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积极反叙实句式“要是S 就好了”

2024-05-10 04:05李昕颐宗守云
关键词:语料句式情况

李昕颐,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上海 200234)

0 引 言

根据动词推演其所带宾语小句真值的能力, 可以将动词分为叙实动词、 反叙实动词和非叙实动词三类[1-2]。Kiparsky P & Kiparsky C[3]、 Leech[1]、 袁毓林[2]、 李新良[4]都对现代汉语的叙实性做了详细的研究。袁毓林指出: “主语所指(也可以同时是说话人)意识到其宾语所陈述的某种事态不是一种事实, 而是一种假象或幻觉; 即预设其宾语所表示的命题为假。这种谓词被称为反叙实谓词(counterfactive predicates)。”[5]除谓词外, 句式也可以表达反叙实内容。句式“要是S 就好了”所带小句内容为假, 例如:

(1) 历史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①本文用例都来自CCL 语料库,现当代用例均不再标明出处。。

(2) 咱们要是有点文化就好了。

例(1)“历史简单”违背事实, 其小句所表示的命题为假, 表达说话人希望历史简单易学的幻想,属于反叙实用法。例(2)说话人及其同伴“有点文化”违背事实, 小句所表示的命题为假, 表达说话人渴望拥有知识的幻想, 属于反叙实用法。

Jing-Schmidt 指出, 反叙实动词也可以从评价性角度分为积极动词和消极动词两种[6]。宗守云指出:“如果宾语从句是说话人即时积极建构的假事实, 那么带该宾语从句的动词就是积极反叙实动词; 如果宾语从句是主体先前误认或误为的假事实, 那么带该宾语从句的动词就是消极反叙实动词。”[7]

从评价性角度看, “要是S 就好了”属于积极反叙实句式。 “要是”后所接的小句内容多为说话人主动构建的虚拟事实, 突显说话人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例如:

(3) 每逢干活特别累时, 小姑瑞霞总爱说: “要是我哥在就好了。”

(4) 他叹口气说: “我很难受, 也不能吃睡, 嗓子干, 要是有桔子吃就好了。”

例(3)干活累时说话人的哥哥不在, 说话人主动构建虚拟事实“我哥在”, 突显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例(4)说话人“他”没有桔子吃,即时构建虚拟事实“有桔子吃”, 突显说话人病中的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 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

动词“以为” 具有非叙实、 反叙实两种用法, 二者在功能、 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种不确定性质被称为“漂移”(shift)[8]。根据CCL 语料库, 句式“要是S 就好了”(S<15 字符)的语料392 例都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 不含非叙实、 消极反叙实用例, 是纯粹的积极反叙实句式, 反叙实性质上具有确定性。

本文接下来对积极反叙实句式“要是S 就好了”进行句法分析, 然后讨论其语义特点, 最后分析其语用价值。

1 积极反叙实句式“要是S 就好了”的句法特征

在积极反叙实句式“要是S 就好了”中, “要是”为假设连词, 口语化语体色彩较高。S 为反叙实小句, 主要由主谓小句和VP 小句构成, 适合表达简洁内容。 “就好了”为语气词, 根据情况不同分属不同类型。

1.1 “要是”的性质

句式“要是S 就好了”中, “要是”为假设连词,有时可以被“如果、 假如”等替换, 例如:

(5) 要是/如果你有个兄弟姐妹就好了。

(6) 要是/假如有人送给我一朵金蔷薇就好了!

例(5)说话人出于自身需求, 构建听话人有兄弟姐妹的虚拟事实, 具有积极价值, 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例(6)说话人出于自身需求, 构建有人送金蔷薇的虚拟事实, 具有积极价值, 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

根据CCL 语料库, “要是S 就好了”(S 字数<10)的语料为319 例, “如果S 就好了”(S 字数<10)的语料为137 例, “假如S 就好了”(S 字数<10)的语料为10 例。与“如果”“假如”相比, 假设连词“要是”出现在“S 就好了”前的频率最高, 其原因在于“……就好了”常用于口语化表达, 更偏向于和口语化程度高的假设连词搭配, “如果、 假如”更偏向于书面语体色彩, “要是”的口语化语体色彩较高。因此, 假设连词“要是”的出现频率高于书面语体色彩浓厚的“如果、 假如”。

1.2 S 的情况

从构成来看, 句式“要是S 就好了”中, S 主要为主谓小句和VP 小句。例如:

(7) 尽管也有不顺眼的事发生, 人们现在只是埋怨: “要是元首知道就好了。”

