打造案例,为各地河湖治理及河湖管护长效机制建设提供借鉴参考,推动河湖面貌持续改善,建设更多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强化宣传引导,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载体,形成广覆盖、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格局,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营造加强幸福河湖建设的良好氛围。

4 结 语

幸福河湖建设是全面强化河(湖)长制、创新河湖管理保护机制的有益探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内在要求,是巩固河湖整治成果、系统治理河湖的重要举措。淮安市古运河近三年总体水质以Ⅲ类水为主,水生态状况良好,全域岸线纳入管理保护范围,在幸福河湖打造过程中,提出了创新管护模式、靶向发力建设生态运河、因水制宜建设文化运河、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传承等举措,为古运河幸福河湖的创建与长效管护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古运河淮安市大运河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夜游清名桥古运河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放歌大运河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遇见“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