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众 :延安时期延安及陕甘宁边区美术字设计研究(1935—1948)

2024-05-10 11:39陈雅群
中国艺术 2024年2期
关键词:美术字标语字体

陈雅群

摘要: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美术工作者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为美术字的发展提 供了沃土。本文尝试从美术字的风格流变、相关政策以及设计创作场景三个方面分析延安时期 延安解放区美术字的历史,回顾文字设计背后那段特殊的革命岁月,探讨大视野观照下政治作 为重要力量之一,如何对中国美术字设计的发展产生影响。

关键词:延安时期现代美术字标语美术字字体设计

中国的美术字深度融入社会生活,在各个 历史时期都留下了醒目的身影,形成一种独特 的视觉景观。在以往美术字的研究中,多集中 在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方面,如受日本图案、欧 洲现代艺术风格等影响以及商业市场催化作用 等,而对汉字的本土内源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并 不多见,对政治、战争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更是 鲜有谈及。美术字参与宣传活动,尤其是政治 宣传,其内容和形式都會不可避免地涉及意识 形态的叙事特征。美术字用于公众宣传时,多 以标语口号、传单、宣传画、壁报、板报、会议 标语、会衔等形式出现。标语是最具代表性的 一种,其文字简单直接、富有感染力,人民群众 喜闻乐见。近代以来,宣传者常常通过标语唤 起民众觉悟、激发和鼓舞民众的爱国热情,能 够形成较强的宣传效果,美术字也因广泛应用 实现了字体设计的现代化转变。大约在 1924 至 1937 年间,现代美术字形象通过标语等形式进 入中国农村。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一段极其重 要且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期,延安作为主要 的政治宣传阵地,成为美术字设计实践不可忽 略的重要现场,延安美术字也成为文字设计史 研究的重要样本。笔者将以设计学的视角,通 过留存的遗迹和图像,窥探延安时期文字设计 与政治政策的互动关系。

一、延安时期美术字概况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极其重视宣传工 作,美术字在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鼓动与感染人 心的作用。当时延安解放区的美术字创作极其 活跃,且创作数量庞大、应用广泛。其创作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一)延续长征经验(1935—1937)

这一时期,中央红军初到延安,亟待休整, 宣传品制作较为简陋,宣传手段依旧延续长征 时期写标语的形式,美术字创作也依旧延续了 长征时期的状态与面貌。红军长征时期的宣传 主要以标语书写的方式进行,其特点可以用“三 多”来概括 :

一是数量多。红军长征的足迹遍布全国 14 个省份,沿途留下了很多用墨水或石粉等书写 的宣传标语和文告。据不完全统计,散落在长 征征途上的标语口号至今被完整保留下来的就 有 7000 多条。[1]

二是书写人员多。长征途中,有领导强调 : “每人每天必须写三条标语,用木炭、石块、粉 笔、铅笔、毛笔,写在墙上、路上、地上都可 以。”[2]这种群体性的宣传活动使得文字书写具 有了一定的公共性,为美术字体的设计传播提 供了社会认同基础。

三是样式多。标语书写格式多样,有横式、 竖式以及三角形斜排式 ;字迹颜色各样,有红 色(土红色)、黑色(墨、碳粉)、白色(石灰浆), 还有红色与黑色混合的颜色 ;字体有行书、楷 书、隶 书、行 草 等 ;标 语 版 面 形 式 除 纯 文 字 外,还有字配画、字组画、对联、墙报、识字牌 等。这种形式多样的状况也是由恶劣的条件导 致的。

红军的标语美术字,由于具有统一领导、群体参与、保存持久等特点,成为一种特殊的 汉字书写字体。这种书写字体用于宣传、沟通 和传播,是一种具有政治目的的视觉设计活动。 这种书写字体有别于以往任何时候的书法,即 基于传统书写技法,却不以艺术趣味为追求, 这是因为当时的教育条件有限,大部分战士的 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这种字体具有高效、简 单、直接的特点,朴素且生命力强大。

(二)交汇与混杂(1938—1942)

