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夏菜花椰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2024-05-08 12:14权小兵何万春刘全亮徐祺昕周东亮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1期
关键词:花椰菜花球悬浮剂

权小兵,何万春,刘全亮,肖 贵,徐祺昕,周东亮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定西 743000)

花椰菜是一种十字花科蔬菜,适宜生长在冷凉环境中,花球的形成需要低温刺激。花椰菜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岷县属于温带半湿润向高寒湿润气候过渡带,海拔高度1 930~3 941 m,平均气温5.5 ℃,无霜期123 d,雨水集中在夏季。岷县的自然条件适宜花椰菜生长,可使其积累较多的干物质,口感纯正,营养丰富。为提升高原夏菜花椰菜的产量和品质,在原有的栽培技术上引进新技术,并在岷县禾驮镇安家山村和麻子川镇旋涡村建设示范基地进行示范推广,为菜农提供借鉴。

1 品种选择

根据岷县的环境条件和积温条件,选择耐寒、高产、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花球美观、口感佳、品质好的品种,可以选择花椰菜的品种有玉雪、雪莹和玉冠等。

2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有利于激活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和种苗质量。将种子置于55 ℃的水中浸泡20 min,然后放入常温水中浸泡2~3 h 后,取出晾干备用[1]。为了预防黑腐病,每100 kg 种子可用质量浓度为62.5 g/L 的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0~400 mL进行包衣。

3 育苗

3.1 苗床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透水透气性好的地块,最好3 a 内未种植过十字花科作物,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2]。将苗床精细整地,去除杂草、石块等,床土要细并施足底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首选,施入量4 000~5 000 kg/667 m2,也可根据地力适当调整施肥量和肥料品种。用35%甲霜•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 g/667 m2喷洒在苗床上消毒。将床土整平后宽1 m、长8 m的畦,周围做好排水沟,沟宽0.3 m。

3.2 适时播种

岷县3月下旬开始播种。播种前将床土浇透,采用撒播的方式,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播种后用细土覆盖0.5~1 cm[3]。40 m2苗床用种量为100 g,可以移栽大田0.27 hm2。

4 苗期管理

播种后可采用覆盖地膜保温,当花椰菜出苗后,及时揭开地膜。出苗前要浇透水,保持床土湿润,但不能积水,发现床土干燥时要及时浇水。2~3 片真叶时间苗,及时去除病苗和弱苗,株行距应控制在10 cm左右。

5 整地施肥

土壤应疏松肥沃,优选透水、透气性好的砂壤土。4月中旬翻耕整地,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 000~5 000 kg/667 m2、过磷酸钙50 kg/667 m2,深翻后平整土地并起垄,垄高8~10 cm,垄宽30~35 cm[4]。

6 铺设地膜

4 月下旬开始铺设地膜。最好选用可降解的无色地膜,1~2 垄覆盖1 条地膜,一方面可提高土壤温度2~3 ℃,另一方面可保持土壤的湿度,保障花椰菜移栽后根系的生长,加快缓苗速度,使花椰菜生长健壮。

7 安装滴灌设施

可选用PE 或PVC 管,根据距离用专用打孔器打好孔,将滴灌带铺设到每条垄上并固定好。使用滴灌带能按照花椰菜的需要适量给水,提高水分利用率,在保持土壤湿润的同时能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改善花椰菜的品质,提质增效。

8 及时定植

播种后30 d 左右菜苗长到4~6 片真叶时,开始定植。定植前1 d 要浇1 次透水,减少移栽时对根部的损伤,有利于缓苗。定植要选择晴朗天气的傍晚,定植的株距为40~50 cm,定植量为3 000~3 500 株/667 m2。定植过程中不要伤到菜苗的根系,定植后浇1 次透水,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施用定根肥。定根肥选用尿素和硼肥,施用量分别为1.5~2 kg/667 m2和0.5 kg/667 m2[5]。

9 铺设行间防草布

在花椰菜行间铺设防草布时,先将防草布拉至合适长度,然后将其贴近花椰菜边缘的两边紧贴地面铺平,再在花椰菜的根部剪开口,用地钉将防草布的边缘都固定好固定。防草布能很好地控制杂草的生长,具体表现为:一是可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避免因使用除草剂不当而造成药害的问题,提高花椰菜的品质;二是减少病虫害的栖息环境,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三是能起到增温保湿、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作用。

10 田间管理

10.1 水分管理

定植后5 d 左右再浇1 次水,有助于花椰菜缓苗。在之后的生长中根据天气和降雨情况浇水。花椰菜结球期需水量比较大,此时注意不要缺水,否则会影响产量。但当降水量比较多,及时排水,不要让田间积水[6]。

10.2 科学施肥

花椰菜需肥量较大,要定期追肥。花椰菜缓苗后可以施用尿素10~12 kg/667 m2,磷酸二胺15 kg/667 m2,促进幼苗生长;定植后20 d施用尿素15 kg/667 m2,磷酸二铵18 kg/667 m2,氯化钾5 kg/667 m2;开花之前施用复合肥35 kg/667 m2;结球期施用尿素10~12 kg/667 m2,并喷施0.2%的硼砂,使花球更加紧实[7]。

