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视域下潮汕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2024-05-10 08:56蒋誉邹焯培林桂芸
新楚文化 2024年8期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文化空间

蒋誉 邹焯培 林桂芸

【摘要】潮汕古建筑是潮汕地区的传统建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基于文化空间理论,潮汕古建筑可解构为物质、精神、社会三个层面。通过分析潮汕古建筑的现状,结合数字化技术,从三个层面探索出潮汕古建筑数字化保护与数字化传播的架构,实现对古建筑本身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为其文化空间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文化空间;潮汕古建筑;数字化保护;数字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K8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8-0087-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8.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文化空间理论视角下的潮汕古建筑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路径探究“(项目编号:202342018)的研究成果。

一、文化空间理论

“文化空间”由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其著作《空间的生产》一书中首次提出[1]。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空间定义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或是某一事件为特点的一段时间”[2]。2005年,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界定中把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类别,认为“文化空间”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是具有一定传统文化活动周期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3]。除了将“文化空间”看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之一,也逐渐出现了将“文化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另一条研究线索[4]。敏承华、朱刚认为,以文化表现形式为核心,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入手察看其实际的实践过程,基本可以作为我们开展文化空间研究的基本路径[5]。杨馥端、窦银娣等人以三元空间辩证法为根基,将文化空间分为物质、制度、精神这三方面[6]。笔者认为,文化空间不应该局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一种类,而应该成為一种研究视角,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

二、潮汕古建筑的文化空间

(一)物质空间:客观的物理空间

潮汕古建筑是一种潮汕地区的传统建筑,它保留了潮汕人民聚族而居的传统,多以宗祠为核心,四周相连形成对外封闭独立而内部相通的建筑群体,发展出诸如“下山虎”“四点金”“五间过”等多种建筑形式。

地形要素、人口要素、气候要素深刻影响了潮汕古建筑物质空间的形成:潮汕地区地处东南沿海,三面环山,南面朝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在建筑的选材上因地制宜,将当地的贝灰、土按一定比例拌合,形成“三合土”夯土墙;潮汕地区地少人多,人口密度大,因此古建筑建材采用夯土墙以减少烧砖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潮汕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漫长,多台风、多暴雨,空气潮湿,在建筑的建造中多采用石柱、石阶、石门等石结构,避免腐坏,并起到通风透气、抗风防洪的作用。

(二)精神空间:主观的精神建构

潮汕人民在潮汕古建筑这一物质空间中,通过社会实践产生了一个存在于头脑中的空间,其中具有一定共同审美意蕴的场域,包括思想理念、观念文化等内容,即精神空间。

潮汕古建筑的精神空间具体体现在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上。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是潮汕先民的一种建筑理念和实践方式,涵盖了彩绘、泥塑、木雕、石雕、嵌瓷、灰塑等多种传统工艺,兼具实用功能和美学价值。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以对称方正的布局、对比强烈的色彩、层级复杂的工艺表达潮汕人民对富足生活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生活理念。此外潮汕古建筑在建造过程会结合风水学说,以“人”为核心,辅以选址、朝向、格局、植被等要素,实现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例如五行山墙(俗称“厝角头”)有“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会结合屋主的生辰八字,按照五行相生法选出合适的山墙样式,以求居住者在未来生活中能够风调雨顺。

(三)社会空间:人与人在交互中形成的空间

共居于潮汕地区的人们出于血缘、宗族、婚姻等原因,在交互往来中逐渐形成了在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社会关系与文化交融等方面的规范,进而衍生出独特的宗族文化。在不断地社会实践活动中,潮汕人民创造和总结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文化,展现着独特的生活经验和地区历史。

历史上,潮汕地区远离政权中心,社会相对安稳,常有世家大族南迁并扎根于此。血缘与地缘重合,人们更倾向制定相关规定管理宗族的方式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秩序[7]。在社会实践中,潮汕人民遵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尊卑等级秩序,确立了一套完整自洽的祭祖祭神礼俗并传承至今,因此而形成的宗族观念也逐渐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根深蒂固。潮汕古建筑的社会空间在物质空间里具体表现在建筑布局上:以家庭为单位,以摆放家族牌位的大厅为核心,左右为卧室、厨房等房间,一家人共同生活,更有世家大族会统一管理整个宗族,建造“百鸟朝凤”等格局的建筑。

