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的中国实践与世界历史意义

2024-05-10 13:51吴云志
社会科学辑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共同富裕资本主义

吴云志 孙 扬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关联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这一论述将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联系起来,既定位了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也阐明了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鲜明指向。正确把握并厘清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关联,对于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理性洞见共同富裕的演进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共同富裕: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带领人民群众重整旗鼓,全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除此之外,邓小平还对一系列先富带动后富的举措进行了深度阐释,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共同富裕的系统思考。而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世界社会主义出现的严重曲折情况时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3〕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统一了全党上下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的认识。步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强调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提出“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4〕。不止于此,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新征程,在这一过程中对共同富裕问题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思考,明确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5〕,并对共同富裕进行了统筹谋划,使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有计划地开展。这些重要论述和深刻实践表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中孕育出了共同富裕的内在基因。

透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不难发现,追求共同富裕早已浸润于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和发展中,并内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愿景目标,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来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在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实现了秩序递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向度得以深化,共同富裕也逐步实现了由理念向实践的跨越,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共同富裕: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悖论性贫困的超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悖论性贫困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其现代化无力化解这种贫困现象,更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反观中国,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所采取的发展逻辑截然不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形成于资本的无限积累和扩张过程之中,而中国式现代化则坚持人本逻辑,采取驾驭资本、利用资本等方式,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兼顾分好蛋糕,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选择和目标追求,坚决避免陷入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带来的两极分化困境和福利主义陷阱。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创造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书写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华美篇章,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悖论性贫困的系统性超越。

通过中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对比发现,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虽然都依靠现代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推动社会发展,但就其实质而言,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存在着显著区别。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国家发展的制度模式上,更体现在国家发展的文明形态上。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则是一种全体人民群众共同作为贡献主体与享受主体的文明形态。在这种文明形态里,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就相应地内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三)共同富裕: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内在动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动能

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中国共产党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从而将资本看作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工具以及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某种手段。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之路的内生动力在于满足人民的需要,而非服务于资本增殖,现代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依据人民发展需求的现实而不断推进的。同时,人民群众的需要也得以满足,进而不断唤醒人民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进程赋能。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实质来看,其结果在于按照资本意志、围绕资本利益建构一种“属物”的资本主义文明,这种文明的背后是背离人的文明和资本宰制的文明,使得人的发展最终走向异化且日益沦为物的奴隶。反观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使人的发展摆脱了依赖关系,从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充分体现了历史发展进步的核心要义。尤其是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里的全体人民不是少数人,更不是某些特殊群体,而是全体人民这一庞大体量群体的共同富裕。

除此之外,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修复方式不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采取的修复方式是以激励工人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为手段来提高工人的收入水平,其实质还是以物为本的现代化,因而也就无法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而在共同富裕的实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群众视作推动现代化发展的价值主体与实践主体,注重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奋斗创造幸福生活,使人民群众焕发出前所未有的主动精神,以此破解了“阶级固化”“两极分化”等资本主义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无法破解的发展难题,进而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汇聚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意志,以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拓展。

二、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问题的创造性和系统性回答

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虽然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两种选择,但对于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而言,这是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一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持续探索中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这一全球性、历史性难题的创造性和系统性回答,明确阐释了科学内涵、回答了实践方略、擘画了宏伟蓝图,使共同富裕比起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得到了更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丰富和发展,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进程的辩证逻辑。

(一)“是何义”:透彻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共同富裕是当下中国最具感召力、凝聚力和引领力的话语叙事。从高远立意、宏阔思维和多维视角出发对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进行把握是开展研究的前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其进行阐释要着重从逻辑、内容和实践三个层面展开。

