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2024-05-10 09:14顾诺金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教学活动核心

顾诺金

摘 要:新《课标》更加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初中历史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应该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分析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尝试从多个方面着手,科学合理地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辅助学生完成更高质量的初中历史课程学习,全面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各项能力及素养,以此实现全面发展。本文基于此,先分析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价值,随后立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细则,探寻了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路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传统单一化的课程学习模式,获得对历史知识内容的深度认知,借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 大单元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5.044

当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的教学重点,成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的重要路径,更是所有一线教育学者重点研究的课题。初中历史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有必要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从多个不同的维度着手,创新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的带动下,完成高质量的历史学习,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素养,促进学生的深远发展。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价值分析

大单元教学指的是教师以教材中的单元为基础,将单元的知识点统一整合,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以全面、整体、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单元内的知识内容,突破传统单元知识“碎片化”学习的模式,让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这一方式遵循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及发展性规律。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辅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在以往的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分课时实施教学的,他们紧扣每一个课时的教学重难点,设计相对应的活动,并没有站在单元整体的视角关联各个知识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以从单元整体的视角出发去审视单元内容,自然也无法帮助他们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实施大单元教学,科学合理地设计单元教学活动。这样便能够帮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学习相关的知识点,进而完成知识框架的建构,这样也能引领学生获得深层次的发展。

(二)有利于帮助教师系统整合知识

大单元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关联性,不管是单元内各个课时内容之间的关联,还是教学资源的关联,都系统展现了单元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实施大单元教学,能以更为科学且合理的方式去整合单元内的知识内容,更为系统且合理地呈现这些知识点,这样便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有助于核心素养的落地。

(三)有利于提升历史课程教学实效

初中历史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实施大单元教学,可以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高效掌握单元内的知识点。而教师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章节的知识内容来实施教学,而是从多个不同的维度设计教学活动,创新教学内容的呈现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与研究。这样便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状态,以更为积极的学习心态去完成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充分彰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便能大大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在促进学生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聚焦素养,解读大单元教材

对单元教材进行解读是大单元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教师要想统筹整合大单元教学活动,就一定要对单元内的教学内容了如指掌。基于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系统地整合相对应的教材,合理布置大单元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够让大单元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步伐保持一致,最终也将带动学生实现更为高效的大单元课程学习。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应该科学合理地解读单元内容,科学合理地实施大单元教学。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完成大单元教材的解读。

首先,教师要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由七节课组成,所涉及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一个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两个关键词所对应的朝代为秦朝和汉朝。因此,教师在划分大单元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两个部分着手加以落实。

其次,教师应该科学分析单元的大概念架构。结合本单元的教材,整个单元的教学具体分为了政治、经济、思想及科技等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1.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进入了大一统时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创立及巩固。

2.思想: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趋成熟,封建经济有所发展。

4.科技:医学、造纸术、地动仪领先世界。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新《课标》解读,要能够基于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合理地分析本单元所需的重点知识。比如,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等历史事件,能够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早期发展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开辟、汉武帝大一统等,了解西汉建立的过程及西汉国力的强盛变化及根源,这些都是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教师需要针对自身对新《课标》的解读,提炼出学生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合理布置单元教学活动,借此实现较为高效的大单元教学。

(二)依据素养,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依据核心素养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时候,应该科学合理地确定大单元教学的目标。目标具有導向性,它能够让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就有必要基于自身对单元教材的解读与分析,科学合理地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这样便能够指引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课程学习,以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所以,教师有必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完成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提升学生的大单元学习效果。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时,就要基于自身对教材的解读,科学合理地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精准聚焦核心素养。具体如下:

1.能够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知道这些重大史实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形成历史时序和历史空间感。

2.能够知道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度。

3.能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及社会关系的具体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及战国七雄的局面,也能够知道商鞅变法的内容及“百家争鸣”局面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4.能够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文化成果,并将其分类综合,阐述这些成果的历史地位。

如上,教师结合自身对本单元内容的解读与分析,科学划分了具体的教学内容。随后,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四个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中所涵盖的核心素养是相互交叉的。比如,第一个教学目标所对应的核心素养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第二个教学目标所对应的核心素养为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及史料实证,等等。不同的教学目标所对应的核心素养是不同的,且核心素养不唯一,它是聚焦了学生多项素养及能力的发展所设计的。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应该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优化,创新教学活动的设计模式。教师以此为基础展开大单元教学将更加具有针对性,体现学生高效学习的过程。

