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驿镇高原夏菜特色种植产业发展思路探究

2024-05-08 12:14吴国祥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1期
关键词:夏菜永登县武胜

吴国祥

(中共永登县委党校(行政学校),甘肃 永登 730399)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把“土特产”这3 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形成一定规模,把农产品收益增值留在农村、留给农民。高原夏菜作为西北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链条,具有地域、质量、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甘肃省永登县武胜驿镇及周边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成为农民群众的“增收菜”“致富菜”[1],探讨高原夏菜特色种植产业发展思路意义重大。

1 武胜驿镇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

1.1 高原夏菜发展优势

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蔬菜或错季蔬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最适宜生长温度17~25℃。武胜驿镇位于甘肃省永登县城北,距离永登县城20 km,东经102°51′33″~103°10′45″、北纬36°50′17″~36°53′5″。武胜驿镇的气候、地理条件非常适宜种植发展高原蔬菜产业,种植的蔬菜品质好、病虫害少。具体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一是气候干燥,降水量少。武胜驿镇地处永登县庄浪河谷地最北端,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约340~456 mm,主要集中在6月—9月。由于天气干燥,高原夏菜种植生长时病虫害较少。二是阳光充足,光照时间长。武胜驿镇年日照时数为2 659 h,年平均无霜期121 d,年平均气温4.5 ℃,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非常适宜种植娃娃菜、大白菜、荷兰豆、甜脆豌豆、红笋、胡萝卜、蒜苗等,是全国生产夏菜的理想地区之一。三是温差较大,病虫害少。白天气温较高,光合速率高;夜间气温较低,呼吸消耗少。有助于同化产物的积累,蔬菜含糖量高、品质优,病虫害较少。四是海拔较高,种植较广。武胜驿镇海拔最高约2 800 m,最低2 200 m,平均海拔2 600 m,可以满足不同种类的蔬菜在同一时间段种植,有助于高原夏菜的分批次种植、分批次上市销售。五是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近年来武胜驿镇依托312线国道、高速公路等便利交通优势,充分发挥地下水和庄浪河的水资源优势,大力推广高原夏菜种植。六是弥补市场需求,缓解供需矛盾。每年5 月—10 月,气温升高,正是武胜驿镇高原夏菜生长、销售的好时节。这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南方沿海地区台风、暴风雨等恶劣天气频繁,蔬菜种植受到影响,产生了特殊时段的供需矛盾。此时武胜驿镇高原夏菜大批量上市销售,缓解了特殊时间段的夏菜供需矛盾,满足了南方市场的需求。

1.2 高原夏菜发展概况

武胜驿镇作为供应兰州高原夏菜市场的主产区,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武胜驿镇立足区位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激活内生动力,按照“活力水川、潜力大川、给力小川、魅力三沟”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高原夏菜种植业。依托永登县奖俊埠联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永登县金嘴高原夏菜专业合作社等56家规范运行的合作社,带动全镇18个村种植高原夏菜超0.33×104hm2,正常年景单产可达8 000 余颗,产值将近3×108元,人均增收6 000 余元。武胜驿镇全面推广“合作社(公司)+地理商标/农产品商标+农户+基地”的产业经营模式,引导优势农产品企业通过品牌运作延伸产业链,积极依托产品特色和优势,为高原夏菜科技推广、展示展销、合作交流搭建了广阔平台。

1.3 尾菜后期处理初见成效

武胜驿镇以“尾菜+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为切入点,针对夏菜、尾菜产生量大、处理难度高等问题,将青岛市畜禽粪污及尾菜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引进到高原夏菜的尾菜处理上,并建立尾菜肥料化试验示范基地。武胜驿镇已建成省级尾菜处理利用示范区,进一步加强尾菜还田技术示范推广,将尾菜、畜禽粪污变废为宝,切实解决尾菜资源化利用难题,助力乡村绿色发展。2023年,武胜驿镇生产蔬菜约12.98×104t,产生尾菜约5.9×104t,其中流通环节6.8×104t,生产环节10.2×104t,处理利用尾菜2.68×104t,使尾菜处理利用率达45%以上。按照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循环发展理念,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重点扶持菜库、养殖场、饲料加工企业、肥料加工企业对蔬菜流通环节产生的尾菜进行资源化利用。

