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戴云山羊保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05-09 02:01张占春林晓钦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1期
关键词:保种养羊公羊

蔡 薇 张占春 林晓钦 余 芳 陈 翔

(1.尤溪县畜牧站 福建尤溪 365100;2.三明市畜牧站 福建三明 365000)

戴云山羊属福建省地方优质肉羊品种。 具有性早熟、繁殖能力强、个体适中、四肢强健、性情温顺、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征。因其皮薄、膻味小、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酒席餐桌上的必备菜肴和过年祭祀佳品。 长期以来由于对戴云山羊的保种选育工作不够重视, 品种退化杂化现象严重,种群数量也在逐年减少。为保护好戴云山羊这一优质地方肉羊品种, 笔者就对尤溪县戴云山羊保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一些看法, 以期对今后的保种工作有所帮助。

1 戴云山羊品种资源基本情况

1.1 戴云山羊分布情况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戴云山脉以北,是戴云山羊的主产区之一,目前戴云山羊养殖主要分布在中仙、坂面、汤川、台溪、西滨、溪尾、洋中等乡镇。 由于绝大多数养羊户只注重养羊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 目前尤溪县90%以上的养羊户都是饲养南江黄羊与本地羊的杂交后代, 导致本地戴云山羊种群数量逐年减少,分布范围也逐渐变小。 据品种资源调查统计,目前全县纯种戴云山羊存栏数量只剩下2 758 头,戴云山羊保种场2 个、保种户7 户,戴云山羊基础母羊种群共计存栏1 500 头、公羊23 头。

1.2 戴云山羊生长环境条件 戴云山羊的主产地戴云山脉位于福建省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8 ℃,年降水量1 603 mm,日照数195~240 d,无霜期232~299 d,相对湿度87%。 全县以低山地和丘陵为主, 大多数山脉的坡度在20~45°,海拨在600~1000 m,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势特征,天然的荒山草坡、果园、林地、山沟田垄周边草地等都是适宜牧羊的好地方,戴云山羊主要吃茅草、五节芒、马唐、树叶、杂草等,多以甘薯藤蔓、黑麦草、杂交狼尾草等人工补饲。

1.3 戴云山羊品种特征 戴云山羊作为南方地区优质肉用山羊,体型矮小健壮,四肢结实有力,毛色多数黝黑、部分灰褐色。 头呈三角形,两耳直立中等大小,有胡须。公羊角粗大,向后弯曲生长;母羊角细长,向后侧弯。 公羊两侧睾丸对称适中,雄性特征明显;母羊乳房发达,乳头一对。背腰平直,体躯前低后高,尻倾斜,尾短小、向上翘[1]。戴云山羊性成熟较早,公羊一般4 月龄就有性行为;母羊6 月龄开始发情,7~8 月龄可配种利用,周岁左右产第一胎。一年四季均可发情配种产仔,年产两胎或两年三胎,胎产两羔居多,三羔次之[2]。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戴云山羊品种退化现象严重 目前戴云山羊养殖大多采用传统放养模式, 主要以产羔羊和售肥羊为主,不注重选育工作。 由于饲养规模较小,种源交流较少,一头公羊往往使用5~7 年,近亲交配导致“父女”、“爷孙”现象严重,甚至出现近交退化的情况,影响保种效果和个体选育质量。 同时,拥挤简陋的圈舍、粗放的养殖模式、疫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也是引起戴云山羊生产性能下降的因素。 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法制法规的宣传力度较弱。 除少数边远山区、保种场(户)外,很难找到纯种戴云山羊。

2.2 保种力度不足 主要保种目标不够明确,只为保种而保种,而没有开展保种选育、提纯复壮,地方优质品种的遗传基因未能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 保种方法单一,投入较少,收效不大。 而畜禽品种保护与改良项目补助经费有限, 保种经费仅用于保种场(户)的补助,散养户的补助无法落实到位,对保种场(户)每头羊补助金额在150~170 元,补助经费对于养殖户来说杯水车薪,对于戴云山羊主产区来说,饲养户很难通过养殖戴云山羊获得经济效益。

2.3 养殖积极性不高 戴云山羊饲养历史悠久,在其产区内向来被作为重要的冬补畜产品, 同时也是民间祭祀常用牲畜, 冬春季节是戴云山羊消费高峰期。 尽管其具有皮薄肉鲜、膻味轻等优点,但是由于戴云山羊饲养周期长、相较其他品种山羊屠宰率低,普遍存在生长缓慢、出栏率低等缺点,加上天然草场缺乏等原因,无法大规模集中舍饲,多数以小散户模式自繁自养,使得养殖户饲养积极性普遍不高。戴云山羊消费群体也基本集中在戴云山羊主产区戴云山脉两侧的县乡,主要在尤溪、德化、大田等县,以自产自销为主,自给自足能力尚不足,规模化程度低,推广难度大,继而造成受众面狭窄。