首先,就逻辑层面而言,在搞清楚共同富裕“如何干”之前,要搞明白“如何看”共同富裕的问题,即要弄清楚共同富裕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共同富裕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从其组成部分来看,“共同”和“富裕”构成这一概念本身的两个关键词。“共同”指明我们所追求的富裕是包含全体人民在内的,不是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另一部分人被平均,更不是绝大部分人实现富裕,而少部分人掉队被弃之不顾。“共同”指向的是发展福利的整体性推进和发展成果的普遍性共享。“富裕”代表着社会财富的丰裕程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富裕”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在共同富裕的话语体系下,“富裕”指的是包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面富裕,这种富裕不是单一线性的,更不是低水平和低质量的。其次,就内容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所追求的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富裕,是在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与生态良好等诸要素的作用下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全面富裕。质言之,对于共同富裕内容层面的理解,要打破传统的物质论的束缚,认识到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必须科学地看待共同富裕内蕴的多维向度。如今,人民群众对于高品质精神生活的追求更为迫切,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越来越成为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变量和重要因素。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共同富裕不仅仅追求单一向度的物质富裕,而且要在实现“富口袋”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精神生活的富有,即“富脑袋”,实现“脑袋”和“口袋”的双向富裕。最后,就实践层面而言,回望我国发展的壮阔历程,我们以时间压缩空间的方式创造了社会发展的两大奇迹,这些重大成就意味着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要充分估计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清醒地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唾手可得的,也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要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工作,把共同富裕视为一场不能等、不能靠、更不能急的“耐力跑”,而不是追求速战速决的“百米跑”。

(二)“倚何成”:科学回答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的实践方略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对共同富裕是什么作出了详细阐释,也对如何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了科学回答,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遵循与基本思路。这一回答既在长远性历史眼光的指导下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局指导,也聚焦于当前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了可行路径与具体参考,是对共同富裕实践方略的系统建构。

第一,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遵循。原则是渗透于共同富裕全过程的基本规范。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首次围绕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进行论述,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现实依据。一是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强调“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7〕。依靠辛勤劳动致富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形成新发展态势、重塑竞争新优势的时代诉求。二是强调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历史和实践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其他领域的制度建设及国家治理效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发展阶段要继续巩固好、完善好和发展好基本经济制度,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三是强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防止“福利主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要积极而为,也要适量而行。四是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是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表现,在推进共同富裕时要实打实地把事情落实好,提高共同富裕的实效性。

第二,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实践中,不能将共同富裕的实现单纯寄希望于单一的途径和手段,而要在总的思路指导下综合施策,确立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性视域。共同富裕虽然关涉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但最根本的显然是社会生产力的问题。高质量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没有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共同富裕的实现就会沦为镜中月和水中花。

(三)“向何去”:清晰擘画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的战略蓝图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阶段性目标。这一目标的完成意味着我们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但在中共十八大以前,共同富裕仅被视作社会主义发展的宏观目标,对于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和时间安排还未进行具体明确,而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8〕。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谋划未来发展目标时,对推动共同富裕作出了细致的部署安排,可以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维度来看待这一战略部署。短期来看,至“十四五”时期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中期来看,从2020 年到2035 年,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展望2035 年,将共同富裕的目标提升为“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明显”意味着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实质性”则表明质量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追求的是数量与质量共同演进的上升过程。长期来看,从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民群众将在社会充分发展的前提下享受更加幸福的生活。要而言之,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三个时间节点,并对不同时间节点的阶段性目标进行了明确和细化,这是聚焦于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尤其是立足于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展望未来,前景广阔,要将实现共同富裕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进行谋篇布局,朝着既定目标奋力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引领共同富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三、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实践的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破解悖论性贫困这一问题进行理论致思和实践探索取得的结晶。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宽广的世界视野和博大的人类情怀,回答了“何谓共同富裕”“何以共同富裕”的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之路的成功实践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外溢效应,从现代化的道路、格局和模式等多个维度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之路对西方资本主义贫富分化具有反思、批判和超越意义

