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学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学科相融合的新型课程体系

2024-05-10 05:11崔庆秋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4年4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课程体系中学

崔庆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和技能练习,忽视了对学生生命安全意识的培养。近年来,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进行展开。但就目前而言,生命安全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零散化、形式化、教条化。因此,教师需要将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学科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全新的课程体系,促使其向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一、新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主体及研究过程

1.新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主体

生命安全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了维护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而采取的行动,包括个人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国家层面等多种类型。体育与健康学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目标,以学校体育教学为基本途径,以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品德和磨炼坚强意志为基本内容的综合学科。

2.新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过程

文献资料法 通过书籍、文章和互联网等多个渠道,对国内外的课程理论、体育理论、生命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逻辑分析法 在对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学科两大教育体系的内涵、理念、本质分析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对其进行归纳、演绎、综合,从而得出新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跨学科研究法 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学科都属于交叉知识体系,表面上二者属于不同的类别,但在本质和理念上有着共通性和相容性。可见,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将这两个知识体系进一步交叉融合,从整体上对新课程体系展开全面的研究。

二、我国中学生命安全教育教学现状

生命安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生命安全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我国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学生命安全教育受到了广泛关注,许多学校积极展开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目前我国中学生命安全教育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1.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中学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多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事故为主,例如交通事故、溺水事故、火灾事故以及食物中毒事故等,这些事件虽然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但大部分學生都是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到相关事件,因此对这些事件容易产生一定的认知误区,了解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片面性。同时,我国中学生命安全教育多以传统的生理卫生课为主,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2.课程实施流于形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很少会主动开展相关知识的教学与讨论。即使教师开展了相关活动,也只是流于形式、走个过场,很难产生实效。

3.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通过课堂测试来考查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另外,这种评价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学校考试、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等需求设置的,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评价的要求。

三、如何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1.深入研究中学生命安全教育内容

在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使其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教师要将中学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学科有机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进行设计和调整,将其中具有生命安全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整合,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在体育与健康学科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时,教师要对体育与健康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如教学场地、器材、学习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安全教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具有一定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活动,提高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中学生命安全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首先,学校要加强对生命安全教育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教师对生命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帮助他们更新知识结构、更新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

其次,学校要注重研究和探索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召开以“生命安全与健康”为主题的全校性大会,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相关讲座和培训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职业资格培训活动等。

3.完善中学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设备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定期开展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的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应包括疾病预防、日常生活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与应急避险等方面。例如教师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讲座时,应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安全知识作为重点讲解内容,并组织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模拟演练,帮助学生掌握在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避险方法。

学校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为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在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条件,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为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并强化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教育。例如在开展篮球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能训练身体爆发力、弹跳力和协调性的器械作为篮球训练课的辅助器材,帮助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巧。

学校要科学设计生命安全教育活动。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内容,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危险因素,并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提倡安全运动。

学校要发挥社会力量和家庭作用。社会和家庭是实施生命安全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好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以及社区等方面的力量,对中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活动进行指导和支持。例如教师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为学生讲解有关生命安全方面的知识,定期组织家长学校成员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等,发挥社会力量和家庭作用来丰富生命安全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4.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优势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体育与健康學科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学科的优势,全面开展中学生命安全教育。

在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例如在开展篮球运动时,教师可以将有关篮球的基本知识作为重点讲解内容,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让学生在学习篮球动作的过程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与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身体特征及运动能力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学科资源优势,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与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与成长,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5.将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是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强健学生体魄为主要目标,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课外体育活动则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自由组合或参加的各种体育活动。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状况选择体育项目。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锻炼身体,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锻炼。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补充,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要善于将课外体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可以互动的课外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学生锻炼的项目。

将课外体育活动融入课堂教学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锻炼的项目或运动的强度,进行自主锻炼,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团队合作意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6.以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素质以及个人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如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生命安全教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并能够有效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学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学科新型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两个部分的育人功能。学校要注重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要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提升学生在生命安全教育层面的认知水平;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在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方面。因此,学校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应该强化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通过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来有效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总之,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强健学生体魄,还可以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提升生命价值。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学科在中学生命安全教育中的育人功能,推动中学生命安全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课程体系中学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新都区:强化工伤源头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守护“洲岛”民众生命安全的卫士
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设施选用经济性分析——以G312无锡段为例
在多解中学创新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