这一时期,宣传品的设计制作在质量上有 了很大的提升,书写尺幅更大,字体书写更加 规范 ;擅书者在军中往往能够得到优待,“红 军书法家”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书法风格 的标语作品广为传播 ;标语用字风格多由擅书 红军干部主导,颜体和魏碑风格的楷书字体受 到普遍欢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数以万计 的知识分子为寻找革命真理,冲破层层封锁奔 向延安。据统计,仅 1938 年 5 至 8 月间奔赴延 安的进步青年人数就超过 2200 人。[3]据《延安 时期大事记述》一书记载 :“任弼时专门就如 何看待来延安的新知识分子问题做了发言说 : ‘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共有 4 万余人,就文 化程度而言,高中以上占 19%,高中 21%,初 中 31%,初中以下约 30%,多数是在 1937 年和 1938 年来的。”[4]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知识青 年集聚延安,极大地推动了延安文艺活动的繁 荣发展。随着这些青年所带来的新的文艺思潮 的传入,延安政治宣传出现了新样貌。在宣传 品字体设计方面,源自上海的图案美术字开始 频繁出现在标语、壁报、报纸、传单中。美术字 一改传统书法一枝独秀的状态,与图案美术字 交相辉映。这些类似构成主义、几何样式的图 案美术字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并引起了当时一 些人的不满。例如,版画家吴劳曾尖锐批评过 有一种“分成两截、上下拉得很长”的美术字, 称其为“吊颈鬼”;刘伯承当时也表示讨厌受“以 前城市的一些庸俗广告字影响”的标语。[5]

延安文艺多元混杂的风貌一方面丰富了文 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诸多消极的影响。 体现在美术字上,有的字体风格细腻甜美,有 的甚至轻佻怪异,与当时严峻沉重的社会现实 形成巨大反差,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排斥与 批评。

(三)转变与成熟(1943—1948)

1940 年,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 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942 年,全党开展“整风运动”,毛泽东发表了著名 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 话》)。《讲话》确立了“文艺大众化”的方向,成 为“大众主义”美术的纲领性文件。延安文艺自 此有了成熟的理论指导,延安文艺也进入了“为 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全新发展时 期。同年,毛泽东发表《反对党八股》,提出改 变我们的文风,提倡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上 文献,从根本上确立了延安解放区文字设计的 原则、态度。这种原则和态度甚至在 1949 年之 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有规范性价值。

在上海等相对发达的城市和延安之间,美 术字的应用差异不仅在于媒介与材料,而且在 服务对象、诉求内容上也有很大不同。在上海,美术字以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通过新颖的形 式来塑造文本内容,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在延安,美术字则主要面向人民群众,主要是 为了配合战时宣传的需要。上海、延安两地的 美术字在商业推广和政治宣传的功能上存在差 异,从而使美术字在表现形式上发生相应的变 化 ;在风格上由注重形式的“阳春白雪”向通 俗的“下里巴人”转变,花哨的美术字不再适用, 而以宋体字、黑体字为主的美术字类型成为延 安标语宣传用字的主流。

总体看来,延安时期的美术字大体呈现出 从粗陋到精良、从个人书写到集体制作、从零 散到统一、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

二、现实主义美术字创作群体与应用场域

20 世纪上半叶,整个世界的艺术和设计都 经历着跌宕起伏的重大转变。一股以风格派、 构成主义为代表的先锋艺术潮流,携带革命的 精神和新样式深刻地影响着全世界的艺术,成 为推动现代艺术的车轮滚滚向前的巨大力量。 在欧洲,俄国的前卫艺术家受西欧立体主义、 未来主义对机器力量赞美的启发,在美术字设计中不断尝试革新,积极运用几何抽象形式将 文字和图像融为一体。这种富有斗争精神的平 面设计,挖掘出了图形和文字的表现潜力,形 成了具有革命性的形式语言。今天的设计史依 然记录着艺术家和工人以欧洲城市街道作为阵 地,以艺术海报为武器的现代文字设计史。这 些以图形为主的海报设计之所以能够实现包括 战争动员在内的宣传鼓动目的,首先得益于欧 洲大陆的铅字印刷,表现性木版画、石版画印 刷,摄影等技术的支持 ;其次是 20 世纪现代艺 术、先锋艺术的高涨,培养了大量艺术设计人 才 ;最后,便利的交通运输造就了发达的传媒, 大量书籍、杂志、传单、海报得到迅速传播,推 动着欧洲现代文字设计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一员,时而 会与欧洲各国产生交流,其艺术风格也受到西 方艺术风格和思潮的重大影响。但上述欧洲的 设计条件中国并不具备,从而选择了充分应用 文字标语的宣传方法。延安时期,作为积极利 用汉字标语进行政治宣传的地区,延安无疑是 汉字设计变革中重要的实验场。因此,在 20 世 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文艺创作走出了一条与西方 不同的道路,在风格和精神面貌上看来,美术字呈现出“抗日的现实主义”色彩。[6]

(一)创作群体

延安美术创作群体主要活跃在报社、文艺 团体、宣传队、院校等机构,从事出版、版画创 作、漫画创作、舞台设计等工作,他们是标语美 术字设计和书写的主干力量。这部分人主要包 括三部分 :

一为苏区红军宣传干部。在红军长征的过 程中,培养了不少擅长书写标语的宣传干部。 比如,当时舒同就擅写榜书,其楷书、草书标 语,被毛泽东誉为“红军书法家”。在延安解放 区也多见舒同笔迹,著名的有“延安新市場”榜 书、“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名和“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校训,以及 1939 年白求恩追悼大 会会标及堂名等。