现代化源起于西方,欧洲国家率先经过工业革命打开了步入现代社会的大门。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形态占据着人类文明形态的主导。但这种主导并不是长久的,其文明形态在发展中日益呈现出社会撕裂、霸权主义和贫富分化等诸多问题,其中贫富分化问题尤为明显。在资本增殖逻辑的影响下,资本家为了更多地获取剩余价值,便会最大限度地对雇佣工人进行剥削。在这一资本积累过程中,社会生产力虽然得到发展,创造出充盈的物质财富,但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意味着其他所有目的都要为追逐剩余价值的逐利性让步和服务。伴随着资本进一步集聚和社会生产力的扩大发展,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反而越贫困,“工人变成了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的增长还要快”〔9〕。就此而言,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刀与剑、血与火中,过度追求剩余价值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并不能做到对社会财富进行公正合理的分配,实现的只是少数资本家的利益。相反,绝大多数人将继续作为资本增殖剥削的对象,深陷悖论性贫困之中,使得资本主义现代化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富而不平相比,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在资本主义对立面上扬弃资本,始终将人本逻辑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彻底纠正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资本增殖逻辑对人的发展逻辑的宰治,驾驭引导资本为人的发展服务,资本成为人民追求富裕、实现全面发展的手段和形式,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彰显。这正是化解悖论性贫困的核心所在。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摒弃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血腥殖民的思路,强调通过殖民战争等牺牲他国发展权益的道路走不通,走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来自人民群众劳动价值的积累,真正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牺牲多数、发展少数的荒诞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不仅在实践中证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能性,而且全面超越了以资本本位、逐利本性、丛林法则、全面扩张等为主要内容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解答了现代化发展与贫富差距缩小能否共存的世界历史性问题,展现出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底蕴和乾坤气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对于西方资本主义贫富分化具有深刻的反思、比较和批判功能。

(二)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之路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具有示范、引领和借鉴意义

回顾历史,当西方国家率先迈入现代化征程,现代化进程就受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影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主张“西方中心论”和单线发展观,对于其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强行输出,企图将更多的国家并入西方发展模式的轨道上来。受此影响,各国都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模仿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然而,在模仿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过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反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独立自主难”“高效发展难”“正常发声难”和“实现赶超难”等现代化难题,并陷入经济增长缓慢、社会矛盾丛生等各种循环怪圈中。事实发展充分印证,现代化并不存在固定的发展模式,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也并非普遍适用,超越西方模式进而丰富世界现代化的道路版图和文明形态,理应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时代使命。纵观近代以来的西方现代化历程,贫富分化贯穿了整个现代化进程,个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也逐渐蔓延为世界性的普遍矛盾。因此,现代化发展与贫富分化的差距就不再是一时一域的问题,而成为人类迈入现代化将会面临的世界性和历史性难题。

虽然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期盼,但就现实情况而言,我国人口规模巨大是客观实际,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天然优势,也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将在14 亿多人口的庞大体量上整体迈进现代化,这一巨大体量,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由此可知,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将是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实现共同富裕的艰巨使命,将人口规模巨大的沉重压力转换为现代化建设的强大优势和持久动力,带领全体人民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以现实成绩证明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可行的,其艰难程度与巨大贡献是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可比拟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开启或深化现代化建设进程,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应对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贫富分化问题,使更多人共享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成果,愈来愈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伴随着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在实践发展中得以推进和落实,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将更加有力地总结、凝练和提升出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为想发展却没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去有益借鉴。从这个层面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之路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具有独特的示范、引领和借鉴意义。

(三)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之路对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丰富、发展和辩护意义

众所周知,以500多年前发表的《乌托邦》为标志,人类建设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美好社会设想就被寄托在“社会主义”身上。然而空想社会主义作为它的原始形态并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真理力量和现实道路,因而在实践发展中逐渐失去影响。直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社会主义才由空想变为科学。随之又由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然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得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同时,各种“终结论”等论调蜂拥而至,对社会主义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影响。改革开放40 多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中逆势崛起,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复兴的新起点,并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世界格局中的力量对比。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以雄辩的事实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强心剂,使世界各国人民重新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曙光和希望。

总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发展和辩护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窥视。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之路有力驳斥了国际话语体系中西方对社会主义的种种污蔑和诘难,用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各种错误论调,破除了西方话语体系中对社会主义的攻击和诋毁。就深层次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的是一个占世界近1/5 人口的大国整体迈向共同富裕,一个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且内部区域间差别极大的发展中大国走向繁荣富强,这一共同富裕事业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历史巨变,也为世界提供了公共产品和物质财富,推动了世界和平与进步力量的显著增强,可以称得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壮举。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的逐步推进让人民更加意识到,社会主义只要与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就能探索出一条通往共同富裕和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进而破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难题。最后,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有力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社会主义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得以重塑。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国式现代化富裕之路向世界人民说明,社会主义不仅能够破坏一个旧世界、搞革命,解决自身民族发展的问题,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促发展,推进人类进步事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10〕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之路提升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极大胜利,无疑对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丰富、发展和辩护意义。

猜你喜欢
中国式共同富裕资本主义
共同富裕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中国式民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