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广府童谣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对策分析

2024-05-10 08:08李海霞
新楚文化 2024年8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文化传播乡村振兴

【摘要】文旅融合背景下,积极推动广府童谣走进乡村振兴局,不仅能够唤醒广大民众的儿时记忆,为广东乡村地区文旅市场引流,还可以赋予乡村文旅内涵,提高广东的乡村影响力。为促进广府童谣在乡村振兴中作用发挥,本文对广府童谣的传承发展状况进行反思,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乡村振兴主题广府童谣创作方法、广府童谣主题的特色文旅项目及文化产品打造方法、广府童谣主题的乡村民俗活动创设等,以促进广府童谣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文旅融合;广府童谣;乡村振兴;粤语文化;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8-0094-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8.029

【基金项目】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校级科研一般课题《文旅融合背景下广府童谣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SB13)。

近几年,我国大力鼓励乡村地区发展文旅市场,全国各地的乡村都在积极挖掘民间文化、技艺等,将民间文化、技艺作为文旅市场发展的主要资源,打造特色化的乡村文旅品牌,助推乡村振兴。广府童谣作为历历代代广府人智慧的结晶,是广东地区独有的民间文化遗产,广府童谣中包含了对大自然、社会、人生、家庭等各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传递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文化理念。虽然广府童谣发展历史悠久、文化价值明显,但是目前我国却对此鲜有研究,广府童谣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研究、实践,更是空白。为了促进广府童谣的传承与发展,也为了促进广府童谣在乡村文旅市场中作用发挥,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一、广府童谣的概述

广义的童谣是指儿童中传唱的歌谣,狭义上的童谣是指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1]。童谣本身是民谣的一部分,许多童谣有着悠久的创作历史,经过历历代代的传承,已经成为一种民间文化。广府童谣便是广府人使用各种语言(包括粤语)进行创作、演唱的儿童歌谣,广府是广东三大民系中的第一大民系,是指以粤语为母语的汉族民系,主要聚集于我国的广东珠江三角洲,涵盖整个粤中、粤西和粤北部分地区[2]。目前,诸如《锄禾》《梅花三弄》《十个乞丐》《打铁铺》《一支竹仔》《月光光》《八月十五是中秋》《亚婆话我乖》《凼凼转》等均是经典的广府童谣,是不少广府人的记忆[3]。

二、广府童谣对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

(一)唤醒广大民众记忆,为文旅市场引流

广府童谣作为广东地区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广府人精神生活的美好结晶。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显示,广府童谣拥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反映了历历代代广府人民的市井生活、地域习俗[4]。从古至今,广府童谣便被一代又一代的广府人创作,在广东地区广泛传播,像目前的00后、90后、80后,甚至是70后的广东人,他们大部分都听过、学过、演唱过各种广府童谣作品。广府童谣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广东地区,它在全国都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像《月光光》《锄禾》《梅花三弄》等童谣作品,是语文教材上的常见童谣,被许多民众熟知,是许多民众儿时的记忆[5]。因此,基于广府童谣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将其融入乡村振兴中,以广府童谣为主题,打造相关的文旅项目、文化产品等,便可以很好地勾起人们的回忆,使人回想到童年,激发人们的乡愁,促使人们关注广府童谣的诞生地,前往广东地区的乡村寻找儿时记忆,追寻乡愁,达到为当地文旅市场引流的目的。

(二)赋予乡村文旅内涵,提高乡村影响力

广府童谣常常寓情于景,将岭南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社会景象、民俗情景等融入歌谣中,儿童在吟唱歌谣时,熟悉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表现了民众纯真自然、真挚的情感。因此,以广府童谣为主题,打造文旅项目、产品,本身能够将广东地区的风土人情、民间文化理念融入文旅市场中,赋予广东地区的乡村文旅内涵,人们通过文旅认识广府童谣,从广府童谣中感受到广东地区的民俗风情、人文精神、民间文化理念等。另外,注重享受俗世之乐,不可不谓是岭南文化的一大特点,这个特点也被广府童谣保留了下来。

广府童谣或是活泼俏皮、或是诙谐幽默、或是委婉含蓄,均浑然生成孩童的纯真之美,远离严肃做作。以广府童谣为民间文化资源,打造广东地区的文旅市场,推出诸多与广府童谣相关的文旅之作,可以更好地吸引现代人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一代人的关注,使他们爱上广府童谣、爱上岭南文化、爱上广东的乡村文旅,发展壮大乡村文旅同时,也促进广府童谣本身的传承与发展。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广府童谣

