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背景下中小型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2024-05-08 19:38殷瑛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2期
关键词:馆校合作

【摘 要】博物馆是传播社会公共文化的重要机构,教育功能是现代博物馆最重要的职能之一。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博物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教育教学,双方教育资源互为补充,互为延伸,学校与博物馆在教育功能上的开发合作逐渐推向纵深。新时代背景下,馆校合作既是博物馆发展的创新性探索,也是其面向社会、服务观众的新途径、新方向。与时俱进,方得始终,博物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有效资源,与学校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出相互协同的“馆校合作育人新模式”,实现社会教育服务功能的拓展升级。

【关键词】馆校合作;中小型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269.27;G6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2—247—03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近年来,各地博物馆以文物资源为基础,陈列展览为平台,文保科研为推力,宣教服务为保障,积极与中小学对接,开展馆校合作互融教育资源的多维度的实践探索。如吉林省博物馆对开馆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度探讨,分析了影响馆校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从中查找出一部分共性规律及建构可操作的模式[1];南通博物苑把博物馆资源借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生动展示如何把本地博物馆资源转化为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新时代历史教学实践[2];福建省武平县博物则在《馆校合作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索中》一文中提到了通过馆校合作,将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以课程资源的形式加以开发利用,有效填补了学校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资源短缺[3]。作为中小型博物馆,涪陵博物馆(以下简称“涪博”)也在借鉴和参考同行们馆校合作的经验做法后,分析和审视自身优劣势,探讨如何有效利用馆藏资源,深度挖掘具备潜在性、多样性、具体性特点的涪陵当地地域文化,以提升教育服务效能、充盈博物馆教育内涵为目标导向,找出了一条符合本馆实际并与学校教育相适应的馆校合作模式,并最终摸索出可实施的长效运行机制。

一、突出展教并重优势,打造学生终身学习不可替代的教育场所

涪陵区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是区域内唯一的一所通史博物馆,现有藏品1435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件/套,二级文物3件/套,三级文物240件/套。藏品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跨度时间长,资源种类多,涵盖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35个文物门类,在三峡地区的文物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21年,涪博以藏品为支撑,改陈升级后推出基本陈列《涪陵春秋——涪陵历史文化陈列展》,展览分《序厅》《远古遗踪》《巴国故都》《两汉雄风》《唐宋风采》《涪州往事》《近代风云》七个部分,以历史文化演变为主线,以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为依据,从远古至近现代,展示了本土人民卓越的文化创造力及其丰硕成果。2021年基本陈列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公布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2022年推出的《文物的力量——涪陵区不可移动文物图片精品展》,展览梳理了涪陵区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荟萃展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展的有机融合、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共同呈现出涪陵历史文化积淀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延续性,构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本土文化发展序列及文物史迹网络。

文物无法离开场馆,遗址、遗迹不可移动,展教并重,展教融合,是博物馆教育的独特优势。学校教室里的课堂教育自有其局限性,仅凭课堂上的教师图文解读无法形象展现浓缩于书本上的历史文化教学内容,而就生动性、直观性而言,承载历史文化信息的博物馆的实物展示及其场景氛围,能够为学生们打造出身临其境的感性空间;博物馆里弥漫着的无拘无束的、非正式的、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对于学校课堂教育的秩序性、严肃性、规范性而言,也更有利于未成年人养成自觉习得历史文化知识的终身学习习惯。

二、强调教育的科学探究精神,促进馆校合作特色课程建设

馆校合作奠定了将博物馆资源开发利用为学校课件的基础,把博物馆资源转化为学校的课程资源也蕴藏着可以继续深挖的潜力。博物馆教育强调探究的过程,其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寻根刨底式科学精神与当下学校教育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恰好吻合。同时,学校引入博物馆探究式教育课程,可以打破学科育人的边界,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交叉迁移能力,协助学生培養收集、分析和架构知识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表达能力。