三、潮汕古建筑现状研究

(一)物质空间的现状不甚理想

潮汕古建筑本身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物质空间即指保存它的原真性和整体性。笔者选取了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组群“德安里”开展实地调研。在走访中笔者发现:德安里古村落内大多数建筑的墙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腐朽、脱落等情况。古建筑的装饰构件如木雕、彩绘等,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潮汕古建筑标志性的厝角更是存在着部分缺失、表面装饰基本消失等问题;投身于保护工作的专业人员数量与庞大的古建筑群数量失衡,除了德安里、陈慈黉故居等几处保护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在潮汕地区仍有大量零散的古建筑缺乏专业保护;此外,潮汕地区雨水充沛,夏季常有暴雨天气,空气较为潮湿,而德安里古村落的排水系统无法高效排水,甚至有倒灌的风险,加之潮湿的环境,导致部分墙体存在发霉、疏松的问题。

(二)精神空间的传播受到限制

文化遗产的产生及生存的空间适应的是旧文化生态环境,而要使文化遗产能够在新时代中保持活力,则需要融入当代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但实际上,大众保护意识弱和认知浅薄仍是潮汕古建筑在保护与传播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大众对于“保护文化遗产”已达成共识,但在实践层面上,人们往往难以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真的在保护文化遗产。在实地走访中,笔者发现潮汕古建筑墙体上被刻画了词句且多年无人修复的情况。此外,文化遗产走入人心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于2021年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才进入大众的视野。要达到人们自发保护潮汕古建筑的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三)社会空间的活化存在难度

要对潮汕古建筑社会空间进行保护与传播,必须赋予其生命力,对其进行“活态化”传承,使其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相较于北京故宫、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这类已经成功打入人心的文化遗产,潮汕古建筑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并不高。一方面,潮汕古建筑作为居民区,无法容纳大量观众的访问,难以很好地发展旅游业;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传播仍是“内容为王”,但政府和相关组织未对潮汕古建筑的社会空间进行整体性的挖掘和整理,零散的信息不利于大范围、全面化传播,加之未投入充分及有效的资源进行宣传,大众认识潮汕古建筑的渠道受限,保护及传播潮汕古建筑精神空间的观念暂时未能深入人心。

四、潮汕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策略

(一)保护与存续:运用数字技术保护物质空间的本真

针对潮汕古建筑的物质空间,应保护其物质实体,并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存续。这可以分为数据采集、数据保存、数据分析、数据展示四个阶段。

在数据采集阶段,可采用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二维图像采集、AI影像修复技术、三维重建算法等手段,从而获取高精度的空间数据和影像信息,提取出地形、建筑、道路、水文、结构等地理信息以及完整的古建筑群、建筑布局、建筑形制、特殊工艺等古建筑信息。同时,要注意结合文献资料和专业人士的意见,及时对信息进行补充,从而保持数据的原真性。随后对数据进行标记及分类,并通过空间分析、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等手段对已经分类好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去除数据中的异常点,提高数据的精确度。对于处理好的数据信息,可以建立大型数据库以储存所有数据,将古建筑的结构、材料、时代、地址、坐标、开放情况、简介、照片等信息记录完整。同时,利用动态监测技术,利用多平台、多时相和多源数据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不断地对数据进行更新和完善,以满足保护与传播工作的长期性。最后需要将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以便于潮汕古建筑物质空间的传播。运用3D建模技术,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严格遵循潮汕古建筑原有的建筑建材、建筑规模尺寸、比例布局,以及建筑内部的工艺制品及精美构件,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建模。这可以用于建设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遗产查阅网站、开办全息投影展览等。通过将实体建筑转换成数字化信息,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便于潮汕古建筑更好地传播。

(二)重塑与传承:在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中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精神空間

保护与传播好潮汕古建筑的精神空间,是保护潮汕古建筑文化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承潮汕古建筑的精神空间,要把握好保护与传播的尺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宣扬能够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的内容。