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现状

(一)广府童谣与乡村振兴关联性较弱

目前,广府童谣在广东地区的影响力较强,在广东民间较为流行,但是,广府童谣仅限于出现在广东地区的中小学教材中、儿童教育领域中,文化、艺术等领域缺少广府童谣的身影。笔者为了调查了解广府童谣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中的发展状况,专门搜索、调查了相关的研究文献与报道,研究发现,自2000年以来,文化研究领域对广府童谣传承与发展都鲜有人问津,直至目前,我国对广府童谣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研究、广府童谣走进乡村文旅市场的实践等,尚处于空白。因此,这便表明了当前我国文化领域对广府童谣缺乏重视,广府童谣與乡村振兴的关联性较弱,广府童谣尚未真正地在乡村文旅市场中发挥巨大价值。

(二)广府童谣未有效融入文旅市场

近年来,乡村文旅市场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不少地区通过打造乡村文旅市场、完善乡村文旅服务机制等,为乡村地区注入经济活力,提高乡村的对外影响力与知名度。广东地区为了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近几年也大力挖掘乡村地区的民间文化遗产与艺术资源,许多民俗文化、民间节日、民间技艺、民间歌谣、民间舞蹈等文化艺术重现于大众视野中,走进了文旅市场。但是,广东地区的乡村文旅市场甚至是县(区)、城市的文旅市场中,都很少有广府童谣的影子。笔者深入广东地区的文旅市场中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与广府童谣有关的报道,仅局限于广东部分城市地区开展的岭南方言文化传承系列,虽涉及广府童谣,但是对广府童谣的重视度不够,文旅市场中既缺少广府童谣系列作品,也缺乏相关文旅项目。

(三)广府童谣被年轻一代逐渐地忘却

童谣本身是一种文化结晶,是人们根据生活习惯、社会景象、乡土风情及价值观念、人文情感等创编的文艺作品,广府童谣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童趣,而且朗朗上口,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儿童的文化观念[6]。虽然广府童谣的文化功能显著,但是目前却面临着被年轻一代人忘却的境地,典型体现为:目前的廣府童谣大多是80后、90后的人的记忆,对于00后而言,他们对广府童谣表现得较为陌生,而且随着时代的更迭,广府童谣虽然一直存在,但是与以往相比,其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却在不断下降,目前的青少年很少接触到广府童谣,尤其是广东地区以外的青年人,普遍对广府童谣感到陌生[7]。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广府童谣作为广东地区的民间文化遗产,缺乏有效保护,面临着传承问题。

四、文旅融合背景下

广府童谣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对策

(一)立足乡村振兴主题,创作“乡村振兴”类广府童谣

文旅融合背景下,立足乡村振兴主题,积极创作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广府童谣新作品,并通过乡村文旅市场进行作品宣传与推广,不仅可以发挥广府童谣在乡村文旅市场发展中的独特价值,而且有利于广府童谣本身的创新发展。如,根据广府童谣的特征,创编一些朗朗上口、语言形象的乡村振兴主题式童谣,题材上可包括叙述式、问答歌、连锁调、谜谣、绕口令等,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念谣、唱谣、戏谣、舞谣等,通过创编不同题材、表演形式的乡村振兴主题的广府童谣对外传播[8]。文化传播媒介上,可将各种乡村振兴主题式的广府童谣绘制到乡村展板、文化宣传栏上,乡村的文旅景区的宣传栏、展台等宣传媒介对外展示各种宣传乡村振兴、乡村文化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府童谣内容,以此展现广府童谣的魅力,通过广府童谣传播乡村振兴理念,吸引广大民众的关注。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制作一些短视频,通过短视频形式传播乡村振兴主题的广府童谣,并将之与广东地区的乡村文旅有机结合,实现文化力量汇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二)挖掘广府童谣功能,打造体验式特色旅游服务项目

广府童谣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传递着岭南方言文化精神,积极挖掘广府童谣的功能,将广府童谣作为广东地区乡村文旅市场服务的主要资源或项目,打造特色体验式文旅,赋予乡村文旅魅力与品牌影响力[9]。如,广东的乡村地区,可对广府童谣进行改编,将之改编为舞蹈、音乐、民谣等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可组建起一支由儿童、青少年组成的岭南方言文化表演团队,广府童谣作为岭南方言文化的代表,让儿童、青少年们在乡村文旅市场中进行广府童谣主题的舞蹈表演、童谣演唱等活动,形成以广府童谣为内容,以民间舞蹈、歌谣等为题材的文旅服务项目,以此传播传承岭南粤语文化,让广大游客能接触岭南的传统语言艺术,感受岭南独特的文化底蕴,表演者也感受乡美、认识乡貌、了解乡情,不忘乡音,从儿童开始,从童谣开始,把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推广开来。