(8) 妈对这个问题反应从容, 先是平静地说不懂,然后 又轻轻叹息说, 要是我明白就好了。

(9) 米卢幽默地说, 要是来西藏就好了, 我就留下来不走了。

(10) 现在我只能拖着瘫痪的右腿, 一个人孤独地走。要是没生病就好了。

例(7)“元首知道”为主谓小句, 说话人虚构该虚拟事实, 突显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 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例(8)“我明白”为主谓小句, 说话人主动构建该虚拟事实, 希望能帮助女儿, 突显需求,具有积极价值, 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例(9)“来西藏”为VP 小句, 说话人构建“来西藏”的虚拟事实,表达对西藏的热爱, 突显愿望, 具有积极价值, 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例(10)“没生病”为VP 小句,说话人出于眼下的困境与孤独主动构建虚拟事实,希望自己没有得病, 突显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 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

从S 部分字数来看, 根据CCL 语料库, 句式“要是S 就好了”(S 字数<10)的语料为319 例,10

李泉认为, S 和V 这两个变量在“要是S 就V了”这一特定的格式中有条件限制[9]。句式“要是S就好了”在逻辑、 语义上具有条件限制, S 作为变量, 使得句式“要是S 就好了”有以下三种情况:(1) (已然)非S 事实已发生, 虚拟事实S 不可能发生; (2) 现在尚未发生虚拟事实S; (3) 未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虚拟事实S。

1.3 “就好了”的性质

李小军认为:“‘就好了’ ‘就得了’大致相当于‘就可以了’, 而后, 随着语义表达重心的前移, ‘就X 了’逐渐演变为语气词。”[10]并指出:“‘就好了’是被大量使用的语气词。”[11]句式“要是S 就好了”中,“就好了”为语气词, 根据句式的三种不同情况, 语气词“就好了”也分属不同的类型。

1.3.1 纯粹虚拟语气词

情况(1)非S 事实已经发生, 既定事实不能改变, 说话人出于自身需求仍主动构建虚拟事实S,表达虚拟愿望。情况(2)现在未发生虚拟事实S,说话人出于对现实的期待, 主动构建虚拟愿望。在以上两种情况下, “要是”作为假设连词, 其后所接的反叙实小句是说话人主动构建的目前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属于纯粹的虚拟语气。受宿主句子的语气影响, 此时与表达虚拟愿望“要是S”共现的“就好了”只能作为表虚拟语气的句末语气词出现, 肯定说话人所表达的虚拟愿望, 具有成句的作用。例如:

(11)很多人在中国队丢掉了不该丢的金牌后都叹息说: “要是刚才没失误就好了。”

(12) 要是有庆活着就好了。他是凤霞带大的, 他和凤霞亲着呢, 有庆看不到今天了。

(13) 要是常常有这样的聚会就好了!

(14) 现在我最崇拜的人就是我哥!要是能嫁给我哥那样的人就好了。

例(11)中国队丢了不应丢的金牌, 事实已经发生不能改变, 说话人主动构建“没失误”的虚拟事实, 表达虚拟愿望, 是纯粹的虚拟语气, 具有积极价值。 “就好了”受宿主句子语气影响作为句末语气词出现, 肯定说话人虚拟愿望。例(12)有庆去世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不能改变, 说话人主动构建“有庆活着”的虚拟事实, 突显需求, 表达虚拟愿望, 具有积极价值, “就好了”对虚拟事实内容加以肯定,作为表虚拟的句末语气词出现。例(13)现在不常有此类聚会, 说话人出于对这类聚会的喜爱, 主动构建虚拟事实, 表达虚拟愿望, 是纯粹的虚拟语气, 具有积极价值, 该例“就好了”为表虚拟的句末语气词。例(14)说话人出于现在对于哥哥的崇拜,主动构建嫁哥哥那样的人的虚拟愿望, 是纯粹的虚拟语气, 具有积极价值, 该例“就好了”为表虚拟的句末语气词。

1.3.2 最低条件语气词

情况(3), 说话人出于自身需求构建未然的虚拟事实S, 表达虚拟愿望, 与情况(1)、 (2)不同的是, 情况(3)有实现的可能性, 属于未然的事件, S在未来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李泉认为,“就”是副词, 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9], 从句法、逻辑出发, 句式“要是S 就好了”表达虚拟愿望,“就”承接S, 达成S 即为好, S 为实现虚拟愿望的最低条件。受宿主句子的语气影响, 与表达虚拟愿望“要是S”共现的“就好了”只能作为表最低条件的句末语气词出现, 肯定说话人所表达的虚拟愿望,例如:

(15) 要是明天的比赛他们三个结合起来就好了。他们各有所长, 结合起来将所向披靡!

