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人理念下英语阅读设计与实施

2024-05-08 14:46栾婷婷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导图文本内容

栾婷婷

学科育人理念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不仅需注重理论讲授,也需要关注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促使三维教学目标落地。

一、培育语言能力的阅读设计与实施

(一)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助力学生的语言输入。教师在阅读教学前组织学生展开字母和词语的学习,帮助学生扫除自主阅读障碍,结合图文并茂的小绘本,使其理解发音规则,掌握单词的音、形、义。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听音能写、见词能读的技能训练。二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组织学生展开语篇研读,在解决what、why、how问题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语篇的主题、文本结构、语言特点、作者思想等内容。三是合理设问:教师可以围绕故事情节,提出思维连贯和导向明确的问题链。根据学生的基础层次,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质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如在学习《My family》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教学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疑惑,如“如果想知道对方是不是杨玲,应该怎么说”“当我想问别人是谁时,应该怎么说”等问题。教师趁机了解学情,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式的教育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四是预测对比的教法,学生可根据故事的开头或插图,猜测后续的故事经过等,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线索,主动探究学习感受和创意想法。五是留白想象,让学生带入文本主人公的角色,想象彼此间的对话,深入感受主人公的心理或情感变化,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提供学生展示与表达自我的机会,组织学生展开单词记忆的游戏活动,如单词“接龙”的认读游戏。教师引导学生将本课的单词记录在单词卡上,便于日后的巩固阅读,切实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学习感受,小组创编课本剧及角色之间的对话内容,促进学生个性表达。教师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组织学生展开英文绘本剧表演或英文故事趣配音等活动,纠正学生的发音等问题。如在学习《What time is it》相关内容时,契合学生愛表演的天性,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一天计划表,或自主创编对话内容,考查学生对句型和词汇知识的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的能力,让学生在交流表达中形成较强的时间观念。

二、培育思维品质的阅读设计与实施

(一)组织进行思维游戏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故事预测游戏、句块推箱子、词块或句式拼图等游戏,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智力,营造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如在学习《Colours》的相关内容时,让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说出不同物品相应颜色的游戏,可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使其集中注意力。

(二)组织学生分析问题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先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独立思考,获得独到的见解,再展开小组讨论,使其在集思广益和思维碰撞、头脑风暴中获得完整性的结论,深入理解阅读文本内涵。如在《What do they do》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同桌之间围绕某一职业,分析其工作性质和内容相关的话题”等学习任务。教师出示更多的职业词汇,鼓励学生围绕话题和“What does he/she do”等句型,同桌之间进行询问对话。学生在讨论中衍生出更多学习问题创意的表达,对于个性问题,发挥班级头脑风暴力量去解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对于后进生,提出封闭性的问题,发展其学习的信心。中等生提出半开放性的问题,实现阅读文本与生活的整合。优等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新旧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等。

(三)读写结合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展开仿写或改写等活动,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延伸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巩固对新句型和词汇的应用,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活跃性及概括性。如在《Drawing in the park》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展开复述语篇、仿写句型、改写故事内容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等高阶思维,使其有更多的学习收获和情感体验。

三、培育文化品格的阅读设计与实施

(一)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

文化教育内容渗透在阅读文本的字里行间,可以是一种生活习惯或表达方式,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教师引导学生挖掘阅读文本中的文化教育素材,帮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内容,学生通过感受蕴含的文化元素,使其有透过文本看到实质内容和跨文化交流等能力。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跨文化的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如在《At Christmas》的教学中,围绕“圣诞节快到了,你准备做什么”的语境,教师组织学生设计圣诞卡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圣诞节特殊祝福语的内涵。学生经历折卡片和绘画、写下信息等活动过程,自主展开“What should be written”“What should I pay attention to when expressing”等话题的讨论研究。最后鼓励学生互送卡片,让学生注意跨文化交际,并升华阅读活动的感情。

(二)对比中西文化差异

立足“培养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英语学科育人目标,教师在英语阅读课上不仅需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还需组织学生展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异域风情,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打破学生的固化思维。学生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会建立正确的文化观,用包容和理性的态度看待文化交流,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本土文化的意识。如在学习《Chinese New Year》的相关内容时,阅读文本中渗透了诸多的春节标志元素,包括剪纸和倒贴福及贴年画等,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对比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起源和庆祝方式、文化价值等方面。我国是农业大国,根据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宗教是西方国家文化和社会的中心,自从基督教文明浸染欧洲大陆后,西方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我国是礼仪之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节日庆祝的仪式感强,如礼拜老人、吃团圆饭、串门拜访等庆祝方式。西方国家节日的庆祝方式强调内容的丰富多彩,如巴西狂欢节等,市民聚集到街道或广场上,通过彩车或画脸谱、热舞等方式庆祝节日,更注重自娱自乐。

(三)借助绘本拓展文化视野

绘本读物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可激發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入利于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绘本资源,渗透文化教学和情感教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魅力和异域风情。如在教学《An interesting country》的相关内容时,引入“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的绘本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各国的风土民情。教师组织学生展开看图猜国家的游戏,教师出示寿司和辣白菜等国家标志性的事物图片,让学生猜测对应的国家,趁机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丰富“interesting country”的教学主题。

四、培育学习能力的阅读设计与实施

思维导图是常见的有效学习手段。思维导图整合了阅读材料中的中心点、关键词、分支词汇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标记出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再带领学生精读,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

如在《Dolls》的教学中,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一是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提取要点,清晰化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玩具娃娃的长相特点,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观察结果,再鼓励学生说出对玩具娃娃的印象。学生整理思维导图后,对娃娃整体的印象深刻,可轻松说出其外貌特点,再引导学生利用His/Her...is...等固定句型描述周围人的特点。教师呈现出有句型和句法的板书,以结构图的形式呈现出文本内容,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难度。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明确,对学生概括语篇内容有引导作用。思维导图的知识结构清晰,打破了学生的线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探究文本内涵,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实现学习策略和文本知识的产出性应用。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结合问题式的教学方法,直观呈现了女娃娃外貌的特点。教师鼓励学生用同样的学习策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设计男娃娃外貌特点的思维导图。同桌之间用固定的句型,互相表述男娃娃的外貌特点,实现对文本信息的深入把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传授学生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该学习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娃娃,并说明原因。从娃娃特点的描述,进行知识迁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考查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三是教师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文本的阅读内容进行结构化的整理,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实现重难点内容的轻松攻克。学生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后,可根据学习需要,自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如学习自主性强的学生,学习了外貌特点描述的内容后,自主运用思维导图整理了身体部位单词名称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如有的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了有男人和女性的称呼相关的知识点,便于后续的写作等学习应用。思维导图的绘画方式和颜色多样化,符合学生的喜好,更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师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将核心素养培育的任务贯穿英语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拓展学科的育人功能,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挖掘文本中有助于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元素及话题,丰富学科育人的载体和渠道。教师围绕文本主题和学情,合理设计教学问题,有序安排教学活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让阅读学习更加立体和饱满,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有更多的学习收获。

猜你喜欢
导图文本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主要内容
第6章 一次函数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