1.4 高原夏菜种植技术培训效果良好

为提高高原夏菜种植技术,武胜驿镇积极邀请省市县专家指导调研、购买蔬菜种植书籍、组织农户参加各种培训,全面提高农户增收致富能力。一是邀请省、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专家和县农技中心专家,开展高原夏菜种植技术培训。开展调查研究,向菜农面对面讲解种植技术,共同研究解决高原夏菜种植、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邀请县气象局专家到田间调研,指导高寒二阴干旱地区高原夏菜种植,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增产增收。二是武胜驿镇农技中心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各村、社、户开展高原夏菜种植培训,或让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利用老百姓常用的快手平台直播讲解,指导菜农对高原夏菜播种、捡苗、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提高菜农的田间管理水平。三是购买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原夏菜栽培技术》《农业蔬菜种植培训教材》等蔬菜种植方面的资料,放在农家书屋供菜农借阅,帮助菜农获取高原夏菜的种植技术。武胜驿镇23 个行政村、1 个社区,均配套设置农家书屋,可满足8 358 户农家的借阅使用。四是武胜驿镇积极组织蔬菜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农机服务人员参加全国、省市县组织的针对服务“三农”的各种培训。推荐永登县武胜驿镇川口农业科技协会参加甘肃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先进集体的评选。2022 年,组织菜农参加县科技局举办的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班3次。经过大量的培训学习,把高原夏菜种植与管理技术、经验送到农民手中,助力农民增产增收[2]。

1.5 积极打造高原夏菜市场品牌

武胜驿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借助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作用,衔接相关部门,致力于打造高原夏菜品牌。在品牌打造中,重点突出绿色优势。凭借永登县城区位优势,充分享受以城带乡带来的惠利。永登县积极依托产品展示展销平台,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为高原夏菜科技推广、展示展销、合作交流搭建了广阔平台,进一步提高了高原夏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并先后注册了“武胜驿娃娃菜”“松树荘”“咏登育丰”等一批产品商标,9 类高原夏菜32 个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全县蔬菜“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2.86×104hm2,树起了“高原夏菜、天然好菜”的优质品牌形象。高原特色蔬菜绿色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20 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原夏菜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荣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高原夏菜肥水耦合一体化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推广荣获“2020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武胜驿镇高原夏菜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1.6 高原夏菜市场销售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武胜驿高原夏菜主要运输至兰州高原夏菜批发市场、南方农贸市场、微型产地市场,形成了高原夏菜种植、收购、贮存、加工、包装、运销等一体化产销网络,全县高原夏菜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武胜驿高原夏菜品种较为丰富,兰州菜市场是武胜驿镇高原夏菜的主要销售市场之一。高原夏菜的季节性种植不仅带动了武胜驿“美食一条街”餐饮、住宿、商货经济的发展,而且借助便利的交通优势和地貌原生态特质,逐渐打造出大利生态、石家滩生态旅游区等田园综合体项目,武胜驿镇周边的天祝、景泰、武威以及西宁市的部分夏菜通过武胜驿的经销商销往外地或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武胜驿镇抓住特色种植发展大势所趋,高原夏菜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已成为河西走廊高原夏菜的主要种植产区之一,销量逐年上升。

2 高原夏菜种植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品牌效应不明显

武胜驿镇虽然种植的高原夏菜品种较为丰富,但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品种较少,在送往各大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的高原夏菜中,除“武胜驿娃娃菜”品牌外,自主创新品牌较少,品牌效应不明显。

2.2 种植技术粗而不精

今年来,永登县高原夏菜产业制定了多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但仅限于育苗、栽培、施肥、节水、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传统技术,在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新型农业技术方面尚未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武胜驿镇用于种植高原夏菜的土地面积有0.33×104hm2,可轮作倒茬较少,土壤生长力有所下降。

2.3 受外界因素影响市情不稳

夏季南方多地受台风、梅雨、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造成高原夏菜的价格起伏不定,要么供应不及价格猛涨,要么交通堵塞运输不畅导致价格猛跌。有时也存在高原夏菜与外地市场低价竞销的现象,造成高原夏菜在某一类品种市场的销售持续低迷,出现田间蔬菜无人收购问津的现象。