(三)落实素养,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

初中历史教师在落实核心素养的时候,应该科学合理地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基于自身对教材的解读,科学合理地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给学生设计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布置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者自主学习,整体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以此为基础,教师便能够帮助学生在大单元学习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及发展。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时,就应该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布置大单元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就有必要根据自身对单元内容的解读及教学目标的制定,科学合理地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具体划分为五个,具体如下:

任务一:朝代的更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的政权变更;任务二:政局的混乱:德政则兴,暴政则亡——从治世到乱世的祸福人生;任务三:制度的创新:初立通行,行久废弛——从高效到废黜的体制命运;任务四:科技的进步:持续改进,促进生产——从农业到手工业的技术提升;任务五:文化的繁荣:兼容并包,全面发展——从宗教到文艺的全面复兴。

如上,教师基于自身对单元教材的解读,合理地设计了五个大单元学习探究任务。随后,教师也要针对具体的任务,合理地设计相对应的实践探究活动,完善单元教学任务的布置。

比如,针对第一个任务,教师就有必要根据自身对单元教材的解读与分析,确定学生完成这一任务的主线为:统一—运河—科举—灭亡。对应这四个关键词,确定具体活动为:1.探究隋朝统一的伟业。2.探究京杭运河开凿的历史、原因、地位及影响。3.探究科举取士制度的创立过程。4.探究隋炀帝“暴政亡隋”的原因及过程。

在确定了学生所要探究的具体活动之后,教师再使用相应的材料,系统化地呈现相关的史实。比如,教师在让学生探究京杭大运河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引入现今大运河的繁荣景象。随后让学生基于现状,去分析京杭大运河的作用,而后再让学生思考几个大的问题:1.大运河何时开凿的?2.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3.怎样开凿的大运河?

学生在分析这些问题时将探究京杭大运河开凿的时间、示意图等等。学生完成了京杭大运河相关知识点的探究之后,教师便可以以“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流千年”为转折点,引出“开创科举制度传千年”这一主题,继续引导学生分析隋朝政治制度的创新及影响。

基于这一任务,学生完成的一系列活动都要层层递进,辅助学生完成对这一任务下相关知识点的深入细致解读。当学生完成了这一任务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能够开辟、开创千年工程与制度的隋炀帝,为什么最后身败名裂?”借此帮助学生尝试从大运河开凿的影响、评价及隋朝最后灭亡的关系着手进行分析,深入细致地解读史料,评述大运河的开凿及隋炀帝的功与过。以此为基础,学生的史料实证及历史解释等素养得到了发展,让整个大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更加契合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

(四)达成素养,实施大单元教学评价

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是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整个大单元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教学评价这一环节,要能够结合大单元教学的目标、具体的活动,科学合理地设计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随后,教师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科学评估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实施针对性教学。

例如,教师在对《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这一大单元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的时候,就有必要结合四个教学目标,合理地设计具体的评价标准。比如,针对第一个教学目标,教师设计的评价标准为:学生是否能够梳理夏商周时期的基本线索,并对应重要的历史人物,概述其发生的历史事件?学生是否能够知道重大史实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是否具有较为系统的历史时空观念。如上,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了相对应的评价细则,这样就能够保证教师的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一一对应,实现了教、学、评的一体化发展。

在制定了教学评价标准之后,教师还要创新教学评价的模式。比如,教师不仅要发挥评价的作用,还要发挥学生评价的作用,要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及互相评价的过程。根据他们在大单元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自我评价。随后,教师要根据自我评价的内容,去评价小组成员,帮助学生科学全面地审核自身的学习情况,让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得到提升。

再如,教师要实现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协调统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性评价,综合分析学生在每一个活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在完成了整个大单元教学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性评价,尝试以多元、立体且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为指导,促进学生全面理解历史知识内容,借此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教师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时候,应该尝试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加以落实。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科学合理地解读大单元教材,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细化大单元教学活动,实施大单元教学评价,保证大单元教学活动更为科学且高效,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令狐克娅《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中学课程辅导》2023年第22期。

[2] 劉娴兴《主题式学习模式指引下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中国教师》2023年第6期。

[3] 李春芳、王宏伟《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学园》2023年第13期。

[4] 黄秋霜《谈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考试周刊》2022年第51期。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教学活动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