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传》的非虚构写作、文学审美及文化价值探析

2024-05-10 05:14张娟相政宇
百家评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非虚构海洋文化

张娟 相政宇

内容提要:赵德发的长篇纪实文学《黄海传》融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其非虚构写作以文献爬梳和实地考察为基础,引领读者走进历史和生活现场,并综合多种叙事艺术,通过合理想象、跨文体写作,加强文学审美性。传记犹如海洋的“百科全书”,具有知识普及、记忆书写、文化认同的文化价值。《黄海传》取得多方面突破,在作者创作历程中有特殊的阶段性意义。

关键词:《黄海传》 非虚构 文学审美 海洋文化

在“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a的时代要求、时代呼声下,纪实文学通过非虚构性、跨界书写的自由度、文化包容和反思性,参与到集体记忆与民族文化精神的书写、建构。赵德发的《黄海传》正是追踪历史、紧贴时代,体现作家责任担当的纪实佳作。

一、煮海为盐:“漉沙构白,熬波出素”

《黄海传》是山东文艺出版社向作者的约稿,列入山东省“十四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也是作者将书写由土地延伸向海洋,奉献给读者《人类世》《经山海》等著作后,完成的一部关于黄海的百科全书,是海洋情结下的长篇纪实文学。出版后广受关注和好评,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温奉桥赞誉该书:“在现实和历史的双重维度中,建构了客观具象与主观价值内在统一的立体的黄海新想象、新形象。堪称一部科学与历史的交响!”b

全书包括四大板块,整体上依循历史纵线讲述,以开阔强健而不失细腻的笔触,掀开黄海一页页历史篇章,引领读者由远及近走进黄海。具体到每一篇章内容,则各有侧重。“亘古沧溟”犹如斯芬克斯之谜,在浩瀚大水哪里来、洪州石河可曾有、黄海之名何时得、海中生物知多少,四个问题的书写中完成回答;“蓝海帆影”围绕仙山琼阁、东渡移民、求法取经、海上丝路、渔歌号子、煮海为盐、战旗飘飘、南粮北运、明清海禁、海神幻影十个层面,书写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人类与黄海休戚与共的关系——黄海激发人类的幻想与探索精神、黄海给予人类的物质馈赠、黄海作为国际交流的桥梁;“风云激荡”讲述清末以来黄海所历经的硝烟战火、坎坷磨难,以及中华儿女经由黄海出发,留学图强、海外谋生、闯关东求生存的故事,体现出进取、坚韧的民族精神;“巨变种种”从海军建设、航运业、捕捞业、养殖业、海洋生态、交通运输、海洋能源、海洋旅游、水上运动、海洋科技十个层面,书写1949年以来黄海见证中国向海图强的历程和景观,在“我们以虚拟化身进去,可能会在虚拟海洋中相遇。我们并肩滑翔,瞬间万里,游遍黄海,再去大洋……”放眼寰球、激情澎湃的文字中收束全文,与海洋生生不息奔向远方,涛声响彻天外的生命律动与意象取得内在一致。最后发出“望洋兴叹”之慨,情感充沛,一气呵成。

《黄海传》视野开阔,内容丰厚,纵横捭阖,不仅描绘出黄海的变迁,黄海的丰富蕴藏,而且在人海关系的书写中,反映了中國的文化历史,甚至人类的发展,体现出大国情怀、人文精神。传记的写作对作者的要求极高。正是凭借沉实敏锐的个性、宏观的思维、广博的知识视野、文献爬梳等多方面能力,以及作家的感性、深厚的文学素养。作者发扬“老盐工”精神,“沿袭古法,煮海为盐”,以满腔热情浇铸的爱心、耐心,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择取“一罐罐、一缸缸黄海水”,经情感的淘洗、熏染,经熟练的工艺技巧,“漉沙构白,熬波出素”。c将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彰显真实美、文学美、文化美的《黄海传》奉献给读者。

