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策略探析

2024-05-10 09:14毛彦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教学活动初中语文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每一门学科都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语文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文化素养、审美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十分有效。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方式,探讨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并结合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节日文化 核心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5.037

在新时期,人们对素质教育有个更好的关注。基于素质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获得知识与素养的双向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弘扬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材中也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资源,教师应当做好对这一类资源的挖掘工作,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全面地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每一个节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使学生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增强自身文化意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应正视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将其全方位地渗透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主动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社會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认知和理念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当前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很轻易地就能了解到多种多样的信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国文化相互交流,尤其是以西方节日为主的文化内容深受我国中小学生的喜爱。因为大多数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未完全形成,对于新鲜事物极其感兴趣,加之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缺乏文化辨别能力,所以容易被生活中铺天盖地的西方节日文化所吸引。每逢西方节日,部分学生便乐在其中,这也使得学生对西方节日的了解多于我国传统节日。然而,我国与西方在教育和生活理念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西方文化极其容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学生的“三观”和行为发生变化,还会影响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学习语文能让学生感受到多种多样的传统节日,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以及爱国情怀。从这一方面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十分有必要,与学生未来的学习以及发展息息相关。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其各方面能力正不断形成,只要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那么他们便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受传统教育影响,部分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过于关注教学中的知识讲解以及能力提升,而忽略了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未能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资源,导致很多学生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长此以往,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教育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则截然不同。教师会主动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并且基于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为学生普及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知识和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

2.拓展学生认知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认知大多都来自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体验和自主感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于学生认知思维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以及渗透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能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以及深刻内涵,并在故事中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学生学习得越多,其思维便会不断发散,提高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不仅如此,语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拉近教育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无处不在,并在今后面对传统节日文化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他人讲解传统节日文化,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每一位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品质,学生只有具备爱国情怀,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通常来说,大部分中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习俗”“放假”等方面,很少有学生主动了解节日背后的故事以及节日的文化内涵。现阶段很多中学生喜欢西方文化以及西方节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教师通过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讲解与渗透,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的魅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传统节日的内涵,感受古代人们的智慧以及精神文明,从而使学生形成文化自信,提高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全方位培养。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决定着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质量。素质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首位,注重在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打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就实际而言,部分教师由于教育理念未能转变,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导致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大多围绕知识目标进行。同时,教师忽略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难以发挥出初中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1.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重视度

经过上述分析,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今,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实现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良好渗透,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以及文化素养的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教育理念,时刻遵循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动探寻存在于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有效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全面了解传统节日文化。

与此同时,教师需借助互联网查阅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有关的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不仅如此,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还应当积极召开教学研讨会议,由各位教师分享教学经验,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教学优点以及缺点,并进行针对性优化,以此形成一套完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体系,为后期教学活动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2.挖掘教材内容,渗透传统节日文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材内容是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为全面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师需要合理运用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背后所传递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优秀传统节日文化,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

以人教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为例,这是一篇介绍陕北民间艺术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学生通过文字描述,能够感受安塞腰鼓的特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安塞腰鼓”,然后展开问题讨论:“你认为安塞腰鼓有什么特点呢?从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这一环节之后,教师便可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了解本文的三个部分,感受安塞腰鼓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的三个场面,从中体会到黄土高原特有的文化。之后,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延伸到其他民族文化,为学生普及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例如苗族歌舞、彝族民间传统节日、藏族新年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了解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并选择一种民族文化为其他同学讲解。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和研究中近距离接触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体会到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3.深入研究教材资源,挖掘传统节日内容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多传统节日文化出现在课文中。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教师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只有全方位地应用这些教育资源,才能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使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中,感受传统节日精神。教师需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重视教学改革,关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全方位地渗透传统节日文化。为了更好地实现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教师在教学活动前期应当做好对教材资源的深入研究工作,结合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其中是否有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探索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与了解,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对这一内容的充分分析,找出其中蕴含的传统节日文化,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有效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本首词由苏轼所写,从“丙辰中秋”一词便能看出作者是在中秋佳节时作词。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将“中秋”“圆月”作为主题来吟诗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十分经典。在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初步阅读整首词,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尝试着说出整首词的创作背景。教师设计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中秋”一词说出:“词人是在八月十五中秋日赏月时欢饮达旦,并在醉意中写下了这一首词。”在下一环节,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中秋有关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从“中秋节”出发,说出对中秋节的理解。有的学生会说,在中秋节的时候会吃月饼,有的学生会说,在中秋节时会赏月,还有的学生会说,中秋佳节有赏桂花、饮桂花酒的习俗。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对节日的理解大多都停留在习俗方面,对中秋节的理解也是如此。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引导,向学生提出問题,如:“为什么在中秋节我们会吃月饼呢?其他时候却不吃呢?”“中秋节有什么寓意呢?”让学生尝试着回答。当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述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故事,让学生了解到中秋佳节的月饼是团圆的象征,月饼与天上的月亮相似,象征着团圆,是中国人对幸福最简单的诠释,并感受词人在写这一首词时,对亲人的怀念以及人生的感慨。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文化全方位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感受这一节日精神。

4.讲述节日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

为了进一步提高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使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实践中,教师需根据教材中所出现的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分析,为学生讲述节日内涵,以此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下学习和成长。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孔乙己》时,整篇课文刻画出了孔乙己的悲剧形象,也映射出了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整篇课文中,有一些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词语,如年关、端午等,教师便可以抓住这些词语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比如,教师让学生围绕“年关”“端午”说出所要做的事情。大多数学生都会说年关将至,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贴对联,很多人也从远方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在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有些地方还会赛龙舟,当然,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此时,教师便可以着重为学生讲述除夕与端午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些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十分重要,也是现阶段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实践中,教师应当转变教育理念,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同时,教师还需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价值,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挖掘,为学生讲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与文化,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形成优秀品质以及正确观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莉、王李娜《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策略探析》,《西部学刊》2022年第24期。

[2] 蔡艳红《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策略探析》,《成才之路》2019年第24期。

[3] 庾惠芳《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探究》,《科学咨询》2021年第21期。

(毛彦华,1984年生,男,汉族,甘肃宕昌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教学活动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