10.3 摘除侧芽

花椰菜缓苗后,如果发现有侧芽,要及时摘除,防止消耗养分。

10.4 花球套袋

在花椰菜结球初期,当花球长到5~8 cm 时,为防止太阳光直射灼伤花球,使花球变黄,降低其商品价值,可以使用套袋技术将花球用专用袋套上。

11 病虫害防治

11.1 霜霉病

花椰菜霜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茎、花梗等。花椰菜的老叶容易受害,表现为黄色病斑,呈现出多种形状,严重时整个叶片枯死。可以采用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00~130 g/667 m2,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50 g/667 m2,或66.5%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7~108 mL/667 m2,或250 g/L 嘧菌酯悬浮剂40~70 mL/667 m2等,进行喷雾防治[8]。

11.2 黑斑病

花椰菜黑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染病时,叶片会出现黑色小圆斑,温度适宜时,病情发展快,病斑扩大连接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大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干枯。可采用25%苯甲•吡唑酯水分散粒剂1 500~3 500 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0~30 mL/667 m2,或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400 倍液,或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450倍液等,喷雾防治。

11.3 灰霉病

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显现症状,叶片出现水浸状病斑,当田间湿度大时变为褐色病斑,茎基部染病会腐烂,导致上部枯萎,会扩散到花球附近的叶片,产生菌核。可采用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90~120 mL/667 m2,或50%异菌•腐霉利悬浮剂60~70 mL/667 m2,或20%咯菌腈悬浮剂1 500~2 500 倍液,或65%啶酰•异菌脲水分散粒剂21~24 g/667 m2,喷雾防治。

11.4 黑胫病

黑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幼苗和叶片,苗期发病产生灰白色病斑,严重时幼苗干枯死亡;成株叶片发病产生灰白色大斑,斑上可观察到黑色小点,严重时会导致花球干腐。可采用1 0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5~65 g/667 m2,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00~120 g/667 m2,或20%噁霉•稻瘟灵微乳剂40~60 mL/667 m2,喷雾防治。

11.5 软腐病

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花球,多在花椰菜生长的中后期发病,花球上先是出现小的病斑,之后病斑变大,颜色为褐色,染病处会腐烂,并有恶臭味,一般情况下会减产15%~20%,受害严重时会减产40%~50%,甚至绝收。可以采用5%大蒜素微乳剂60~80 g/667 m2,或33.5%喹啉铜悬浮剂500~1 000 倍液,或2%氨基寡糖素水剂187.5~250 mL/667 m2,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50~60 g/667 m2,喷雾防治。

11.6 菜青虫

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主要取食叶肉,2 龄前集中为害,2 龄后分散取食,造成缺刻。天气凉爽时在叶片正面取食,天气炎热时转为叶背取食。可采用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40 mL/667 m2,或10%阿维•除虫脲悬浮剂30~50 mL/667 m2,或1%苦参碱水剂30~50 mL/667 m2,或150 g/L 茚虫威悬浮剂5~10 mL/667 m2,喷雾防治。

11.7 小菜蛾

小菜蛾为鳞翅目害虫,1~2龄幼虫主要取食叶片的叶肉,留下表皮,3 龄后取食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将叶片吃光。可以采用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35~45 mL/667 m2喷雾、25%丁醚脲乳油80~120 mL/667 m2喷雾、0.3%印楝素乳油80~120 mL/667 m2喷雾、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50~70 mL/667 m2喷雾、5%氟铃脲乳油50~75 mL/667 m2,喷雾防治。

11.8 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是一种世界性顽固害虫,为杂食性害虫,幼虫为害花椰菜叶片,1~2龄幼虫聚集在叶片背面取食叶肉,3 龄后则分散取食,4 龄后进入暴食期,取食量增大,能将叶肉全部吃光只留下叶柄。可采用35%甲氧•茚虫威悬浮剂8~12 mL/667 m2,或1%苦皮藤素水乳剂90~120 mL/667 m2,或5%氟啶脲乳油45~60 mL/667 m2,或8%多杀霉素水乳剂20~25 g/667 m2,喷雾防治。

11.9 蚜虫

蚜虫在花椰菜的整个生长期均可为害,蚜虫的成虫和若虫具有相同的为害方式,它们聚集在叶片背面用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的汁液,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还会分泌蜜露污染叶片,同时能够传播病毒病,造成更大的损失。可以采用25 g/L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20 mL/667 m2,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40 g/667 m2,或200 g/L 吡虫啉可溶液剂5~10 mL/667 m2,或0.3%苦参碱水剂160~220 mL/667 m2,或1.5 %除虫菊素水乳剂120~180 mL/667 m2,喷雾防治。

12 施用多肽免疫蛋白负离子叶面肥

多肽免疫蛋白负离子叶面中的负离子能够打破物质中的双键,可以清除农药残留、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物质,还能够改良土壤,抑制病菌的发展,大大降低农药残留及其他有害物质,使花椰菜保持良好的生长,增产10%以上。在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花椰菜病虫害之后7~10 d 或收获前15 d 喷施多肽免疫蛋白负离子叶面肥,喷施多肽免疫蛋白负离子叶面肥时,不能与任何药物混用,使用间隔为10~15 d,前后3 d 不能使用农药。

13 适时采收

当花球足够大,洁白紧实且边缘没有裂开时,花椰菜已经成熟,可采收。在清晨采收,采收时要留3~4 片小叶保护花球,避免采收和运输时受损或是变黑[9]。

猜你喜欢
花椰菜花球悬浮剂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花椰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漂亮的毛线花球框
头顶上的花椰菜
头顶上的花椰菜
青花菜侧花球留几个为宜
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