(16) 玛憎恨驯鹿, 她说: “要是下个月驯鹿得一场大的瘟疫就好了。唔, 这样所有人都会自然下山了。”

例(15)说话人所构建的虚拟事实“三个人结合起来”是实现虚拟愿望“明天的比赛所向披靡”的最低条件, “就好了”作为表最低条件的句末语气词肯定虚拟愿望, 具有积极价值。例(16)驯鹿染疫是人们下山的最低条件, 因此, 说话人主动构建虚拟事实“下个月驯鹿染疫”, 希望达成虚拟愿望, “就好了”作为表最低条件的句末语气词承接说话人所表达的虚拟愿望, 具有积极价值。

根据CCL 语料库, 句式“要是S 就好了”(S 字数<10)319 例, 其中, “要是S”和“就好了”之间有逗号隔开的11 例, 这11 例有逗号隔开的语料也可以紧缩为单句。例如:

(17) 要是牛车不陷在稀泥中, 就好了!/要是牛车不陷在稀泥中就好了!

(18) 要是爱伦小姐健在, 就好了。/要是爱伦小姐健在就好了。

张雪平认为:“复句的紧缩式是用单句的形式表达复句的内容, 说明这种句式具有单句化的形式特点。”[12]综上, 句式“要是S 就好了”主要为单句,“就好了”为语气词, 具有单句化的形式特点。

2 积极反叙实句式“要是S 就好了”的语义分析

语义上, “要是S 就好了”是纯粹的积极反叙实句式, 根据情况不同, 隐含对过去的遗憾、 对现实的期待、 对未来的盼望三种不同的语义价值。

2.1 纯粹的积极反叙实用法

宗守云指出: “谓语动词‘当’是反叙实动词,语义上有两种类型,一是消极反叙实动词‘当’(‘当1’), 意为‘先前误认’; 一是积极反叙实动词‘当’(‘当2’), 意为‘权且容认’。”[7]语义上, 动词“当”有积极反叙实、 消极反叙实两种类型, 而句式“要是S 就好了”在对过去的遗憾、 对现实的期待、 对未来的盼望三种情况下都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 仅有积极反叙实这一种语义类型, 因此, 属于纯粹的积极反叙实句式。

句式“要是S 就好了”属于情况(1)时为积极反叙实用法。例如:

(19) 他偏着头, 眯着眼睛笑着说: “要是再年轻20 岁就好了。”

(20) 曹禺委员深情地说: “我不能参加会, 感到很遗憾。我要是能到场就好了, 哪怕10 分钟, 20分钟, 听听大家的话就好了!”

例(19)非S 为既定年龄, S 为“再年轻20 岁”,想要做到再年轻20 岁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违背事实, 主要突出说话人“他”想要重返青春的一种幻想, 突显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例(20)非S 为“我”没到场, S 为“我”到场, “我”没到场已成事实, 既定事实无法改变, 出于没能参会的遗憾和对参会的渴望, 说话人主动即时构建虚拟事实“我”到场, 突显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

非S 事实已然发生, 既定事实不能改变, 此时S 必然违背事实, 属于反叙实用法。说话人明知不可能实现仍主动构建的虚拟事实S, 体现了说话人的强烈愿望, 突显说话人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 此时句式“要是S 就好了”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

句式“要是S 就好了”属于情况(2)时为积极反叙实用法。例如:

(21) 采访审计厅竞选答辩会的记者也感慨道: “我们报社要是有这种用人制度就好了!”

(22) 一位中关村的老板不无感慨道: “我这儿附近要是有台自动柜台机就好了, 我们这儿公司多, 持卡的人也多, 我这里虽不收卡, 但收钱哪!”