在对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的空间构筑中,可通过记录图像、影像、音频等数据信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谱,系统地形成数据集。其一是邀请相关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专业人士,对营造技艺进行讲解与示范,通过拍摄的方式记录下营造技艺的制作方式、制作环境、使用器材、制作原料等,整理成一部纪录片,在将营造技艺记录下来的同时也便于其传播。其二是借助扩展现实技术(VR、AR、MR),建立非遗文化体验平台,打造文化遗产向导。在平台上,用户将体验木雕、石雕、嵌瓷、灰塑和彩绘等工艺的制作,切实感受到非遗的乐趣。其三是创建网络平台并利用AI技术回答用户关于营造技艺的疑问,同时设置非遗传承人与用户连线的板块,加深非遗传承人与大众之间的联系。其四是利用GIS空间信息技术,结合相关文献,将潮汕古建筑所处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朝向方位等地理信息及其对应的风水学说解释和现代科学解释一并以电子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实现精神空间的可视化。

(三)开发与参与:通过数字媒介构建一个多方协作的社会空间

保护与传播社会空间,才能让大众更好地理解潮汕地区历史文化与社会秩序,了解潮汕文化新时代的发展态势。

构建社会空间,要充分发挥数字媒介的储存功能、表现功能和传播功能,实现社会空间的开发。其一是借助数字媒介的储存功能,采集潮汕古建筑的物质空间信息和相关文献资料,高精度还原潮汕古建筑物质形态。其二是利用数字媒介的表现功能,模拟潮汕古建筑内潮汕人民的生活实景。其三是依托数字媒介的传播功能,在B站、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投放视频,并通过参与相关话题、与网络红人进行合作等手段,在吸引流量的同时跟观众实现互动交流,更好地理清大众的文化偏好与选择动向。

实现社会空间的多方协作,需要构建政府、企业及公众三者之间的协同机制。政府可以与企业联合,推出潮汕古建筑主题的联名产品或数字藏品,以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进而创造经济效益。此外,地方政府可以引导居民定期举办社区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增进与周边社区及居民的互动,收集公众意见,优化治理策略,提升民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最终实现对古建筑自觉保护与传承的目标。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潮汕古建筑物质、精神、社会这三个空间的重构,利用数字技术对其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展现与利用,构建了一个数字世界,营造了潮汕古建筑在新时代中的生存环境,为潮汕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在实现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过程中,既能够使当地的居民了解潮汕文化,产生文化认同感,形成共鸣,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身体力行地为潮汕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播出力,也能吸引线上线下的观众,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潮汕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播中。

潮汕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不能只靠一方的力量,若要实现永续发展,需要构建一个“政府引导、企业帮扶、群众参与”的多主体全方位协同机制,共同实现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及消费价值。

参考文献:

[1]伍乐平,张晓萍.国内外“文化空间”研究的多维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03):7-1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EB/OL].(2010-04-21)[2023-12-22].1998.http://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15719.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05-08-15)[2023-12-22]..http://www.gov.cn/zwgk/2005-08/15/content_21681.htm.

[4]覃琮.从“非遗类型”到“研究视角”:对“文化空间”理论的梳理与再认识[J].文化遗产,2018(05):25-33.

[5]敏承华,朱刚.历时和共时视域下文化空间概念的再阐释[J].文化遗产,2023(02):1-9.

[6]杨馥端,窦银娣,李伯华,等.符号消费与场域转换: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演变与重构[J].地理研究,2023,42(08):2172-2190.

[7]顾媛媛,黄旭.宗族化乡村社会结构的空间表征:潮汕地区传统聚落空间的解读[J].城市规划学刊,2017(03):103-109.

作者简介:

蒋誉(2003-),女,汉族,广东汕头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数字传播。

邹焯培(2003-),男,汉族,广东东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数字传播。

林桂芸(2003-),女,汉族,广东汕头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数字传播。

猜你喜欢
数字化保护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况氏武术研究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
浅谈数字化变电站数据异常和检修状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探讨
传统古文化都城中旅游遗产以及文化空间问题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数字化保护研究
独立书店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