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4-05-10 05:11龙文征向灵利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4年4期
关键词:过桥直观动画

龙文征 向灵利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端,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灵活性。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论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具体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其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逻辑思维能力較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并通过生动的画面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火车、缆车、滑滑梯、旋转木马的动态图片,接着向学生提问:这些物体的运动相同吗?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分类吗?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平移与旋转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又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借助信息技术,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他们生活中熟悉的高楼、车厢、快递盒、集装箱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并将具体的事物抽象成几何图形。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也很快集中起来。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让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还能突破课堂的时空界限,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和领悟数学的奥妙。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使复杂的过程直观化

数学公式的推导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数学公式的推导应让学生经历和参与它们的形成过程,这些公式的生成往往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图像,使复杂的过程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数学公式。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化圆为方”这一抽象的数学思想,笔者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在数学画板中不断把圆进行动态细分(数学画板中还可以拖动半径与份数,去自动展现不同的份数、半径下的动态图),这样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接近长方形,效果更加直观。在完成图形的转化之后,不能忽视对转化前后图形的观察与对比,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这种对比会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于是,笔者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圆和转化后的长方形的联系,即形状发生了变化,面积没有改变,最终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三、利用信息技术化难为易,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使得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的优势,形象、直观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原本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具体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

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和直线”时,笔者利用动画使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凸显三种线的本质特征。从动画演示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出线段是直的,它的两端都有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能量出长度;直线是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图形,没有端点,不能量出长度。通过动画的演示,抽象的数学知识立马就变得简单易懂。又如在教学“列车过桥问题”时,笔者利用动画模拟火车过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火车过桥的动画,得出结论:火车过桥所行的路程=车长+桥长;火车过桥的时间=火车过桥所行的路程÷火车速度,从而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利用动画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生动化,既能相对地降低学习难度,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巧设习题,使课堂的练习有效化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学方式多以讲授为主、练习为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成效不显著。部分教师注重知识的巩固,主要围绕课本展开理论知识的灌输,对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较为淡薄,课堂进行的练习相对低效。在此情形下,运用信息技术丰富练习的内容,变单一的练习为多元的练习,可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笔者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有一定梯度的练习。首先设计一组基础练习,即出示若干组标有长度的小棒,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接着利用希沃白板5安排一个数学课堂活动,让学生把十组数据按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分成两类;最后设计一个拓展提升题。这样一组有梯度的习题,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练习高效化。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整体性的、全面的、深入的,其不仅能将原本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还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过程直观化,从而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NETR21121)】

猜你喜欢
过桥直观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过桥
过桥
我是动画迷
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