例(21)根据语境, 现在说话人的报社没有审计厅的用人制度, 因为想要拥有这种良好用人制度,说话人主动构建虚拟事实S, 即“有这种用人制度”, 表达愿望, 突显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 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例(22)根据语境, 现在说话人附近没有自动柜台机, 而说话人对自动柜台机有需求,因此说话人主动构建虚拟事实“有台自动柜台机”,表达愿望, 具有积极价值。

情况(2)S 属于现在尚未发生的事件, 目前尚未发生, 因而此时S 违背事实, 属于反叙实用法。说话人主动构建虚拟事实S, 表达愿望, 突显需求,具有积极价值, 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

句式“要是S 就好了”属于情况(3)时也为积极反叙实用法。例如:

(23) 今天压根抢不到票, 明天的票要是能好买点就好了。

(24) 明天要是能送来煤油就好了,这几个晚上实在太冷了。

例(23)说话人今天未抢到票, 构建明天票更易买到的虚拟事实, 属于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 突显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 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例(24)近来天气变冷, 说话人构建明天能送来煤油取暖的虚拟事实, 属于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件, 突显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 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

情况(3)S 属于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 目前尚未发生, 属于未然事件, 此时S 为虚拟事实违背事实, 突显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 情况(3)下句式“要是S……就好了”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

2.2 积极反叙实句式“要是S 就好了”的语义价值

与一般假设句导向假设-结果关系不同, 积极反叙实句式“要是S 就好了”导向假设—愿望。其原因在于该句式中“好”是形容词性语素, 不是表达结果, 而是表达主观评价,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好”的意思为“使人满意的”[13]519, 说话人主动构建虚拟事实S, 并对虚拟事实S 作正向的肯定, 具有积极价值, 根据情况不同, 句式“要是S 就好了”隐含对过去的遗憾, 对现实的期待, 对未来的盼望三种不同的语义价值。

2.2.1 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与事与愿违的遗憾

根据逻辑、 语义, 情况(1)可以分为非S 为已然发生的既定事实和S 为现实中不存在的幻想、 想象两种情况。说话人出于自身需求, 明知虚拟事实S不可能实现, 仍主动构建虚拟事实S, 突显其对虚拟事实S 的强烈渴望以及因虚拟事实S 不可能实现而产生的事与愿违的遗憾。

(1) 非S 为已然发生的既定事实

非S 事实已然发生, 其结果不符合说话人意愿, 说话人主动构建虚拟事实S 表达愿望, 突显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 因为该愿望绝无可能实现, 事与愿违, 侧重表达遗憾之情。例如:

(25) 被巨浪卷入海中, 只有大女儿幸免于难。老叶至今仍负疚地说: “我要是去接一下就好了。自己在, 总可以拉上一把吧!”

(26) 其实这之前董炯还是发挥不错的……他要是能稳住就好了!这一盘真是输得太冤枉了。

例(25)海难后只有大女儿幸存, 这一既定事实不符合说话人意愿, 说话人希望能拯救家人的性命, 因此, 构建虚拟事实“自己去接一下”, 希望自己能挽救家人性命。既定事实不能改变, 虚拟愿望S 绝无可能实现, 事与愿违, 既表达了说话人想要拯救家人的愿望也表达对海难结果无能为力的遗憾。例(26)董炯输掉比赛已成既定事实, 其结果不符合说话人意愿, 因此, 说话人主动构建“董炯稳住”的虚拟事实, 表达希望董炯赢下比赛的愿望,突显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 然而既定事实无法改变, 例(26)也表达说话人事与愿违的遗憾。

(2) S 为现实中不存在的幻想、 想象

现实生活中绝无可能出现幻想、 想象S, 说话人出于自身需求, 主动构建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想象S, 表达愿望, 突显需求, 因幻想、 想象S 不可能实现而蕴含遗憾。例如:

(27) 要是来条神龙送我上凌霄宝殿看看就好了。

(28) 要是天上下金元宝就好了。

例(27)“神龙”“凌霄宝殿”都是神话中的幻想生物、 建筑, 现实生活中绝无可能存在, 说话人出于对这类神话虚拟生物及地点的憧憬, 主动构建“神龙送我上凌霄宝殿”的虚拟事实表达愿望, 因不可能实现而蕴含遗憾。例(28)天上不可能下金元宝, 说话人出于对金钱的渴望主动构建虚拟事实“天上下金元宝”表达愿望, 因不可能实现而蕴含遗憾。

2.2.2 基于现实的愿望与期待

情况(2)说话人基于现实现象产生与目前事实相违背的愿望, 主动构建虚拟事实S, 表达基于现实的需求与期待, 例如:

(29) 第一次到澳门“两日游”的吴英伦, 在纸醉金迷的赌场里亲眼目睹有人在转眼间就由一个穷光蛋成为大富翁, 他那颗不安分的心被打动了:“要是我也能赢那么多的钱就好了。我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30) 黄石根为母亲治丧, 从简节约, 不借机敛财, 倡导廉洁、 文明新风已在当地传为佳话, 群众说: “要是像黄秘书长这样的干部更多些就好了。”

