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战略性意义的理论意涵

2024-05-08 13:31李建鑫斯钦
北京青年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理想信念

李建鑫 斯钦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上对党的百年青年工作的科学总结和对青年群体战略性意义的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战略性意义历史奠基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青年开展革命和建设运动的光辉历史,理论传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实践生成于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新特点新情况。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战略性意义要从根本立场、根本任务、教育主线、实践要求四大维度进行理解和把握。全面领会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战略性意义,有助于新时代青年锤炼好迎接风险直面斗争的本领手段、承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担当、完成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党的青年工作;战略性意义;党的领导;理想信念

青年群體是社会中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群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职责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创性地提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战略性意义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党的百年青年工作史、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研判新时代青年工作新特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主题下党的青年工作锚定正确航向、提供根本遵循。系统研究、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战略性意义的理论生成、思想内核及目标导向,对新时代做好党的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战略性意义的理论生成

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创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的青年工作,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党的青年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展青年工作的显著特点。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战略性意义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青年工作光辉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奠基和新时代青年工作实践特点的基础上生成的。

(一)历史奠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青年开展革命和建设运动的光辉历程

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青年开展革命和建设运动并铸就百年辉煌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青年创造的丰功伟绩、铸就的辉煌篇章是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战略性意义的历史根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青年救亡图存、保家卫国。以“五四运动”为起点,觉醒的中国青年掀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中国青年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逐渐觉醒,在政治上,中国青年在“五四运动”中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在思想上,中国青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洗礼。以一二九运动为起点,中国青年助推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侵略者。毛泽东同志指出:“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以解放战争为起点,中国青年积极参加解放战争、踊跃投身于解放区的战后接管和重建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青年辛勤创业、建设家园。以抗美援朝爱国运动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青年掀起一场抗击帝国主义、维护政权稳定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军事上威胁、政治上打压、经济上封锁的极端政策,妄图将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向中国。在国家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之际,中国青年在党的带领下积极参军、踊跃捐献,共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以青年突击队建设为起点,中国青年在党的带领下书写国家建设宏伟篇章。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就深刻意识到青年群体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潜力。他指出:“青年团要学会领导青年,和成年人一道,在农村把农业搞好,在城市把工业搞好,在学校把学习搞好,在机关把工作做好,在军队把国防军练好,成为现代化军队。”在党中央的重视和组织下,中国青年组成工业、交通运输、基础建设等各行业青年突击队,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圆满完成和社会主义基础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青年解放思想、奋勇向前。第一,中国青年解放思想,争做新长征突击手,推进经济建设长足发展。改革开放后,广大青年顺应历史潮流,将目光转移至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开启“新长征”,组建新长征突击队、争做新长征突击手。青年群体在“新长征”的征程中将自身的文化、技术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推动中国经济建设不断向前。第二,青年群体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文明活动,助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面临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传播新风气的时代任务,青年群体思想活跃的特点决定了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青年群体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些活动对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社会风气的改善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第三,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推动中国青年运动迈入志愿服务新领域。社会发展迈入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为激励青年群体展示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热情,开展青年志愿活动,青年群体积极踊跃参加志愿活动,将志愿足迹踏遍中国,在社会建设、抢险救灾、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都能看到青年志愿者的忙碌身影。第四,中国青年在“青年文明号”活动的号召下在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发光发热。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共青团组织的号召下,全国掀起倡导诚信、敬业、文明的青年文明号活动。一方面,青年文明号活动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为“青年文明号”题写牌匾,鼓励青年积极在各行各业干事创业、奉献社会;另一方面,在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深入开展下,青年群体的工作热情被极大调动,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建设持续提升。

