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与实践探索

2024-05-10 17:37
关键词:研培遗传文化遗产

王 春 雯

(兰州文理学院 教育培训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世代相传并不断创新形成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形成和传承、中华文脉演进和延续的重要“无形”载体。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人才培养是关键。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已经成功建立起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保护的“四级”名录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从长远发展来看,人才奇缺仍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掣肘难题。为应对非遗项目后继乏人,广泛培训传承人群是当前非遗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对非遗人群研培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也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现状

非遗保护的主要问题是传承人群的断裂,现有传承人队伍高龄化现象突出,单纯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已不适应现有年轻群体的学习和生活方式[1],通过委托高校对非遗传承人群大面积培训,提高传承人群的学习能力、传承水平,进而提高传统工艺的品质,扩大中国传统工艺品市场认知度和市场份额,促进传统工艺更加广泛地走进现代大众生活,相应带动千家万户就业,才能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一)研培主体:从传承人到传承人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中并没有“传承人”这一概念,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是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又提出了“传承人群”的新概念,强调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学员可能掌握着某一种技艺,但还没有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对这样的人群做培训,能够把传承人的队伍扩大[3]。与此相适应,参与研培工作的教师需要广泛邀请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教学团队。

自2015年“研培计划”实施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研培计划”的实施对象分为研修和培训两种类型。研修班主要面向具有较高水平、掌握核心技艺的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弟子,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创作实践等方式,帮助传承人及其弟子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拓宽行业视野,激发创作潜能,拓展应用空间,推动合作交流,解决发展难题。培训班则主要面向非遗就业工坊、合作社等相关人员,帮助学员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所持有技艺的把握,拓宽眼界和知识面,提高传承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从理论提升到实践赋能

传承人研修培训课程可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三个部分,研修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拓展其他部分。

基础课程着重帮助传承人加深对非遗政策法规,传统文化和所持项目文化内涵,技术原理的认识和理解。作为基础理论知识传授,该类型课程的教学仍然偏向于传统,主要采取演示、传授、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对传承人群的研培活动起到了理论指引的作用。

拓展课程主要包括与非遗项目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企业管理、产品销售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数字化记录保存和线上宣传推广,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通过案例研讨、实地考察等形式,深入行业或典型地区进行互动交流。

实践课程着重帮助传承人将自身技艺进行实践创作突破,强化专业训练,帮助传承人了解和掌握新的工具、材料和方法,实现合作和创新。在研培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同行交流、成果展示、社会服务等形式的课程,有计划地安排非遗展示展演、传承人对话、传承人与市场对接等活动。

(三)教学管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活动,对参与院校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教育培训活动的更高要求,要通过多元的教学形态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角色转化。授课教师在以本校师资为主的同时,还要广泛邀请相关领域国内外专家和相关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资深从业者授课,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本校特色研培课程。

为了研培活动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员组织与遴选上也必须下足功夫。学员遴选应优先考虑非遗项目主要流布区域的传承人,优先选择有较长从业经历、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的人员。学员名单由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和承办院校联合确定,不得出现院校自行招生、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完全不参与的现象。如此以来,就能确保真正有研培需求的学员走进课堂,也才能确保研培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值得一提的是,学员回访的常态化开展,为专业院校走向田野、走进社区打开了一扇大门。由此,许多院校探索出富有特色的研培工作经验,为非遗系统性保护提供了新支持。

(四)成果管理:从“展示展演”到“跟踪回访”

研培教学活动的完成并不意味着研培计划的结束,除了结业展示展演活动,参与院校还要广开门径积极传播研培成果、拓展展示方式。

加强对学员的持续跟踪回访是承办院校研培活动的延续,深入学员所在地、所在行业、所在企业进行回访,对评估教学效果、总结研培经验、改进课程设置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院校加强与社区交流互动的有效形式。

作为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研培计划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建立起的专业院校参与非遗保护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一支参与非遗保护的教师骨干队伍,促进了各行各业专业人才以院校为平台投身非遗保护工作,是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创新探索。研培计划引入高校等专业教育资源,践行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等非遗保护理念,拓展了非遗保护的方式方法,激发了非遗项目的传承活力,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工作抓手。

二、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档案管理的现状

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档案,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文件的转化形态和相关信息的原始记录。随着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非遗生存的土壤和非遗资源正在快速流失,加上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和不断老去,非遗档案资料的采集和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面临着严峻形势。正如冯骥才所说:“非遗是非物质性的,活态和动态的,大多没有文字记载,历史上没有档案。所以,为非遗建立档案是最具根基性和保障性的工作。”因此说,非遗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是非遗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非遗档案是非遗保护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

(一)建立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档的意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以来,参与院校越来越多、受训学员越来越多、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在这个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档案材料也越来越丰富,唯有科学系统地采集、保存和使用好这些档案资料,才能确保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和非遗项目保护有凭有据、传承有章有序,实现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目前,在“四级”名录制度的指引下,近些年来,对各级非遗传承人特别是国家级传承人的档案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非遗传承人群档案建设与管理在非遗各项工作中仍属薄弱环节,各地进展不平衡,整体水平不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比较突出,亟待解决。非遗档案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档案的管理尚无规范要求。因此,建立非遗传人群规范化的档案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非遗传承人群档案建设的问题梳理