例(29)说话人被他人通过赌博获取巨额钱财的方式所打动, 基于他人的成功构建虚拟事实, 想要通过赌博暴富, 表达了说话人对于赢取巨额金钱的愿望与期待, 突显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例(30)基于倡廉干部黄石根引领的文明新风说话人主动构建虚拟事实, 希望有更多像黄秘书长这样优秀的干部, 突显群众愿望, 表达群众对廉洁、 文明官员的需求与期待, 具有积极价值。

2.2.3 可能实现的愿望与对未来的盼望

情况(3)说话人出于自身需求主动构建虚拟事实S, 虚拟事实S 此时尚未发生, 是未然的, 因此,可能发展为符合说话人意愿的结果S, 也有可能违背说话人的意愿, 发展为结果非S。基于虚拟事实S 有实现的可能性, 侧重于表达说话人的愿望与对未来的盼望。例如:

(31) 唉, 要是下周我的嗓子能恢复就好了, 我也会唱个痛快的!

(32) 克莱德·格里菲思这小子真不愧是他们这一伙孬种的代表。要是后天能逮住他就好了。

例(31)说话人出于自身需求主动构建虚拟事实“下周嗓子恢复”, “下周”尚未到来, 属于未然的, 可能发展为符合说话人意愿的虚拟事实, 表达了说话人的愿望和期待, 具有积极价值。例(32)说话人出于自身需求主动构建虚拟事实“后天逮住他”, “后天”的事尚未发生, 存在发生虚拟事实的可能性, 突显说话人愿望与对未来的期盼, 具有积极价值。

综上可知, 积极反叙实句式“要是……就好了”语义上都表达说话人愿望, 但根据情况有所区别,三者在表达愿望的强弱上也有所不同, 情况(1)已知既定事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说话人仍构建绝无可能实现的虚拟事实S,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此时表达说话人的强烈愿望。情况(2)基于现实期望,说话人主动构建虚拟事实S, 表达对于现实的需求与愿望。情况(3)基于未然的事件, 说话人主动构建虚拟事实S, 有实现的可能性。情况(2)的虚拟愿望更贴合实际, 情况(3)属于实现愿望的最低条件, 因而相较于情况(1)表达愿望力度较弱。

3 积极反叙实句式“要是S 就好了”的语用价值

语用层面上, 积极反叙实句式“要是S 就好了”说话人出于对不利现实的思考, 从自身需求出发主动构建不可能实现或未来可能实现或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对不利事实进行复盘、 重构、 反思, 以催动未来的积极转变与进步, 不仅对说话人自身具有积极价值, 对他人往往也具有积极价值, 具有有利性, 合乎社会规范。其语用价值具体体现为表达虚拟愿望、 复盘重构与反思、 催生积极转变与进步。

3.1 表达虚拟愿望

表达虚拟愿望指说话人通过“要是S 就好了”句式构建虚拟事实以表达说话人主观愿望。张雪平指出:“假设句式愿望义的产生主要来自于语用推理, 是假设句式语用隐含义固化的结果。”[12]句式“要是S 就好了”中, “好”是说话人对主动构建的虚拟事实S 的正向肯定, 说明虚拟事实S 是说话人构建的积极虚拟愿望。这种虚拟愿望, 有三种情况:一是不可能发生的虚拟愿望; 二是偏向于未来可能会发生的虚拟愿望; 三是偏向未来可能不会发生的虚拟愿望。虚拟愿望突显说话人需求, 对自身有利, 具有积极价值。例如:

(33) 聪明的老板把7 时—9 时设为免费时间。“唉, 真可惜, 要是我早来1 个小时就好了。”我略感遗憾地自言自语道。

(34) 母子俩眼不错神儿瞧着台上。 “戏团要是能多来几回就好了。不过等咱这路修好了, 想必戏团真能多来几次。”说这话时, 眼神中透着渴望。

(35) 要是厂里给发加班工资就好了。可惜我们那厂长是只铁公鸡, 可怜我们住的地方条件太差, 连门窗都没有。

例(33)说话人没有赶上免费的上网时间, 说话人“我”出于想要免费上网的需求构建虚拟事实, 希望自己能早来一小时, 已然发生的事实不能改变,该愿望为不可能发生的虚拟愿望, 突然说话人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例(34)由于路况问题戏团不能常来, 说话人主动构建虚拟愿望, 希望戏团多来几次。根据语料, 说话人所住位置的路况正在改善,因此, 例(34)为未来可能实现的虚拟愿望。例(35)说话人出于自身需求构建“厂里发加班工资”的虚拟愿望, 根据语境, 厂长是不愿出钱的铁公鸡, 因此, 例(35)偏向未来可能不会实现的虚拟愿望。

