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2024-05-09 10:42
文化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创新性中华传统

韩 丽

坚定文化自信,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前发展的基础。我国现行的文化政策,大力支持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随着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增强,保护和传承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重点强调了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文化界的领导地位,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必须注重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主流文化在新时代中的地位。这些无一不体现出国家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由此可见,保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就尤为关键。

一、坚定文化自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发掘传统音乐文化的时代价值。通过深度探讨和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背景下所展现出的独特时代价值,不仅能够增进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文化认同感。毫无疑问,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同样,这也是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现代社会价值的关键步骤。从这一角度展开分析,首要原则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培养文化自觉性,并为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1]。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繁荣昌盛既需要丰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还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作支撑,而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则恰好可以承载这个任务,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起到文化引领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风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多元、多样、多种的音乐文化。从历史的脉络来看,在我国的汉代就出现了极为优秀的著名乐曲,如《广陵散》。从音乐的来源来看,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音乐大体可以分为中原乐曲和外来乐曲两种。如,少数民族的彝族民歌、侗族大歌等。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可以帮助各族人民进一步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优势,使人们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对整个文化的加持作用,感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部分,以此实现在了解的基础上掌握,在掌握的前提下理解,在理解的环境中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妙,进而深刻认识到各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

第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发掘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时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发掘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时代价值的关键引领。究其原因,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符合当前时代背景和发展形势,是指导和引领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元素。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深入挖掘音乐文化的时代价值,以此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认同[2]。举例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中的诗歌《诗经》中也描写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重点描写了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五经”中的《乐记》记载,“乐者所以治心也”,揭示了音乐在政治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具体而言,音乐被认为具有安抚民众的特殊功效。例如,在战乱时期,一些爱国将领常常借助音乐来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而在太平盛世,统治阶级则利用音乐来教化百姓,增进社会和谐。这一理念与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和谐”的理念高度契合,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情感价值观念的深刻内涵。由此可见,只有深入理解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尊重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时代价值,才能推动它在新时代的长河中焕发出全新的光彩,才能将优秀音乐文化渗入到教育文化等层面,从而实现二次创新和二次发展。

(二)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角度分析

第一,从创造性转化的角度分析。就当前的发展阶段而言,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文化自信,是实现其创造性转化的重要原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不仅包含了中华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时代感和创新性特质,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实现更深层次的转型。在我国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一如既往地弘扬和传承优良传统,同时更进一步地坚定文化自信,以此发挥文化对人们心理行为的示范引导作用,对社会群体的思想共鸣作用,对生产力发展的驱动作用,从而塑造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格局,营造出一个更为优越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环境”。在此基础之上,我国中央民族乐团与国际知名导演携手联合打造,共同呈献了极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剧《印象国乐》。这部作品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出发,紧密贴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情况,运用充满戏剧性的串联方式,将各种曲艺形式交织融合,让演员与观众能够近距离交流互动,通过音乐激发力量,诉说生命故事。总而言之,《印象国乐》这部作品谱写了悦耳的旋律,传递了博大精深的民俗风情,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所独有的深厚内涵。