目前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档案主要依托各级非遗保护中心保管,内容上以口述档案及文字、图片、视频档案为主。整体来看,普遍存在档案资料分散、共享度较低,以及数字档案和实物档案多头管理、采录和管理耗能过多等问题。再加上由于管理人员变更、管理制度不严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缺乏等原因,在非遗普查中收集的珍贵作品遗失后,随着非遗手艺人离世和老龄化再也无法弥补[4]。

同时,对于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档案,更是缺乏统一标准和要求,没有制度规范保障,作为一种动态档案在收集整理和保存利用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三、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档案的归档与管理

实践证明,研培计划对整个非遗保护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打通和链接了上至国家战略、缔约国职责,下至个体发展、社区参与等各个层面的工作,解决了非遗保护中的诸多难点问题,从多个方面、不同维度对参与各方产生了积极意义,推动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内涵式发展,促进了非遗保护理念和理论研究走向深入,丰富和发展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运用“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具体实践。其作用有可持续性,是长远的、广泛的,更是极具发展性的。作为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研培计划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建立起的专业院校参与非遗保护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一支参与非遗保护的教师骨干队伍,促进了各行各业专业人才以院校为平台投身非遗保护工作,是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创新探索。研培计划实施以来,非遗人才更多了,传统技艺更精了,专业技术更强了,发展视野更宽了,非遗“朋友圈”更广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更深入了。

(一)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档案的形态

2011年,我国通过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第三条规定,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鉴别、认定、记载、建档等手段加以保存,对能够体现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应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传扬、传承等方式加以保护。国际在关于对非遗的保护方面,早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就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第二条将“保护”定义为通过相关措施,达到保障无形文化遗产生命力的目的,其中包括遗产和各方面的认定、建档、研究、储存、保护、宣扬、传承和振兴,并明晰提出了“建档保护”这一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通常是依靠口传心授、口传身授的方式,由年长者带领年轻传承者,参与到某一项戏剧戏曲表演、手工技艺、艺术观念等的学习之中,使其逐步掌握非物质文化的表现或表达方式,而不是利用文字进行非遗技艺的记录和总结传播,因而容易出现文化传承的断层问题。“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建立完整的档案。采取拉网式普查的方式,全面掌握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保护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大力开展非遗口述档案的采集、整合工作,通过文字、录音、视频等方式,进行不同非遗口述档案的记录与分类管理,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与传承。

(二)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档案的归档

研培工作是提高非遗传承人群业务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利用的必要条件。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和管理效率,建立完善的研培档案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对于提高研培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和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和改进培训档案,以提高培训效果和管理水平。根据研培工作实际,研培档案有以下主要内容:

1.计划类档案

培训计划是指对非遗传承人群进行培训的计划和安排,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要求等。在建立培训档案时,应该将培训计划作为档案的主要内容之一。非遗研培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参与院校要扎实做好研培任务前期调研,开展项目研究,摸清项目存续状况、传承人现实需求等,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授课内容、细化课程设置,形成具体研培任务的工作方案。授课教师以本校师资为主,鼓励邀请相关领域国内外专家和相关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资深从业者授课。鼓励形成本校特色研培课程。研培任务所属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会同承办院校开展学员组织和遴选。承办院校应通过网站、公众号等渠道向社会公开招生信息。学员遴选应优先考虑非遗项目主要流布区域的传承人,优先选择有较长从业经历、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的人员。计划类档案是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开展的目标和依据的展现,主要由上级文件、院校培训大纲、课程标准等组成,与传统档案相比门类更多更细,可按培训期数分类归档。承办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每期研培任务的相关教学材料、课程实践和考察交流等进行记录和备案。任务结束后,要对照教学目标,及时向文化和旅游部委托的专业管理机构报送总结报告。

2.过程性档案

培训记录是指非遗传承人群参加培训的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地点、培训费用、培训成绩等。对于参加培训的学员,应该建立个人培训记录,以便于管理和查询。承办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每期研培任务的相关教学材料、课程实践和考察交流等进行记录和备案。任务结束后,要对照教学目标,及时向文化和旅游部委托的专业管理机构报送总结报告。

3.评估性档案

培训评估是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培训前后学员的能力和素质变化、培训效果的评价、培训改进的建议等。培训评估是提高培训效果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也是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的必要内容之一。评估和分析的结果应该反馈到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中,以便于管理和查询。非遗研培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承办院校应加强对学员的持续跟踪回访,评估教学效果,总结研培经验,改进课程设置,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互动,并建立学员跟踪回访档案。

四、结语

档案是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因此,非遗档案作为记录非遗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对人们理解和研究非遗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但当前,非遗口述档案建构中还存在采集、开发利用意识不到位,采集标准、录入方式不规范,非遗口述档案的可信度遭受质疑,非遗口述档案价值挖掘不力,建档存储不完善等问题。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以非遗的保护为基础前提,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调研、建档、数据库平台构建、开发和使用,实现非遗档案的建立、储存和利用。

猜你喜欢
研培遗传文化遗产
非遗传承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再议研培价值观
研培人员研培价值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