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视角,引导数学探究学习

2024-05-08 12:56李婉金
新教育·科研 2024年4期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数学素养建构主义

李婉金

【摘要】文章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践和思考。要将探究式学习广泛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去,深入促进数学教学的变革与创新。与此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并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以便于对学生探究式学习进行更好的引导与评价。

【关键词】建构主义;探究式学习;思维能力;数学素养

当前社会背景之下,进一步进行教育改革已是必然趋势。建构主义理论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它强调了知识的动态性,并把学习看作是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构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过程。这一视角的变化,既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又给新型教学方式带来了广阔空间。尤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探究式学习这一新型教学方式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和追捧。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发展其数学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其数学素养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文旨在建构主义视野下,对探究式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探究和践行。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通过各种途径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为各种形式,如图像、声音或者视频等,让学生能直观地感知并加以理解。这种视觉、听觉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教师也可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从而进一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游戏化学习方式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的效果。另外,组织实践活动也是创设情境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可通过布置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和实地考察等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真实的情境中去,深化数学理解和运用。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既能发展动手能力、解题能力,又能激发探究欲望。

以“小数的意义(一)”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开始上课时,一位教师先播放了一段超市里的视频,然后把镜头特写在一些商品的标价上,截屏后得到下图(图1)。

图1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商品的标价有什么特点?

生:它们都是一些小数。

师:请你们同桌互相读一读这些小数,读完再来说一说读小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小数点后面的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生:小数点前面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

师:看来前面所学的小数知识大家都还没忘记,谁能说说1.11元中三个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小数点前面的1表示1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个1表示1角,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个1表示1分。

师:1角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0.1元;1分

是1元的,可以写成0.01元,所以1.11元是1元1

角1分。那么1.11米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它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米尺帮助学生理解,并逐步把它抽象成一条线段,表示出1.11米。然后出示图2的网格图和方格图,先让学生在这两个图中分别找到0.1和0.01,再在学习单上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小数,如0.3,0.9,0.25等。

在本例中,老师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老师先用超市购物视频,把小数的概念和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然后,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同桌互动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概括小数读法的规律。教师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1.11元的含义,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整个教学过程不仅充满了趣味性,而且有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大有裨益。

图2

二、引导探究,培养思维能力

1.鼓励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所崇尚的一种重要品质。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必须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以及方法等方面着手,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教师可设计有意义的问题与挑战,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这类问题可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当中的具体运用。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与支持,使其勇于发表见解与思考。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掌握,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

以“买文具—小数乘法意义”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商品的单价和物品的长度,如2.15元、1.36米等,让学生说说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一些小数的加减运算,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前一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又可以为本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新知学习环节,教师出示下面的情境图(图3)后,可以先让学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除了一些加减运算的问题外,可以引导他们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如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列出0.2×4这个算式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计算结果,并用已学的知识来说明,这样的计算结果肯定是正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并给予学习困难学生以帮助与支持。

圖3

反馈时,多数学生会借助熟悉的元角分的知识来进行解释,如0.2元就是2角,2×4=8(角),8角就是0.8元,所以0.2×4=0.8(元);有部分学生会借助乘法的意义来解释,如0.2×4就表示4个0.2相加,转换成加法算式;少数学生会借助画图来说明。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这些不同说明方法的共同点,使他们明白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是相同的。接着,可以让学生继续独立解决刚才所提出的问题,如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反馈时仍然要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说一说是怎么思考的,以借助具体问题进一步巩固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该案例演示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发展。教师先设计趣味问题、挑战等形式,使学生以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具体应用。与此同时,老师也给了学生足够的信任感与支持力,使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思考。该教学方式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能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合作探究,提升协作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合作探究和提升协作能力是同样重要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孩子们能在互相交流与协作的过程中提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探究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需注重指导学生明确分工、相互支持、共同进步。教师可为各组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孩子们在团队合作时各显其能。同时,教师也可经常举办一些组间比赛或者展示活动,使学生在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在协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与成就感,相信每个孩子在今后的学习都能发挥优势,并能与他人一起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以“图形分类”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出示下列图形让学生认一认,接着让学生拿出教师课前为他们准备的学具,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怎样把这些图形分类,并说说这样分类的理由。

反馈时,学生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有的小组可能把它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类,有的小组可能把它分成三类,还有的小组可能把它分成四类。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分成三类或四类的小组同学,其实是把平面图形进行了细分(如图4所示)。在学生小组合作分类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導他们进行系统的整理,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图形的内在联系。

图4

在本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的协作能力得到成功提高。在组织图形分类这一活动中,老师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相互支持,使他们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各显其能。这一教学方式不仅发展了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使他们在协作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与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也别出心裁地指导学生认识不同分类间的联系,让他们从整体上掌握图形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系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解决今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三、反思总结,提升数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注意指导学生反思与总结,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数学素养不仅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包括对数学思想、方法和精神的领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与总结,能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学知识,增强其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要想帮助学生有效地反思与总结,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寻找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究精神,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或者合作学习等活动,使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迪、共同进步。另外,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条反思总结的策略,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一是整理知识框架。在学习完一单元之后,指导学生复习已学知识、梳理知识点、对重要概念绘制思维导图、搭建知识框架等。二是回顾解题思路。对数学题目的解答,特别是解题思路多样化时,可以让学生回顾并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寻找最合适的解题思路。三是发现数学规律。数学中存在着大量的规律和公式,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通过指导学生深入钻研具体的数学问题,找出规律,在同类问题中加以运用,能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四是总结学习经验。鼓励学生经常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与方法、寻找合适的学习策略。教师也可鼓励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或者周记等方式,来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心得体会。

上述反思总结的策略,使学生既能巩固已学知识,又能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数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的反思与总结,以帮助他们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把握。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与激励,让他们不断地反思与总结。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教师也要不断对教学方法与策略进行探究与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要,运用案例教学、问题解决教学、数学实验等不同教学方法与途径。另外,还可通过介绍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实际应用场景,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运用,增强其数学素养与实践能力。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会使学生逐步形成反思、总结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和思考,更加坚信了探究式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更加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究,从而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促使他们主动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希望更多的教师乐于尝试和践行探究式学习这一教学模式,使得小学数学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韩荣荣.探究训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6.

[2]徐军.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设计及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3]马延青.关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中旬,2014(1).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数学素养建构主义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