二为奔赴延安的城市知识分子。延安时期 奔赴延安解放区的美术家和设计师有张仃、石 鲁、张谔、李少言、华君武、胡考、王朝闻、胡一 川、力群、王式廓、罗工柳、彦涵等。他们多曾 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今南京艺术学院前身)、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等艺 术学校系统地学习过艺术,具有良好的绘画功 底和设计基础,在美术实践方面都是多面手,画 画、写字都能驾驭。这部分人员可以说是整个延 安美术字设计的中坚力量。其时这些美术家主 要还是用漫画、版画手法进行创作,美术字多用 于标题且与图片组合出现。一些报刊的大字标 题需要人手书写刻制,张谔、李少言就是当时刻 标题字的能手。李少言 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 年兼任晋绥边区美协主席,1942 至 1949 年 任《晋绥日报》美术科科长。张谔 1928 年到杭州 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学习,后转入上海美术专科 学校西画系 ;1930 至 1936 年在上海组织过时代 美术社和主编过《漫画和生活》,美术字写得很 好 ;1938 年后曾在武汉《新华日报》工作,发表 大量漫画作品 ;1941 年任延安《解放日报》美术 部主任。《解放日报》上的大号标题字几乎全是他写好再由工人刻的。[7]

三是延安培养的宣传干事。这些人大多成 为鲁迅艺术学院(以下简称“鲁艺”)的教员。鲁 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革命文艺干 部的综合性艺术学校,[8]主要从中国人民抗日军 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及延安的一些文艺青年 中招收学员,先后共办 6 期。在延安时期,延安 书写美术字最出名的要数钟灵,他与曹辛之、华 君武、古元等同为鲁艺美术系的第三届学员[9], 延安城墙上的大字标语“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就是他写的,这条标语因为“工” 字中间竖画拐了一个弯,“人”字右边加了三撇, 在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中被点名批评。[10]

除以上专业的美术字创作人员外,延安解 放区还有一大批业余美术字创作者 , 他们在基 层和战斗部队从事宣传活动,走到哪里就宣传 到哪里。除部队宣传队外,延安解放区还有一 些商业性质的工作小组和美术社。比如,鲁艺 美术系开设的美术工场,开展包括绘画、木刻、 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设计、摄影等创作业务 ; 1942 年 1 月,西北文艺工作团、青年艺术剧院 及其下属的儿童艺术学院等单位的美术工作 者发起成立“延安工艺美术社”,推选张仃、朱 丹为正副社长,开始在延安聘请著名美术家 担任设计师,承担徽章、图案的设计和制作工 作。另外,鲁艺美术工场也承接包括工艺图案 在内的设计任务,钟敬之、孟化风、施展、焦 心河等艺术家都曾设计过证章和旗帜图案。[11] 在当时,这些设计机构中所出的设计作品更具 专业水准,代表了延安解放区美术设计的较高 水准。

(二)应用场域

延安解放区的美术字创作十分普及,除刊 物封面、报纸、公文、书籍、钞币、邮票等载体 上使用美术字外,很大一部分都应用于公共空 间中。这种从媒体到公共空间的媒介延伸给予 美术字更大的展示舞台,让更多的民众受到教 育,体现出美术字向社会延伸的公共性。

在延安时期,延安解放区的公共空间中到 处都有美术字书写的标语口号,最为常见的是 城墙和村庄建筑墙壁。这些标语成为固定的传 播窗口,时刻发挥着宣传的作用,其幅面巨大, 测量、书写、涂绘都需要由多人合作、团体协作 完成。除此之外,机关单位的牌匾,为进行战斗动员、民主选举、集会游行、形势教育、政策宣 传而制作的标语,各种展览会、会议的会徽、会 标上,颁发的奖状、锦旗上,临时搭建的会场、 演出舞台中,以及手持标语横幅上,也都会使 用汉字标语。延安解放区的这种创作热情是当 时的其他地区难以达到的。

在延安解放区,美术字形成了应用形式多 样灵活、传播受众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特点,促 使现代美术字的公共阅读空间逐渐形成。除书 籍外,美术字的传播向更大的区域延伸(从私 人空间走向公共空间),接受群体也从精英知识 分子转向广大群众。美术字在延安解放区的公 共空间中表现得极为出众,表现为影响大、应 用广。朱荻在《美术字新研究》一书中赞扬了 标语美术字鼓舞人心的作用,他说 :“我们能 看见以强而有力的线条,端庄严整的结构,渗 透着生命的语言的美术字标语,写在都市的每 一个十字街头上,写在乡村的每面高耸的墙壁 上,予过路者以强有力的刺激,这种新兴的字 体……从战斗中诞生,也从战斗中成长。”[12]在 他的描述中,美术字具有大众的、革命的特点, 在公共空间和各种媒体上广泛应用,且具有强 大的宣传力。