2.4 夏菜初加工技术力量薄弱

近年来,高原夏菜的包装技术虽有提高,但与山东、云南等外地蔬菜加工技术相比,高原夏菜产业链仅仅停留在高原夏菜的精选和包装的初级加工上,尚未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强的深加工产品,缺少咸菜、泡菜、榨菜、下饭菜等菜品的进一步加工技术,产业链附加值有限。

3 高原夏菜种植产业发展思路探究

3.1 打造“高原夏菜”新品牌

强化与兄弟乡镇树屏镇的沟通合作,充分利用“甘味树屏”小镇建设优势,对高原夏菜进行深加工,打造像“乌江榨菜”“吉香居泡菜”“博鸿小菜”等驰名的高原夏菜新品牌,全面提升“兰州高原夏菜”良好的品牌形象。结合兰州树屏众创城食品园区二期项目——净菜、保鲜菜超级加工,发挥武胜驿镇高原夏菜源头供应优势,通过订单农业供应到生产基地,经过深加工,销售到全国各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使高原夏菜逐渐进入超高压食品、航空食品、应急食品、宠物食品、“生日经济”等食品领域,使高原夏菜产业链逐渐提档升级。

3.2 将技术推广深入田间地头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定期邀请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进行针对性培训、指导。充分利用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使群众在菜地干活就能听到培训,现场就能应用到高原夏菜培育的具体环节,提高高原夏菜的田间管理水平。二是加大土地轮休倒茬力度。充分利用新开发的撂荒地,做好轮休倒茬,保障高原夏菜种植土地得到轮休调养,土地生长力不下降。三是种植好示范田。充分发挥高原夏菜种植先进户示范引领作用,种好示范田,带动其他菜农积极学习、致富。不断吸引客户、商家收购消费,并以示范田为窗口辐射带动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发展。四是将质量检测纳入高原夏菜入库、验收的初始环节中,严格把关,解决农残超标产品进入市面。

3.3 多部门扶持以优化产业化种植

一是在武胜驿镇建立蔬菜万亩(1 亩=667 m2,下同)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千亩核心示范区。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以特色项目为抓手,持续实施“促、帮、扶、惠农”工作,规范运行永登县新金牧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永登县鑫锋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加大向专业合作社入股资金,带动贫困户家门口致富增收。积极发挥省、市、县三级结对帮扶单位优势,细化帮扶措施,落实帮扶政策,争取惠农资金,列出专项资金,扶持“高原夏菜”产业发展。协调争取农业、水务、工商、市场监管、银行等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加大对高原夏菜在农资投入、水利设施、尾菜处理等方面资金支持。三是打造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依托庄浪河流域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引进“西部银润”“自然之星”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有机果蔬基地和设施农业大棚,突出发展有机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都市农业新业态,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土壤改良、配方施肥、绿色防控、高效节水等新技术,着力打造庄浪河流域有机果蔬产业长廊,落细“藏粮于技”。

3.4 组建夏菜产业协会以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一是加强协会队伍建设,壮大蔬菜运销队伍,规范订单合同,联系洽谈蔬菜生产销售事宜,疏通运输渠道,确保蔬菜销售。二是不断优化“农户+基地+协会+农贸市场(超市)”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夏菜产业协会在高原夏菜种植收购、订单签订、运输销售中的积极作用,提高订单履约率。三是充分利用兰州树屏众创城食品园区带动庄浪河沿线农业优势,搭乘兰州树屏众创城食品园区构建种植、仓储、加工、销售全链条一体化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快车,充分利用电商直播、洽谈会、展销会和产品推介,强化高原夏菜的推介力度,不断增强夏菜的知名度,吸引客商投资开发高原夏菜市场。

猜你喜欢
夏菜永登县武胜
甘肃省高原夏菜产业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原夏菜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兰州市科协联合永登县开展中草药种植技术培训
高三数学复习回归教材最重要
周武胜理事长走访中国发明协会
嘉陵江武胜段冬季水鸟多样性调查
江苏宜兴地区苗用型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农业部举办甘肃高原夏菜产销对接会实现贸易成交17万t 7.66亿元
甘肃永登发现元代雕版印刷《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