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的价值意义与原则路径

2024-05-09 23:45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黄赫一
广东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党团组织广大青年马克思主义

文/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黄赫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发展理念,首先一定要掌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不移、利用好贯穿始终的立场观点方法。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他们在促进广大青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要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道理、学理、哲理,做到不仅知其言而且更知其义,不仅知其然而且更知其缘由。[1]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贯彻执行到实践中,对于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的价值意蕴

(一)是对党的宗旨使命的深刻阐发

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忠实实践者。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回顾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其要求我们要看到两大重要问题:一是人民解放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不可缺少性,二是伟大理想和实际出路的最本质的关系。[2]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基于它将国家的复兴同我国的共产主义事业结合起来,为中国问题的实际出路指明了方向。直视世界观,坚持信仰使我国得以从根本上转变了国家主义和世界主义之间的对立关系,将国家前途与全球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不仅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我们正确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奠定了世界观的基础。

新时代十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创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强大生命力提供了来源。现阶段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为国家提供服务的使命,它的使命不单是为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这种使命不仅将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前景紧密相连,而且与中国的发展及世界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他们的初衷必然会沿着人类的成长轨迹不断地前进。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基,兼容世界各国的共产主义事业,既不存在党派私利,也不存在国家私利。崇高的使命和服务宗旨,不但成为我们党奋斗前进的力量之源,更为青年一代跟党投身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制度保证更为完善、物质基础更为坚实、精神力量更为主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当今世界正发生一种既深刻又错综复杂的变革,而附于其中的不确定性引起了人们带有双重性质的关注。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与在面对挑战时所建立的一致共识之间的差异、发展契机又埋藏于各种挑战中,整体利益淹没在局部利益的凸显和冲突中。基于此,青年更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根立心,厚植奋斗本领,以实际行动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

(二)是对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的自觉遵循

青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者。接续的本质是不忘初心,是要不断地回顾我们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放眼未来的路。即使时代不同,但青春的涵义是一脉相承的。搞清楚弄明白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这样我们就能看到问题看到未来。将其放入世界观的视域中,它是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联系,是理解和把握历史规律的基本途径。客观世界的信息识别与实践都是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加深的。

历史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进程,但对历史规律的理解也是一个持续比较和纠偏的过程,而不忘初心则是对这个认知本质的深刻反映。马克思的古典著作对认知的曲折与反复都有过深入的论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从未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没有终结绝对真理,而是在理论和实践的具体过程中慢慢再次探索了认识真理的路径。[3]列宁也形象地指出,这种认知的重复是一连串垂直向上的螺旋,使其不断返回“坐标原点”。人类的觉知并不是一条直线(即不是沿着直线进行前进),它几乎是一条螺旋形的、几乎没有尽头的曲线。[4]

不忘初心揭示了历史规律形成的特点,而青年在这一阶段中就是要直面问题,通过道路的辨别把握历史规律,并通过历史地、具体地辨认出历史潮流,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客观根据。

(三)是完成好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新时代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而青年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政治态度的践行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其浓厚且强而有力的生命气息必将在新时代构建出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坚持思想建设、坚持理论强党,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武装统一起来,使其战斗力增强、意志坚定始终是我们党在艰难和困苦中取得新的成就的重要法宝。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亦是我们党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具体过程中的重要遵循原则,[5]更是党完成历史使命的紧迫要求。

(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文本阐释的现实需要、时代需要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在教育培养青年人才时,要直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结合实际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是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根本目标的重要任务。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学理研究是立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学发展的主要核心任务与内容革新。期间产生的文本及其包含的丰富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物质承载,它进一步构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带来了任务和使命。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本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运用其武装青年,是对党的宗旨使命的深刻阐发、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的自觉遵循、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补充、拓展与阐释。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的原则路径

(一)深化“两个结合”,扎根中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力量,表现在它不会消除真理,甚至会开辟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引向中国,就是为了探求真理、揭露真知、坚持真理。面对新形势,作为中共党员应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坚持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坚持和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旺盛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中国绘制中华民族振兴伟业。其深刻内涵明辨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努力方向,围绕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全面提供十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途径,重要的价值基点、动力保障等多个方面呈现科学信息和哲学观点,把亿万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情感升华为科学认识和理性追求,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源于西方,但其理论基础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本质上的联系。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无意识的价值观相结合,充分吸收五千多年灿烂的中华文化精华,丰富中国人民精神,充溢着浓郁的中国风格、深沉的中华情怀和饱满的国家精神,使其具备强烈的历史时代感、文化艺术感染力和精神激励力。

(二)延伸科学体系,全面展开

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概括了三大核心内容,即“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其概括更深层次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需要持之以恒并不断完善发展。我们要全方位掌握、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理论框架。核心内容体现于“十个明确”。这一系列的论述体现了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和治党治国治军的核心要件,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方向,却又彼此紧密相连,体现了中国新时期的建设本质要求、发展规律和宏伟蓝图。“十四个坚持”是其根本的方略。从实际出发,对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蓝图的实现途径。实践成果体现于“十三个方面成就”。该内容充分展示了两个方面的肯定。一方面,它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进展成果给予了充分认可。另一方面,它集中肯定了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所取得的重要突破。基本方法体现于“六个必须坚持”。这些内容既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性、真理性的“金钥匙”,也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更好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金钥匙”。[7][8]