三、延安时期美术字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延安解放区的美术字推广 至全国,延安的精神成为新中国文艺宣传的重要 方向。因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率领的美术字 设计实践对后期的字体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过在延安的美术字设计实践经验积累, 新中国建立了完备的全国性宣传系统,积累了宣 传人才。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宣传队伍设有美术 工作者,设计美术字便是他们必须掌握的技能之 一。1950 年以后,全国出版了大量普及型的美术 字字书,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美术字学习班,培养 出大量的美术字设计人才,形成了庞大的大众化 创作队伍。这使得全国宣传工作运作极为高效, 不论城市、乡村,只要一经动员,全国的工厂、 机关、部队、学校、街道乃至农村的田间地头、 村庄院落,可以在“一两天之内出现铺天盖地的 宣传标语口号和各种宣传报栏”[13]。

在字体样式方面,一种被称为“大宋体”的 美术字在延安解放区得到广泛的认可。大宋体 是一种加粗横竖笔画的美术字,最早出现在上 海进步刊物封面上。[14]后传入延安,因字形风 格淳朴、形体结实、庄重大方,在延安广为流行, 成为延安美术字最杰出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后, 大宋体首先被人们赋予阶级属性,即大众的字 体。田自秉在《美术字作法》中说 :“工农人民 由于他们朴实劳动的生活,而决定了他们对于 健康、明朗和朴实的爱好,表現在图案字中的 是对于宋体图案字的热爱。”[15]以大宋体为代表 的美术字被用于政治宣传,成为一种合乎情感 的选择。其次,人们对大宋体进行标准化设计, 使其更简单、易书写,更具传播功能。于是大宋 体以经济、有效的方式迅速占据全国各地的宣 传版面,鼓舞着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建设国家。

现代中国标语美术字伴随着历次革命和战 争而逐步成熟,发挥着战争动员和政策宣传的作用。其中,宋体美术字得到了最为广泛的传 播和认可,最终在中国得以普及。[16]值得注意 的是,此后中国传统的以欧阳询、颜真卿楷书 为主的书写范本逐渐退居次要位置。大宋体虽 然在字体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美术装饰性,但其 实用性和标准化使字体的诗意和温情消减到最 低,呈现出刚性的一面。[17]直至改革开放以后,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中国的美术字设计注入新的 活力。

四、结语

整体来看,延安美术字设计实践是一种 群体性、有组织的设计活动,这种活动由官方 策动,具有明确的设计主张和目标,获得了显 著的宣传效果。在延安时期,很多美术字设计 通过集体合作完成,群众作为受众,能够对设 计进行评价和反馈,反过来影响文字的设计行为。设计师、美工作为美术字设计的直接参 与者,是整个设计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主要 发挥着策划和意志表达的作用。延安时期流 行的“大宋体”美术字在新中国成立后还产生 着较大的影响。这种字体设计具有工业化的 属性,即文字按照一定制式设计,形式简单以 实现高效传播。其设计目的首先在于服务和 满足革命斗争需求,起到发动群众的作用,其 次才是追求美术字的艺术性、装饰性以及精 神属性。这样的字体设计在特殊的环境里合 乎情理、适应时代,是大时代浪潮下字体设计 变革的产物。

20 世纪现代美术字的变革是中国现代文字 设计历史上的重要篇章,其强烈的大众参与意 识、显著的样式变化、强烈的表现张力成为现 代文字设计道路上的一道亮眼的风景。在延安 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美术字在 革命宣传和动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现 代美术字不可能缺少延安时期美术字设计实践 和理论的总结,从而使中国现代字体设计留下 了政治作用力深刻的烙印。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课题“延安 时 期 美 术 字 研 究(1937—1949)”( 项 目 编 号: Y202044879)的研究成果。

注释:

[1] 裴恒涛 . 唤起民众 : 红军在贵州的标语文告透视 [M].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3.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 红军长征纪实丛书 红一方 面军卷 2[M]. 北京 :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6:583.

[3] 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 , 延安桥儿沟革命 旧址管理处 . 延安鲁艺 [M]. 北京 / 西安 : 世界图书 出版公司 ,2017:6.

[4]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 延安时期大事记述 [M]. 北京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175-176.

[5] 周博 . 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图史 [M]. 北京大学出版 社 ,2018:217.

猜你喜欢
美术字标语字体
1949-1999 年美术字视觉之美
标语变变变
数学期末测试题(二)
字体的产生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民国时期美术字设计研究
初中美术课件制作初探
组合字体
字体安装步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