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红色文化价值阐释与展示利用研究

2024-05-09 10:42孙小贝
文化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五台山革命红色

孙小贝

五台山不仅是一处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在革命战争年代更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中共党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1]。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伟大的五台山人民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带领下浴血奋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卓越的贡献,留下了众多革命文物、革命遗址等宝贵的物质财富,沉淀了我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革命精神、文化内涵,并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红色文化与精神的研究阐释与传承弘扬,能够促进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和理想信念,培植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铸牢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城,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教育意义和社会影响力。

一、五台山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五台山是著名的革命圣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留下了众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遗址、纪念物,成为山西省红色文化的代表性区域。

1937年9月,在朱德总司令的带领下,八路军总部驻扎在了五台县南茹村,并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役,现存八路军总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1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金岗库村设立了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抗敌报社驻大甘河村,后方医院设立在了松岩口村。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在五台山松岩口村建立模范病室,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被毛主席称赞为伟大的“白求恩精神”。现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和纪念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和抗敌报社。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在河北省阜平县成立,后由于抗战形势的变化,边区政府随即迁往五台县射虎川台麓寺,边区高级法院驻于五台县前坪奶奶庙,边区银行驻于石咀普济寺,其印刷厂设在金岗库蛤蟆石古佛寺,边区党校和农民干部学校设在金岗库海会庵。现存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察冀边区政府旧址及射虎川抗日纪念塔、晋察冀边区党校和农民干部学校旧址、晋察冀边区印刷厂旧址、晋察冀边区银行(金库)旧址、晋察冀边区法院旧址。1938年11月,在五台县石沟滑石片战斗中,八路军全歼日军500多人,极大地鼓舞了五台山军民的抗日斗志,现存滑石片战斗遗址纪念碑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8年4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一行从延安到西柏坡途经五台山,路居塔院寺并视察台怀镇寺庙,现存五台山毛主席路居纪念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五台山红色文化价值阐释

阐释好红色文化价值是传承好革命精神传统的核心要义。五台山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反映了这里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培育和铸就了自强不息、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不畏强敌、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2],凝聚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它永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支撑部分。

(一)集中展现了革命先辈足迹

在党的革命历史上,老一辈革命家曾在五台山留下许多光辉的足迹。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贺龙、薄一波等革命家带领五台山军民在这里浴血奋战,建立丰功伟绩。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最初就是由聂荣臻带领3000余人在五台山地区创建的,后又发展壮大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被誉为“模范敌后抗日根据地”。

(二)深刻反映了伟大抗战精神

五台山是全国抗战精神的发祥地之一,深刻反映了党和人民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动彰显。在抗日战争中,五台山的人民群众配合八路军英勇参战,五台山僧众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开创了我国宗教界抗战的先河。五台山僧众不仅出钱、出力支援抗战事业,还成立了“僧界救国会”“佛教救国会”,积极参加抗日武装,从事反特活动[3],这些事迹无不体现了伟大的爱国精神。

(三)衍生出新的时代精神内涵

五台山红色革命文化所体现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是伟大的太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长期以来也鼓舞和激励着当地人民群众一心向党,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历程中艰苦奋斗、奋发进取,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思想道德素质,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4]。重温五台山红色革命历史,自觉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更重要的意义是能够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将红色精神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时代强国建设的道路上勇毅前行。这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

三、红色文化展示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红色文化的展示和利用是传承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抓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五台山红色文化展示利用现状还处于低层次被动型开发阶段,与武乡、兴县等省内著名红色旅游地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红色文化挖掘不足

整体上对五台山红色资源缺乏关注度,对红色文化深入挖掘的力度不够,相关一手文献资料未进行系统整理,对五台山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的深入研究较少,缺少广为人知的五台山红色文化图书、丛书等出版物,红色文化的传播度和影响力较弱。

(二)红色遗址展示方式单一

目前五台山的红色遗址以单一的静态展示和参观学习为主,缺少现代科技手段的融入,使参观者不能进行沉浸式体验。展示空间有限,缺少规模大、设施全、内容精的红色文化博物馆。五台山的红色遗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但是由于历史、自然、人为等原因,加之没有专业管理人员及讲解人员,部分红色遗址保存现状不理想,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急需进行保护修缮。有的革命遗址周边环境较差,无法实现供社会群体开展参观学习的功能。

(三)红色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五台山作为一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以其浓郁的佛教文化闻名海内外,与之相比该地对于红色文化的整体宣传力度尚显不够,一些红色革命遗址还处于“藏于深山人未识”的状态,“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地位与价值还需广泛深入宣传传播。