张雪平认为: 英语、 德语、 爱沙尼亚语等外语中也采用带有条件连词的非真实条件从句来表达虚拟愿望, 跟汉语陕西神木等方言中的情况相似[12], 愿望在更高层面上都是非现实状态[14]488, 应用反叙实小句表达虚拟愿望突显需求, 具有积极价值, 属于积极反叙实用法。这种用法在汉语方言和其他语言中存在, 可见, 用积极反叙实句式表达主观愿望不是一种语言中的孤立现象。

3.2 复盘、 重构与反思

说话人通过句式“要是S 就好了”构建虚拟事实S 可以对不利事实非S 进行复盘、 重构、 反思: 说话人复原不利情境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寻求更优的解决方案, 构建虚拟事实S 反思经验教训, 以便在未来更好地应对类似的不利情境, 扭转不利形势。例如:

(36) 当时, 我心里好难呀, 人家说的也在理呀!我心里想, 要是有一个中介机构就好了, 我手中掌握的线索就可以通过这机构传递出去, 同时别人也可以把孩子的线索提供给我, 咱们在孩子与父母之间搭一座桥, 那多好呀, 你说是不是?

(37) 他用拐杖指着脚下的坡地说: “这个坡,要是建成桑园就好了, 因地制宜嘛!何需花那么大的力气修公路。”

例(36)目前不存在传递孩子线索的中介机构,导致有关寻子信息无法传递, 不利于父母和社会人士通过线索得知失踪孩子的下落。说话人对这一不利事实有所感触, 主动构建虚拟事实“有一个中介机构”进行复盘、 重构、 反思, 利用中介机构可以方便社会人士提供线索, 交流线索, 便于父母找寻失踪孩子, 能有力改善之前难以交流失踪孩子线索的不利局面。对说话人自身寻子有利, 对有同样需求的父母同样有利, 具有利他性, 符合社会规范。例(37)说话人脚下的坡地被建成为公路, 费时费力且未达到理想效果, 对于这一不利事实, 说话人主动构建虚拟事实“建成桑园”进行复盘、 重构、 反思, 复盘花大力气修公路这一不利事实, 重构脚下坡地的建设问题, 并对此进行反思, 指出应因地制宜, 建成桑园。

3.3 催生积极转变与进步

积极反叙实句式“要是S 就好了”突显说话人需求、 愿望, 为了实现愿望, 可以推动说话人或他人在思想、 行动上发生向好的转变和进步, 以便达成符合说话人意愿的情况。例如:

(38) 农民们说, 要是能有“耕牛保险”就好了。为此建议和盼望各级政府和保险部门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和开展为农民送温暖的“耕牛保险”工作。

(39) 朋友说这里礼品多得可以开个礼品店了,放在家里只是个摆设, 转送他人对朋友不礼貌, 要是有个礼品回收行就好了, 一番话给了他启发。6月底, 由他经营的太阳礼品行正式营业, 生意十分红火。

例(38)农民构建虚拟事实, 表达对“耕牛保险”的渴望, 突显需求, 催生积极转变和进步, 在此需求下说话人建议宣传和开展为农民送温暖的“耕牛保险”工作, 以便更好地保护农民的耕牛财产。例(39)此处礼品多且难处理, 朋友构建虚拟事实,表达对“礼品回收行”的需求, 催生积极转变和进步, 听话人“他”受此启发, 运营礼品回收行, 不仅解决了礼品难处理的问题, 还通过礼品回收行获得客观收益, 有利于自身和他人, 合乎社会规范。

5 结 语

综上可知, “要是S 就好了”是纯粹的积极反叙实句式, 作为条件句具有逻辑限制, 导向不同情况, 常用于口语表达, 具有口语化特点, S 具有述谓性, 适合表达简短内容, “就好了”根据句式先决条件不同导向不同语气词类型; 语义上, “要是S 就好了”主要用来表达虚拟愿望, 根据时制的不同隐含对过去的遗憾、 对现实的期待、 对未来的盼望;“要是S 就好了”在语用层面体现为说话人出于对不利现实的思考, 从自身需求出发主动构建不可能实现或未来可能实现或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对不利事实进行复盘、 重构、 反思, 以催动未来的积极转变与进步, 往往对说话人自身及他人具有积极价值,合乎社会规范。

猜你喜欢
语料句式情况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特殊情况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特殊句式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