(二)理论传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重要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就青年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青年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教育对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了一系列论述,是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战略性意義重要论述提出的理论根源。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青年群体对于社会革命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建设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历史进程中深刻认识到青年群体对于社会革命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必须重视青年群体。马克思在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时,根据由青年组成的别动队强调青年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指出“他们的性格在受临时政府征募的青年时期是极易受人影响的,能够做出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和狂热的自我牺牲”,强调正确引导青年群体对于社会革命的发展意义重大。列宁清晰认识到青年群体对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关键作用,认为青年群体如果不能够投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共产主义的建设就不能够取得成功。他指出:“你们应该是千百万共产主义社会建设者的带头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成为这样的建设者。不吸收全体工农青年参加共产主义建设,你们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青年群体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导。恩格斯在晚年致信查苏利奇时高度评价了俄国青年在贯彻和坚守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俄国革命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他指出:“…首先,我再对您说一遍,得知在俄国青年中有一派人真诚地、无保留地接受了马克思的伟大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理论,并坚决地同他们前辈的一切无政府主义的和带点泛斯拉夫主义的传统决裂,我感到自豪。如果马克思能够多活几年,那他本人也同样会以此自豪的。这是一个对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将会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列宁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进程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推动青年群体掀起革命浪潮的重要精神动力,亦是青年群体革命实践的重要理论指导。他指出:“当时的青年学生普遍倾心于马克思主义。自然,他们这样倾心并不仅仅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理论,甚至与其说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理论,不如说是把它当作对于‘怎么办?这一问题的回答,当作向敌人进攻的号召。”

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重阐明了教育对于青年发展的极端重要意义,强调加强对青年的教育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认识到教育对于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在经典文本中多次强调加强对青年的教育。恩格斯强调教育是促进年轻人全面发展,摆脱年轻人片面性的重要手段。他指出:“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列宁强调青年是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关键力量,认为只有教育和培养好青年才能促使青年发挥他们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强大力量。他指出:“只有把青年的训练、组织和培养这一事业加以根本改造,我们才能做到:青年一代努力的结果将建立一个与旧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他敬告青年要深刻认识和重视教育对共产主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每个青年必须懂得,只有受了现代教育,他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如果不受这种教育,共产主义仍然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

(三)实践生成: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新特点新情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随着时代发展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其中既包含积极的因素,亦存在消极被动的成分,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是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战略性意义提出的重要现实根据。

其一,青年群体迸发出蓬勃向上、积极踊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青春伟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最富有朝气和梦想,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主题下,新时代青年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年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时刻准备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伟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群体在科技前沿顽强攀登、在灾情前线冲锋陷阵、在抗疫一线奋勇向前、在体育赛场披荆斩棘,各行各业都展现着新时代青年顽强拼搏、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各行各业青年的共同努力正一点一滴地汇聚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合力。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新时代中国青年高呼“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年誓词,是新时代青年内心深处向祖国发出的慷慨誓言,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使命就是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搭建施展他们才华的舞台,正确引导青年群体充分发挥他们的青春伟力。

其二,境内外敌对势力运用互联网等多种手段攻击诱导青年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内外敌对势力是绝不愿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的,必然要想方设法对我们进行渗透、破坏、遏制、颠覆活动。他们工作的重点就是我国青年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前阶段正值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境内外敌对势力无时无刻不在想方设法影响中国,企图从根上瓦解中国,攻击、诱导青年群体就是他们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青年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的主体用户。根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10.79亿人,其中10-29岁的网民占28.4%,这一年龄段的网民很多是在校的青少年学生,互联网已然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年进行渗透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青年群体的社会阅历相对较少,但对社会发展的感知很敏锐,对各类社会现实问题尤为敏感,较容易受到外界和错误东西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增加了政治引领的难度。”如何防范、抵御和化解新时代来自国内外敌对势力在互联网空间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冲击是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课题。

其三,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的树立道阻且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新时代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建构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部分青年群体容易沾染不良习气,物质欲望与精神追求相脱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成长在一个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但是,物质条件好了也是把‘双刃剑,容易滋生贪图安逸等不良习气。”新时代的青年群体生于物质条件相对充沛且日益发展的时代,与此相对应的是部分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不能伴随物质生活条件的增长而不断生成,部分青年群体逐步产生了物质条件与精神世界脱节的境况,形成了攀比、“躺平”等不良习气。另一方面,青年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潜移默化、久久为功、持续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青年群体社会阅历和思想储备相对较少,这就要求党的青年工作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教育和引导来培育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战略性意义的思想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胜利曙光、党的伟大事业传承发展的重要历史方位,深刻把握新时代青年运动的时代规律,围绕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战略性意义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供根本遵循。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战略性意义的思想内核需要从根本原则、根本任务、教育主线和实践要求四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和精准把握。