第二,从创新性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至今,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华各民族不同的历史、人文、生活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思想和行为的浓缩,是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上的美丽花朵。伴随着时代的向前推进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以文化自信为背景下的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实现了创新性发展。基于文化自信理念,传统音乐文化实现了传播形式、传播内容、传播方法、传播框架的二次创新。通过传统文化加时代特点的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更好地展现给大众,铸造了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发展的新辉煌[3]。举例来说,在春晚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中,演唱者就将陕西传统的老腔音乐同当下流行的摇滚音乐实现了结合,借助老腔加摇滚的方式,将歌曲改编得更加高昂,更加磅礴,更加豪迈。与此同时,这种方式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更好地将老腔这种音乐艺术形式展现给了全国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也曾推出过纪录片《聆听中国》,记录了侗族大歌、反排木鼓舞、苗族古歌等音乐形式,系统整合了宝贵的民族优秀文化,引导大众在了解了这些民族文化后进行创新创造,从而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二、坚持文化创新,助力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第一,政府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助力,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奠定夯实基础。政府部门应积极履行自身责任,积极开展音乐文化普查项目,重点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展开分析、梳理和研究。从而发掘更多的优秀音乐。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可以组织牵头,以采风、收集等方式,梳理传统文化项目,构建更加完善的音乐文化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第二,政府部门还应制定适当的人才培养政策,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政策引领,为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必要的保障。重点培养传统音乐文化专业人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创建传统音乐文化社团组织[4]。对于那些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过程中贡献卓著之人,可以适当赠予实物礼品,同时将其事迹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广泛宣传,以此激励各类音乐才俊积极投身于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中。

第三,政府部门还应大力推行音乐文化扶持项目,设置专门的音乐文化专项基金,加大资金倾斜力度,从而为更有效地保护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成果,实现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音乐文化融入生活

第一,将音乐文化融入传统的节日活动中,以人文民俗为主题活动,为音乐文化的创新创造发展注入活力,在增强大众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的同时,实现民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以传统节日推动音乐文化,以音乐文化辅助传统节日,两者实现强强联合和共赢式发展[5]。具体来说,可以有针对性地以经典的中国传统节日,如新年与中秋为主题,策划一系列主题庆祝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巧妙地融入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音乐元素,借此来弘扬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精髓。通过这种方式,让大众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深刻地感受到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身临其境式地体验到音乐文化,感受音乐的熏陶,使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真正融入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发展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二,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表达方式展开分析研究,助力其实现创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发展中心,以符合人民群众审美情趣为基本要求,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策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创造出符合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作品。在改编和创新传统音乐文化时,要以人民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进行呈现,从而帮助大众更好地融入音乐创新之中,增加认同感、参与感和归属感,进而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第三,实现音乐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情趣。为了更好地助力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从旅游的角度出发,实现传统音乐与旅游产业的结合。

(三)借助科技实现赋能

第一,以信息化手段创新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借助科技可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赋能,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发展。可以通过搭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数据库和网上数字化浏览平台的方式,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手段,实现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存和保护,以现代技术手段复原一部分将要失传的资源,从而实现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开发与保护。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数据库和平台建立后,还需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研发和维护,确保数字平台和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第二,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文化赋能。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各类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获得了全新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渠道。电影特效、短视频、网络电视台、直播等新兴传媒形态,都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个性化表达提供了新的方向。在中国传统音乐流传的过程中,应秉承着“守正出奇”的原则,积极尝试各种新思想、新理念,同时切实保护好传统音乐遗留下来的珍贵元素。其中,生活化、普及化的传承模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对诗词歌赋、戏曲杂技等艺术形式的现代化展现,体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借助新媒体技术,打破原有的束缚和框架,创造出更具个性的作品,如原创音乐剧、全息投影剧等,以此引导年轻人接触中国民族音乐。或者采用建立交流平台的方式,设立专门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展示和交流平台,吸纳来自不同地区及流派的音乐人参与其中。

第三,采用“互联网+”模式进行音乐文化赋能。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化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模式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议运用基于智能技术的用户体验设计方案,并积极开展在线交流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缩短受众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距离,鼓励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并参与到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演绎过程之中,推进其精神内核的升华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挖掘[6]。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以微视频、微课程等丰富多样的形式,生动展示传统音乐的艺术美感和深厚内涵。同时,增设线上论坛、即时通信等功能,方便公众进行实时交流和沟通,增进彼此间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这种创新性的传播策略,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和热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递出跨越时空、连接人心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研究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很有必要。一方面,创造性转化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符合当前的文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创新性发展实现了传统音乐文化的二次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故此,相关从业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站在发展的角度分析其时代价值和发展策略。

猜你喜欢
创新性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