(三)着力增强群众性,让我们党的根部紧紧扎在青年当中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和理论品格。其增强群众性的根本依据就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感。青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组织的核心与血液,高校党团组织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随时对当前的青年群体和发展难题保持警惕,要牢牢借助青年、热情服务青年,提升广大青年内心认同感、归属感,用理论武装来增强广大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

要使党团组织工作更好地为青年提供全方位的发展,真正提高青年的获得感。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青年思想活跃多样、需求分层、竞争压力增大,亟需从各个层面寻求帮助与支持。高校共青团要主动适应新时代青年的特征与发展,要充分挖掘青年的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为青年提供优质的服务;更要切实担负起协调和督促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责任,准确地了解青年人的需要,积极推进各项政策的实施和改进,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真正将党中央和国家的关心传递给广大青年。

要加强党团干部与青年的联系,真正加强青年与党团组织的亲近感。高校党团组织与青年分离的问题和趋势最为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官本位”思想造成的影响。赢得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我们要多深入基层听取群众呼声,为青年排忧解难。坚持青年为本,遵循青年工作的规律性,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坚持青年现象研究,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9]坚持青年特殊性,着力解决群体的急难愁盼,为打开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而不断远征。

应使党团组织更加广泛地涵盖广大青年人群,使党团组织的存在更好地体现在青年人群的社会生活中。党团组织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开展伟大的革命,其先决条件和依据是其组织、调动的力量,而其核心在于广泛覆盖、充满活力的基层组织。要把目光下移、重心下移,适应青年群体规模大、地域广、频率高的流动特征,重视青年学习、工作、生活、交往等空间。同时,利用多种渠道构建一个交叉的网络体系。要加强党团组织的建设,要在广大青年群众中设立“青年之家”,在网上开通“青年之声”,让广大青年随时能联系上组织,更容易、更便捷地参与各项党团组织工作。

(四)对标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大力推进从严治团

我国的党团组织均以共产主义进行命名,其共青团的旗帜上更是清晰地标明了“优秀”和“先进”两个词汇。但是优秀和先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在不断地努力和严格地锻造中,才能让他们拥有钢铁一般的韧性。新形势下,共青团要积极向新时期党的建设新措施和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化学习,以从严治团的成效促进团的组织力、战斗力的提高。

共青团是党的后备军,其主要成员就是青年。我们党把共青团工作放在党的建设工作中,并肯定了其在党的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融入共青团的意识形态领域,始终保持“四个意识”,自始至终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具有的绝对权威和团结一致。[10]其目的是让更多的青年全方位了解新形势下党的实质本质、深刻内涵以及对实践活动的相关规定,进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还需要始终保持和增强先进性,把加强青年的先进意识放在第一位,严格规范共青团的组织生活,不断提高其组织水平。加强青年素质是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工作和生活中随时注意青年人的安危和冷暖,要始终同青年人建立紧密的联系。要以纪律和规矩为重,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真正使共青团的组织纪律越来越严下去、实下去。要把规章制度建设,自始至终贯穿于共青团的各类建设工作中,全面提升共青团建设过程的科学化及其规范化水准。要全方位地增强共青团的领导与党建工作质量,将党章和党规作为工作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强和规范党内的政治工作,从而促进巡视整改工作,不断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丰富文本阐释进路,挖掘文本样态多样化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阈中进行全面研究、评价,是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本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双重需要。[6]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文本多以静态样态为广大青年所熟悉,如何考量更新、突破文本形式,为挖掘文本价值提出了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教学中,基础性手段为文本内容提供了方向:不同学段文本之间的衔接、教材编定时的选材、社会时事新闻等均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样态的转换借助第二课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媒体渠道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外延。突出探究式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口述经典历史活动,以达到见微知著的学习目的;探索历史情景剧再现活动,植入历史代入感;用好体验式教育实践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主线,开展线上线下纪念场馆VR、实地体验式活动,就某一历史事件现场情景教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党和人民的历史过往,让文本内容更加直观化,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的使命感。探索多样化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贯穿思想政治教育,需以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机制为前提,例如广泛开展党团日系列活动,以竞答、表演、微电影等形式,让文本内容更加鲜活,促进广大青年知识增长和思考启发。

三、结语

当人类历史时针走进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卓越的理论魅力、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及强大的理论和实践实力,引领着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走向复兴,推动着经历了五个多世纪探索的社会主义理想实现振兴,引导着全人类世界走向未来,解答了人们对于“怎样做”和“应该怎么办”等问题的困惑。广大青年应积极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中国广袤土地上充分展示其实践的伟大力量。[11]

猜你喜欢
党团组织广大青年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宿舍党团组织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初探
新形势下党团组织进学生公寓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