3 品种保护与开发对策

3.1 建立戴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区 选有戴云山羊养殖基础的坂面、中仙、溪尾、台溪、西滨、洋中、汤川等乡镇列入戴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区。 在种质资源保护区内, 对符合戴云山羊品种特征的羊只开展品种资源鉴定,建档立卡,佩戴耳标,根据养殖情况,“一户一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戴云山羊保种方案。

3.2 建立戴云山羊保种核心群 以保护区为基础,选取优质种公羊、种母羊,建立种羊保护基地。 根椐普查及品种鉴定情况, 选择戴云山羊种群存栏规模50 头及以上,具有多年养羊经验的养殖户10~20 户作为保种户。 全县应在保护区内建立戴云山羊保种扩繁场1~2 个,要求每个保种扩繁场的戴云山羊基础核心群母羊数量常年保持在200~500 头及以上, 优质公羊保持在20~50 头及以上。 争取在3~5 年内保护区内的纯种戴云山羊存栏数达10 000 头以上,保种扩繁场和保种户的纯种戴云山羊存栏数达5 000 头以上。 要求戴云山羊保种繁育场和保种户应全部饲养纯种戴云山羊, 不得混养其他品种山羊。

3.3 做好戴云山羊的提纯复壮工作 在建立戴云山羊保种扩繁场和保种户的基础上, 要努力提高戴云山羊的生产性能,做好选种选配和提纯复壮工作。对戴云山羊扩繁场和保种户的核心群基础母羊和公羊进行有计划的选种选配、提纯复壮,并建立完整的种羊系谱档案。核心群实行纯种繁育技术,按照等量留种法,即每一世代留种时,在每一公羊后代中选择一头最优公羊,每一母羊后代中选择一头优秀母羊,且每代留作种用的母羊须产自不同母羊。 保种核心群应当避免近亲杂交, 实行非近交系的公羊轮回配种制度,有条件的种群最好开展异地交配制度,避免出现品种退化现象。 核心群内根据现有个体差异开展品系繁育,建立不同品系,扩大品种内差异,完善品种结构。核心群承担区域内戴云山羊种公羊、母羊的供种,以保证产区内戴云山羊遗传性能稳定。

母羊作为羊群繁育的基础, 羊群中母羊比例要达到65%~70%,2~5 岁的青壮年母羊占50%以上。母羊产羔多少由遗传因素决定, 在选留或选购种羊时,要从多胎母羊后代中选择优秀个体留作种用,并加强培育,这是提高种羊生产性能、繁殖性能最为便捷和有效的办法。 自然交配情况下公母羊比例以1:(30~40)为宜。 种公羊选育时应挑选品种特征和雄性特征均明显且遗传性能稳定的公羊留为种用,及时发现并淘汰精液品质差的种公羊。 公羊要定期更新,可以采取"异地交换"方式进行配种,实行非近交系的公羊轮回配种制度, 以避免近亲交配、 退化现象。 利用差异性开展系间杂交,同时注意避开同胞、半同胞交配。 保种核心群需要每年定期开展鉴定工作,及时淘汰劣质羊。

3.4 实行保种与开发相结合 品种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依托现有的养殖群体,成立戴云山羊产销协会,提升戴云山羊附加产值,探索以养殖、繁育、销售、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以保种核心群为基础,在下游选用南江黄羊、努比亚山羊等经济效益较高的其他品种羊进行杂交, 利用其生长速度快、育肥期短、屠宰率高等优势优化杂交后代的品质,这样不但可以较好地做好品种保护工作,同时也提高戴云山羊经济和社会效益, 提高养羊户的积极性。

3.5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品种资源保护作为一项长期公益性的社会事业, 需要依靠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保种投入力度, 同时提供经费支持。 可以利用微信、网络等新媒体优势,大力宣传保护戴云山羊品种资源的特色和优势, 以及戴云山羊品种潜在的经济价值, 通过宣传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建议政府成立戴云山羊保种基金,把戴云山羊品种资源保护所需资金列入各级财政年度核算,增加资金投入,对戴云山羊保种扩繁场和保种户每年都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确保保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3.6 大力推广高效益养羊新技术 加强与福建省农科院和福建农林大学的科研合作, 加强戴云山羊品种选育课题研究, 聘请有关专家举办育种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班,推广半舍饲饲养、优质牧草栽培、秸秆氨化、玉米青贮、人工授精及疫病防控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从业人员育种和养羊技术水平。

3.7 采取现代生物技术进行保护 根据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珍稀濒危评定标准, 充分发挥科研部门所拥有的科技优势和设备优势, 及时进行濒危程度评估,采取活体保种和基因保存相结合的模式。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品种种质特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建立以保种核心场为主的保护体系,对精子、卵子、胚胎等生物遗传材料收入国家基因库保存。

猜你喜欢
保种养羊公羊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卢国伟:矢志不渝,痴心保种
养羊宜抓好配种期饲养
罗非鱼保种越冬三个方式
200万元保种选育里岔黑猪
公羊触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