(一)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管青年

坚持党管青年的原则是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党在领导青年工作的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经验。坚持党管青年的根本原则要求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在制度上和组织上扎实根基。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初就高度重视对中国青年的领导和管理,坚持党管青年的根本原则是党在领导青年工作的实践中得出的重要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把坚持党的领导深深融入血脉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青年组织的根本特质和鲜明优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青年学生,广泛开展反帝反封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为建设和平统一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奉献青春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率领广大青年组建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青年扫盲队,为新中国建设建立功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带领青年群体奔赴现代化建设新浪潮,青年群体争当改革先锋,贡献青春力量;新时代以来,党全面领导中国青年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成就伟大事业、践行伟大梦想,使青春力量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绽放异彩。

在制度上和组织上扎实根基是坚持党管青年根本原则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青年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各级党委要加强对青年工作和团的工作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青年工作,强调在制度上和组织上下功夫,将党管青年的根本原则扎下根基、落到实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国家出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将坚持党管青年原则从制度上确立下来,为在制度上完善党管青年的根本原则夯实基础。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先后赴清华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考察调研、部署共青团改革、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围绕党管青年根本原则向共青团组织、高等学校提出新要求,要求共青团、高校等青年工作组织主体充分发挥组织能力、履行组织职责,扎实党对青年的领导和管理。

(二)青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之根、精神之源。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革命的理论、永恒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回应时代呼声、解决时代难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下时代指导实践的根本思想遵循。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一方面要扎实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研究,另一方面要全面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用新时代新思想指引党的青年工作不断前进。

青年须扎实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内在灵魂。青年群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等观点和方法考察世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坚定不移站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立场,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青年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破解时代难题、完成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组织广大青年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增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时代孕育思想、实践产生理论,新时代面临国内国际两大变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时代背景,应对国内国际两大变局的现实实践是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科学成果,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面对新时代国内国际两大变局,面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心任务,中国青年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心力量必须学深、悟透、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铸就新辉煌。

(三)青年工作的教育主线: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践行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自党创立之初就胸怀理想信念,率领中国青年实现一个又一个宏伟目标、铸就一件又一件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想引领好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而凝心聚力,就必须加强对青年理想信念的教育,将教育青年践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青年工作的教育主线。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清醒认识到,理想信念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要了解青年群体理想信念确立的艰巨性,多措并举确立青年群体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第一,明确青年确立的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应确立的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定自信。”党的青年工作者教育青年群体确立理想信念的前提,是必须明确青年应确立的理想信念不是别的什么理想信念,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一方面,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信念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信念致力于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其最终目的是追求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社会主义青年必须胸怀天下,为人类向往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从事实出发的运动。“共产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信念绝非书本上的理论和教条,而是实践的运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共产主义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实践的现实体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须深知共产主义信仰信念绝非形而上的口号,而是当下的具体实践,在实践中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第二,明确青年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理想信念是确保青年群体行稳致远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青年一代不能坚定理想信念,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接好我们的班,那无数革命先辈换来的成就就可能付之东流!”马克思主义强调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精神力量能够影响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的理想信念会助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奋力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后、腐朽的精神世界则会影响中国青年的世界观,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者基于对客观世界的科學考察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之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防止自身堕入拜金主义、精神世界匮乏的强心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延续靠的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新时代中国青年悉心毕力的付出。