四、五台山红色文化挖掘展示利用对策

(一)做好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确认识五台山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坚持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的原则,高度重视五台山红色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加大各级政府专项保护资金支持力度,对五台山红色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进行分级分类、分阶段统筹规划保护,运用科学的手段对重点革命文物进行修缮保护,对濒危损毁的革命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全面推进数字化革命文物保护。加强对五台山红色革命文物的日常巡查监管,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加大对导览系统、展陈设施等服务设施配套力度,改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打通断头路,串联重要节点。加强与周边环境风貌、文化生态相适应的整体性保护,尊重历史建筑、景观和环境的特点和风貌,实施必要的周边环境整治工程。

(二)加强红色文化价值研究发掘

加大红色文化研究与阐释力度,将五台山地区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以及相关纪念设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均纳入研究和传播范围。做好五台山各类红色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分级分类名录和档案。搜集与五台山红色革命相关的报刊、影像、实物等一手文献资料,组织党史研究专家通过实地踏勘、田野调查、口述访谈的方式,全面整理挖掘五台山红色革命文物和文化资源所承载的重大事件、重点人物、重要故事,展现、弘扬五台山红色革命精神。结合新时代特点,深刻认识和理解其中包含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奋斗精神,讲好五台山红色历史和当代故事,阐释其精神特点、内容要求及时代价值,发扬五台山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优势,加大社科基金等支持力度,筑牢学术研究阵地,形成文史书籍、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各类研究成果,促进将五台山红色文化思政元素融入学生课堂,并在线上、线下平台进行推广、传播和利用。

(三)提升红色文化展示利用效能

完善规划、科学布局,通过主题化改造提升和分级分类建设,开展对五台山各类革命建筑遗址、军事活动遗址、文化活动遗址展览馆、纪念馆陈列展览和场馆设施设备的维修改造提升工程。建设五台山红色精神专题博物馆,将五台山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串联起来,全景式展示五台山的红色革命历程和红色精神,推动建设富有当地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以博物馆为引领,包括纪念馆、陈列馆、展览馆等系列标志性展示体系。继续挖掘和恢复红色革命遗迹,探索以技术手段和主题空间为载体的创造性展示方式,用 VR、AR、全息影像、数字仿真等多种技术手段还原历史场景,提供沉浸式的参观体验。通过舞台化演绎五台山红色文化、历史、故事、人物等,加强互动性和体验性。设计征集五台山红色文化形象标志、宣传口号,打造广为人知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统一五台山红色革命遗址解说系统,展示宣传红色文化品牌。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各类展览馆、纪念馆均配备专业讲解人员,强化讲解服务培训,提升讲解服务水平,将五台山红色文化真正内化于心、融会贯通,再通过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方式传递给广大受众。打造五台山红色研学基地,开发五台山红色文化主题研学课程,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外阵地和实践课堂,打造五台山红色文化实践育人的经典品牌。

(四)开展红色文化精神主题宣传

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搭建“红色五台”全媒体矩阵,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五台山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开展五台山红色主题采风创作活动,鼓励推出五台山红色题材文学、戏剧、影视、美术、摄影、演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文艺作品,实施“红色五台记忆”“口述红色五台”等项目。规划并推出五台山红色文化精品路线,运用互联网+、全媒体传播、制作电视宣传片、出版通俗读物等方式广泛宣传。开展五台山红色精神主题宣讲、系列讲座、专题展览、国际摄影大赛、徒步大会等主题宣传活动。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重大宣传推介活动,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五台山红色文化节庆和赛事品牌。开展红色五台主题教育、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军营等活动,加强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五台山红色精神的宣传教育,运用好五台山红色资源“活教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为青少年树立核心价值观指引正确航向。

(五)完善红色文化人才支撑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五台山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发扬工作。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在当地培养和挖掘一批热爱红色文化、扎根乡土基层的创作人才和团队,建设文物保护、文化挖掘、展示利用、管理运营等各类人才队伍,形成五台山文化研究、保护利用、宣传推介的专业优势力量。重点加强综合管理、专业技术、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培训,提升五台山红色革命遗址管理员及讲解员的经费补贴,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完善志愿者服务制度,招募建立一批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个人自愿提供红色文化讲解、引导咨询等相关公益服务。

五、结语

五台山红色文化深刻反映了伟大的太行精神、抗战精神。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建立各级、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的联动机制,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方法以整合优化红色资源,摸清革命文物家底,持续改善保存利用状况,阐释弘扬红色文化内涵价值,有效提升管理和活化水平,促进社会广泛参与,切实做到把五台山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讲好五台山红色革命故事,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深化革命传统教育、促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及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上走出一条新路[5]。

猜你喜欢
五台山革命红色
红色是什么
五台山
红色在哪里?
五台山掠影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追忆红色浪漫
往五台山(外一首)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五台山的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