二、真实美:文献爬梳与实地考察结合,深入历史和生活现场

纪实文学的素材和内容源自现实生活或历史文献,受到事实制约。因此,强调作者带着问题深入到历史时空、生活现场,通常运用文献、采访、田野调查等方法。

《黄海传》的非虚构写作首先建立在坚实的文献工作基础上。作者“爬梳海量资料,钩沉黄海历史”d。由文后所列的七八十本参考资料,博及地理、盐政、航运、渔业、移民史、海洋民俗、黄海沿海城市地方志等诸多学科领域,足见一斑,而写作中实际涉及的文献更多。面对海量资料如何甄别判断做出选择,直接决定书写的品质,因此第一要求是作者“必须遵守‘诚实写作的原则”e,保持科学理性精神。《黄海传》的写作恪守真实原则,对文献持谨慎态度。如写作“华工苦离别”,作者搜集来大量资料,阅读《癸卯东游日记》时发现了许士泰的事迹,立即打电话向日照青墩村书记问询,将文献阅读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其次,是资料的搜集筛查、系统组织、深入分析等能力。对此作者颇为感慨,称与早年文秘工作的训练不无关系。仔细阅读《黄海传》不难发现,每部分的内容皆经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提炼、分析、总结,一环环的严谨工作。以“煮海为盐”一节为例,先由山东多地民间流传的“盐宗”夙沙的传说引入,讲述古籍中的记载、盐的重要价值、海水煮盐的发展阶段、“灰压法”等煮盐之法及制作过程,进而介绍代表性盐区、关于盐的诗词文章、盐民的辛劳、历朝历代对盐民的管理、食盐专卖制度、盐业管理制度等,并征引野史讲述盐商的豪奢。围绕海盐业的历史发展旁征博引,涉及知识门类众多,参考《世本》《天工开物》《清稗类钞》等,又不拘泥于文献,触类旁通,将散漫的资料汇集构成有机的整体。《黄海传》本身具有了很高的文献价值。不仅如此,《黄海传》并不局限于文献梳理、钩沉,而是对文献进行深度开掘,分析总结出具有说服力的价值判断,因此对作者的视野、思想深度、认识水平等也提出要求。如“求法取经”,由《扶桑纪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等资料中的众多中外取经求法者故事,总结归纳出:“东北亚汉文化圈的形成,汉传佛教的东扩,在很大程度上经由后来被称作黄海的这片汪洋。”文字引经据典、有理有据,生动传达了黄海的文化桥梁作用,描绘一幅“海水映照的日光月晖、经幛帆影,一千六百年来一直装点着世界文化史,魅力不减”的生动图景,反映了作者宏观、整体的历史观,也体现出作品的思想价值。

《黄海传》的非虚构写作还建立在作者从长江口到鸭绿江口,沿黄海西岸采访、体验、勘察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在接受“百道网”采访谈及实地考察的收获时,作者称一是验证,比如到了烟台山,发现资料上看到的“燕台石”上刻的诗句与亲眼所见有出入;二是发现,在苏北沿海看到小沙东海战的纪念雕塑,方了解到这场海战并写入传记;三是触景生情,置身现场引发情感和思考。f正是对黄海的长期观察、零距离接触,作者建立起对黄海的熟稔了解,生命情感的息息相通。呈现在文本叙事层面,即作者在场,讲述“我”所见所闻,提供给读者“具有原生态意义的多样化资讯”,“营造出一种能够返回真实历史情境的现象场”g。第四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黄海巨变做全面总结展望,书写具有开创性。因时代的切近,作者更多以亲历者、历史见证者的身份,引领读者进入现场。如介绍日照港口的发展时插入回忆:“我在1992年秋天采访过刘炳寅局长。他带我来到栈桥码头上,讲了建港过程之后,向西边波光粼粼的港湾一指:‘以后,这里都要建满码头。我当时不相信,觉得不可能。然而三十年下去,他的预言成为现实……”跟随作者的人生经历,读者一同穿越到过去,又回到当下,见证时代之变,体现出新闻非虚构的真实。不仅如此,作者在对黄海这片“田野”展开探索时投入个性化思考,“捕捞升级”“放牧蓝海”“污净之变”等篇章,触及海水污染、过度捕捞种种问题,由海洋生态进而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体现出作者的反思精神、忧患意识。《黄海传》践行“行动”文学理念,彰显真实的力量、真实的魅力。

三、文学美:合理想象,跨文体写作,主体情感表达

纪实文学在确保非虚构的前提下,同样重视讲故事,强调文学性、艺术性。正如专家所述:“社会契约不给纪实文学以虚构——造假的权力与自由,却不要求它的描述与现实完全一致,达到‘无差别境界,而给它以虚构以外的表现与创造的艺术自由,包括某些不可或缺的合理想象。”h《黄海传》综合多种叙事技巧,对真实材料进行艺术讲述,提高读者阅读快感,加强作品接受。