第三,明确青年的理想信念养成是艰巨的历史任务,党的青年组织应该在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上狠抓落实。青年群体理想信念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方面它受到青年群体自身特点的影响,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不成熟、信念不够坚定,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产生“躺平”“摆烂”等消极的价值观,青年群体价值观的确立是漫长艰巨的任务;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以来都企图通过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等方式影响青年、瓦解社会主义中国,防止西方在意识形态上对青年的干扰、渗透是青年群体理想信念养成阶段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青年组织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共青团组织、青联、学联作为党的群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引导、教育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历史重任,必须肩负起自觉抵御外来意识形态对青年群体的渗透、干扰以及培育青年生成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责任,从政治、生活等多向度指引青年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四)青年工作的实践要求:联系服务青年群体

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落在实处就必须注重联系和服务青年这两个关键性实践环节。新时代的新兴青年群体繁多,面临问题和困境也复杂多样,不能够深入青年群体、不能够密切联系青年群体,就不可能将团结凝聚青年落到实处;不能够了解青年生活现状、看到青年面临困难、服务青年解决青年面对难题,就不可能得到青年认可、引导青年。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实践要求就是要从联系和服务青年群体两大环节入手,倾听青年意见、了解青年困境、解决青年难题、大胆使用青年、辅佐教导青年,使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落地生根,凝聚青年力量,促使青年充分发挥其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先导性作用,依托青年力量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方面,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青年现状、密切联系青年是团结凝聚青年群体的重要抓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新兴的青年群体日益呈现多样化特征,党的青年工作也逐渐复杂化、覆盖面逐步加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青年工作要扩大有效覆盖面、广泛联系青年,而有效覆盖面扩大的前提是深入青年开展调查研究,了解青年群体的现状。新时代以来,自由职业蓬勃发展,外卖小哥、快递小哥、自由撰稿人、独立演员、新媒体从业者等新兴群体蓬勃发展,而这些行业的主体就是青年人。调研青年群体现状、把握新时代青年特点能够扩大党的青年工作的有效覆盖面,最广泛地联系青年群体,从而全面团结和凝聚青年。

另一方面,解决青年难题、服务青年群体是得到青年认可、引导青年群体的核心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做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青年群体初入社会,面临许多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和难题,创业青年、城乡贫困青年、进城务工青年等青年群体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党的青年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运用“线上线下”“点对点”“面对面”等多种形式和手段真正服务好青年、支持青年群体发展。青年群体困难得到解决、生活工作顺利才能接受党的引导,为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尽心竭力、努力奋斗。

三、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战略性意义的目标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将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升至战略性意义的高度,并围绕党的青年工作提出诸多重要观点和要求,为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明确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目标指向,是锤炼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本领能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带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雄伟目标。

(一)锤炼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本领能力

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要将锤炼新时代青年的本领和能力当作首要任务,新时代青年练就过硬本领能力是应对风险挑战、承担时代重任的前提条件。锤炼新时代青年的本领能力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下功夫。在理论上,新时代青年需要认清当今世界存在的风险与挑战,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实践上,新时代青年要深入工作一线、扎根基层,在前辈的带领下和自身的工作实践中提升本领能力。

在理论层面,党的青年工作者要引导新时代青年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存在的风险与挑战,鼓励新时代青年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促使新时代青年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本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新时代青年:“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复兴之路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是惊涛骇浪。”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是认识世界,只有在对世界有清醒认识并进行理性思考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人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对当今世界形势有清醒认识,要清楚了解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中国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节点,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即将实现;另一方面世界动荡不安,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恐惧中国的和平崛起,产生了恐惧中国、抵制中国、打压中国的情绪,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等多方面企图围堵中国,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理论来源于实践并经过系统化处理用以指导实践,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充实的专业技能知识是指导实践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时代青年需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珍惜宝贵学习时间,要熟练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自己的专业技能,将充沛理论逐步转化为实践行动的重要动力。

在实践层面,党的青年工作者要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的实践锻炼,鼓励新时代青年深入工作一线、扎根基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本领能力。“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并强调扎根基层,毛泽东同志始终强调基层调研对于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将青年时期七年“梁家河大学”的基层工作实践视为指导治国理政实践的重要经验来源。基层和工作一线是新时代青年施展拳脚的舞台,理论的学习用于指导实践,基层和工作一线就是新时代青年实践并检验理论的第一场所。基层和工作一线将为新时代青年提出问题,亟待新时代青年运用理论和经验加以回答,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中,新时代青年将不断锤炼自身本领能力,为迎接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挑战奠基蓄力。

