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的诗意里慎终追远

2024-05-10 11:38刘小兵
莫愁·小作家 2024年5期
关键词:寒食冯骥才国人

清風徐来,细雨飘飞,不期然间,又至清明。如何认识这个有着深厚渊源又颇具文化情怀的节日?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编著的《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揭晓了答案。全书从清明的由来、文化的意蕴、后世的迁演等方面,对这一传统节日进行了全面的诠释。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伴随着二十四节气而来,它们顺应农事,在千百年的赓续和传承中逐渐形成了浓郁的节日文化。清明作为祭奠和怀念先人的节日,历来就得到国人的重视。如今的清明节,系由历史上的寒食、上巳、清明三节合一而来,是一个多来源的节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上巳节尽管已淡出人们的生活,但其踏青、插柳等传统习俗已被融合进了清明节之中。因此,清明既有祭扫、寒食等感伤性的内涵在其中,又有踏青、蹴鞠等亲近自然的众多民俗活动。如今,清明节的很多习俗经过历史演变,有了新的形式,比如传统的插柳习俗在现代社会已发展成为植树活动等等,各地群众借着这一传统节日,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书以“让清明文化点亮春光”为由,畅谈了抢救和挖掘民间文化,特别是节日文化的重要性,指出让传统节日文化发扬光大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就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以及加深对节日文化的认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思考。2008年以后,清明被纳入法定节假日,文明祭扫,绿色祭奠,移风易俗过清明成了新的时代课题。在作者看来,缅怀逝者,感念先恩,一些陈腐而不合时宜的过节方式,理应予以摒弃,代之以清新拂面的祭祀之风,方是过好清明节的应有之义。对其所蕴含的怀念、感恩等核心要素,作者主张要在“尊重民俗、尊重历史现象”的基础上合理取舍,“让清明节的精神传承后世,而不致演变为一个单纯的假日”。

书中令人颇长知识的是各地域清明节的风情介绍。既有上海、天津这些大都市人过清明节的场景披露,还有朝鲜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清明习俗的展示,同时,对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过清明的景况,亦从文化迁移及其嬗变的角度,进行了点评。作者站在全球化的视野,审视清明及其深厚文化,充分说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清明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寄寓着国人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道德情怀,而且,它所凝结的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人文思想,也被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所认同。知恩图报,感念先祖,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操守,纵然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清明文化的内在气韵和独特魅力,始终伴随着人类,甚至漂洋过海,惠及世界各地,深深润泽着当地人民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承清明文化,就是传承泱泱中华文化,彰显国人的责任与担当,让天下大同的儒家思想,进一步造福全世界人民。

冯骥才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根基,是身份,是标志,更是内核。”清明作为时令季候中的一个节日,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凝结着中国人温文尔雅的民族情感,体现着国人敬贤思齐的道德追求。每一个清明节的来临,都是一次饮水思源的情感教育,它告诉我们,岁月安好,是无数前人负重前行的结果,不忘来时的路,珍惜现世的美好,才能走好未来的征途。

清明文化是多姿多彩的,守护好它,保护好它,这片风景才会郁郁葱葱,开枝散叶,在它的绿荫泽被下,我们才能怡然生活,尽享人生。

刘小兵:书评人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猜你喜欢
寒食冯骥才国人
冯骥才的天津味道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被嫌弃的宋国人
《宋会要辑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寒食帖》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