首先,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主要事实、情节、人物保持真实,通过合理想象,调动文字修辞、叙事技法,还原历史现场、刻画人物言行、描写细节场景。以历史记忆的“故事化”为例。作品从文献中提取生动的典型事例,对局部加以想象式还原,将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融合。如“求法取经”开端讲述的法显故事:“东晋义熙八年(412年)七月十四日,一艘商船自海上驶来,停在了崂山南面的海滩上。从船上下来几位商人和一位僧人,那位僧人发须皆白,年纪老迈。他涉水走到岸上,看到前面的草丛,用手指着,眼泪涌流:‘藜藿!藜藿!咱们到汉地啦!”百余字运用了远、全、中、近、特等景别,场景清晰,人物生动,文字极富画面感。然后,一行人继续前进,路遇猎人有一番对话,猎人奔向不其城报信;进而,转换文笔介绍法显求法取经的经历;之后,继续讲述当地太守到海边迎接,法显回国后的贡献等。在歷史事件、人物经历、历史贡献等重要信息真实的基础上,场景氛围、人物神态举止、对话内容等细节为文学的合理想象,兼倒叙、插叙、顺序多种文学叙述手法,娓娓道来,情节充满吸引力,富有叙事节奏感。

其次,打破学科壁垒,将文学、历史、新闻等学科融合,综合运用小说、散文、报道、记叙、议论、说明等文体和表现方式,灵活插入口述故事、诗歌、史料,形成兼容并包的跨文体书写,拓展写作自由度和创造力。如讲述法显的故事运用的小说技法、历史叙事等,不再详析。以书写黄海沿岸流“造雾”功能的文字为例:“当水温较低的冷流自北向南,流经表层水温较高的海域时,会导致暖湿空气降温凝结,生成海雾。所以,黄海西部雾天较多,最多的地方是成山角,年均雾日83天,有最长连续雾日27天之纪录,被人称作‘雾窟。若居住在黄海沿岸,夜晚经常看到,成团成团的雾像马队一样从海上奔来,带着丝丝清凉、缕缕海腥味儿……”运用作诠释、下定义、列数据、打比方、摹状貌等说明手法,将科普知识讲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加强理解接受,同纯粹理性的、冷静的数据分析、研究报告所记录的物化自然区别开来。再看“航运兴旺”的一部分:“……我写‘航运兴旺这一节是在2022年5月15日,北京时间早上6点,船只密集的地方是东亚、西欧、墨西哥湾与阿拉伯海。也有一些本来热闹现在却空空荡荡的海域,那是亚速海,因为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军队正在海的北岸相互厮杀。//绿点儿最为密集之处,当数中国沿海……//这幅画面让我震撼。”现场直播的新闻语体极富画面感,拉近了读者与海洋航运的距离,对中国航运业的繁荣获得感性认知。尤其,“我写‘航运兴旺这一节是在2022年5月15日”的表达,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情感激荡力量,加强了文字记录时代、铭刻历史的符号意义,“这幅画面令我震撼”,基于事实报道、掷地有声的评论,体现出充分的说服力。

再者,“情”是文学艺术之“魂”,是文学审美的重要构成。因非虚构写作强调作者身份、作者介入,写作者主体的情感和观念通常表现突出,为文本增添“个人性”“情感性”的审美意蕴。i当然,因非虚构文体的特殊,主体的情感表达须以“事真”为基础,突出“情真”。《黄海传》的书写中,作者积极调动自身的知识谱系、生活经历、情感经验,与黄海展开对话,文本贯穿着主体自觉意识,触景生情的真诚文字,加强了作品贴近性和艺术感染力。“海中生物知多少”中,插入作者挂职时目睹海上“磷火”,“大海一片漆黑,海面上却出现了青白色的‘火苗,一道一道向岸边靠近,到了岸边却随着浪头扑岸消失不见。”进而心生敬畏,生发议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海洋亿万年来一直这样。她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摇篮,是海洋生物的美丽家园。”由“我”亲历提供的鲜活、真实资讯,推进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接受,由此而来的生命感悟、对海洋文化的认知,更容易激发读者的思考,加强观点的认同。即使第三人称叙事同样展示出主体情感,体现在对材料的选择裁剪、分析判断等。“火轮船来了”开篇文字,在基于真实史料建立的作者全知视角和合理想象的渔民限知视角间自由转换,将读者带回生动可感的历史现场,并保持有距离的理性审视。随后,以“他们不知道”引领的排比句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并将讲述转向工业革命后西方航运业的发展等内容。再由整体叙事角度看,作者的主体情感对《黄海传》各部分内容起到某种串联作用,虚实相生,“我”与“海”的形象交织辉映——初来日照,由父亲的问题引发水从哪里来的思考,进而引经据典穿行在神话幻想和海洋科学世界;……2022年决定为黄海立传,通过黄海西岸行采访,完成一场身心洗礼,“我”的身影投射在各部分的文字中;书稿即将付梓,“我”站在最靠近黄海中心的成山头,发出“和平之海、和谐之海、丰饶之海、美丽之海”的由衷祝福。对黄海的多彩画像,始终伴随着作者一颗拳拳之心,犹如黄海生生不息,于阴晴雨雪、四季晨昏、潮汐涨落中,弹奏着深沉、恬静、活泼、激越、热情……各种不同的乐音。“我”对黄海的深情播撒在对其多元面相的素描中,随波涌动,赋予文字感染力,在关于黄海文化的无量海水里,形成一条潜隐的情感线,令读者在完成内容接受的同时,触摸到一颗热爱、善感之心,带着对未知领域、深蓝浩瀚的好奇、观察、敬畏、思忖、崇拜、痛惜、期冀、豪情、振奋,作者情感作用于读者心理和情绪,引发共情。