(二)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是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只有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够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宏伟使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一方面要明白培育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问题,另一方面要清楚怎样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核心问题。

第一,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需要培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接班人。关于培育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就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立场是社会主义,前进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实现,党的青年工作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是拥护党的领导、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党是青年群体建功创业的引路人和保障者,青年群体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一根本。维护和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责任,当前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颠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愈演愈烈,意识形态渗透、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在中国传播更趋于隐蔽,新时代青年必须识别并坚决抵制错误思潮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冲击,维护、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必须强化历史教育、增强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新时代中国的深刻认识,从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上教育中国青年认清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长在物质、文化富足的美好时代,未经历过战乱的颠沛流离、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和穷困的生存环境,不能够真正了解社会主义中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要从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两个层面着手,教育新时代青年从理论和现实的维度清晰认识新时代中国,勇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一方面,要加强对新时代青年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的教育。历史对于未经历风霜雪雨的新时代青年来说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历史的教育中能够促使青年清晰认识社会主义中国诞生、发展的艰辛历史,了解无数革命先辈为新中国诞生和发展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丽诗篇,让新时代青年懂得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厚植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扎实青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情感根基。另一方面,要增強对新时代青年当代中国形势的教育,促使新时代青年了解国情、认清国家历史方位。当今中国正处在时代的交汇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风险与挑战层出不穷、机遇与利势千载难逢,必须教育新时代青年认清形势、奋发勇为,在前进的风浪中勇担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三)带领新时代中国青年吹响民族复兴号角、实现民族复兴伟业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光辉伟业。“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先锋队、主力军。

一方面,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须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饱经风霜的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就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一百多年前,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的中国青年在战火纷飞的乱世探求中华民族复兴的前途命运,先进的中国青年创立中国共产党并在党的指引下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景奠定政治基础;七十多年前,新中国的新青年在党的指引下顽强拼搏,实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四十多年前,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青年在党的带领下奋勇向前,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新时代中国青年攻坚克难,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铸就了载入史册的光辉历史成就。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是带领全国人民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须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目标顽强拼搏、勇毅前行。

另一方面,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须科学规划人生航向、合理利用时间,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伟业。人生价值的实现包含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层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实现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个体,没有社会的发展个体的价值就不能够得到实现,而自我价值的完善和实现一定能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归根结底要落脚在实践的基点上,实践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青年一代:“从二○二二年到二○三五年,现在的青年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从二○三五年再到本世纪中叶,你们年富力强,将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担当重任。”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坚信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实践奋斗的结果,科学规划、合理利用青春的黄金时间,在追求人生价值的实践进程中创造社会价值、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伟业。从现在起到二○三五年的第一阶段是新时代青年的蓄力期,青年一代要把握好学习时光,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学习工作经验,为即将迎来的奋斗时刻奠定基础。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是新时代青年的迸发期,青年一代已然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新时代青年将在这一阶段用实践行动实现人生价值,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Theoretical Implication of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Party's Youth Work in the New Era

Li Jianxin Si Qin

Abstract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Party's youth work as a strategic work in the repor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which i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tanding on the key node to achieve the second centennial goal of the scientific summary of the party's centennial youth work and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youth group.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Party's youth work in the new era is based on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ing the Chinese youth to carry out th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movement, theoretically inherited from the important exposition of the Marxist classic writers on youth work, and practically generated from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situations of youth work in the new era.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Party's youth work in the new era should be understood and grasped from four dimensions, namely, the fundamental position, the fundamental task, the main line of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A profound grasp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Party's youth work in the new era will help young people of the new era to refine their skills and means to face up to the risks and the struggles, to take up the responsibility of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and to fulfill the mission of the era of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the Party's youth work;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ideals and beliefs

責任编辑 纪秋发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坚持党的领导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丰富和规范党内仪式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途径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