2023年涪博与涪陵第五中学校历史课程创新基地共同开发了课后服务课程《涪陵博物馆里的中国史》,在双减背景下,拓宽了博物馆对中学生课后服务的渠道。课程设计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谱系与本土地方史脉络互为对照,从原始先明的智慧之光至硝烟四起的春秋战国,从气势恢宏的汉唐盛事至日浙衰退的宋元明清;使巴山蜀水中走来的远古巴文化、跨越千年的巴人遗珍、神秘莫测的巴蜀符号,与史书记载的文字互为参照,变成可以求证的历史;以不同维度触发青少年的感知,感悟出土石器的原始之美,远古陶器的朴素之美,巴渝青铜的时间之美,真正实现“教育对生活的回归”。同时,博物馆也通过课程设计的另一主体——学校将教育资源转化为可实施的学习课件,反哺自身实现社会价值。

三、深层次研发优质的教育课题,分享新发现、新研究、新成果

2010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3415个,至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6565家,十多年来数量几乎翻了一番。随着博物馆在星罗棋布中的快速发展,博物馆界已能更大范围地参与地方教育建构,对地方教育的改革发展持续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作为地区综合性博物馆,涪博承接了本区域本行业的多个研究课题,在参与历史文化类学术论坛交流及专项专题的纵深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重点打造的专家讲座更是被视为馆校合作实践教育的名片。在面向广大师生的博雅而通俗讲座中,重大历史事件被细化解读,历史文化精神被深层探究,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被广泛分享,以“博物馆的力量”润物细无声地滋养青少年的文化自觉、自信,也实现了博物馆教育工作从量到“质”的转变。

四、提升馆校教育资源衔接的效能,细分受众需求差异,因人施教

在博物馆教育视角下,其职能设置原本更偏重于自身擅长的专业领域,起初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也未能得心应手,面对未成年人想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还需细心观察、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衡量学生的接受程度及学习需求。而学校在运用博物馆资源开发课程时,也存在理解偏差或认识不足的问题,亦或形式简单、表达枯燥,缺失趣味性、生动性。馆校双方在各自的教育资源衔接合成时,应尽量换位思考。在博物馆资源转化为教师的课堂课件时,博物馆可根据学校教师的授课需求,给予资料和研究方面的支持,使课程设立别具新意,避免只学不练、浮于表面。博物馆也应大体了解中小学校新课程体系所要求的知识点分布情况,从中找寻和发现可以用馆藏文物具象支持的历史文化知识点,主动去调动教师参与博物馆教育的热情,充分利用其日常教学的丰富经验与授习技巧,取其教学所长补博物馆临教之短,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量身定制适龄适教课程内容,让教育输出不刻板、不艰涩难懂,使馆校合作的教育效能事半功倍,实现双方服务社会培育人才的互补共赢。低龄学生的课程设计应偏重于益智启趣,寓教于乐,以拓展少年儿童视野为目的。中大龄学生侧重于馆校知识的结合运用,将“博物馆的大历史”与“个人的小历史”相结合,以丰富博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为目标,把青少年的全面成长与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五、均衡教育分布,利用相对优势,延伸农村馆校合作的辐射面

目前,我国的城乡间文化差距还较为明显,由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设备条件有限,乡镇中小学博物馆教育覆盖率低,存在着一定盲区,乡镇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博物馆教育也较少触及,认知度有限。相对于大博物馆,中小型博物馆距离乡村更近,在交通及熟知度上有比较优势。结合本区教育分布的实际情况,涪博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宣传队伍,主动出击偏远乡镇学校,将“流动博物馆”“行走的课堂”辐射至教育设施设备相对薄弱的基层学校。2023年上半年,涪博送展览走进6个乡镇中小学,举办展览12场,其中最远乡镇学校来回近80公里,以实际行动去消融博物馆与乡村的隔阂,将教育理念根植于乡镇居民下一代的学习与生活中,使之成为他们童年教育的美好记忆。