四、文化美:知识普及,记忆书写,

文化认同建构

赵德发老师素有“君子之风”,创作“用一种尊重多元、生生不息的平等情怀,既追溯传统文化的流脉,又思考其融入并滋润乃至改塑现实的可能性。传统与现实、存在与体悟、抒情与史诗展开了多元对话,构筑成一个丰富的文本网络。”j作者风格延续于《黄海传》,同样奉献给读者“一个丰富的文本网络”,且因跨界书写更加“丰富”。因而,传记的文化阐释空间宽阔。

首先,荟萃丰富的海洋知识,极大地满足读者的海洋文化认知。《黄海传》涉及历史、地理、生物、文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犹如海洋的百科全书。仅从海洋民俗角度简单梳理。传记描写到的民俗知识包括:生产民俗,如造船结网、捕捞作业、盐业生产;生活习俗,如以鱼为主的食俗、坐船出行注意事项;民间口头文学,包括海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俗语言,如海上作业的行话、渔汛谚语、气象谚语等;海洋信仰,以妈祖、龙王为主神,包括观音、财神、刘公等;岁时节日,如大年三十等节日对妈祖娘娘的祭拜,青岛即墨的田横祭海节;此外,还涉及人生礼仪,渔歌号子、酬神演出等民间艺术,民俗禁忌等。海洋民俗文化错落点缀在各章节中,信手拈来。民俗的稳定与变异、传承与扩布、集体性、类型性,中国海洋民俗的海陆交融性,《黄海传》中皆有反映。如关于“过大鱼”:“……胶东半岛渔民称之为‘过龙兵。在海上遇到了,都要在船头烧纸磕头,向大鱼祷告,还向海里倾倒大米、馒头,为‘龙兵添加粮草……许多地方都有对‘大鱼(或称‘老鱼、‘神鱼)的崇拜行为,有好多与鲸鱼有关的建筑……”千余字涉及传说故事、民间信仰、崇拜仪式、民俗遗存等,仔细分析,书写深入到自然崇拜这一内生动力,以及信仰的发展,如神话传说、民众历史情感的积淀、宗教渗透、官方文化参与,触及民俗文化的异文性、地方性、匿名性。《黄海传》的海洋民俗来源,一是文献收录;二是深入“田野”,从生活中采撷所得。其中,不乏作者角度的分析判断,如对日照沿海流传的民间小调“满江红”的“舶来品”观点,建立在曲调的“吴侬味儿”、民俗的流布性、渔民的生活态基础上。本文仅浮光掠影的分析,足见《黄海传》的民俗学、人类学价值。