(三)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系列性广府童谣文化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以非遗文化打造特色化的文旅产品,是乡村文旅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非遗文化传承的举措。为了推动广府童谣的传承与发展,释放广府童谣在乡村振兴中作用,本文建议对广府童谣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动广府童谣成为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比如可借鉴闽南童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做法,顺应乡村振兴战略优势,挖掘广府童谣的代表型作品,将广府童谣与岭南方言文化传承保护相连接,以此为契机,缔造广府童谣的独特地位与优势,提高广府童谣申请非遗的资格。对广府童谣申请非遗文化保护的同时,依托乡村文旅市场,积极创作、推出广府童谣主题的文化产品,比如以“童唱岭南·广府童谣”为主题,创作儿童绘本、故事集、诗集、歌谣集等,推出广府童谣系列的影片、唱片、摄影产品等,借助广东的乡村文旅市场,面向儿童群体出售文旅产品,既诠释了广府童谣的文化附加值,也让儿童、青少年们认识、了解广府童谣,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广府童谣。

(四)注重广府童谣传承,童谣唱响“乡村振兴”好声音

广府童谣作为广东地区的民间文化遗产,需要人们的传承与保护。乡村地区的文旅市场是传播广府童谣的主要媒介,可通过乡村文旅市场吸引人们对广府童谣的关注,让年轻一代的人认识广府童谣,感受广府童谣,同时,以广府童谣振兴乡村文旅市场、唱响乡村振兴的好声音。比如广东的乡村地区可以大力宣传、推介广府童谣演唱、诵读的文化服务项目,地方政府部门带头,联合好地方的文化服务部门、公共服务机构等,在乡村地区开展公益性的以广府童谣为主题的文化表演活动,号召当地民众带领孩童,一起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诵读、演唱经典的广府童谣,如《排排坐》《月光光》《落雨大》《鸡公仔》……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岭南传统文化,在传播童谣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岭南文化的熏陶[10]。同时,利用好摄影技术,将当地的文化公益性活动录制成节目,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让全国民众了解到广东地区的民间文化场景,使更多外地人前往广东乡村地区参与文化类活动。

五、总结

总而言之,广府童谣作为广东地区的民间文化遗产,蕴含着多重的文化价值。广府童谣既是广府人的人文精神、民俗思想、社会思想的真实写照,也承载着广东地区的民间文化景象、风土人情。立足文旅融合的背景,以广府童谣为主题,创作乡村振兴类的广府童谣,打造体验式特色旅游项目及推出系列性的广府童谣文化产品,既可以发挥广府童谣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本身有利于人们对广府童谣的继承。因此,基于当前广府童谣的发展现况,应积极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挖掘广府童谣的价值,推动广府童谣走进乡村文旅市场。

参考文献:

[1]曾应枫.广府文化记忆中的民间吟唱——论粤语童谣的传承与发展[J].探求,2018(05):96-103.

[2]何敏怡.粤语新童谣艺术特色研究——以广东佛山新童谣创作为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02):20-24.

[3]袁韵玲,高记栓.公共图书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实践——以儿歌童谣为例[J].大舞台,2021(04):101-104.

[4]马驰宇,冯子钰.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的策略探究——以婺源篁岭为例[J].广东蚕业,2022,56(09):127-129.

[5]侯志茹,李寒冰,李曼莎.青海涉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振兴案例研究——以热贡文化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03):190-198.

[6]尹小娟.文旅融合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漫旅,2022,9(16):112-114.

[7]杨未名.文旅融合视角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创新策略研究——以思南土家花灯戏为例[J].艺术科技,2023,36(16):44-46.

[8]王欢,韩立民,孙玉.区域民间音乐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路径研究——以承德地区为例[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43(01):82-86.

[9]张祝平.乡村振兴中民间信仰的治理方式——一个传统村落片区的历史变迁、振兴实践与文化反思[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09):55-65.

[10]王凌轩,张栩.社会文化心态视角下闽南童谣的活态传承与媒介提升[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5(04):107-112.

[11]陈华丽,朱载庆.音乐人类学视阀下粤港澳情怀互连——以粤语童谣为例[J].戏剧之家,2023(14):116-118.

[12]张霄毓.广州传统文化创意元素的挖掘与应用研究——以“西关童谣插画设计”为例[J].中国文艺家,2021(07):43-44.

作者简介:

李海霞(1978-),女,广西梧州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文化传播乡村振兴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