六、加固馆校黏合度,从不同途径搭建利益共享的平台

涪陵博馆校合作的另一特色是志愿者服务项目。2022年暑期,涪博与涪陵第五中学校馆校合作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正式启动。50名青少年志愿者以馆为平台,吹响“集结号”,点燃求知的火苗,历时40天,在历史文化遗产中溯源文明,汲取力量,传递出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活动紧扣六个度来开展。第一是有温度。讲解服务是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基础,引导志愿者们以藏品为载体,讲述文物背后故事,让观众体味有温度,有情怀的解说。第二是有亮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墨拓技艺的学习传承是博物馆志愿者培训课程的亮点。志愿者们从清洁模具、剪裁拓纸、上纸敲打、拓包扑墨等一步步皆亲身体验,从手忙脚乱至渐入佳境,在理论与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步领悟到墨拓技艺中水与墨关系的奥妙,沉浸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第三有热度。以摄像留影在“这个不一样的夏天”,定格住志愿者们在公益活动中绽放出的青春风采。第四是有广度。志愿者们以第一视角书写参与服务工作点滴,记录欢笑,记录挫折,记录汗水,记录成长。第五是有高度。以博物馆文化唤醒生于斯长于斯人们的乡土情怀,让这片土地上长大的孩子们拥有归属感、认同感,不论身处何地,回忆着故土家园仍旧为他们心之所向的“远方”。第六是有深度。志愿服务是使命和担当。博物馆提供了新时代青少年实现自我价值的初舞台,而通过志愿者传播,也使馆校合作的志愿服务精神生生不息。

七、馆校合作可以使博物馆文创设计实现跨界融合,更贴合青少年需求,活化利用馆藏文物

当代博物馆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活化利用馆藏文物,将其融入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中,而在青少年文创的开发利用中,学校可以为博物馆同类文创产品的ID设计提供新鲜度,涪陵博物馆在这一点上就真切感受到了“馆校合作的力量”。创意思维瓶颈期时,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往往会为产品的设计注入多元化和趣味性,少年儿童以艺术探索的初心,为文化传承赋予进新意。孩子们的直观感受更能贴合未成年人文创开发的实际需求,奇思妙想也赋予了设计“童里童气”,生机勃勃。学生们获得实践锻炼机会,博物馆又拓宽了设计思路,双方互惠互利。

八、争取多方影响因素协助,为馆校合作的常态化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作为中小型博物馆,相比大馆,在设立馆校合作教育部门、打造教育精品项目、创新教育形式等方面可投入的资金、人才力量有限。例如赴考古发掘工地、本土遗址、遗迹观摩等研学旅行项目涉及到人员、经费、交通,安全等因素,往往就顾虑重重。创新型互动体验项目的设置及辅助课具的添置,也因场地、人员、经费条件限制,往往以节约为主,“创新”含量不够、种类涉及不足。

若要构建馆校合作科学、合理、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还需各方影响因素共同协作,形成互为衔接、互为支撑的良性运行的绿色生态链。如可争取在馆校双方主管部门共同“主导”下,为政策扶持开绿灯,提供行政上的便利;作为主体的馆校双方,应对形成稳定有效的互补关系并达成共识,从“各建”到“共建”,避免因教育模式上的结构性差异而导致的对立;学生应成为共同服务的对象,老师则是馆校合作教育的助攻,担当着有效的沟通媒介,携手博物馆优化和丰富教育内容;家长委员会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应让其发挥主动性,在馆校合作开展的教育活动中承担人员配合及交通安全上的后勤协助。这样,馆、校、师、生、家五方目标一致,行动同步,为馆校合作常態化构建起社会保障体系,共同促进地域历史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中小学学生的素养提升,使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孩子都学有所获,同时使博物馆的社教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

参考文献:

[1]赵芮暄.馆校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6).

[2]周燕.本地博物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南通博物苑为例[J].文化产业,2022(8).

[3]曾晓燕.馆校合作视域下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索——以武平县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8).

作者简介:殷瑛(1977—),女,汉族,重庆涪陵区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为文博专业(文物、博物馆)。

猜你喜欢
馆校合作
浅议与馆校合作的方式提升博物馆教育品牌
美术馆与高校合作举办毕业展的初步探索
新时期科技馆与学校合作模式浅析
加强馆校合作与互动,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
博物馆与艺术类专业“馆校合作新模式”研究
博物馆与中小学馆校合作的路径探索
博物馆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合作的研究状况分析
新时期科技馆与学校合作模式浅析
浅谈福州科技馆差异化科普活动探索“馆校合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