再者,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是人们认同自己所属集团的标志”。k蕴含着族群共创共享的集体记忆,具有加强身份归属、文化认同的功能。丰富的民俗事象也赋予《黄海传》集体记忆、文化认同建构的深层内涵。木筏渡河、海上仙山、“沉了洪州,立了胶州”、“伏羲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等神话传说,源于先民们对沧海桑田的记忆和想象,深入到民族集体无意识。妈祖信仰、海龙王信仰和相关仪式活动,融入参与者共同的情感体验、观念认知,其维系功能、凝聚作用毋庸置疑。即使地域民众的渔业劳作方式、生活习俗,同样由同一性、接近性唤起群体认同。“过海闯关东”记述的“秃尾巴老李”传说、“抽筋(金)的庙岛,扒皮(衣)的隍城”等俗语、“海南丢”的自称、“胶辽官话”、“小日照”、“平度村”等,无论是文献中的记忆书写,抑或作者视角下的个体故事讲述,皆记录了特定时期山东民众闯关东的集体记忆和具有身份标志性的族群文化。尽管“闯关东”已成往事,但已汇入中华文化的共同记忆。当然,不仅仅民俗文化,《黄海传》中与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生产生活传统相关的诸多内容,皆不乏记忆建构、文化认同的价值功能。

余论

《黄海传》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价值。将其放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作为一部海洋题材的纪实文学,是纪实文学的创作延伸,也是中国海洋文学的突破;将其放在中国海洋文化书写中,以开放的视野,对黄海文化深入挖掘、全面梳理,描绘出中国海洋文化的自身发展历程与独特文化基因,突破了西方海洋文明评价标准与话语逻辑,有助于增强海洋文化软实力;放在当下时代,作为海洋题材的宏大叙事,与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等时代主题呼应,有助于强化国人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推进文化自信。

而将《黄海传》放在作者的创作历程中评价,笔者认为具有特殊的阶段性意义。海洋文学是赵德发老师近年来的追求方向,书写有虚构小说和纪实文学两种形式,《黄海传》是《晃晃悠悠船老大》《鲅鱼圈的诱惑》之后的又一部海洋纪实文学。关于传记的写作,作者称:“我想,应该感谢山东文艺出版社给我的这个机会,让我能以纪实手法全面地写一写我身邊的黄海。”l细细品读、思量作者的肺腑之言,进而联系创作中与黄海间的深度“对话”,不难推断,对黄海的全面钩沉为作者的写作储存了更多能量。这由《黄海传》海洋书写上的拓展、突破也可察见。仅将传记与作者在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上的发言——《试谈山东当代海洋文学创作》进行对照分析。发言中所总结的当下山东作家的海洋书写主题,包括海洋景象、渔家文化、海滨历史、航海生活、海权保卫、人海关系、生态环境等,在《黄海传》中均有涉及;发言中所反思的当下创作存在的问题不足,如对海洋文明缺乏深刻的认知与思考、对人海关系没能充分摆正等,m在《黄海传》中可见作者对海洋认知与思考的深入掘进,在走向深蓝、表现深蓝方面的自觉努力。

《黄海传》书写过程中大量的文献资料爬梳、实地调研走访、人生经验的积极调动,涉及海洋文化领域之多,运用文体之丰富,以及对历史与当下、海洋与民族、海洋与人类等问题的思考,无疑为创作输入了更多滋养,也让我们对赵德发老师的海洋书写充满期待。

注释:

a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光明网https://www.gmw.cn/xueshu/2021-12—20/content_35392036.htm。

b温奉桥:《建构关于黄海的新想象与新形象——读赵德发〈黄海传〉》,《文艺报》2023年8月2日。

cdl赵德发:《我做了一回“老盐工”——〈黄海传〉后记》,《黄海传》,山东文艺出版社2023年版,第355页,第355页,第355页。

e冯骥才:《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当代文坛》2019年第2期。

f陈洁:《他用三十万个盐粒子,完成了一部〈黄海传〉》,百道网https://mp.weixin.qq.com/s/Hob0-mpjgGHro8sxuMjLtw。

g王晖:《纪实文学的非虚构叙事及其主体诉求——以“故宫三部曲”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h马振方:《在历史与虚构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166页。

i梁鸿:《非虚构文学的审美特征和主体间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7期。

j黄发有:《君子之风——赵德发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

k钟敬文:《民俗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

m赵德发:《试谈山东当代海洋文学创作》,https://mp.weixin.qq.com/s/ZqkplYbe5IxSok0vQ0fKgA。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非虚构海洋文化
“非虚构”写作热潮的传播学解读
“非虚构”写作工坊建设初探
海洋文化语言景观研究:视角与方法
白玛娜珍《西藏的月光》的非虚构叙事特征
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沿海高校学生海洋观培养与塑造浅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跨文化城市建设研究
威尼斯电影节期间的“非虚构”
近十五年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述评
浅谈“非虚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